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江苏省开展“931”行动以来,仪征市大力开展建设施工扬尘治理工作,将全城区所有建设工地全部纳入综合治理范畴,有效降低了施工扬尘,创出了一条具有仪征特色的建筑渣土建设工地管理新模式。
一、工作思路
建筑渣土、扬尘、噪音是全国公认的建设领域城市管理难题。2013年以来,仪征市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整合部门职能、试行保证金制度、推行标准化模式、实行招投标推荐、强化百分制考核”等一系列手段,创出了一条具有仪征特色的建筑渣土建设工地管理的新模式。仪征市认为,要抓好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必须要突出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机制。长期以来,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的管理、执法职能一直分散在城建、环保、公安等多部门,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战、手段缺失的弊端。管车辆的不管许可,管工地的不管噪音,管扬尘的又缺乏执法队伍。工地检查时往往是这个部门才走,那个部门又到,工地厌烦产生抵触情绪。各个部门都觉得人手不足、无力可使。只有理顺机制,整合部门职能,才能打出“组合拳”,才能将建筑渣土建设工地这匹“脱缰野马”关进“笼子”。
第二个关键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仪征市长期以来也一直有“斗大馒头无从下口”的困惑,运输车辆查扣难,建设工地执法难,噪音扬尘取证难,突击容易长效难。在实践中总结出,趋利避害是企业的本能,解决问题不仅需要行政化思维,还要有市场化思维,市场化手段有时优于行政手段,二者有机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抓住建设工地源头,利用企业普遍想参与招投标的趋利心态,放大推荐权,倒逼企业行业自律和自觉整改。同时,利用企业避害的心态,试行保证金制度,让企业主动避免违法行为,时刻绷紧经济利益这根弦。
第三个关键词:模式。从目前国内各地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扬尘治理的做法来看,普遍存在方法不一、手段不一,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仪征市在综合各地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工地切入、保证金约束、推荐权倒逼、考核淘汰、全方位监督等途径,形成了标准化管理,数字化监控,现代化治理的“仪征模式”。
第四个关键词:手段。手段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保障。仪征市推行了考核通报制度、违章约谈制度、责任承诺制度、表彰奖励制度、企业黑名单制度、淘汰与退出制度等一系列手段,并对守法守规企业加以扶持,违法违规企业严管重罚,产生了有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二、工作保障
一是抓整合——率先成立渣建办。2013年,仪征市政府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渣建办,即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任组长,城管、城建、环保及周边乡镇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城管局,实行高位协调,形成渣建办牵头,多部门配合的机制。同时,市政府赋予渣建办文明工地一票否决权、市政府表彰推荐权、施工许可证发放前置权等权力。
二是搞试点——推行保证金制度。从过去长期管理的实践看,建设工地违规处置渣土普遍存在着取证难、监管难、执法难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自律意识差、行政执法周期长,对违规企业处罚难。为此,仪征市借鉴安全生产领域的管理经验,出台了建筑渣土规范处置及文明施工保证金制度,按照施工期限长短、渣土处置方量,收取10-30万元不等的保证金,保证金统一存入财政账户,主要用于约束建设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未经许可处置建筑渣土,未按规定设置围挡、车辆冲洗槽,未按规定设置车辆冲洗设备,未按规定硬化出入口道路,未按要求配置环卫设施和未按规定堆放物料,未按规定报批临时占道”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用推荐——倒逼企业硬上轨。随着建设工地的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建筑渣土招投标监管工作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成立公司、不接受监管就无事可做、无活可干。仪征市适时因势利导,通过媒体公布了建筑渣土处置许可的条件,特别是所有渣土公司必须要交纳20—50万的保证金,车辆实行“六统一”等,并明确了“先进笼子后规范”的扶持政策。每月对渣土公司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低于80分的,次月不得进入渣土招投标的推荐名录,连续2个月不达标的,暂停半年渣土处置资格,倒逼进入“笼子”的车辆在最短时间内全部规范化。
四是明责任——主动作为促提升。一是明确开发和建筑企业责任,开发企业作为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交纳保证金,主动接受考核,主动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关措施费用。二是明确管理部门责任,出台了部门分工“白皮书”,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各自责任,解决了推诿扯皮的问题,实现了进位不越位,整合但不越俎代庖。三是明确监理公司责任,对考核发现问题的监理公司实行“双查和连坐”,抄报城建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解决了监理和施工单位沆瀣一气的问题。四是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城管局作为牵头单位,组建一支由行政执法、公安交巡警和治安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每天不少于10人,从7∶00—21∶30不间断巡查,并做到每工地必看,每车必查。
三、工作措施
一是破常规——先管工地后管车。建筑工地是渣土的源头。仪征市改变“就渣土抓渣土、就车辆管车辆”的模式,从建筑工地抓起,从渣土运输招投标抓起,城管部门与工地签订建筑渣土及工地管理责任书,要求工地在建筑渣土处置前,主动到城管部门办理处置证,主动邀请城管部门对建筑渣土承运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从根本上杜绝了个人和未经城管部门许可的单位处置渣土,对违规建设单位依法严肃查处,扎死了渣土处置的准入“笼子”。
二是定规范——出台综合性标准。有了保证金抓手以后,该市渣建办开始着手整合城管、城建、环保、公安等部门管理要求和行业标准,率先出台了全省第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性管理标准,标准包含渣土处置、出入口硬化、工地围挡、物料堆放、车辆冲洗、排水排污、扬尘噪音等多方面,并以文件形式下发给各施工单位。为了使标准真正“入耳入脑”,仪征市召开行业标准推进会,制作了标准解读视频资料和手册,对违反规定处罚行为进行宣传教育。
三是拓领域——物料、桩基公司全覆盖。针对长期存在的混凝土车辆抛撒滴漏,特别是落地硬块无法清除,造成道路坏损的恶习,仪征市借鉴渣土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推荐权,与物料(砂石、煤炭、泥浆及商砼等)运输公司签订处置责任书,要求交纳保证金,安装北斗定位系统,主动接受城管部门监管,对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不列入推荐名录。针对工地打桩机械带泥上路问题,主动前延后伸,借鉴推荐权,把桩基公司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四是硬考核——实现行业自律新常态。仪征市分别出台了渣土运输公司、物料运输公司、建设工地百分考核办法,每天通过短信平台,向所有企业负责人、车辆驾驶员、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市政府分管领导通报违章扣分情况,每月通过报纸、网络公布考核结果,并把考核结果用于文明工地推荐、市政府建设工地和扬尘治理表彰中。今年拿出40万元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企业,减扣施工单位工程措施费,并记入企业诚信档案,不允许资质升级。
五是强手段——多靠科技少累人。为解决人少事多、工作时间长、人员易疲劳、顾此失彼易出盲区问题,仪征市向科技要执法力量,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管理电子平台,包含北斗定位系统、建设工地门前“全球眼”监控系统、城郊出入口及重要道路监控系统、扬尘和噪音实时监测系统等6个子系统。其中,“全球眼”系统主要是监督工地车辆进出及冲洗等情况,全天候抓拍违规行为;城郊出入口监控系统主要是第一时间发现进入城区的运输车辆,并通过次日回播倒查,解决夜间执法难的问题;颗粒物与噪声监测系统主要是实时监测噪音和综合性粉尘情况,为及时督促整改提供依据。全市186辆渣土车组建成8家公司,所有渣土车全部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和防撒挡板,解决了过去少数人管多数人,2、3辆执法车管100多辆运输车防不胜防、顾此失彼的弊端。
通过一年多的强化管理,仪征市一举丢掉落后“帽子”,城区8家渣土公司、11家商混公司、34家建设工地全部达标,被江苏省和扬州市表彰为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先进单位。管理效率明显提升,执法成本明显降低,管理标准明显提高,企业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创优潜力得到激发。目前,仪征市正在推行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扬尘收费制度,随着这项措施的出台,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管理工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李利)
一、工作思路
建筑渣土、扬尘、噪音是全国公认的建设领域城市管理难题。2013年以来,仪征市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整合部门职能、试行保证金制度、推行标准化模式、实行招投标推荐、强化百分制考核”等一系列手段,创出了一条具有仪征特色的建筑渣土建设工地管理的新模式。仪征市认为,要抓好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必须要突出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机制。长期以来,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的管理、执法职能一直分散在城建、环保、公安等多部门,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战、手段缺失的弊端。管车辆的不管许可,管工地的不管噪音,管扬尘的又缺乏执法队伍。工地检查时往往是这个部门才走,那个部门又到,工地厌烦产生抵触情绪。各个部门都觉得人手不足、无力可使。只有理顺机制,整合部门职能,才能打出“组合拳”,才能将建筑渣土建设工地这匹“脱缰野马”关进“笼子”。
第二个关键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仪征市长期以来也一直有“斗大馒头无从下口”的困惑,运输车辆查扣难,建设工地执法难,噪音扬尘取证难,突击容易长效难。在实践中总结出,趋利避害是企业的本能,解决问题不仅需要行政化思维,还要有市场化思维,市场化手段有时优于行政手段,二者有机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抓住建设工地源头,利用企业普遍想参与招投标的趋利心态,放大推荐权,倒逼企业行业自律和自觉整改。同时,利用企业避害的心态,试行保证金制度,让企业主动避免违法行为,时刻绷紧经济利益这根弦。
第三个关键词:模式。从目前国内各地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扬尘治理的做法来看,普遍存在方法不一、手段不一,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仪征市在综合各地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工地切入、保证金约束、推荐权倒逼、考核淘汰、全方位监督等途径,形成了标准化管理,数字化监控,现代化治理的“仪征模式”。
第四个关键词:手段。手段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保障。仪征市推行了考核通报制度、违章约谈制度、责任承诺制度、表彰奖励制度、企业黑名单制度、淘汰与退出制度等一系列手段,并对守法守规企业加以扶持,违法违规企业严管重罚,产生了有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二、工作保障
一是抓整合——率先成立渣建办。2013年,仪征市政府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渣建办,即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任组长,城管、城建、环保及周边乡镇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城管局,实行高位协调,形成渣建办牵头,多部门配合的机制。同时,市政府赋予渣建办文明工地一票否决权、市政府表彰推荐权、施工许可证发放前置权等权力。
二是搞试点——推行保证金制度。从过去长期管理的实践看,建设工地违规处置渣土普遍存在着取证难、监管难、执法难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自律意识差、行政执法周期长,对违规企业处罚难。为此,仪征市借鉴安全生产领域的管理经验,出台了建筑渣土规范处置及文明施工保证金制度,按照施工期限长短、渣土处置方量,收取10-30万元不等的保证金,保证金统一存入财政账户,主要用于约束建设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未经许可处置建筑渣土,未按规定设置围挡、车辆冲洗槽,未按规定设置车辆冲洗设备,未按规定硬化出入口道路,未按要求配置环卫设施和未按规定堆放物料,未按规定报批临时占道”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用推荐——倒逼企业硬上轨。随着建设工地的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建筑渣土招投标监管工作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成立公司、不接受监管就无事可做、无活可干。仪征市适时因势利导,通过媒体公布了建筑渣土处置许可的条件,特别是所有渣土公司必须要交纳20—50万的保证金,车辆实行“六统一”等,并明确了“先进笼子后规范”的扶持政策。每月对渣土公司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低于80分的,次月不得进入渣土招投标的推荐名录,连续2个月不达标的,暂停半年渣土处置资格,倒逼进入“笼子”的车辆在最短时间内全部规范化。
四是明责任——主动作为促提升。一是明确开发和建筑企业责任,开发企业作为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交纳保证金,主动接受考核,主动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关措施费用。二是明确管理部门责任,出台了部门分工“白皮书”,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各自责任,解决了推诿扯皮的问题,实现了进位不越位,整合但不越俎代庖。三是明确监理公司责任,对考核发现问题的监理公司实行“双查和连坐”,抄报城建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解决了监理和施工单位沆瀣一气的问题。四是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城管局作为牵头单位,组建一支由行政执法、公安交巡警和治安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每天不少于10人,从7∶00—21∶30不间断巡查,并做到每工地必看,每车必查。
三、工作措施
一是破常规——先管工地后管车。建筑工地是渣土的源头。仪征市改变“就渣土抓渣土、就车辆管车辆”的模式,从建筑工地抓起,从渣土运输招投标抓起,城管部门与工地签订建筑渣土及工地管理责任书,要求工地在建筑渣土处置前,主动到城管部门办理处置证,主动邀请城管部门对建筑渣土承运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从根本上杜绝了个人和未经城管部门许可的单位处置渣土,对违规建设单位依法严肃查处,扎死了渣土处置的准入“笼子”。
二是定规范——出台综合性标准。有了保证金抓手以后,该市渣建办开始着手整合城管、城建、环保、公安等部门管理要求和行业标准,率先出台了全省第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性管理标准,标准包含渣土处置、出入口硬化、工地围挡、物料堆放、车辆冲洗、排水排污、扬尘噪音等多方面,并以文件形式下发给各施工单位。为了使标准真正“入耳入脑”,仪征市召开行业标准推进会,制作了标准解读视频资料和手册,对违反规定处罚行为进行宣传教育。
三是拓领域——物料、桩基公司全覆盖。针对长期存在的混凝土车辆抛撒滴漏,特别是落地硬块无法清除,造成道路坏损的恶习,仪征市借鉴渣土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推荐权,与物料(砂石、煤炭、泥浆及商砼等)运输公司签订处置责任书,要求交纳保证金,安装北斗定位系统,主动接受城管部门监管,对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不列入推荐名录。针对工地打桩机械带泥上路问题,主动前延后伸,借鉴推荐权,把桩基公司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四是硬考核——实现行业自律新常态。仪征市分别出台了渣土运输公司、物料运输公司、建设工地百分考核办法,每天通过短信平台,向所有企业负责人、车辆驾驶员、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市政府分管领导通报违章扣分情况,每月通过报纸、网络公布考核结果,并把考核结果用于文明工地推荐、市政府建设工地和扬尘治理表彰中。今年拿出40万元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企业,减扣施工单位工程措施费,并记入企业诚信档案,不允许资质升级。
五是强手段——多靠科技少累人。为解决人少事多、工作时间长、人员易疲劳、顾此失彼易出盲区问题,仪征市向科技要执法力量,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管理电子平台,包含北斗定位系统、建设工地门前“全球眼”监控系统、城郊出入口及重要道路监控系统、扬尘和噪音实时监测系统等6个子系统。其中,“全球眼”系统主要是监督工地车辆进出及冲洗等情况,全天候抓拍违规行为;城郊出入口监控系统主要是第一时间发现进入城区的运输车辆,并通过次日回播倒查,解决夜间执法难的问题;颗粒物与噪声监测系统主要是实时监测噪音和综合性粉尘情况,为及时督促整改提供依据。全市186辆渣土车组建成8家公司,所有渣土车全部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和防撒挡板,解决了过去少数人管多数人,2、3辆执法车管100多辆运输车防不胜防、顾此失彼的弊端。
通过一年多的强化管理,仪征市一举丢掉落后“帽子”,城区8家渣土公司、11家商混公司、34家建设工地全部达标,被江苏省和扬州市表彰为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先进单位。管理效率明显提升,执法成本明显降低,管理标准明显提高,企业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创优潜力得到激发。目前,仪征市正在推行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扬尘收费制度,随着这项措施的出台,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管理工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