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美术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探索和尝试,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创新求变,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手段,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内容。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活动性教学;激励法与灵活的评价方式;教学愉悦的原则、情景效应
中图分类号:G613.6
当下,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广应用,新课程的新理念给美术课堂带来了空前的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由原先相对单一、封闭的模式走向开放、多元化的模式。新课程提倡人文素养,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也极大地刺激广大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和利用。但由于高中教学中,美术属非统考科目,不少高中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缺少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因为一般高中美术欣赏课开设时间不长,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尚处于摸索阶段,可借鉴的经验较少,课堂教学模式也较单一,教学中存在问题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对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在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形成,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美育之花得以在学生的心中绽放。在我看来,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对提高一堂课的质量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至关重要的。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
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美术。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灌输强加教授,结果一开始,常规讲一大套枯燥理论,然后布置学生绘画的任务,教师的课堂任务就算完成了。或是学生画画没画一半,劈头盖脸地把学生的画评价一番,三下两下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一通。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没有所谓的个性发展,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启发式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美术教师在无意之中用自己的个人爱好与倾向作为判定学生作业优劣的尺度,以至束缚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带来种种条条框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只有在自觉中,才能充分展现个性,发挥创造的能动性。尽管高中时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期,但同时又是情感的闭锁期,他们没有能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敢于坦陈自己的观点。高中生在心理上虽然较小学生、初中生成熟得多,观察问题往往也深刻得多,但他们爱面子,怕说错,长期以来已养成了一种不愿意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因此,可采用化大为小,在每个讨论题独立思考结束后,先让学生在左右前后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发表观点,让同学们在小群体中得到锻炼,教师再深入到各组中去参与讨论,给予鼓励。有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逐渐开始敢于在班上发言,到后来争着发言。从不愿参与到积极参与,学生的思维也就打开了。
二、注重活动性教学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其创造性,可多采用活动式教学,以活动的方式作教学的基本方式。
我们认为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都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活动,绝不可过多地限制。在教学中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活动环境中,迸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如参观、考察、游历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竞赛等,能训练学生的直觉、想象力、观察力,激发创造动机。当然,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教师精心策划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多提供社会与生活的情景,提供多元文化氛围,提供多样材料,媒介的创作工具,发挥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大胆实践,大胆创造。大多数老师看重课堂授课的效果,却往往忽视课堂外的延续,很多学生上完课后,对一些美术问题心存疑问,一些问题更是似懂非懂,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接受始于课堂也终于课堂。高中学生兴趣广泛,而且容易接受新事物,假如美术课上老师没有鼓励学生感受体验并参与,学生是不会积极活动的,所以在教学中一个老师应多渠道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求趣,增强教学的愉悦性。
三、注重激励法与灵活的评价方式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作品,心情应该是非常兴奋的,也迫切地想得到同学特别是老师的肯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来评析学生的作品,例如: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教师课后常规作业批改等等。当然,赞美、鼓励是我们主要的手段。学生自评可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并对自身创作过程作一个回顾,深刻印象。学生互评分同桌互评、组内互评、小组互评等,是一幅画面的多角度、多定位、多形式的评议“大荟萃”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桥梁。教师点评是教师融入学生,和学生共同探讨的好时机。
四、注重美术教学愉悦的原则
愉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积极健康的情感在教学中与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有种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整个教学活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巴甫洛夫说:“愉悦可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接受。”通过美术课本身具有的美的形象来满足学生“畅神”和“悦情”的需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研究如何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并使之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使视觉的“珍馐美味”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感情,完善人的生命感受,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注重在美术课堂中创设一种情境效应
一种宽松舒适快乐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在全身心参与艺术活动时,不要让他们感到其周围总是有那样一双阴冷的眼睛在盯着他们,而应该让他们欣喜地发现教师也正在和自己一起分享着教学中的快乐。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艺术兴趣呢?首先,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境,一个人只有心情不错,才能与艺术为伍。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参与艺术活动的条件,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艺术审美体验的机会。
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虽然是当下美术教学中的新切入点,但对于教学方法的优化,却不能限定在口号上,关键更在于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方法。虽然身为高中美术教师,我们能理解所教的学生今后并不一定从事相关美术工作,但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却可以影响学生们一生。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和学有所用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美术高考》、《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活动性教学;激励法与灵活的评价方式;教学愉悦的原则、情景效应
中图分类号:G613.6
当下,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广应用,新课程的新理念给美术课堂带来了空前的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由原先相对单一、封闭的模式走向开放、多元化的模式。新课程提倡人文素养,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也极大地刺激广大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和利用。但由于高中教学中,美术属非统考科目,不少高中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缺少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因为一般高中美术欣赏课开设时间不长,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尚处于摸索阶段,可借鉴的经验较少,课堂教学模式也较单一,教学中存在问题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对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在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形成,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美育之花得以在学生的心中绽放。在我看来,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对提高一堂课的质量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至关重要的。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
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美术。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灌输强加教授,结果一开始,常规讲一大套枯燥理论,然后布置学生绘画的任务,教师的课堂任务就算完成了。或是学生画画没画一半,劈头盖脸地把学生的画评价一番,三下两下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一通。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没有所谓的个性发展,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启发式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美术教师在无意之中用自己的个人爱好与倾向作为判定学生作业优劣的尺度,以至束缚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带来种种条条框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只有在自觉中,才能充分展现个性,发挥创造的能动性。尽管高中时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期,但同时又是情感的闭锁期,他们没有能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敢于坦陈自己的观点。高中生在心理上虽然较小学生、初中生成熟得多,观察问题往往也深刻得多,但他们爱面子,怕说错,长期以来已养成了一种不愿意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因此,可采用化大为小,在每个讨论题独立思考结束后,先让学生在左右前后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发表观点,让同学们在小群体中得到锻炼,教师再深入到各组中去参与讨论,给予鼓励。有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逐渐开始敢于在班上发言,到后来争着发言。从不愿参与到积极参与,学生的思维也就打开了。
二、注重活动性教学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其创造性,可多采用活动式教学,以活动的方式作教学的基本方式。
我们认为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都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活动,绝不可过多地限制。在教学中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活动环境中,迸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如参观、考察、游历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竞赛等,能训练学生的直觉、想象力、观察力,激发创造动机。当然,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教师精心策划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多提供社会与生活的情景,提供多元文化氛围,提供多样材料,媒介的创作工具,发挥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大胆实践,大胆创造。大多数老师看重课堂授课的效果,却往往忽视课堂外的延续,很多学生上完课后,对一些美术问题心存疑问,一些问题更是似懂非懂,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接受始于课堂也终于课堂。高中学生兴趣广泛,而且容易接受新事物,假如美术课上老师没有鼓励学生感受体验并参与,学生是不会积极活动的,所以在教学中一个老师应多渠道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求趣,增强教学的愉悦性。
三、注重激励法与灵活的评价方式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作品,心情应该是非常兴奋的,也迫切地想得到同学特别是老师的肯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来评析学生的作品,例如: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教师课后常规作业批改等等。当然,赞美、鼓励是我们主要的手段。学生自评可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并对自身创作过程作一个回顾,深刻印象。学生互评分同桌互评、组内互评、小组互评等,是一幅画面的多角度、多定位、多形式的评议“大荟萃”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桥梁。教师点评是教师融入学生,和学生共同探讨的好时机。
四、注重美术教学愉悦的原则
愉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积极健康的情感在教学中与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有种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整个教学活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巴甫洛夫说:“愉悦可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接受。”通过美术课本身具有的美的形象来满足学生“畅神”和“悦情”的需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研究如何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并使之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使视觉的“珍馐美味”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感情,完善人的生命感受,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注重在美术课堂中创设一种情境效应
一种宽松舒适快乐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在全身心参与艺术活动时,不要让他们感到其周围总是有那样一双阴冷的眼睛在盯着他们,而应该让他们欣喜地发现教师也正在和自己一起分享着教学中的快乐。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艺术兴趣呢?首先,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境,一个人只有心情不错,才能与艺术为伍。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参与艺术活动的条件,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艺术审美体验的机会。
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虽然是当下美术教学中的新切入点,但对于教学方法的优化,却不能限定在口号上,关键更在于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方法。虽然身为高中美术教师,我们能理解所教的学生今后并不一定从事相关美术工作,但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却可以影响学生们一生。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和学有所用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美术高考》、《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