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来源 :学生之友·创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ww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未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船夫驾驶技术好表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观看相关的教學录象进行感受。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猫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猫。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表演再现,加工教材
  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自,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如今,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能在教学中有效的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做出改变,突出学生的作用。而合作教学作为新时期一种被人所瞩目的教学方法,其实现了师生地位的偏转,在其中将教学的主要过程由教师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在其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就得到了大幅提升。故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讲合作教学法有效的应用起来,实现学生作用的突出。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尖子生是指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群体,一直都是大家眼中的宠儿,而随着生本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遵循学生的客观认知规律。那么,如何针对尖子生进行针对性地教学辅导,使其顺利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有效学习方法,促使尖子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其更上一层楼,便成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的基本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客观分析尖子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幼儿阶段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时期,如果幼儿园教师有意识地在语言教学中加入丰富的内容,引导幼儿主动表达,就能够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原生态资源,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利用原生态资源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原生态资源;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有效措施  在传统的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歌谣、童谣、
期刊
俗话说“红花尚需绿叶衬”,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找准自己的位置最重要。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无论是高高在上还是默默无闻,把握好自己才是最重要,毕竟你不前行生活还要前行。三尺讲台,已站二十三个春秋了,是什么让我在这平凡的岗位中收获满满,幸福无比呢?是扎实的基本功?是爱?这些当然不可或缺,但是作为教师更应該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一切无从谈起!那么,什么才是责任?那就是
期刊
摘 要: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情境;教学水平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
期刊
摘 要: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识字是开启学生文学之旅的钥匙,奠定了学生语文思维以及、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基础,对小学生小升初,初升高乃至以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铺垫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故事教学,激发兴趣”“生活教学,加深记忆”“媒体教学,提高效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故事;生活;媒体  众所周知,在小学教育阶
期刊
摘 要:写作是对学生当前英语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性展示。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写作却成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写作的忽视导致学生对于写作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在写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及错误,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如何解决写作问题进行分析,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期刊
摘 要:提问是师生间平等对话的一种方式,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快速到学习状态当中。本文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出发,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更是一门科学,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探究之中。因此,在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中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的思维也是活跃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是将学生的活泼好动应用到数学中来,使学生能够利用活跃的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王国。由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积极动脑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学生积极探索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要懂得活跃学生的思维,
期刊
摘 要: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中的轻绳模型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通过对教科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研究,设计并制作了轻绳模型演示仪教具,此实验教具设计巧妙新颖,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轻绳模型中的临界条件,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兴趣。  关键词: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轻绳模型;教具  轻绳模型,即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随轻绳绕固定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一.教具的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