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整合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6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新的化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课程,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程。”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借助教学设计,说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三维目标”整合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三维目标 整合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61-02
  1.整合的原因
  1.1课程标准要求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科学探究(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要求“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可以有不同的水平层次。”
  1.2教材内容分析
  氧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参与化学反应最多的物质之一,所以有关氧气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继续学习《燃烧与燃料》、第七章《金属》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这是教材第一次对一种气体物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渗透这些基本的思路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感悟、然后提升。
  以前只讲知识点,并不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果是:学生对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催化剂的特点,还有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这几方面掌握的效果并不好。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试从“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对本节教学进行设计,效果良好。
  2.实施整合
  2.1以“知识与能力”为导向的整合
  “知识与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它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新教学的起点,所以在教学中备受关注。但是如果单纯强调掌握知识与能力,必然让学生感到为学习而学习,枯燥乏味,这样的学习只能以模仿为主,长期下去将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让课堂更精彩,以“知识与能力”为导向,整合“三維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学设计1:催化剂的概念、特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演示实验:取三支试管,在其中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笔灰。然后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火柴分别伸入三支试管中,观察现象。根据火柴复燃的情况挑选出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药品。
  (说明: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能让学生与实验零距离接触,学生会很兴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情感态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知识教学具有一定的情景性。该探究实验为引出催化剂及其特点做了铺垫。)
  效果: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完毕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二氧化锰的质量)。
  教师:“除了反应停止以外,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1:黑色的二氧化锰还没反应完。
  学生2:另一支试管里的粉笔灰也还有剩余。
  学生3:(有点不自信的说)我看到二氧化锰和粉笔灰好像没有减少。
  其他学生也开始小声的附和着:对,好像没有减少。
  教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能够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所看到的现象,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继续保持这一点。
  教师:二氧化锰和粉笔灰的质量到底有没有变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组织小组讨论。
  学生小结:实验前先称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过滤把二氧化锰洗涤、烘干后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
  教师:分析得很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写好实验报告单,到实验室去完成这个实验(“做实验”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同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向停止反应的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再次倒入过氧化氢溶液,能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又产生了大量气泡,这说明原来的二氧化锰还能起作用。
  教师:我们把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把像二氧化锰这样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说明:这样引出了催化剂的概念、特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形形色色的催化剂”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催化剂的有关知识,加深了对催化剂的了解。)
  教学设计2:通过设置练习题,让学生观察、选择不同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从而更加明确选择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依据。
  习题:硫化亚铁(FeS)是一种黑色的块状固体,把稀硫酸滴在硫化亚铁的表面,会产生硫化氢(H2S),实验室常利用这个反应来制取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水溶液叫氢硫酸。硫化氢有剧毒。制取硫化氢时,应选用下图所示的_____装置;收集硫化氢时,应选用下图所示的___装置。(填代号)
  图一
  2.2以“过程与方法”为导向的整合
  “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也具有目的性价值。为了转变学生过于依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过程与方法”中寻求突破,精心设计展现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面对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这是一个人学习、生长、发展和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具有真实的意义。只有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知识才能进入个体的整体经验,转化为“精神的力量” “生活的智慧”,弥合个体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的断裂。
  教学设计3:这是我们第一次对一种气体物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它会教给我们一些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先回忆一下获得氧气的方法有哪些?下面这些物质能产生氧气吗?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从这些含氧的物质中挑选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
  1.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2.过氧化氢(H2O2)
  3.氧化汞 ( HgO ) 4.高锰酸钾(KMnO4)
  5.氯酸钾(KClO3) 6.甲烷(CH4) 7.水 ( H2O )
  (说明: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学会倾听他人分析问题的思路,并为展示他们的思路、想法提供了机会,找差距促使自己考虑问题更全面。还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元素守恒的思想。这些都促使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相结合。)
  效果:经过大家的合作,通过观察物质的元素组成,再根据给出的实验条件,很多学生能挑选出过氧化氢。
  教学设计4: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收集气体的原理,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选择某种收集方法时气体应该具备的条件。再根据学生已有的有关氧气的知识,得出氧气的收集方法。使学生更加明确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
  导入:怎么收集呢?引出收集装置,介绍常见的收集装置图。
  图二
  讨论:要想把气体收集到集气瓶里,这种气体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质呢?即怎样才能把集气瓶里的气体或水排掉,收集到你想要的气体呢?
  (说明:学生经过这样的提示后,了解了应该根据什么条件来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的思路,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步骤:连接选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重点分析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由学生商讨方案,总结介绍自己的方案,经同学们选出合理的方案,再由该学生亲自演示。
  (说明:这样比教师自己讲解,自己演示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知识的脉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导向的整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分三个阶段逐步形成的。积极的情感是学习的动力,是潜藏在学生内部的、不易察觉的、不易把握的、却是对学习效果产生深远影响的隐形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对学习有了良好的态度,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5:这节课我们来谈论一下大家都很熟悉的氧气,就你所了解的有关氧气的知识展开来说一说,我不点名了,大家主动的起来说好吧?
  (说明:让学生自由的主动的回想前面学过的有关氧气的知识,促使学生对氧气的知识进行整合,巩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另一方面讲也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促使知识与方法相结合。而且这样做不仅能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培养学生主动的课堂表现,而非被动的应付老师的回答。)
  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想法,学生表现积极,争着回答,此起彼伏。虽然有学生回答的是氧元素的知识,这样的暴露,经过教师的指导正好能让其他学生更好的明白元素与物质是不同的。
  感悟: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产生课堂生成(本人认为这种“课堂生成”才是课堂上最重要的东西),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纠错。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开放性的题目,或创设情境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去发现问题。
  教学设计6:通过视频演示制取一瓶氧气的整个操作过程,让学生体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步骤、注意事项。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如何验满。
  视频: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让学生观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视频,从而为学生自己实验时提供具体的操作依据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检验、验满。
  (说明:因为前面做了大量的分析工作,学生已经理解到位,这时看视频比教师演示实验更节约时间,效果更明显、效率更高、课堂更紧凑。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整合的效果
  为了了解实施“整合”的效果,在新授内容结束后,留给学生大约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反思学习的过程。同时为了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寻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弥补,让学生在课尾完成一份事先设计好的问卷。
  问卷由几个问题组成:1.这节课你感到快乐吗?为什么?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3.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第一个问题是为了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第二、三个问题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考察中为学生学习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说明:从收上来的问卷中了解到学生反映良好,80%的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化学课堂是快乐的。家庭作业中对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题目掌握得也较好,说明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迁移、拓展了。本节课重点是“制取”氧气,这样看来教学目标圆满达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
  [2]余泓遐.上好一堂课要切实解决的几个问题.化学教育,2010,(4):29—31
  [3]刘革平,龚继新.化学新课程该如何教.化学教育,2010,(8):21—23
  [4]徐泓.優化教学常规环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化学教育,2010,(8):24—26
  [5]王宪德.“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课模设计探讨.化学教学,2012,(2):2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期刊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钛合金材料成为众多器械设备制造的核心材料。研究钛合金材料最广泛的手段之一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金相图像分析技术,其中金相图像分割技术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TA15金相图像的分割和分析过程中主要有以下难点:(1)金相图像中存在黑色斑点且其亮度不均匀;(2)部分不同种类的金相组织的颜色极为相似。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图像分割的角度出发,利用传统图像分割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割算法分别对TA15金相图像的等轴α相进行分割,并设计实现了用于算法研究和组织分析的金相图像分析系统,提高了该组织
【摘要】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从小学向初中的过渡阶段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于老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地做好中小衔接工作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学校发展来说都是获益匪浅的。“i+1”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关于语言教学的“输入假说”。“i”指学生所能理解的语言材料量,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1”是指稍多于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本文探讨的是如何把Krashen的“i+1”理论应用 在中小衔接的英语教
期刊
【摘要】随着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会表现出一定是普遍性和稳定性,但更多的还是差异性。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所受教育、生理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为了顺应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差异性教学成为当下英语教学的必然。然而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制约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和生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英语 差异性 表征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任务型教学是当代语言教学的新发展。 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强调以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本文试图将任务型教学法带入笔者所带的高职铁路客运英语教学中,来解析任务型教学在铁路客运英语中的具体操作,实施步骤。为以后的项目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铁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家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普通话的普及成为一种必然要求,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也成为一门必修课程。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的语言特点和少数民族汉语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提高学生汉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交流情境 学生主体 汉语言教学 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
期刊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必备素质之一,而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网络,基于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社交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局限性、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等理论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应该成为辅导员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關键词】社交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
期刊
【摘要】针对地方院校非英语专业已过四级的学生进行四级后翻译教学需求调查,旨在探讨该类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从通用英语教学过渡到实用英语教学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调查围绕学生已具备的翻译所需品质,翻译所需电脑操作知识,过去在翻译方面的经历及对翻译的有关认识,学习动机及对课程的期待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方院校部分学生对四级后翻译教学有极大兴趣和需求,且已具备学习主观条件。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65-02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功能是多方面的。习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讲解、练习一些习题,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形成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改变学习方式。实際课堂教学中,学生演算习题使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的正确,有的可能错误。对于正确的解法要充分肯定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获取显现在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事实或教育事件的文本,从认知结构观照其学生、教师、课程教育三要素的问题地图,理解这个“被时代遗忘”的彝汉等民族杂居区学校教育事实中语言教育和教育语言的选择、实施和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以叙事显现彝汉等民族杂居区学校教育问题里的“冰山一角”,隐喻类其学校教育的建构旨归。  【关键词】格萨拉中心校 川西南彝汉杂居区 语言教育 教育语言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