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看了姚重远老师的读书报告会,可以说是层层深入,精彩纷呈。先由学生来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一开始是两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从整体意义上谈自己的读书,让学生感觉读书其实没有那么难;然后再由一位学生具体来谈读书的方法、途径和实践的方式,所读内容有经典也有流行,有文本也有歌词台词,从更广阔的层面让学会感觉阅读可以有这样丰富的内容;随后一位学生来介绍自己的学术和社论评论阅读,让学生感觉到阅读对思维甚至是思想的影响力;最后由老师来谈自己的读书体会,索引式读书,剪报式阅读,并推荐给学生读书购书的网站。不仅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更是现身说法,增强了阅读的感染力,让学生有了更明晰的方向和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在寻找课外阅读的实践方式,下面从中举例说明课外阅读的方式。
一、悬念质疑设置法
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内学习中留下质疑的问题,不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并阅读的方法。比如,学习《荷花淀》一课,虽然对“荷花淀派”有了一定的解说,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这种清新淡远的文章的风格,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个疑问:孙犁的作品多是描写冀中地区劳动妇女的,而且多是青壮年妇女,因为从她们身上让人看到了抗日军民的精神。但不是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吗,孙犁为什么还要选择这样的题材?然后推荐给学生几篇小说,像《芦花荡》《采蒲台》《 嘱咐》等,也可以推荐刘绍棠的同流派小说。比如,学习《听听那冷雨》一课,学生对“冷雨”和“故土情怀”理解不是很到位,对散文这种手法也不是很适应。可以这样设疑,余光中一生走遍了很多地方,有过妻子(台湾),有过情人(香港),也有过外遇(欧洲),但他坚信大陆是母亲,为什么呢?读读《从母亲到外遇》,你就明白他为什么对“冷雨”情有独钟,一念耿耿了。
二、评价讨论探究法
现在的高中学生,在校时去阅读大部头的书籍是不现实的,即使是在假期,学生都会狂呼作业淹没了自己。退一步说,即使有学生读,那也是他(她)本身的兴趣使然,是他(她)本身的喜好,就像韩寒七门功课高挂红灯,依然对写作情有独钟一样。所以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读,能够读一点是一点,某种程度就是语文教师的成功了。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要给他成就感和参与感。
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示范调动激励法。
一般情况下,高一都是提倡学生写周记的,周记中就有学生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写得好的就可以张贴展示。也可以搞一个“说古道今阅读风”的展览或竞赛,通过良好的示范,激烈的角逐评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风采。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差距,从而有了阅读的动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容易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容易找到阅读的兴趣。
2.时事评点关联法。
比如,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一周热点纵览”,把从各种渠道收集的热点焦点向学生介绍,打印成文下发,让学生从被动阅读到主动搜寻。比如,编纂“文萃”一类的小报,分门别类整理当下的热门文章,印刷下发鼓励学生阅读领悟。比如,评论大众话题,“上海女研究生自杀告诉我们什么?”“城市内涝严重体现出什么问题?”“对于房产价格居高不下你有何看法?”“物价持续上涨,你觉得原因何在?”等等。这样一个个小问题,就能部分地调动学生去关注报纸和身边的报刊,关注生活中的事件,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思维。学校一般给每个班订阅《中国青年报》,学生自己常看的有《特别关注》《青年博览》等,充分利用时事要闻让他们去看,比较有效。比如,今年的钓鱼岛事件,从中日两国的态度读出国家力量的对抗,从民众的反应思考如何理性客观地对待。
3.辩论深入探究法。
简言之,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争论不一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寻找证据。寻找证据的过程,必然离不开阅读的实践体验。比如,学习《边城》,因为是节选,学生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就可以在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探究进行课外阅读。祖父本想给翠翠找一个安稳的依靠,可为何结局却是淡淡的忧伤,是祖父的缘故还是翠翠的缘故?这跟当地的习俗有什么关系?比如,学习《都江堰》一课,学生会深深沉迷于余秋雨独特的文化语言之中,但是有人却说他是“别一种媚俗”,“是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你怎么认为?然后建议学生读几篇《文化苦旅》的文章,比如,《道士塔》《莫高窟》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余秋雨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和深思,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所谓“学无定法”,阅读也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只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关注,就能发现学生阅读的触媒,激发出学生阅读的热情。让阅读深入下去,从课上延伸到课外,畅享阅读的精彩。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在寻找课外阅读的实践方式,下面从中举例说明课外阅读的方式。
一、悬念质疑设置法
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内学习中留下质疑的问题,不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并阅读的方法。比如,学习《荷花淀》一课,虽然对“荷花淀派”有了一定的解说,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这种清新淡远的文章的风格,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个疑问:孙犁的作品多是描写冀中地区劳动妇女的,而且多是青壮年妇女,因为从她们身上让人看到了抗日军民的精神。但不是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吗,孙犁为什么还要选择这样的题材?然后推荐给学生几篇小说,像《芦花荡》《采蒲台》《 嘱咐》等,也可以推荐刘绍棠的同流派小说。比如,学习《听听那冷雨》一课,学生对“冷雨”和“故土情怀”理解不是很到位,对散文这种手法也不是很适应。可以这样设疑,余光中一生走遍了很多地方,有过妻子(台湾),有过情人(香港),也有过外遇(欧洲),但他坚信大陆是母亲,为什么呢?读读《从母亲到外遇》,你就明白他为什么对“冷雨”情有独钟,一念耿耿了。
二、评价讨论探究法
现在的高中学生,在校时去阅读大部头的书籍是不现实的,即使是在假期,学生都会狂呼作业淹没了自己。退一步说,即使有学生读,那也是他(她)本身的兴趣使然,是他(她)本身的喜好,就像韩寒七门功课高挂红灯,依然对写作情有独钟一样。所以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读,能够读一点是一点,某种程度就是语文教师的成功了。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要给他成就感和参与感。
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示范调动激励法。
一般情况下,高一都是提倡学生写周记的,周记中就有学生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写得好的就可以张贴展示。也可以搞一个“说古道今阅读风”的展览或竞赛,通过良好的示范,激烈的角逐评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风采。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差距,从而有了阅读的动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容易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容易找到阅读的兴趣。
2.时事评点关联法。
比如,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一周热点纵览”,把从各种渠道收集的热点焦点向学生介绍,打印成文下发,让学生从被动阅读到主动搜寻。比如,编纂“文萃”一类的小报,分门别类整理当下的热门文章,印刷下发鼓励学生阅读领悟。比如,评论大众话题,“上海女研究生自杀告诉我们什么?”“城市内涝严重体现出什么问题?”“对于房产价格居高不下你有何看法?”“物价持续上涨,你觉得原因何在?”等等。这样一个个小问题,就能部分地调动学生去关注报纸和身边的报刊,关注生活中的事件,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思维。学校一般给每个班订阅《中国青年报》,学生自己常看的有《特别关注》《青年博览》等,充分利用时事要闻让他们去看,比较有效。比如,今年的钓鱼岛事件,从中日两国的态度读出国家力量的对抗,从民众的反应思考如何理性客观地对待。
3.辩论深入探究法。
简言之,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争论不一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寻找证据。寻找证据的过程,必然离不开阅读的实践体验。比如,学习《边城》,因为是节选,学生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就可以在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探究进行课外阅读。祖父本想给翠翠找一个安稳的依靠,可为何结局却是淡淡的忧伤,是祖父的缘故还是翠翠的缘故?这跟当地的习俗有什么关系?比如,学习《都江堰》一课,学生会深深沉迷于余秋雨独特的文化语言之中,但是有人却说他是“别一种媚俗”,“是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你怎么认为?然后建议学生读几篇《文化苦旅》的文章,比如,《道士塔》《莫高窟》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余秋雨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和深思,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所谓“学无定法”,阅读也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只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关注,就能发现学生阅读的触媒,激发出学生阅读的热情。让阅读深入下去,从课上延伸到课外,畅享阅读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