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历史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是一个科学的教育手段。通过历史课堂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历史教育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承受能力;品德教育
培养“韧”性精神,其实就是培养学生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一些老式教育中不曾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地开始出现,学生思想空虚,内心世界孤僻,甚至出现自我封闭,走向犯罪的深渊。这充分证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为此,加强在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与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已不再是素质教育的口号。
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韧”性情境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传统的教育只停留在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历史事实的讲述,学生识记了人物、事件,却对人物和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和感染力没有产生多大的交融与共鸣。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就会充分发挥它无比强大的优越性,通过视觉、听觉去打动学生,去渲染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真实性,从真实的历史画面中去体味,去感染从而给学生的内心世界一个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如讲红军长征时,将红军不畏艰险,突破封锁线,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草地,再配合音乐把这一组组的镜头摆在一起,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看到革命前辈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与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激起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学习,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自我,从而敢于超越自我,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让历史教学走入生活,学习“韧”性精神
老式的历史教学拘泥于课堂,一些知识似乎在历史课堂中是远离生活、远离社会,让学生对历史认为是空洞的,无用的。这种历史课堂历史教学面临困境。让历史教学走入生活,才是历史教学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才能使学习“韧”性精神有了广阔的天地和典型的塑才。在万干气象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给人留下启示的,就是名人事迹或重大事件。往往一些名人事迹催人奋发向上。一些重大事件往往令全社会深思。给历史教学留下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这就说明历史课堂已不在是唯一传播历史知识的课堂,还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如讲到毛泽东青年时代时,一部经典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充分展示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乐观向上的革命情趣,大气磅薄的革命气概,使当代青年学生产生了强列的共鸣感和责任感,催人向上,发人奋起,对于青少年学生自我向上,坚忍不拔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极大的帮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往往历史名人身上有着一种优秀的品质,而这种优秀的品质,往往来自于坚韧不拔的乐观精神。学习历史名人,学习名人历史,重点是学习名人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用名人事迹鞭策学生勤奋学生,积极进取,进而养成良好心理,学习“韧”性精神。
三、改变历史教学思路,实践“韧”性精神
如何使历史知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使学生激起对历史人物,革命先烈的湎怀与崇敬,去实践“韧”性精神,需要改变历史教学思路。历史教育是个活生生的课堂,再如何创设情境也是有限的,不如身边的事例生动鲜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处下蕴藏着人文情怀。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历史遗迹,或历史人物的事例,这对于历史教学走出课堂,去寻找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名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如讲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时,前秦皇帝苻坚见氐族贵族,而氐族就生活在我县及周边地区,我将学生带出课堂,去观看,去寻找氐族的生活遗迹,还叫同学在我县地图上标识了氐族人生活范围,增强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亲自实践动手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的自豪感,起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注意挖掘教材中的“韧”性因素
针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就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敢于面对挫折。挫折是学生所要达到目标时受到的阻碍,而又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初涉人世的中学生。针对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一实际情况。我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素材,把它作为培养“韧”性精神的典型,来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对这句话的解释,进一步向学生进行敢于面对挫折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在面对逆境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敢于面对挫折的可贵精神。
五、历史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宣传“韧”性精神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历史教育是德育的宣传阵地。如何将德育教学与历史教学相联系,就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发挥历史教育的宣传阵地作用。民主教学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它更能让教学中渗透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扬“韧”性精神。教学民主化使学生也有了参与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困难与挫折。学生面临困难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合作,配合共同解决困难,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进而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历史教学,在配合品德教育的前提下,要发挥好历史课堂的宣传作用,努力营造“韧”性精神的延续性。中学生意志力不强,会经常不自觉的出现反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接受学习“韧”的精神,还要在课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韧”性环境,时时提醒鞭策学生,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这种形式不但增加了课外知识,丰富了班级生活,而且也达到了培养“韧”性精神的宣传作用。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历史教育中“韧”性精神的培养的重要性,改变教学理念,针对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在教学中发挥历史教育的优势作用,把“韧”性精神教育放在历史教育的中心地位,那么,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当代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学生心理引导技术》朱士鸣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8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导向(一)》鲍东明.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承受能力;品德教育
培养“韧”性精神,其实就是培养学生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一些老式教育中不曾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地开始出现,学生思想空虚,内心世界孤僻,甚至出现自我封闭,走向犯罪的深渊。这充分证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为此,加强在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与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已不再是素质教育的口号。
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韧”性情境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传统的教育只停留在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历史事实的讲述,学生识记了人物、事件,却对人物和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和感染力没有产生多大的交融与共鸣。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就会充分发挥它无比强大的优越性,通过视觉、听觉去打动学生,去渲染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真实性,从真实的历史画面中去体味,去感染从而给学生的内心世界一个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如讲红军长征时,将红军不畏艰险,突破封锁线,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草地,再配合音乐把这一组组的镜头摆在一起,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看到革命前辈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与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激起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学习,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自我,从而敢于超越自我,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让历史教学走入生活,学习“韧”性精神
老式的历史教学拘泥于课堂,一些知识似乎在历史课堂中是远离生活、远离社会,让学生对历史认为是空洞的,无用的。这种历史课堂历史教学面临困境。让历史教学走入生活,才是历史教学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才能使学习“韧”性精神有了广阔的天地和典型的塑才。在万干气象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给人留下启示的,就是名人事迹或重大事件。往往一些名人事迹催人奋发向上。一些重大事件往往令全社会深思。给历史教学留下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这就说明历史课堂已不在是唯一传播历史知识的课堂,还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如讲到毛泽东青年时代时,一部经典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充分展示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乐观向上的革命情趣,大气磅薄的革命气概,使当代青年学生产生了强列的共鸣感和责任感,催人向上,发人奋起,对于青少年学生自我向上,坚忍不拔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极大的帮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往往历史名人身上有着一种优秀的品质,而这种优秀的品质,往往来自于坚韧不拔的乐观精神。学习历史名人,学习名人历史,重点是学习名人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用名人事迹鞭策学生勤奋学生,积极进取,进而养成良好心理,学习“韧”性精神。
三、改变历史教学思路,实践“韧”性精神
如何使历史知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使学生激起对历史人物,革命先烈的湎怀与崇敬,去实践“韧”性精神,需要改变历史教学思路。历史教育是个活生生的课堂,再如何创设情境也是有限的,不如身边的事例生动鲜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处下蕴藏着人文情怀。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历史遗迹,或历史人物的事例,这对于历史教学走出课堂,去寻找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名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如讲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时,前秦皇帝苻坚见氐族贵族,而氐族就生活在我县及周边地区,我将学生带出课堂,去观看,去寻找氐族的生活遗迹,还叫同学在我县地图上标识了氐族人生活范围,增强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亲自实践动手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的自豪感,起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注意挖掘教材中的“韧”性因素
针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就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敢于面对挫折。挫折是学生所要达到目标时受到的阻碍,而又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初涉人世的中学生。针对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一实际情况。我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素材,把它作为培养“韧”性精神的典型,来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对这句话的解释,进一步向学生进行敢于面对挫折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在面对逆境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敢于面对挫折的可贵精神。
五、历史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宣传“韧”性精神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历史教育是德育的宣传阵地。如何将德育教学与历史教学相联系,就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发挥历史教育的宣传阵地作用。民主教学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它更能让教学中渗透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扬“韧”性精神。教学民主化使学生也有了参与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困难与挫折。学生面临困难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合作,配合共同解决困难,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进而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历史教学,在配合品德教育的前提下,要发挥好历史课堂的宣传作用,努力营造“韧”性精神的延续性。中学生意志力不强,会经常不自觉的出现反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接受学习“韧”的精神,还要在课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韧”性环境,时时提醒鞭策学生,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这种形式不但增加了课外知识,丰富了班级生活,而且也达到了培养“韧”性精神的宣传作用。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历史教育中“韧”性精神的培养的重要性,改变教学理念,针对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在教学中发挥历史教育的优势作用,把“韧”性精神教育放在历史教育的中心地位,那么,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当代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学生心理引导技术》朱士鸣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8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导向(一)》鲍东明.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