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资源 拓宽领域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语文教材还是以连续性文本为主体,所以,这种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必须将堂教学向生活延伸,成为非連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加强非连续性文本生活化读用实践,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以教材为基点,向生活拓展,学习非连续性文本读用能力。现行的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在一些课文的后面有“作家卡片”或“名著便览”,它们多以段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学生搜集图表、数据等更直观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料,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培养阅读能力。在六年级下册的《我的成长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个人的成长记录的照片,获得的荣誉以及一些难忘的镜头,让后用手抄报的形式展出。我们的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不易不仅仅只关注我们的语文教材,可以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加以穿插和融合。比如数学、科学的文本大都以图、表格的形式出现,教师就可以对这些文本加以改编,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是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进行非连续性文本读用实践活动。再次以综合性学习为教学形态,以非连续性文本读用实践为内核,开展非连续性文本读用实践活动。
  【案例回放】
  开心过六一,快乐我做主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表格、条形统计图、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性文本,能根据自身需要从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尝试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增强阅读的兴趣,感受发现的快乐,指导自己的生活。
  2.结合六一活动的主题,大胆创新,群策群力,参与设计一份海报。
  教学重点: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尝试出一份海报,创作非连续性文本。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出讨论话题
  1.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要到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今年我们六一节活动的主题就是——开心过六一,快乐我做主!
  二、筛选信息,选择活动内容
  1.这是一张什么表格?这张表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2.猜一猜,我在阅读这张表的时候,会特别关注什么内容呢?那,作为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你又会特别关注什么么?(筛选信息)
  3.这次开设了这么多的游艺活动,你想参加哪些活动?请大家阅读《六一节活动安排表》,根据要求筛选信息,自主选择,完成《我的游艺活动安排表》中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地点”两栏的填写。游艺活动安排表如下:
  4.班级交流
  5.小结。
  三、分析比较,确定活动流程
  1.学校将同学们的游艺活动报名人数做了统计,这是柱型统计图(课件出示)。横轴表示什么?纵轴呢?从这张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分析比较)
  2.这是学校教学区的示意图(课件出示),游艺活动在致恒楼和致远楼进行。你发现教室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请大家阅读《六一游艺活动参加人数统计图》和《教学区示意图》,仔细斟酌,完成《我的友谊活动安排表》中“活动顺序”一栏的填写。
  4.展示交流。
  5.小结。
  四、归纳概括,知晓活动方法
  1.老师这里有《瞎子敲鼓》的游艺活动说明,我们来研究研究。
  “瞎子敲鼓”活动的比赛规则:参赛者蒙住眼睛走到小鼓处,并准确敲响小鼓即获奖。——五(2)中队
  2.出示学习提示。
  3.交流。
  4.小结。
  五、大胆想象,设计活动海报
  1.你们觉得海报上可以设计哪些内容?
  2.出示学习提示。
  3.展示交流。
  4.小结。
  【案例评析】
  非连续性文本其实文早已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阅读的过程和性质仍归属于阅读认知。教师首先应当保护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身边司空见惯的文本来调动起学习探究的热情,从情感上先走进学生,比如以上的案例就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游艺活动,孩子当然乐此不疲。其次,指导阅读时不妨先遵循先感知,再设问,后作答的常见思路展开。比如先指导孩子看懂海报,知道海报的一些形式,比如图文结合,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既要看懂图,又要读懂文字的相关要求。然后再鼓励孩子自己创造性地设计海报。进一步地将文字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其他的形式表述出来。这样,非连续性文本真正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生活性。
  其实,我们的生活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有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意识,来弥补现有非连续性文本教材资源之不足。让学生在生活的广阔背景下发展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素材是写作的关键,小学生经常因为素材的缺乏而无话可写。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小学生有话可说,继而爱上习作,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入随文练笔,让小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挖掘写作元素,积累写作素材。本文主要四个方面阐述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帮助小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从而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 随文练笔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检验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纵观多年来的作文教学状况,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几年下来,一让学生写作,仍是望题兴叹,难以下笔。何也?肚里无货。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妄谈输出。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惟有广博的阅
期刊
一、问题呈现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从小就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陶冶其情操,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加以渗透,就能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伴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施行,让学生获得一定的人文底蕴,成为核心素养的第一大内容。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言:“只有
期刊
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不健康则成为了人们身体亚健康最主要的一方面,并且从社会蔓延到了学校。来自于学习、升学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影响等,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一线的教师,班级管理者,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接触到个别学生反常言行事例最有切肤之感。  基本情况  上学期本班新转进一个叫潘昱彤的男生,刚开始几天表现还不错,上课能积极发言,坐姿也很端正,注意力也能
期刊
课外阅读指导课对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读书效率,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节精彩而实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会让学生受益无穷。作为老师,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指导课,从而真正实现语文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指导形式多种多样,有读物推荐课、读书指导课、阅读欣赏课、读书交流课等,但无论哪种形式的课,都必须遵循儿童课外阅读的规律,在设计与实施时,应从儿童角度出发,明确课外阅
期刊
【摘 要】作为农村小学,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花园小学秉承“让每朵花蕾都精彩绽放”的办学理念,以“品诗意,悟花语,启心智,润人生”为主线,确立了“花品”文化教育,采取多种策略开展大阅读活动,统筹规划让大阅读轻车上路,评价导引让大阅读落地生根,课堂展示让大阅读智慧共享,活动建构让大阅读有声有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读书 智慧 实践经验  读书是美好的,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能增长很多知识,还能
期刊
【摘 要】在幼儿早期的阅读活动中,教师普遍采取的是绘本阅读的方式。然而,由于绘本阅读大多为静态,而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其普遍无法长久保持注意力集中,故面对这种静态的阅读方式,时间一久便容易令其感到枯燥,故难以维持其长久的阅读兴趣。基于以上现象,若幼儿小班教师,其在组织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期间,能巧妙地将艺术、角色表演、体育等多样化的游戏方式融入绘本阅读,则势必能极大增添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继而感受绘本本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关键的信息中,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课前预习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预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体现。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乃至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  【关键词】课堂 预习 有效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学习,也就是说在老师还没有正式讲授之前,就借助已有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已屡见不鲜。微写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写作方式,开始在中学中应用,很快便受到了重视。更有甚者,在一些省市的中考题中也能看到微写作内容。微写作发源于微博,现已成为一种精粹、形式自由、反映生活的文体。鉴于其在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长。  【关键词】微写作 初中语文 教学 途径  写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
期刊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黄鹤楼送别》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