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等原因,很多学生对计算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高。于是,我寻求了一些通过培养学生数感、有效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重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他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概念的突破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这样,就使计算教学较好地消减了枯燥性,增强了趣味性。
【关键词】重视,数感,发展,培养,计算,能力
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同学们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其重要性及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即使是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老教师也普遍反映,由于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等原因,很多学生对计算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高。对于计算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如果要让学生纠偏十分费神,往往费力颇多却劳而无功。作为一名长年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我也深受困扰。为此,我深入地把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探讨,现将一些肤浅的见解陈述之,求教于同仁。
1.重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强化计算作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把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计算教学的枯燥性,增强计算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简算中的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及其逆过程理解起来很困难,经常出现如(15+2)×2=15×2+2;25×4+25×6=25×25×(4+6)等类似错误。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教者们可以把这类计算转化为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如把(15+2)×2改编成“小明原计划利用这个双休日每天收集15个塑料瓶,实际每天都多收集了2个。小明共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通过先算和(即每天实际收集塑料瓶的总数)或者先分别相乘(原计划收集多少个和实际每天多收集的个数)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体会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使数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2.加强对概念的突破和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低年级段中的多位数减法中的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甚至有的学生在进行加减时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遇到哪一位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1’当10用”的说法如雾里看花。为此,我就让学生通过模拟到商店购物,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当遇到14-9时,如果学生手中只有一张10元票时,体会到不把10元钱换成零钱,就无法完成交易的事实,真正理解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1”当“10”的真正含义。
3.进一步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体会口算及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在现实生活中,口算与估算出现频率远比笔算多得多,而所有的笔算均是先口算后再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笔算实际上是把计算过程中分步口算的结果记录下来防止遗忘的过程。学生的口算及估算能力差会导致使学生的计算速度缓慢而错误百出。在教学中,教者要相当重视口算和估算的教学。生理和心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口算和估算能力培养的最佳年龄为6~12岁,也就是小学学龄段,过了此时段,对学生进行口算和估算的培养将会大打折扣。口算和估算练习还有一个作用是对学生对数的敏感度培养有很大作用。在教学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更是关键,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很多学生的计算中的错误不仅仅出现在知识上,还有的同学主要出在心理上,估算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计算这一类题时试商的一次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学生在计算中更会感受到超越自我的幸福体验。而计算教学的“柳暗花明”境界也就近在咫尺了。
【关键词】重视,数感,发展,培养,计算,能力
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同学们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其重要性及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即使是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老教师也普遍反映,由于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等原因,很多学生对计算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高。对于计算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如果要让学生纠偏十分费神,往往费力颇多却劳而无功。作为一名长年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我也深受困扰。为此,我深入地把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探讨,现将一些肤浅的见解陈述之,求教于同仁。
1.重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强化计算作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把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计算教学的枯燥性,增强计算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简算中的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及其逆过程理解起来很困难,经常出现如(15+2)×2=15×2+2;25×4+25×6=25×25×(4+6)等类似错误。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教者们可以把这类计算转化为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如把(15+2)×2改编成“小明原计划利用这个双休日每天收集15个塑料瓶,实际每天都多收集了2个。小明共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通过先算和(即每天实际收集塑料瓶的总数)或者先分别相乘(原计划收集多少个和实际每天多收集的个数)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体会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使数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2.加强对概念的突破和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低年级段中的多位数减法中的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甚至有的学生在进行加减时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遇到哪一位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1’当10用”的说法如雾里看花。为此,我就让学生通过模拟到商店购物,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当遇到14-9时,如果学生手中只有一张10元票时,体会到不把10元钱换成零钱,就无法完成交易的事实,真正理解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1”当“10”的真正含义。
3.进一步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体会口算及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在现实生活中,口算与估算出现频率远比笔算多得多,而所有的笔算均是先口算后再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笔算实际上是把计算过程中分步口算的结果记录下来防止遗忘的过程。学生的口算及估算能力差会导致使学生的计算速度缓慢而错误百出。在教学中,教者要相当重视口算和估算的教学。生理和心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口算和估算能力培养的最佳年龄为6~12岁,也就是小学学龄段,过了此时段,对学生进行口算和估算的培养将会大打折扣。口算和估算练习还有一个作用是对学生对数的敏感度培养有很大作用。在教学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更是关键,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很多学生的计算中的错误不仅仅出现在知识上,还有的同学主要出在心理上,估算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计算这一类题时试商的一次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学生在计算中更会感受到超越自我的幸福体验。而计算教学的“柳暗花明”境界也就近在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