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改变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竞技项目训练为主的课程模式,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出发,应用目前诸多外企和国内大中型企业采用的“拓展”训练的培训理念和训练项目来丰富和改善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更好地体现体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体育教学;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合作的团队意识。拓展训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游戏,而是体验式的感悟、震撼式的理念。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而的提炼和综合的补充,是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它设置的项目很贴近生活,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很有意义。它的最显著的特征是体验和感悟,即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学校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尝试。拓展训练在高校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出现,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性与接受风格,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新颖、刺激、“困惑”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去解决问题。在参与的过程中,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学员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提升在活动中感悟到的道理。
1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必要性分析
1.1拓展训练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普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传统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等。体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学校,难以满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设课程教学的要求。而拓展训练就是让体育回归自然,将过去体育教学中教师简单的“教”,置换以学生在各种拓展项目的体验中主动地“学”,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整套增进与保持健康的科学方法和技能。用“生活的体育”导引出他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导引出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主旨所在,也是学校体育实现课程目标的5个维度(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要求。
1.2 拓展训练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进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对体能、技能简单化、程式化的教授,突出的是“我要你学什么”,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健康习惯的培养与良好心理素质的锻炼,使体育成了为考试为达标的体育,而不是为健康的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我教育。由于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教师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1.3 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综观当今的中国大学生,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间题,为了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应加大高校体育课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拓展训练课程强调健身性、挑战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方法多样、形式灵活等特点。课程内容可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个人项目要求每一个人充分发挥出体能和心理上的潜力,经受一定难度的考验,最大限度地完成任务。集体项目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建立良好的团队气氛,以相互理解、信任、协作来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达到活动的目的。因此,普通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4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现代大学生处于多重压力的包围中,这常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困惑、压抑、孤独、寂寞,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常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困难变成学习的机会,使挫折成为个人成长的体验。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而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方式、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大自然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在群体的配合下,接受考验、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精神。通过拓展训练,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点,使学生和谐相处、彼此信任。
2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可行性分析
2.1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
2.1.1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并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
2.1.2拓展训练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从学员在而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入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可以形成新的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意志品质的培养。
2.1.3拓展训练运用的原理和途径也与体育教学有很多相同点。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模式。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场景来让学员通过活动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得到一种体验,这种方式与体育教学的模仿练习和教学比赛也很相似。另外,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都采用对身心的不断刺激来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在这点上两者一也是相同的。
2.2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2.2.1国外的体育教学就开设了探险教育,体育课程中有一此与拓展训练相似的高空项目,比如:断桥、大梯、独木桥和空中单杠。还有,国外的体育教学的信任背摔、身体语言、攀岩等项目也是拓展训练常见的培训项目。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基木相同。所以,在高校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也不是全新的课题。
2.2.2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目前,国内拓展训练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二种培训方式。我们很多高校、很多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场地培训的场地。至于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目前,各高校的校园都建设得很优美,我们完全有条件使体育教学从水泥甚至是碳渣的体育场地里走出来,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开展体育教学。
2.2.3拓展训练中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培训师的组织、监控、引导和归纳能力。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对教育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力一而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高校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学习氛围,只要接受简单的培训和学习完全有能力胜任拓展训练的教学工作。
3 结论与建议
3.1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娱乐,高质量的训练课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户外专业技能,了解诸如登山、山野救护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中不完全具备的。因此,开设这一课程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针对训练课程设计内容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3.2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主要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必须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适应高校教学标准的要求,考虑场地设施的状祝,设计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辉全.培训新方式——拓展训练[J].中国人才,2003, (1).
[2] 张亚琪.关于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4)
[3] 青团中央.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Z].2003
[4] 陈建翔.谈谈拓展训练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1997,(5)
[5]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题组教学指导纲要. 2002. 8
关键词:体育教学;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合作的团队意识。拓展训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游戏,而是体验式的感悟、震撼式的理念。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而的提炼和综合的补充,是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它设置的项目很贴近生活,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很有意义。它的最显著的特征是体验和感悟,即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学校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尝试。拓展训练在高校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出现,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性与接受风格,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新颖、刺激、“困惑”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去解决问题。在参与的过程中,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学员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提升在活动中感悟到的道理。
1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必要性分析
1.1拓展训练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普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传统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等。体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学校,难以满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设课程教学的要求。而拓展训练就是让体育回归自然,将过去体育教学中教师简单的“教”,置换以学生在各种拓展项目的体验中主动地“学”,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整套增进与保持健康的科学方法和技能。用“生活的体育”导引出他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导引出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主旨所在,也是学校体育实现课程目标的5个维度(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要求。
1.2 拓展训练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进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对体能、技能简单化、程式化的教授,突出的是“我要你学什么”,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健康习惯的培养与良好心理素质的锻炼,使体育成了为考试为达标的体育,而不是为健康的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我教育。由于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教师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1.3 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综观当今的中国大学生,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间题,为了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应加大高校体育课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拓展训练课程强调健身性、挑战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方法多样、形式灵活等特点。课程内容可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个人项目要求每一个人充分发挥出体能和心理上的潜力,经受一定难度的考验,最大限度地完成任务。集体项目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建立良好的团队气氛,以相互理解、信任、协作来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达到活动的目的。因此,普通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4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现代大学生处于多重压力的包围中,这常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困惑、压抑、孤独、寂寞,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常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困难变成学习的机会,使挫折成为个人成长的体验。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而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方式、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大自然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在群体的配合下,接受考验、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精神。通过拓展训练,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点,使学生和谐相处、彼此信任。
2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可行性分析
2.1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
2.1.1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并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
2.1.2拓展训练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从学员在而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入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可以形成新的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意志品质的培养。
2.1.3拓展训练运用的原理和途径也与体育教学有很多相同点。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模式。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场景来让学员通过活动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得到一种体验,这种方式与体育教学的模仿练习和教学比赛也很相似。另外,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都采用对身心的不断刺激来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在这点上两者一也是相同的。
2.2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2.2.1国外的体育教学就开设了探险教育,体育课程中有一此与拓展训练相似的高空项目,比如:断桥、大梯、独木桥和空中单杠。还有,国外的体育教学的信任背摔、身体语言、攀岩等项目也是拓展训练常见的培训项目。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基木相同。所以,在高校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也不是全新的课题。
2.2.2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目前,国内拓展训练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二种培训方式。我们很多高校、很多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场地培训的场地。至于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目前,各高校的校园都建设得很优美,我们完全有条件使体育教学从水泥甚至是碳渣的体育场地里走出来,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开展体育教学。
2.2.3拓展训练中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培训师的组织、监控、引导和归纳能力。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对教育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力一而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高校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学习氛围,只要接受简单的培训和学习完全有能力胜任拓展训练的教学工作。
3 结论与建议
3.1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娱乐,高质量的训练课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户外专业技能,了解诸如登山、山野救护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中不完全具备的。因此,开设这一课程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针对训练课程设计内容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3.2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主要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必须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适应高校教学标准的要求,考虑场地设施的状祝,设计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辉全.培训新方式——拓展训练[J].中国人才,2003, (1).
[2] 张亚琪.关于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4)
[3] 青团中央.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Z].2003
[4] 陈建翔.谈谈拓展训练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1997,(5)
[5]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题组教学指导纲要. 200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