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学习科学知识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需要一定过程的,觉则思,从直觉思维到引发思考;思则创,从问题思考到创造性思维。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融入创造性思维的相关内容,从而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直觉思维;问题探究;创造性思维;观察;兴趣;实践
小学科学学科中包含了很多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而且还可以为学生的中学时期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创造性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再通过联系科学知识进行思考,最后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这中间包含了许多与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内容。
一、 觉则思,从直觉思维到引发思考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起。教师要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去留意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体会大自然的创造力。观察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和持久性的感知活动,它是认知世界和学习知识的开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观察水生植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金鱼藻和水葫芦让学生观察,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介绍在观察后得知:水葫芦上有圆圆的东西,比较胖,金鱼藻中间是瘦瘦的。教师提问:金鱼藻有没有这个圆圆的东西?学生回答:没有,下面有毛毛的、上面圆圆的。还有的学生回答道:水葫芦的下面有毛毛的根,其实是它的根和叶。针对金鱼藻,学生在观察后回答:它的边上有细长的毛,在中间有一些特别长的,对比水葫芦和金鱼藻,这些细长的可能是它的叶子。接着学生似问似答地说,中间的是它的根吗?教师要及时指导,对学生说这不是它的根,大部分水生植物都有根,可金鱼藻是比较特别的,它没有根,中间细长的是它的茎。但是水葫芦中间那些圆圆的都是叶的一部分,而不是茎。水葫芦在根和叶的中间有一段很短的茎,所以水葫芦是具有根、茎、叶的,而金鱼藻是只有茎和叶。除了在课堂上的观察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校园的树木和花草,注意观察植物的叶子等。通过在课堂上的教师引导观察和课下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
(二)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
在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之后,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等创设出富有趣味的情境,然后再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的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外一个地方的;通过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让学生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对比,描述声音传播的方式。教师可以事先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等,通过做实验的形式创设情境,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一次性纸杯或者矿泉水瓶、棉线和硬纸片等制作“土电话”,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两名学生要拉近绳子,说话的学生要小声,让听电话的学生在接触另一头时无法听到声音。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很多学生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居然听到了声音,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然后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探究,最后得出:声音是通过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之产生振动,从而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音叉、铝尺等工具,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在实验要求回答问题:声音在不同材料下的传播情况是不同的吗?通过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
二、 思则创,从问题思考和探究到创造性思维
在创造性思维中,探究是它的核心所在,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直觉思维和问题意识,但是在之后又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自主提问时的无效提问太多,不能通过思考解决重点内容,从而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要点进行探究,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假设和逆向推理等方式逐渐探究问题的根本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重难点知识,通过自我思考和探究、分析解答,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积极进行创新思考,激发出创新意识,进而从问题思考中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营养要均衡”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均衡膳食的“宝塔”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阅读探讨,之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宝塔”图中哪些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哪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能够让我们保持健康?我们应该怎样分配食物和合理膳食?学生通过阅读得知,宝塔食物中的位置和面积不同,代表着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比重。例如谷类在最下层是基础,要占到最高比重;蔬菜水果能够提供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应该多吃;油脂类提供较多的热量,过多摄取不利于健康,所以要少吃。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究,教师要每组学生制作一天的食物搭配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制作出了早中晚餐的搭配,然后在组际间交流,通过不断改进形成了荤素搭配等理念。
三、 总结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秉持觉则思、思则创的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究,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通过一连串的具体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徐灿.觉则思,思则创——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师,2017(3).
[2]黃亚忠.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新课程,2017(4).
[3]丁成忠.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究[J].科普童话,2017(3X).
作者简介:
郑绪,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路井村小学。
关键词:直觉思维;问题探究;创造性思维;观察;兴趣;实践
小学科学学科中包含了很多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而且还可以为学生的中学时期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创造性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再通过联系科学知识进行思考,最后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这中间包含了许多与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内容。
一、 觉则思,从直觉思维到引发思考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起。教师要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去留意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体会大自然的创造力。观察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和持久性的感知活动,它是认知世界和学习知识的开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观察水生植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金鱼藻和水葫芦让学生观察,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介绍在观察后得知:水葫芦上有圆圆的东西,比较胖,金鱼藻中间是瘦瘦的。教师提问:金鱼藻有没有这个圆圆的东西?学生回答:没有,下面有毛毛的、上面圆圆的。还有的学生回答道:水葫芦的下面有毛毛的根,其实是它的根和叶。针对金鱼藻,学生在观察后回答:它的边上有细长的毛,在中间有一些特别长的,对比水葫芦和金鱼藻,这些细长的可能是它的叶子。接着学生似问似答地说,中间的是它的根吗?教师要及时指导,对学生说这不是它的根,大部分水生植物都有根,可金鱼藻是比较特别的,它没有根,中间细长的是它的茎。但是水葫芦中间那些圆圆的都是叶的一部分,而不是茎。水葫芦在根和叶的中间有一段很短的茎,所以水葫芦是具有根、茎、叶的,而金鱼藻是只有茎和叶。除了在课堂上的观察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校园的树木和花草,注意观察植物的叶子等。通过在课堂上的教师引导观察和课下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
(二)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
在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之后,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等创设出富有趣味的情境,然后再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的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外一个地方的;通过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让学生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对比,描述声音传播的方式。教师可以事先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等,通过做实验的形式创设情境,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一次性纸杯或者矿泉水瓶、棉线和硬纸片等制作“土电话”,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两名学生要拉近绳子,说话的学生要小声,让听电话的学生在接触另一头时无法听到声音。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很多学生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居然听到了声音,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然后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探究,最后得出:声音是通过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之产生振动,从而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音叉、铝尺等工具,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在实验要求回答问题:声音在不同材料下的传播情况是不同的吗?通过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
二、 思则创,从问题思考和探究到创造性思维
在创造性思维中,探究是它的核心所在,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直觉思维和问题意识,但是在之后又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自主提问时的无效提问太多,不能通过思考解决重点内容,从而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要点进行探究,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假设和逆向推理等方式逐渐探究问题的根本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重难点知识,通过自我思考和探究、分析解答,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积极进行创新思考,激发出创新意识,进而从问题思考中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营养要均衡”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均衡膳食的“宝塔”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阅读探讨,之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宝塔”图中哪些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哪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能够让我们保持健康?我们应该怎样分配食物和合理膳食?学生通过阅读得知,宝塔食物中的位置和面积不同,代表着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比重。例如谷类在最下层是基础,要占到最高比重;蔬菜水果能够提供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应该多吃;油脂类提供较多的热量,过多摄取不利于健康,所以要少吃。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究,教师要每组学生制作一天的食物搭配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制作出了早中晚餐的搭配,然后在组际间交流,通过不断改进形成了荤素搭配等理念。
三、 总结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秉持觉则思、思则创的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究,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通过一连串的具体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徐灿.觉则思,思则创——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师,2017(3).
[2]黃亚忠.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新课程,2017(4).
[3]丁成忠.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究[J].科普童话,2017(3X).
作者简介:
郑绪,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路井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