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weiaip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菲喜欢木棉树,连带着便爱上了那个从小在木棉树下长大的男子。
  当窗外那棵陪了自己七年的木棉树枝叶萧瑟时,凌菲为自己短暂的婚姻画上了一个凄美的句号。
  我从电话里得知凌菲已到达离我不足千米的车站时,瑾萱正在商场里得意地向我展示她看好的第六款风衣。听到我欣喜的惊呼,她迅速收起前一秒矫揉造作下的搔头弄姿,丢下一脸不满的营业员,爷们儿一样地拉着我直奔车站。
  虽然凌菲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离婚早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见到凌菲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她单薄的身躯在暖气十足的候车厅里微微地打着战。也许是婚姻里的日子狼狈得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感知苦痛,也许是痛定思痛倍觉痛更痛。拉着我和瑾萱的手,凌菲的委屈一发不可收拾,泪水决堤般地肆意泛滥。
  身为她的闺密,没有人比我和瑾萱更了解凌菲的处境。我和瑾萱很支持凌菲做出的这个抉择,甚至为她的解脱感到欣慰。即便她一无所有还带着一个六岁的孩子,即便北方这座小城没有她喜欢的木棉树,也好过她留在那变态的婚姻里炼狱般的煎熬。痛快地与过去做个了结,总好过放下自尊去纠缠一个已经不爱自己的人,无限度的隐忍和包容只能换回更大的冷漠和轻视。
  人之所需,无非衣食住行。凌菲回来后的当务之急便是找寻住处。女儿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住得离学校太远肯定不行,而学区房无论是售价还是租金都高得离谱。
  无休止地陪凌菲到处找房子,恶补了我们从小缺失的房地产课程。面积大、离学校远、价格高、没有集体供暖、不能办理贷款……任何一个条件都将凌菲无情地拒之门外。
  尽管凌菲和孩子的住处暂时由我和瑾萱负责,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想想自己远在农村的年迈双亲,看看身旁幼小的女儿,凌菲一筹莫展,三十出头的脸庞写满了与她年龄不符的沧桑和忧郁。
  在找房子的那段日子里,凌菲经常一个人独坐阳台,看着万家灯火发呆。她梦呓般地呢喃:这么多盏灯火,怎么就没有一盏属于我?偌大一个城市,怎么就没有我的容身之处?
  我们三个人再次去看房子是个飘雨的下午,按照房产信息网提供的地址,在离市实验小学不远处的新建小区里,我们找到了一处新建电梯房,而间隔出来的不足四十平米的小空间,因为其五脏俱全,我暂且称它为房子。这个四周全是小高层的一楼位于楼房北侧,采光极其不好,也没有朝阳的房间。一室一厅的小小空间在灰暗的天气里愈显逼仄压抑。
  也许是因为连日找房子的失望在作祟,也许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带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旷达和无奈,我们三个一致拍板儿,定下了这不尽人意的小屋。毕竟想要安放流浪的脚步,至少得在这个城市有块属于自己的地皮。
  当窗台上的盆栽木棉树掉光了最后一片叶子的时候,凌菲已经迎来了新居的乔迁之喜。
  虽然我和瑾萱几乎全程都参与了新房装修,但在凌菲乔迁之喜的日子里, 我还是忍不住仔细地打量起这处三个月前还像地下室一样酶暗的小空间:粉刷着淡黄色乳胶漆的墙面散发着和煦的暖意,巧妙地弥补了房间不朝阳的阴冷气息;白色墙砖映襯下的小厨房干净而明亮,合理的橱柜与隔层搭配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空间,好看又适用;不足十平米的卧室淡粉色的轻纱窗帘旁,一张淡黄的母子床,烤漆板做成的抽屉有趣地拾级而上,既是抽屉又是楼梯;床边的空闲处是一张精致的书桌,两排固定在墙体上的书架居高临下,书籍、笔筒、台灯、凌菲与女儿的合影,摆放得各得其位;客厅里一圈“u”字形的榻榻米挨着窗户席地而起,既是观景窗台又可以代替沙发,榻榻米前面是一张大小恰到好处的双层白色茶几,下面摆着洗好的水果,上面凌菲精心烹饪的饭菜袅袅地冒着香气……
  雾气弥漫我的双眼,我被眼前的一切陶醉了……
  家是什么?家是一座充满温馨的房子,家是一个承载欢声笑语的地方。无论面积大小,装修是否高档,只要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和温暖,那么即便简陋也不失踏实,即便朴素,也让人安妥。可饮风霜,可润温喉的乐观坚强,一如窗台上那盆盛开的木棉花,尽管经历了大江南北天壤之别的地域迁徙,尽管此时它还不曾长出一片叶子,但却丝毫不影响它一如既往的灿烂和绽放。
  我们频频举杯庆贺,欢声笑语合着饭菜袅袅的香气溢满了整个小屋。不胜酒力的凌菲扬起绯红的笑脸,弯成月牙的双眼美得动人心弦,像极了窗台上那盆怒放的木棉花。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赶到玉山县城,已是下午四点,江西省玉山县电影公司经理罗华民早就候在那里了。  罗经理从1984年起就在农村放电影,放了一辈子电影。从放映员到经理,他带领的电影公司曾被评为全国的先进单位,他自己也获得了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先进个人的殊荣。他告诉我:“我们两个放映队四个放映员中午就进山了,山高路远,要搭车,要过渡,要走山路,要挂屏幕,要拉电线,要架放映机,还要招呼山民,事可多着呢,不早去不行啊!”  
期刊
少时家贫,几乎没有习字看书的地方,直至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间书房。  书房仅五平米开外,自己虽没“笔底吞吐天下事,小屋笼尽济世心”的宏宕胸怀,但却也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箴言铭记于心,周末不逛书店,心下几天都是空落落的,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书蠹,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世间没有什么比读书更快乐的事!每每踏进书海这个世界,自己仿佛在进门的刹那就卸掉了无形的生活枷锁
期刊
卫武公:挺立风中的竹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  三千年,缓缓吟诵的时光,诗意交错的秋风。  淇水波光中,徐徐打开的光圈,是一根在《诗经》中呼唤德才兼备的竹子,虚心,有节,在一个世纪里坐拥勤政。浏览,目光噙满平和,在史书中次第打开。  细读,身子幻化成清风,穿行在一片清朗之中。  浩荡的诗句,洒落鹤壁大地。  许穆夫人:有关朝歌的思念  籊
期刊
20多年前,我来到宋圩小学支教。  开学第一节课,我来到教室,三十几个学生早已安静地坐着等我。他们听说来了个年轻的城里老师,感到好奇,便早早从家里赶来了。后来,我才知道,有的学生要翻过后面的大山,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上课。上课前,我说我姓谷,八人口的谷,山谷的谷,稻谷的谷,谷子可以熬粥,祖先来自大西北。学生都捂着嘴巴,吃吃地笑了,眼睛明亮明亮的。  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尤其数学基础更不扎实,排名一
期刊
愣怔,是一个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本名叫什么,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写《阿Q正传》那样,我是根据舅妈和乡亲们所说“这孩子命苦,从小爹就死了,跟着个疯傻的娘,三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歪着个脑袋傻坐着看,一坐就是一天……”来断定,他的名字也就应该是“愣怔”这两个字吧。  我是去年在老家认识他的。认识他仅仅用了一天,但是,到今天提笔来写出他的故事,我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姥姥生于1923年9月初四,2
期刊
那是1983年的初春,乍暖还寒。父亲从嵩县最边远的乡镇——车村乡蹲点回来,吃午饭时,把刚咽下去的一口饭突然吐了出来。待稍缓了一会儿后,又慢慢地吃、小心翼翼地咽才好些。当时父亲并没有太在意,我们也没太在意,只以为肠胃里可能有些炎症,随后父亲到县医院开了几服中药带着,又到他的车村蹲点扶贫去了。  两个月后,父亲吃饭呕吐的症状更加厉害了。五月初的一天中午,我记得那天特别热,中午吃的是捞面,父亲没吃几口就
期刊
去年七月,县城像火炉一样,一走出屋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在这样的天气里,母亲从乡下老家坐车颠簸三四个小时来县城给我送鸡蛋。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大热天想保存好鸡蛋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在乡下好些,山多、树多、水多,不像县城那样“狂热”,但在酷暑,也好不了哪里去,同样一个“热”,要保存好鸡蛋照样难。鸡蛋在大热天里放置几日就会变质,再过几天就会发臭,不及时处理,满屋子都臭的,并且臭味久久不能散去。母亲是个
期刊
八九年前,母亲从朋友手里救回了一只小藏獒。这条藏獒,不是要被朋友掐死的唯一一只,也绝不是最后一只。  而母亲抱养的原因也很简单——个小、脸丑、黑不溜秋,走一步都要踢一次屁股才能邁开腿,丑陋的样子很符合当代的审美标准。  第一次,八个月大的狗,竟然咬伤了路人。我至今仍记得那人腿上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滑动剐蹭的两排深深的伤口。也是第一次,家里人意识到这个小不点是如假包换的大型犬,属于狗主人死亡率最高的犬
期刊
桂花开了,远航的人不知道它为谁而开?是为秋风吹冷的寂寞长空?还是为秋雨洒落的滴滴梦露?或者为了陪它一起苍老的落叶能够采撷那一缕淡淡的桂香?  船人不止一次地低头问自己,守候了四季的情缘在哪里?是望穿秋水的等待?还是心手相牵的思念?还有,在季节的拐角处,枯槁的两双手紧握在一起,笑看岁月风云,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朦胧的月光下,一吹而逝的秋风里,船人曾是你虔诚的侍者。天地悠悠,冷冷中秋,谁在守护你的
期刊
小屋是什么时候没了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也许是我离开家乡之后吧,也许是家里的老屋推倒盖成两层小楼的时候吧。  小屋位于老屋前厅与后堂之间的院子里,坐东面西,门前有一条用并不十分规则的石头铺成的小路,连接着前厅屋与后堂屋。小屋很小,仅容一张小折叠床、一桌一椅;南山墙开有一个小窗,晴好的天气,日光正照在靠墙的书桌上,室内给人洞然之感;偶有一阵风吹过,摇动着窗外的一棵小石榴树,满屋便是游移的影子,如同古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