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起安全感的培养,家长通常更愿意向宝宝传授各种各样的安全知识:这东西不能碰、那地方危险、陌生人说的话不要信、不能把小动物带回家……要知道,幼儿本身就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恐慌与担忧,家长这样做,只能加重宝宝对外界不安全的认识。
安全感是幼儿生存的基本要求,每个幼儿都需要安全感和稳定感,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学习、探索,并且有利于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很多家长的做法,常常与这样的目的相左。你的宝宝有足够的安全感吗?你的举动有需要做出检讨的地方吗?
测测宝宝的安全感
宝宝愿意跟熟悉的人做出亲密的身体或眼神接触
有安全感的幼儿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较少出现受压迫及焦虑不安的状态,他们可以跟父母、亲友、老师、同学等建立信任关系。相反缺乏安全感的幼儿不管与对方相识与否,都不喜欢和对方有亲密的身体或眼神接触,因为他们总是对别人充满了猜疑,与人接触让他们感到不安与恐惧。
宝宝可以独自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待一会儿
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恐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幼儿在不可预知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一些恐惧心理会逐渐减少、消失,但是假如幼儿害怕该年龄段孩子不应该害怕的事物,比如,幼儿一直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则说明幼儿心理缺乏安全感。
宝宝不敢尝试有难度的动作或新的动作
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内驱力,婴幼儿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总是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对任何事情都想要亲自去尝试或操作。这种认知品质的形成与婴幼儿的安全感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假如幼儿意识到了危险和威胁,那么他们往往不敢去尝试,也可能停止探索,缺少安全感的幼儿,其认知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
宝宝不喜欢上幼儿园,总是找各种理由留在家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产生归属的需要。不想上学的原因很可能是幼儿缺乏对群体的归属感,他在幼儿园这一群体中感受不到安全、稳定、关爱和尊重,所以选择逃避群体、拒绝参加群体活动,甚至封闭自己。
5个细节,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1跟妈妈分离
1~2岁的宝宝正处于与妈妈形成亲密依恋的时期,妈妈在身边,宝宝才有安全感,妈妈的离开,会增加宝宝对环境的恐惧和紧张隋绪,体验到强烈的“分离焦虚”,怎么办呢?
多跟宝宝玩“藏猫猫”的游戏,使宝宝建立一种概念,妈妈可能暂时看不见,但一会儿还会出现。还可以尝试着跟宝宝做远距离交流。比如妈妈在另一个房间打扫卫生,可以经常跟宝宝说话,让宝宝感到自己被关注的,安全的。除此之外。一些有意识的分离训练,对于培养宝宝的安全感也很有帮助。
2去医院打针
宝宝去医院的次数多了,对打针的恐惧心理也越发强烈,有的宝宝刚到诊室门口就大哭起来,怎么都不肯进。
跟宝宝一起玩“打针”的游戏,当“医生”给“病人”打针时,夸赞“病人”真勇敢,一点都不怕疼。到宝宝看病时,妈妈在一旁要多鼓励宝宝,“你看没什么,只是一点点疼,再坚持一下就好了。”看完病后也要给宝宝一个奖励的吻:“太棒了,宝宝今天表现真勇敢。”
提醒家长注意,平时不要用打针来吓唬宝宝,这样做会强化宝宝的恐惧心理。使宝宝面对打针时更加不安。
3自己睡觉
幼儿自己睡觉的时候常会出现怕黑的情况,无耐之下,许多父母不得不同意宝宝做床上的“第三者”,同自己一起睡。可是宝宝早晚要单独睡呀!
黑暗的确会引起人的不安全感,如果父母本身面对黑暗时惊慌失措,宝宝就会“学会”这种对待黑暗的态度和反应。所以,父母应该先疏导一下自己的情绪。
父母可以跟宝宝玩玩抓影子的游戏,让宝宝意识到影子是无害的。还可以在宝宝的房间里放一盏小夜灯,让他夜里醒来时,看到房间里熟悉的环境,这样宝宝的不安情绪会减少很多。
4洗澡或理发
宝宝似乎天生对洗澡或是理发这样的事情充满反感,帮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要么动来动去,要么大喊大叫,从不肯安静地配合。
强迫宝宝洗澡或是理发可能会带给宝宝压力,宝宝并不理解做这些事的重要性,而且因为缺乏经验,他们在碰到水或是听到剃头推子声音的时候,很可能会感到害怕。因此,妈妈要向宝宝说明做这些事的重要性和好处,告诉宝宝做这些事情时很安全,一点都不疼。
让宝宝看别人理发的情景,或是在宝宝的浴盆里放个玩具,宝宝一定很好奇,而且更愿意与大人配合。
5自己走路
宝宝已经会迈步了,原以为再去公园玩的时候,他就能自己走了,但事实上,他还是很依赖童车。
宝宝刚学会走路时,会经常摔跤,宝宝之所以不愿意下地走,是因为他知道,待在童车里是最安全的。如果宝宝不愿意自己走,妈妈不要非得坚持,更不要说他是胆小鬼,这证明,宝宝可能需要在家里做进一步的练习。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步环境,即使摔倒了,也不会摔疼,这样宝宝才能大胆地在外面迈开步子。
安全感是幼儿生存的基本要求,每个幼儿都需要安全感和稳定感,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学习、探索,并且有利于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很多家长的做法,常常与这样的目的相左。你的宝宝有足够的安全感吗?你的举动有需要做出检讨的地方吗?
测测宝宝的安全感
宝宝愿意跟熟悉的人做出亲密的身体或眼神接触
有安全感的幼儿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较少出现受压迫及焦虑不安的状态,他们可以跟父母、亲友、老师、同学等建立信任关系。相反缺乏安全感的幼儿不管与对方相识与否,都不喜欢和对方有亲密的身体或眼神接触,因为他们总是对别人充满了猜疑,与人接触让他们感到不安与恐惧。
宝宝可以独自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待一会儿
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恐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幼儿在不可预知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一些恐惧心理会逐渐减少、消失,但是假如幼儿害怕该年龄段孩子不应该害怕的事物,比如,幼儿一直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则说明幼儿心理缺乏安全感。
宝宝不敢尝试有难度的动作或新的动作
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内驱力,婴幼儿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总是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对任何事情都想要亲自去尝试或操作。这种认知品质的形成与婴幼儿的安全感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假如幼儿意识到了危险和威胁,那么他们往往不敢去尝试,也可能停止探索,缺少安全感的幼儿,其认知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
宝宝不喜欢上幼儿园,总是找各种理由留在家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产生归属的需要。不想上学的原因很可能是幼儿缺乏对群体的归属感,他在幼儿园这一群体中感受不到安全、稳定、关爱和尊重,所以选择逃避群体、拒绝参加群体活动,甚至封闭自己。
5个细节,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1跟妈妈分离
1~2岁的宝宝正处于与妈妈形成亲密依恋的时期,妈妈在身边,宝宝才有安全感,妈妈的离开,会增加宝宝对环境的恐惧和紧张隋绪,体验到强烈的“分离焦虚”,怎么办呢?
多跟宝宝玩“藏猫猫”的游戏,使宝宝建立一种概念,妈妈可能暂时看不见,但一会儿还会出现。还可以尝试着跟宝宝做远距离交流。比如妈妈在另一个房间打扫卫生,可以经常跟宝宝说话,让宝宝感到自己被关注的,安全的。除此之外。一些有意识的分离训练,对于培养宝宝的安全感也很有帮助。
2去医院打针
宝宝去医院的次数多了,对打针的恐惧心理也越发强烈,有的宝宝刚到诊室门口就大哭起来,怎么都不肯进。
跟宝宝一起玩“打针”的游戏,当“医生”给“病人”打针时,夸赞“病人”真勇敢,一点都不怕疼。到宝宝看病时,妈妈在一旁要多鼓励宝宝,“你看没什么,只是一点点疼,再坚持一下就好了。”看完病后也要给宝宝一个奖励的吻:“太棒了,宝宝今天表现真勇敢。”
提醒家长注意,平时不要用打针来吓唬宝宝,这样做会强化宝宝的恐惧心理。使宝宝面对打针时更加不安。
3自己睡觉
幼儿自己睡觉的时候常会出现怕黑的情况,无耐之下,许多父母不得不同意宝宝做床上的“第三者”,同自己一起睡。可是宝宝早晚要单独睡呀!
黑暗的确会引起人的不安全感,如果父母本身面对黑暗时惊慌失措,宝宝就会“学会”这种对待黑暗的态度和反应。所以,父母应该先疏导一下自己的情绪。
父母可以跟宝宝玩玩抓影子的游戏,让宝宝意识到影子是无害的。还可以在宝宝的房间里放一盏小夜灯,让他夜里醒来时,看到房间里熟悉的环境,这样宝宝的不安情绪会减少很多。
4洗澡或理发
宝宝似乎天生对洗澡或是理发这样的事情充满反感,帮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要么动来动去,要么大喊大叫,从不肯安静地配合。
强迫宝宝洗澡或是理发可能会带给宝宝压力,宝宝并不理解做这些事的重要性,而且因为缺乏经验,他们在碰到水或是听到剃头推子声音的时候,很可能会感到害怕。因此,妈妈要向宝宝说明做这些事的重要性和好处,告诉宝宝做这些事情时很安全,一点都不疼。
让宝宝看别人理发的情景,或是在宝宝的浴盆里放个玩具,宝宝一定很好奇,而且更愿意与大人配合。
5自己走路
宝宝已经会迈步了,原以为再去公园玩的时候,他就能自己走了,但事实上,他还是很依赖童车。
宝宝刚学会走路时,会经常摔跤,宝宝之所以不愿意下地走,是因为他知道,待在童车里是最安全的。如果宝宝不愿意自己走,妈妈不要非得坚持,更不要说他是胆小鬼,这证明,宝宝可能需要在家里做进一步的练习。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步环境,即使摔倒了,也不会摔疼,这样宝宝才能大胆地在外面迈开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