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这个单元有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春》、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抒情诗之王”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陶冶了同学们爱美的心灵,锻炼其发现美的眼力。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从各方面去品读写景抒情散文的“美感”。
关键词:散文;品读;教学感悟
一、 品读“图景美”
每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都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春》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有条不紊地描绘了五幅春景图:生机勃勃的春草图、百花争艳的春风图、轻柔温暖的春花图、细密绵长的春雨图、精神抖擞的迎春图,我们不得不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当我们探究《济南的冬天》时,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可爱的小山摇篮图、秀美的雪霁初晴图、清亮透绿的空灵水晶图。在老舍眼里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在我们眼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雨的四季》用细腻之笔,用诗化的语言描绘出了四季的雨的不同性格,风情万种:轻柔而娇媚的春雨图、热烈而粗犷的夏雨图、端庄而沉静的秋雨图、自然而平静的冬雨图。我们在教育学生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图景美的同时,更应该告诉学生去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去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二、 品读“语言美”
(一) 修辞美
一篇写景散文离不开准确且贴切的修辞,修辞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充满灵气,进而扩张文字的表现力,增强画面感。《春》中的修辞,种类丰富,反复、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运用得灵活自如,顺手拈来,文采斐然。开篇即为“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短短一句话,既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盼春心切的强烈情感;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天人的情态,形象地宣告春天的到来。更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引用,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济南的冬天》中也不乏修辞的运用,甚至更为美妙,“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连续运用两个拟人手法,一个“睡”字,一个“唤醒”,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环境。
(二) 炼字美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而炼字在写景抒情散文中也常有运用,更体现了这类文章的凝练美、精致美。《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个“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已含蓄地写出了春风。《济南的冬天》也有炼字,“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卧”字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与其他字进行比较的方式,品味所用字的准确性以及此字表达出来的美感。
(三) 韵律美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譬如散文文字的双声、叠韵、倒叙会出现匀称、平衡又参差变化的节奏美;散文遣词造句的意象之美,或造境,与音调、气势、修辞相辅相成的多端变化,形成流动美、静态美、音乐美、绘画美、雕塑美、建筑美等表现法式,营造美的极致。”
《春》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大量运用叠字,比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增添了音乐美感;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词,“桃儿、杏儿、梨儿”“杂样儿”等,轻盈优美;而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韵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写景抒情散文的韵律美,具体来说,我们应重视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韵律美。比如在教学《春》里,我们可安排齐读、小组读,还可以请一位学生朗读,或者教师范读;可以读一句话,读一小节,或读全文;还可以配乐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去切身感受汉语音韵之美。
三、 品读“情感美”
写景抒情散文都有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主题,关键是应让学生自己分析出来,体会情感之美。比如《春》的结尾用三个比喻句,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征,以及一句“一年之计在于春”,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济南的冬天》饱含着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可爱的濟南的喜爱之情。《雨的四季》更是直抒胸臆,“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热爱雨以及雨带来的各种情思,从而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浓烈的情感。
四、 品读“手法美”
写景抒情散文往往用到很好的写作手法,我们应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感受美感,从而学以致用,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当中去。《春》既有烘托,又有呼应,写景方法方法灵活: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感官结合、远近结合,这些方法完全整合,体现一种和谐的融合之美。《济南的冬天》开头就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接着按照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在写景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动写静尤为突出。《雨的四季》巧用修辞绘神韵,调动各种感官,融情于景,按照顺序分层次,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条理清晰。我们如果能带领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写作手法,他们定能体会其中妙处,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这组写景抒情散文,都是比较经典的散文,适合仔细分析,品读美感。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要让整个课堂充斥着字、词、句的肢解分析,避免讲授过多的散文理论知识和语文基础知识,从而缺失了写景抒情散文的美感教育。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学生品读美感,真正走进写景抒情散文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品读美文感悟生活——初中语文教材散文体系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4):44-49.
[2]王春玲.品读写景类文本的“美”[J].广西教育,2015(25):46.
作者简介:
刘倩芳,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
关键词:散文;品读;教学感悟
一、 品读“图景美”
每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都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春》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有条不紊地描绘了五幅春景图:生机勃勃的春草图、百花争艳的春风图、轻柔温暖的春花图、细密绵长的春雨图、精神抖擞的迎春图,我们不得不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当我们探究《济南的冬天》时,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可爱的小山摇篮图、秀美的雪霁初晴图、清亮透绿的空灵水晶图。在老舍眼里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在我们眼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雨的四季》用细腻之笔,用诗化的语言描绘出了四季的雨的不同性格,风情万种:轻柔而娇媚的春雨图、热烈而粗犷的夏雨图、端庄而沉静的秋雨图、自然而平静的冬雨图。我们在教育学生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图景美的同时,更应该告诉学生去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去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二、 品读“语言美”
(一) 修辞美
一篇写景散文离不开准确且贴切的修辞,修辞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充满灵气,进而扩张文字的表现力,增强画面感。《春》中的修辞,种类丰富,反复、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运用得灵活自如,顺手拈来,文采斐然。开篇即为“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短短一句话,既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盼春心切的强烈情感;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天人的情态,形象地宣告春天的到来。更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引用,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济南的冬天》中也不乏修辞的运用,甚至更为美妙,“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连续运用两个拟人手法,一个“睡”字,一个“唤醒”,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环境。
(二) 炼字美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而炼字在写景抒情散文中也常有运用,更体现了这类文章的凝练美、精致美。《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个“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已含蓄地写出了春风。《济南的冬天》也有炼字,“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卧”字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与其他字进行比较的方式,品味所用字的准确性以及此字表达出来的美感。
(三) 韵律美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譬如散文文字的双声、叠韵、倒叙会出现匀称、平衡又参差变化的节奏美;散文遣词造句的意象之美,或造境,与音调、气势、修辞相辅相成的多端变化,形成流动美、静态美、音乐美、绘画美、雕塑美、建筑美等表现法式,营造美的极致。”
《春》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大量运用叠字,比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增添了音乐美感;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词,“桃儿、杏儿、梨儿”“杂样儿”等,轻盈优美;而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韵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写景抒情散文的韵律美,具体来说,我们应重视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韵律美。比如在教学《春》里,我们可安排齐读、小组读,还可以请一位学生朗读,或者教师范读;可以读一句话,读一小节,或读全文;还可以配乐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去切身感受汉语音韵之美。
三、 品读“情感美”
写景抒情散文都有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主题,关键是应让学生自己分析出来,体会情感之美。比如《春》的结尾用三个比喻句,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征,以及一句“一年之计在于春”,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济南的冬天》饱含着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可爱的濟南的喜爱之情。《雨的四季》更是直抒胸臆,“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热爱雨以及雨带来的各种情思,从而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浓烈的情感。
四、 品读“手法美”
写景抒情散文往往用到很好的写作手法,我们应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感受美感,从而学以致用,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当中去。《春》既有烘托,又有呼应,写景方法方法灵活: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感官结合、远近结合,这些方法完全整合,体现一种和谐的融合之美。《济南的冬天》开头就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接着按照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在写景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动写静尤为突出。《雨的四季》巧用修辞绘神韵,调动各种感官,融情于景,按照顺序分层次,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条理清晰。我们如果能带领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写作手法,他们定能体会其中妙处,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这组写景抒情散文,都是比较经典的散文,适合仔细分析,品读美感。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要让整个课堂充斥着字、词、句的肢解分析,避免讲授过多的散文理论知识和语文基础知识,从而缺失了写景抒情散文的美感教育。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学生品读美感,真正走进写景抒情散文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品读美文感悟生活——初中语文教材散文体系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4):44-49.
[2]王春玲.品读写景类文本的“美”[J].广西教育,2015(25):46.
作者简介:
刘倩芳,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