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拍摄于1979年,影片纪录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受中国外交部邀请,携家人和他的团队在1979年来华访问交流及演出活动。他们的行程包括北京、桂林、上海,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进行了教学指导及音乐会演出。
【关键词】:音乐纪录片;视听语言;斯特恩
影片由美国著名音乐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制作,和许多西方人一样,艾伦米勒对1979年的中国印象是模糊的,充满了新奇、想象和疑惑,而他却试图在有限的影像资料中,展现出他所理解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对“东方”的表述文本,从影片精心的材料剪辑和凸现的画面对比,可以感受到影片背后观察者的良苦用心。应该能够想象,对这一次音乐的交流活动,导演艾伦米勒除了力求真实的再现历史,对如何以新颖的主题和独特的视角来展现当时的中国社会,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这一点说法并不为过,正像导演自己说过的,单纯录制音乐会的过程并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他之所以关注音乐纪录片,其动力正在于“每一部纪录片总是会有一个人性的故事在里面。”正是对这样一个主旨的把握,尽管整部电影加入了很多外景的拍摄和中国文化的展示,也非常真实的纪录了本次音乐交流活动的行程,但在“客观纪录”的同时,却总使观众感觉到摄影机背后一双探寻的目光,这双眼睛虽然在幕后,但对影片的目的指向却非常的明确,而影像资料的筛选也很好的切入了主题。
在影片中,一方面是欢迎酒会上接待人员的刻板、中国学生演奏西方音乐的拘谨、李德伦对莫扎特的定义、谭抒真的悲惨经历以及教师们在座谈会上的倾诉等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艾萨克·斯特恩与音乐学院师生的音乐交流活动中,导演艾伦·米勒把摄影机的镜头一次次投向音乐会的听众,那里有热烈的掌声、热切的眼睛和充满渴望的脸。这一切使影片的内涵清晰的表达出来,与片名不谋而合:从毛主席到莫扎特,从东方到西方,从封闭到开放,从机械和僵化到自由和个性。这正是导演艾伦·米勒背后想表达的内容。据说导演当时并没有跟随艾萨克·斯特恩一行来到中国,但面对摄制组带回来的60小时的摄影资料,他异常敏锐地捕捉到了画面背后的话题,并且以西方人惯常的思维,将之合理化的解释在电影中。而影片的受众——西方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同样也准确的领会了导演要表达的意图。
昨夜在网上查了些资料,惊奇的发现此片还有两部续篇:斯特恩99年来中国《20年后的相会》和拍老教授谭抒真口述史《来自上海的绅士》,其中《来自上海的绅士》对我来说是个大惊喜!九十多岁的老艺术家面带微笑的讲述自己的一生、平静述说自己文革期间饱受虐待的经历,当他最后说希望活到100岁时,我的感动也到了顶点:一个国家走到现在这一步,并不只是教科书上写的三大战役、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之类的,而是从上到下千百万人的奋斗、千百万人的牺牲、千百万人的失落,有幸福的、有不幸的、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其实中国人走得很辛苦!对《来自上海的绅士》很是惊喜,是因为它是一部有血有肉很真实的口述史,不歌功颂德也不粉饰太平,很难得、很对我味口!
说回纪录片《从毛到莫》,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79年西方人对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欲一窥为快的心理,只是它选择了看似与政治无关的话题——音乐。但从意味深长的片名中就能感受到,这片子放在那樣的一个背景下怎么可能脱离得了政治,查了下资料,斯特恩可不是两耳不闻琴外事的音乐家,之前和以色列、苏联等国有从事多次“音乐外交”,他的行为正好也证明了“音乐有种普世语言的力量”。
纪录片前段几乎要让我认为是一部借音乐为名的中国风光片,农田、耕牛、江水、乌篷船,衣着简单的中国人等等,配以中国传统丝竹月,有种田园牧歌的感觉,又以一个消息闭塞的国家为对象,这种带有浓厚异国情调的纪录片加上一层神秘的政治糖衣,的确能让奥斯卡的评委眼前一亮,但纪录片只有猎奇和奇观是远远不够的,影片从李德伦和斯特恩谈论莫扎特那一幕开始就变得有意思了,李谈论莫扎特说了一大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什么的,皮毛式地使用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莫扎特,听得斯特恩一愣一愣,他认为莫扎特的天才和时代没关系,更与政治没关系,在《20年后的相会》里李也承认了二十年前说莫扎特不是真心的,“那个时代时时刻刻都要讲政治!”两人简单的几句谈话就使片子有了深意。
之后从桂林慢慢进入了上海部分,里面我认为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是上海音乐学院谭抒真教授对于文革口述那一段,短短几分钟的口述就让人联想到那个年代的惨烈,片子对文革的描述我认为还算中立,无遮掩也无抹黑,不是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宣传,那一段段画面与画面、音乐与音乐之间的对比也很有意思:几个老师被迫自杀“我们因为教授西方音乐而被当成罪犯”,几个安静的观众镜头后,接入斯特恩的一段极其优美的音乐,与上一句话中描述的恐怖的时代形成了对比。
仔细的观看后发现本片在节奏上安排非常讲究,那么长的段落,可以一直打着拍子下来,音乐停了,继续打拍子,还能接上,这在剪辑上是很讲究很下功夫的。
可以说本片节奏的形成是离不开音乐拍子的,比如53分钟谭说的一段话,同时伴有音乐的剪接,“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音乐,他们不过是机械地在演奏”,“大多数学生都好高务远,一切都要是快速,响亮,吵杂的,”从上一个一般音乐的片段,切入一个学生的演奏,音乐的声音尖锐吵杂,“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演奏一些特别难的曲目就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大家毕业后都能找到好工作,可好工作却并不多,因为此大家都争着演奏一些难的曲目来证明自己是个好的演奏家,斯特恩则注重音乐多过于技巧”,短暂的安静后,出现斯特恩轻快富有生命力的春天般的音乐,“他强调单有出色的技巧是不够的,演奏者…………”这段对视听节奏的控制非常合理,整段画面里不同的音乐、声音、诉说都是跟着拍子在走,很是讲究!本片在剪辑和音乐完美的配合上,还有对节奏完美的控制上都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
影片结尾在小王健表演结束后,我特别注意了一下斯特恩的脸部表情。因为之前陈丹青在《音乐笔记》中曾提到,“美国小提琴明星艾萨克·斯特恩,七九年访华而有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我看了生气,他动不动就叫音乐学院的孩子停下弓弦,自作聪明地说:“要有表情。”于是花枝招展示范一番。后来,他听一位年仅十岁的男孩用大提琴以毫无表情的方式演奏巴赫,老头子不吱声了。镜头直指他那张肥脸:分明是妒嫉的表情。”哈哈,画家的观察力的确比常人强一些,导演最后一幕的确是插进了斯特恩“满是嫉妒的脸”,用这个结尾很有意思!
最后谈谈《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个片名,有的人认为“毛泽东”代表的是中国,“莫扎特”代表的是世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暗指中国迈步走向世界;有的人认为“毛泽东”代表的是政治,“莫扎特”代表的是艺术,“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意指“从保守到自由”或者是“从封闭到开放”。这个怎么看取决于你是“毛泽东”还是“莫扎特”?
参考文献:
[1].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第二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
【关键词】:音乐纪录片;视听语言;斯特恩
影片由美国著名音乐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制作,和许多西方人一样,艾伦米勒对1979年的中国印象是模糊的,充满了新奇、想象和疑惑,而他却试图在有限的影像资料中,展现出他所理解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对“东方”的表述文本,从影片精心的材料剪辑和凸现的画面对比,可以感受到影片背后观察者的良苦用心。应该能够想象,对这一次音乐的交流活动,导演艾伦米勒除了力求真实的再现历史,对如何以新颖的主题和独特的视角来展现当时的中国社会,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这一点说法并不为过,正像导演自己说过的,单纯录制音乐会的过程并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他之所以关注音乐纪录片,其动力正在于“每一部纪录片总是会有一个人性的故事在里面。”正是对这样一个主旨的把握,尽管整部电影加入了很多外景的拍摄和中国文化的展示,也非常真实的纪录了本次音乐交流活动的行程,但在“客观纪录”的同时,却总使观众感觉到摄影机背后一双探寻的目光,这双眼睛虽然在幕后,但对影片的目的指向却非常的明确,而影像资料的筛选也很好的切入了主题。
在影片中,一方面是欢迎酒会上接待人员的刻板、中国学生演奏西方音乐的拘谨、李德伦对莫扎特的定义、谭抒真的悲惨经历以及教师们在座谈会上的倾诉等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艾萨克·斯特恩与音乐学院师生的音乐交流活动中,导演艾伦·米勒把摄影机的镜头一次次投向音乐会的听众,那里有热烈的掌声、热切的眼睛和充满渴望的脸。这一切使影片的内涵清晰的表达出来,与片名不谋而合:从毛主席到莫扎特,从东方到西方,从封闭到开放,从机械和僵化到自由和个性。这正是导演艾伦·米勒背后想表达的内容。据说导演当时并没有跟随艾萨克·斯特恩一行来到中国,但面对摄制组带回来的60小时的摄影资料,他异常敏锐地捕捉到了画面背后的话题,并且以西方人惯常的思维,将之合理化的解释在电影中。而影片的受众——西方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同样也准确的领会了导演要表达的意图。
昨夜在网上查了些资料,惊奇的发现此片还有两部续篇:斯特恩99年来中国《20年后的相会》和拍老教授谭抒真口述史《来自上海的绅士》,其中《来自上海的绅士》对我来说是个大惊喜!九十多岁的老艺术家面带微笑的讲述自己的一生、平静述说自己文革期间饱受虐待的经历,当他最后说希望活到100岁时,我的感动也到了顶点:一个国家走到现在这一步,并不只是教科书上写的三大战役、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之类的,而是从上到下千百万人的奋斗、千百万人的牺牲、千百万人的失落,有幸福的、有不幸的、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其实中国人走得很辛苦!对《来自上海的绅士》很是惊喜,是因为它是一部有血有肉很真实的口述史,不歌功颂德也不粉饰太平,很难得、很对我味口!
说回纪录片《从毛到莫》,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79年西方人对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欲一窥为快的心理,只是它选择了看似与政治无关的话题——音乐。但从意味深长的片名中就能感受到,这片子放在那樣的一个背景下怎么可能脱离得了政治,查了下资料,斯特恩可不是两耳不闻琴外事的音乐家,之前和以色列、苏联等国有从事多次“音乐外交”,他的行为正好也证明了“音乐有种普世语言的力量”。
纪录片前段几乎要让我认为是一部借音乐为名的中国风光片,农田、耕牛、江水、乌篷船,衣着简单的中国人等等,配以中国传统丝竹月,有种田园牧歌的感觉,又以一个消息闭塞的国家为对象,这种带有浓厚异国情调的纪录片加上一层神秘的政治糖衣,的确能让奥斯卡的评委眼前一亮,但纪录片只有猎奇和奇观是远远不够的,影片从李德伦和斯特恩谈论莫扎特那一幕开始就变得有意思了,李谈论莫扎特说了一大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什么的,皮毛式地使用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莫扎特,听得斯特恩一愣一愣,他认为莫扎特的天才和时代没关系,更与政治没关系,在《20年后的相会》里李也承认了二十年前说莫扎特不是真心的,“那个时代时时刻刻都要讲政治!”两人简单的几句谈话就使片子有了深意。
之后从桂林慢慢进入了上海部分,里面我认为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是上海音乐学院谭抒真教授对于文革口述那一段,短短几分钟的口述就让人联想到那个年代的惨烈,片子对文革的描述我认为还算中立,无遮掩也无抹黑,不是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宣传,那一段段画面与画面、音乐与音乐之间的对比也很有意思:几个老师被迫自杀“我们因为教授西方音乐而被当成罪犯”,几个安静的观众镜头后,接入斯特恩的一段极其优美的音乐,与上一句话中描述的恐怖的时代形成了对比。
仔细的观看后发现本片在节奏上安排非常讲究,那么长的段落,可以一直打着拍子下来,音乐停了,继续打拍子,还能接上,这在剪辑上是很讲究很下功夫的。
可以说本片节奏的形成是离不开音乐拍子的,比如53分钟谭说的一段话,同时伴有音乐的剪接,“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音乐,他们不过是机械地在演奏”,“大多数学生都好高务远,一切都要是快速,响亮,吵杂的,”从上一个一般音乐的片段,切入一个学生的演奏,音乐的声音尖锐吵杂,“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演奏一些特别难的曲目就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大家毕业后都能找到好工作,可好工作却并不多,因为此大家都争着演奏一些难的曲目来证明自己是个好的演奏家,斯特恩则注重音乐多过于技巧”,短暂的安静后,出现斯特恩轻快富有生命力的春天般的音乐,“他强调单有出色的技巧是不够的,演奏者…………”这段对视听节奏的控制非常合理,整段画面里不同的音乐、声音、诉说都是跟着拍子在走,很是讲究!本片在剪辑和音乐完美的配合上,还有对节奏完美的控制上都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
影片结尾在小王健表演结束后,我特别注意了一下斯特恩的脸部表情。因为之前陈丹青在《音乐笔记》中曾提到,“美国小提琴明星艾萨克·斯特恩,七九年访华而有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我看了生气,他动不动就叫音乐学院的孩子停下弓弦,自作聪明地说:“要有表情。”于是花枝招展示范一番。后来,他听一位年仅十岁的男孩用大提琴以毫无表情的方式演奏巴赫,老头子不吱声了。镜头直指他那张肥脸:分明是妒嫉的表情。”哈哈,画家的观察力的确比常人强一些,导演最后一幕的确是插进了斯特恩“满是嫉妒的脸”,用这个结尾很有意思!
最后谈谈《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个片名,有的人认为“毛泽东”代表的是中国,“莫扎特”代表的是世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暗指中国迈步走向世界;有的人认为“毛泽东”代表的是政治,“莫扎特”代表的是艺术,“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意指“从保守到自由”或者是“从封闭到开放”。这个怎么看取决于你是“毛泽东”还是“莫扎特”?
参考文献:
[1].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第二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