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点音乐疗法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y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老师是一位年轻女教师,做事细致认真,为人积极上进,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因此受到学校领导的器重。新学期伊始,任老师受校领导委派上一节公开课。公开课当天不仅有校领导在场,其他学校的一些教师也会来观摩学习。为了在公开课上能有优异的表现,任老师做了不少准备。可是在上公开课时,任老师上课用的PPT突然无法放映,这让她茫然失措,很是紧张,腿都有些不由自主地颤抖。好在任老师先前备课充分,脱离课件还是可以上课,但讲课过程不那么流畅,多次出现停顿。公开课后,任老师十分沮丧,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也很担心学校领导对自己会有不好的看法。由于是开学第一周,学校有领导随机入教室旁听的制度,这让任老师更感焦虑,即便每天做了准备还是担心自己会出错,上课时紧张、不安,手心出汗,甚至出现晚上难以入睡的情况。
  任老师的情况是一种典型的过度焦虑。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焦虑可能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在没有明显的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过度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长期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现如今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产生焦虑情绪的情况也逐渐增多,所以教师的焦虑情绪应该得到关注,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去缓解乃至消除。其中,音乐疗法就是一种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的调节方法。
  一、什么是音乐治疗
  近年来,音乐治疗的治疗效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美国学校及音乐治疗协会开始注重对音乐治疗的应用,将其用于治疗学习障碍、情绪问题等多个方面。音乐治疗由美国华裔音乐治疗教授刘邦瑞在1979年传入中国。现阶段音乐治疗被广泛运用于学校和部分社区、企事业单位,且被证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好的疗效。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音乐治疗涉及心理学、音乐学、医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不同学者对音乐治疗的定义及治疗方法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学者侧重音乐治疗的功能性,有的强调音乐治疗所采取的方式,有的则从音乐治疗所属领域来界定。学者Bruscia提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美国音乐治疗协会认为音乐治疗是指利用音乐的各种功效,达成治疗、康复个体身心健康的目的。村井靖儿在其研究中提出,音乐治疗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音乐,起到治疗各类身心疾病、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作用。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且可以缓解压力和过度焦虑的有效手段,如今已逐步被公众所认识,并被广泛使用。事实证明,个人可以通过学习音乐治疗的一些简单技巧来缓解自身压力,调节情绪。
  二、音乐治疗何以有效
  音乐治疗之所以有良好效果,是有其生理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的。
  1. 音乐治疗的生理学机制。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在音乐作用下,人体的血液流动、脉搏振动、心率、呼吸频率、肌肉松弛度等生理指标都有显著的变化。从神经生理方面来看,音乐能激活神经活动,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促进分泌有益激素与多种酶。
  音乐可作用于边缘系统。边缘系统负责管理内脏调节情绪反应,具有调节情绪反应和情绪体验的功能,所以边缘系统又被称作“情绪脑”。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回还与学习、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因为音乐作用于边缘系统,所以能对人的情绪和行为起到调节作用。
  音乐通过脑干网状结构影响神经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既有上行激活系统,又有下行抑制系统。音乐治疗既能刺激上行激活系统,保持一定唤醒水平,又能启动抑制系统,降低皮层兴奋水平,诱导进入休息睡眠状态。
  2. 音乐治疗的物理学机制。
  从物理学角度看,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机械波。音乐中含各种频率的声波,在人耳可以感知的20~20000 Hz声波频率范围内。当具有变化频率的声音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胃、肠、肌肉、心脏、脑电波等会随之产生和谐共振,此时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器官的紊乱状态会随之改善,从而减轻病痛,促进恢复。
  3. 音乐治疗的心理学机制。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可以产生独特的听觉表象。人的认识过程可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表象则是这两个阶段的中介,是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渡环节。富有变化的听觉表象易于影响人的认知模式,触发想象和联想。
  音乐又是富有情感的,这种情感源于人类的情感。人对蕴含不同情感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欢快、舒缓的音乐易使人感到平静快乐,节奏较快较强的音乐易使人激动。审美移情说认为音乐具有审美的价值,音乐的旋律、音色变化和节奏节拍运动过程会引发种种情感体验。马斯洛在后期著作中提到人除了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外,还有审美需求,审美需求获得满足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有利于缓解压力。
  三、如何应用音乐治疗
  1. 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按照音乐接受、体验的方式,可以将音乐治疗分为三大类别,即聆听式、参与式、即兴创作式。
  聆听式音乐治疗主要是指个体通过听音乐,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力量,从而实现共鸣,调节情绪情感,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该音乐治疗主要运用放松、音乐想象、音乐同步、音乐欣赏、音乐生理反馈、音乐共振、音乐感官刺激、音乐记忆等技巧。
  参与式音乐治疗是指个体通过主动参与音乐作品演唱、乐器演奏、音乐心理剧、音乐创作等音乐活动,通过体验自身真实的情绪状态,达到调节身心的治疗目的。参与式音乐治疗主要强调个体全身心主动投入到音乐中,表现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获得心理调适。
  即兴创作式音乐治疗是指个体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将内心的情绪体验通过音乐或乐器做自发式的即兴表现。它强调的是即兴表演,毫无掩饰的自我释放,其治疗原理类似于投射测验。但此种治疗方法需要治疗师和被治疗者都有较好的音乐素养。   2. 选择适宜的音乐曲目。
  音乐曲目的选择是音乐介入心理治疗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心理症状选择适宜的曲目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针对情绪低落、悲观、缺乏主动性的抑郁状态,治疗开始阶段可选用和抑郁情绪对应的抑郁型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西贝柳斯的《忧郁圆舞曲》,让被治疗者在音乐中感受到此刻自己低沉、抑郁的情绪;然后播放旋律较为舒缓、平滑的乐曲,利用舒缓、轻松的音乐使心境逐步变得平和、宁静,如久石让的《菊次郎的夏天》、押尾光太郎吉他版《卡农》、古曲《春江花月夜》等曲目此时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最后可选择活跃、欢快的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第三交响曲》、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德彪西管弦乐曲《春天来了》、江南丝竹《欢乐歌》等,这些音乐曲调欢快,能够传达积极向上的力量,帮助被治疗者感受到欢乐和喜悦,使其较快走出抑郁、焦虑的情绪。
  针对烦躁、失眠、紧张、恐惧的焦虑症状,可选用旋律悠扬平和、节奏平缓、力度偏弱且变化少的音乐。这个类型的音乐给人平静、安全的感受,具有镇静、舒缓心情的作用,如柴可夫斯基的《船歌》、肖邦的《F大调夜曲》等。
  针对心理积压大量负面情绪的人,可选择旋律低沉、速度较慢、力度多为中等以下的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民乐《江河水》等乐曲。这些音乐可将内心的忧郁外泄,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负性情绪体验,帮助其将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后,内心的积极的力量便会渐渐产生,这时使用积极、高昂、激发内心力量的音乐,如《彩云追月》、海顿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金蛇狂舞》等。
  另外,想让音乐治疗起到良好疗效,不仅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听不同的音乐,还要注意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保持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尽可能减少外界干扰。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放松训练、音乐联想等方式来配合音乐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一种缓解压力和过度焦虑的有效方式。针对自己不同的状况选择不同的音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步骤,便可以自己进行音乐治疗。当然,效果可能也存在个体差异性,但可以多尝试一些曲目,采用不同的音乐治疗方式,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音乐治疗方法。
  (责任编辑:黄常棋)
其他文献
蒙台梭利,是研究儿童和家庭教育绕不过去的一座山峰。  从2012年开始,应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之邀约,我担任“新父母晨诵”栏目主持人,由我选取不同教育家的家庭教育名言进行对话与解读,每天早晨在网络上与千千万万父母们共同阅读和分享。在确定的第一批教育家名单中,理所当然地就有蒙台梭利。就这样开始了持续两年的蒙台梭利阅读之旅。  首选蒙台梭利,除了因为她对儿童研究的贡献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是欧洲新教
期刊
一、梳理知识,建构网络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整理与复习时,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一)忆。“忆”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再现的过程。复习开始时,教师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内容,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口述。  (二)清。“清”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与归纳,理清知识线,弄清知识建构的过程。根据回忆,学生依据“点—线
期刊
复习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融会贯通,温故知新。在复习中,教师应依据学段特点,围绕教学重点,盘活资源,激活课堂,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词句、古诗、阅读、习作等内容,进行梳理、重组。同时,适当引入课外资源,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习得的方法。四个板块的内容,纵向整合,各成小系列;横向整合,串成知识链。力求“复”有所悟,“习”有所得。  一、新旧兼备,让词句积累更丰实  字词句的复习主要围绕“生字表(
期刊
了于心:三维解读,知识再现抓要点,把书读薄  知识再现是复习课必有的环节,但粗糙的“问答式再现”是典型的“接受式学习”。要使复习课高效,师生应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必须在对教材、学情、复习课堂这三个维度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课为例,一位教师进行如下操作。  【课前分析】  1.教材解读:主要复习二者的特征、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理解与计算等。重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落实“语用”能力的培养呢?潘新和老师曾说过:“教语文,本质上就是教写作;所有的阅读课,骨子里都必须是写作课。要引导学生读懂这些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而不写那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从过分地强调“读”、过分地强调“解读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读者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的阅读教学,不仅包含了对知识的吸收、内化,更涵盖了倾吐和自我表达技能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眼睛只盯着课文内容,似乎只要学生理解了内容,就完全达到了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落实“语用”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注重创设语境与读写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内涵的同时,认识文本的表达方式,进而提高读写能力。  一、创设语境、读写结合的重
期刊
数学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有意的、精心设计的。巴班斯曾说过:“教师清晰、准确、幽默的语言对制造教学过程中的热烈气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而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水平,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优化数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简约”——数学
期刊
小组捆绑式评价,是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得分,或把小组中每个人的得分加在一起,将各小组总分进行比较。小组捆绑式评价让数学课堂耳目一新,增添了几分精彩与魅力。  一、小组捆绑式评价使教学目标更简明  以往的评价机制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各人管各人的,而在推行捆绑式评价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师布置课前预习,学生们为了能让自己小组得分,为了能在课堂上充分展
期刊
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与情感,培养和提升读写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应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下工夫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兴趣引领,让学生走进书海  1.故事诱导法。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的特点,可以用“听读童话故事”为先导,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阅读有注音有插图的童话读物。中高年级的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复习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突出重点。对于小学语文毕业班来说,复习既要顾及第12册教学的“重点”,又要拉动学生6年的语文学习这个“面”,系统地整理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巩固薄弱的环节,整合零散的知识,在“系统化”的历程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明确目标,搭建复习的支架  对于学生而言,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