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一片人生的战场,“问”与“答”在这里不停地演绎。“问”是“帅”的战旗,这一挥一舞中,透出的是敏锐、睿智、有序和俯瞰全局的气势;而“卒”勇往直前、浴血奋战的厮杀拼搏,使教学在正确的调度下,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意气昂扬地取得最后的胜利。老师不应该辜负一堂课上学生生命的投入,提问是一门艺术。以《雨巷》的教学为例,谈一些体会。
一、由浅入深的原则
在浅读——整体感知这层中,最初设问:请大家诵读全诗,并自选一种事物把你对《雨巷》这首诗的感觉仿照这个句子写出来。(仿句:《雨巷》是一支在冷风中摇曳的清荷,凄美动人。)
反思:初来的远望毕竟只是陌生的初观,而不是回身的再读。经过上课实践,发现此设计过难,学生仿写时要么找不到合适的事物,要么意思跟诗歌脱离,问题设计没有遵从学生认识由浅入深的规律。
修改后再设问:大家初读此诗有什么感觉?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一下。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本诗的内容,初步感知诗歌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用诗歌中的词语来概括,同时引导学生朗诵。)
二、细致入微的原则
在品读——品味意象、语言中,最初设问:诗人戴望舒心中的愁怨哀伤主要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反思: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细节”的品咂,语言是语文的精魂,是美的凝聚。
修改后再设问:在学生对最初设问回答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提出如下问题:问题1,篱墙:“篱墙”这个意象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问题2,雨巷:“巷”用“雨”来修饰会有什么效果呢?“悠长悠长”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寂寥”一词写出小巷什么特点?问题3,姑娘:为什么作者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可不可以用玫瑰、牡丹、菊花等意象?“太息一般的眼光”为什么用“太息”来写姑娘的“眼光”呢?(学生诵读。)“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为什么说姑娘“像梦一般的”呢?(学生诵读。)“她静默地远了,远了”为什么要重复?(复沓,学生诵读。)“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消、散、消散”的使用有什么区别?(学生诵读。)
三、找到恰当的提问角度
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要有探究性,提问的角度要恰当。老师问:“诗中如果是撑着‘现代伞’为什么不行?”此问题研究价值不大,改为“‘油纸伞’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才是帮助学生分析意象,理解情感,体会意境的切入口,才有“咬嚼”的必要。比如,有教师提问:“诗人眼里的姑娘为什么是哀怨的呢?”学生从全文中看不出任何的端倪,只好胡猜一通,这就使问题失去了意义。不是来自文本的分析,都是无谓的劳作。若将之改为:“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忧伤的姑娘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要从诗歌里找原因,找依据,就要了解诗人的追求和处境等,这才是教学中研究的目的。
四、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性
在深读——品主题的时候,最初设问:《油纸伞下的羞涩》中这样吟唱:“你为什么愁苦,寂寞,又凄凉?|是失恋了吗?|是朋友的妹妹无奈的勉强吗?|是失望了吗?|是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迷茫?是寂寞了吗?|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感伤吗?”经过对诗歌的品味,你同意哪种看法?
反思:忽然蹦出一首诗,让学生谈论自己同意作者哪个观点,而不是经过学生的思考品味,从诗歌的意象和背景感悟品析出来,打断了学生整堂课的思路。
修改后再设问:(课前提供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和代表作)承接意象的研读,问:氤氲着烟雨的江南,悠长寂寥的雨巷中,那位结着丁香一样愁怨彷徨着最终飘过的姑娘到底是谁?诗人到底是为何想遇到一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呢?(各抒己见。)
教师的“问”是引领,是导向,是胜败的关键。问得巧妙,问得清晰,问得自然亲切,问得不事雕琢,问得深浅合适,问得角度恰当,问得顺畅不破碎,问得幽默,问得厚实,学生才能答得有兴致,答得积极投入,答得有灵性,答得有深度。才能使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一、由浅入深的原则
在浅读——整体感知这层中,最初设问:请大家诵读全诗,并自选一种事物把你对《雨巷》这首诗的感觉仿照这个句子写出来。(仿句:《雨巷》是一支在冷风中摇曳的清荷,凄美动人。)
反思:初来的远望毕竟只是陌生的初观,而不是回身的再读。经过上课实践,发现此设计过难,学生仿写时要么找不到合适的事物,要么意思跟诗歌脱离,问题设计没有遵从学生认识由浅入深的规律。
修改后再设问:大家初读此诗有什么感觉?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一下。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本诗的内容,初步感知诗歌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用诗歌中的词语来概括,同时引导学生朗诵。)
二、细致入微的原则
在品读——品味意象、语言中,最初设问:诗人戴望舒心中的愁怨哀伤主要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反思: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细节”的品咂,语言是语文的精魂,是美的凝聚。
修改后再设问:在学生对最初设问回答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提出如下问题:问题1,篱墙:“篱墙”这个意象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问题2,雨巷:“巷”用“雨”来修饰会有什么效果呢?“悠长悠长”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寂寥”一词写出小巷什么特点?问题3,姑娘:为什么作者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可不可以用玫瑰、牡丹、菊花等意象?“太息一般的眼光”为什么用“太息”来写姑娘的“眼光”呢?(学生诵读。)“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为什么说姑娘“像梦一般的”呢?(学生诵读。)“她静默地远了,远了”为什么要重复?(复沓,学生诵读。)“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消、散、消散”的使用有什么区别?(学生诵读。)
三、找到恰当的提问角度
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要有探究性,提问的角度要恰当。老师问:“诗中如果是撑着‘现代伞’为什么不行?”此问题研究价值不大,改为“‘油纸伞’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才是帮助学生分析意象,理解情感,体会意境的切入口,才有“咬嚼”的必要。比如,有教师提问:“诗人眼里的姑娘为什么是哀怨的呢?”学生从全文中看不出任何的端倪,只好胡猜一通,这就使问题失去了意义。不是来自文本的分析,都是无谓的劳作。若将之改为:“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忧伤的姑娘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要从诗歌里找原因,找依据,就要了解诗人的追求和处境等,这才是教学中研究的目的。
四、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性
在深读——品主题的时候,最初设问:《油纸伞下的羞涩》中这样吟唱:“你为什么愁苦,寂寞,又凄凉?|是失恋了吗?|是朋友的妹妹无奈的勉强吗?|是失望了吗?|是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迷茫?是寂寞了吗?|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感伤吗?”经过对诗歌的品味,你同意哪种看法?
反思:忽然蹦出一首诗,让学生谈论自己同意作者哪个观点,而不是经过学生的思考品味,从诗歌的意象和背景感悟品析出来,打断了学生整堂课的思路。
修改后再设问:(课前提供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和代表作)承接意象的研读,问:氤氲着烟雨的江南,悠长寂寥的雨巷中,那位结着丁香一样愁怨彷徨着最终飘过的姑娘到底是谁?诗人到底是为何想遇到一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呢?(各抒己见。)
教师的“问”是引领,是导向,是胜败的关键。问得巧妙,问得清晰,问得自然亲切,问得不事雕琢,问得深浅合适,问得角度恰当,问得顺畅不破碎,问得幽默,问得厚实,学生才能答得有兴致,答得积极投入,答得有灵性,答得有深度。才能使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