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本文从古法、笔情、刀趣、新意四个方面着手,对篆刻创作之道进行阐述。
【关键词】 古法;笔情;刀趣;新意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有着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就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自明清两代以来,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篆刻艺术经历了二、三千年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篆刻之道:古法、笔情、刀趣、新意四者缺一不可,治印如同收藏邮票,方寸之间尽显无穷奥妙。因而,篆刻创作应从古法、笔情、刀趣、新意方面着手。
一、古法
自元代吾丘衍著《学古编》开始,历代的篆刻家无不强调“以古学为法”。“印宗秦汉”这一印学术语,是前人在篆刻艺术实践时总结出来的关于篆刻取法的一条定律,对篆刻艺术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刻印,大都从临摹秦汉古印入手,这无不说明“印宗秦汉”是学习篆刻艺术唯一的法则。初学篆刻,以秦汉印为宗,是习印的基础。历代印论家都十分强调“印宗秦汉”的重要性。清代周铭《赖古堂印谱·小引》:“论书法必宗钟、王;论印法必宗秦、汉。学书者不宗钟、王,非佻则野;学印者不宗秦、汉,非俗则诬。”
“印宗秦汉”是篆刻艺术的底本,如果不对秦汉印章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领悟是不会在篆刻艺术中有所成就的,正如同书法“不学二王,下笔便错”是一样的道理,不学秦汉印,是刻不出好印的。习印之道,临古乃必修之课,需博览钟鼎盘铭金石文字,烂熟于心,方能入理。周亮工《印人传》“六书不能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清代吴先声《敦好堂》:“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书之宗晋,学汉印者须得其精意所在”;清代巴慰祖《四香堂摹印·自序》:“寻山之有昆仑,问水之有星宿海也”。即:须大量临古,求其精妙,“取法乎上”乃印宗秦汉,方能师古出新。只有对周秦两汉金石文字的深入体味和精熟掌握,摄取其意趣,表现其神态,方能妙趣横生,古意盎然。纵观古今篆刻大家,均以秦汉印用功最深,否则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文彭、何震、苏宣、汪关、朱简、丁敬、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来楚生、陈巨来等等概莫能外。
古法是篆刻创作的依据,是本。总之,一切创作都要有所本。不学秦汉古印,印必无厚度深度;文人篆刻兴起之后的明清诸家流派,以明确的创作意识再造经典,他们的审美经验、技法总结细腻而具体,是后人的重要参照。古今相对,新旧更迭,今人对篆刻资源的挖掘已不局限于古玺、秦汉印和明清流派,隋唐印、元押等不被前代印人重视的印式亦成了取法对象。用今天的眼光看,篆刻学习的对象应是一切既存的篆刻传统。
二、笔情
篆刻艺术是表达作者心情的,也是陶冶欣赏者性情的。而这种情,依赖于印章中文字形式的表现。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其本质上即是书法,是书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有情有性的书法在印章方寸之地上的展示。齐白石说:“凡刻石有篆法得心之字,刀法也有得手处。”可谓要言不烦,一语中的。篆固有体,而丰神流动、庄重典雅俱在笔法。或轻或重、或曲或伸、或仰或俯、或去或往、或粗或细、或强或弱、或疏或密,各得其法。筆情是体现作品的韵味、意境和风格的所在,受作者个性、情趣、艺术修养和创作情感所支配。所以说笔情是作者创作情感的自然流露,若一味仿效他人,就会失去自然之美。篆刻创作应讲求神畅气贯,笔情墨韵,并采用各种可能的制作手段来表现墨稿的情性和趣味。这就是“印宗秦汉”、“篆刻宗清”的精髓所在,也是“自由则活,自然则古”这一艺术规律在篆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三、刀趣
篆刻艺术把字用刀刻在印石上,既讲求笔意又追求刀趣。说到刀趣,就绕不开刀法,因为探求刀趣,首先决定于对刀法的看待问题。刀法,乃篆刻家执刀、运刀之方法。自古以来篆刻家对刀法的观点历来有不同的见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多元论”、“使刀如笔论”、“二元论”、“纯技术论”等,甚至总结出刀法近二十种,主要包括:冲刀、切刀法,长刀、短刀及双刀法等,可见刀法乃很难说清之事。笔者以为刀法之妙,当用刀如笔,冲切结合,单双并重,心手相应,刀中有笔,笔中有刀,刀笔结合,融而为一。刀法是表现字法、笔法的手段。能充分表达篆书的力度和精神之处,还要考虑到刀与石(主要印材)相结合的刀石之趣。这是篆刻独立发展成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可说是篆刻艺术的个性。不同的刀法,会产生不同的刀趣。
刀趣,有字内的刀趣和字外的刀趣。如:浙派篆刻着重字内的刀趣,但也带有字外旳刀趣。赵之谦的篆刻,重在雄厚不求斑驳,白文印字内的刀趣极好,他提出要“有笔、有墨、有刀、有石”,使刀法论推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黄牧甫光洁一路的篆刻,重在字内的刀趣;写意一路的篆刻,字内字外都讲求刀趣。吴昌硕的篆刻,高浑苍莽,极尽字内外刀趣之妙。来楚生的篆刻也是如此,有时刻完之后,白文印在字外加上一刀,留红处点上数点,别生刀趣。当然讲求刀趣的同时也应该研究石质的不同。不同石质所刻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刀石之趣是篆刻艺术特殊性的基础,由于充分发挥了刀、石与笔结合之美,才显出了篆刻艺术的美。如果没有刀情石趣的效果,也就丧失篆刻艺术的特殊性了。
四、新意
“领略古法出新意”,是篆刻创作的总要求。学“古”是手段,出“新”是目的。“新”,是篆刻艺术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是篆刻艺术不断前进生生不息的动力。韩天衡先生说:“传统万岁,出新为万岁加一岁。”在创作上做到了出新意,也是从“法由法出”到“法由我出”的过程。明清以来篆刻流派的繁衍,就是篆刻艺术不断创新的标志。文彭是流派的鼻祖;何震是以“猛利”创其新;苏宣把篆刻与碑贴结合出新意;汪关以“和平”展新貌;朱简以突出笔意,独创新格;程邃合大小篆而为一,推陈出新;丁敬以“秦汉兼元明”开出新派;邓石如以“印从书入”独树新帜;赵之谦在用字上“为六百年来抚印家立一门户”;吴昌硕创造性地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上取鼎彝下挹秦汉,脱尽窠臼自创面目;来楚生以图形入印,独辟蹊径、前无古人;陈巨来把传统小篆体式和收藏与鉴赏印的章法相结合,自成风格独树一帜圆朱文印等等不胜枚举。
在篆刻艺术的历史上,每个醉心印道的人,只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走进秦汉古印这个“营养库”,就会吸收进高质量的传统艺术的“营养”,获得清新的“万古清风”收益,从而元气大增,并揣着传统的精魂走出来,真正地做到“笔墨当随时代”,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富 有时代气息的作品。由此可见,入传统是出传统的前提,也是篆刻艺术创新的根本前提和不二法则。
总之,篆刻创作要努力追求艺术内涵的丰富,进而求得多层次、全方位的精神享受,力求“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表现出多彩的艺术境界。这是篆刻家的艺术修养,是艺术造诣的积淀,是篆刻家学养的升华。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篆刻创作,将“古法、笔情、刀趣、新意”四者浑成一体熔于一炉,不断拓宽我们的眼界,勤练刀,多思考。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将治印进行到底,才能将篆刻艺术发扬光大!
(注:本文篆刻作品作者为艾国培)
作者简介:艾国培,泉州画院办公室主任、泉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三级美术师。
【关键词】 古法;笔情;刀趣;新意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有着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就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自明清两代以来,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篆刻艺术经历了二、三千年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篆刻之道:古法、笔情、刀趣、新意四者缺一不可,治印如同收藏邮票,方寸之间尽显无穷奥妙。因而,篆刻创作应从古法、笔情、刀趣、新意方面着手。
一、古法
自元代吾丘衍著《学古编》开始,历代的篆刻家无不强调“以古学为法”。“印宗秦汉”这一印学术语,是前人在篆刻艺术实践时总结出来的关于篆刻取法的一条定律,对篆刻艺术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刻印,大都从临摹秦汉古印入手,这无不说明“印宗秦汉”是学习篆刻艺术唯一的法则。初学篆刻,以秦汉印为宗,是习印的基础。历代印论家都十分强调“印宗秦汉”的重要性。清代周铭《赖古堂印谱·小引》:“论书法必宗钟、王;论印法必宗秦、汉。学书者不宗钟、王,非佻则野;学印者不宗秦、汉,非俗则诬。”
“印宗秦汉”是篆刻艺术的底本,如果不对秦汉印章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领悟是不会在篆刻艺术中有所成就的,正如同书法“不学二王,下笔便错”是一样的道理,不学秦汉印,是刻不出好印的。习印之道,临古乃必修之课,需博览钟鼎盘铭金石文字,烂熟于心,方能入理。周亮工《印人传》“六书不能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清代吴先声《敦好堂》:“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书之宗晋,学汉印者须得其精意所在”;清代巴慰祖《四香堂摹印·自序》:“寻山之有昆仑,问水之有星宿海也”。即:须大量临古,求其精妙,“取法乎上”乃印宗秦汉,方能师古出新。只有对周秦两汉金石文字的深入体味和精熟掌握,摄取其意趣,表现其神态,方能妙趣横生,古意盎然。纵观古今篆刻大家,均以秦汉印用功最深,否则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文彭、何震、苏宣、汪关、朱简、丁敬、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来楚生、陈巨来等等概莫能外。
古法是篆刻创作的依据,是本。总之,一切创作都要有所本。不学秦汉古印,印必无厚度深度;文人篆刻兴起之后的明清诸家流派,以明确的创作意识再造经典,他们的审美经验、技法总结细腻而具体,是后人的重要参照。古今相对,新旧更迭,今人对篆刻资源的挖掘已不局限于古玺、秦汉印和明清流派,隋唐印、元押等不被前代印人重视的印式亦成了取法对象。用今天的眼光看,篆刻学习的对象应是一切既存的篆刻传统。
二、笔情
篆刻艺术是表达作者心情的,也是陶冶欣赏者性情的。而这种情,依赖于印章中文字形式的表现。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其本质上即是书法,是书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有情有性的书法在印章方寸之地上的展示。齐白石说:“凡刻石有篆法得心之字,刀法也有得手处。”可谓要言不烦,一语中的。篆固有体,而丰神流动、庄重典雅俱在笔法。或轻或重、或曲或伸、或仰或俯、或去或往、或粗或细、或强或弱、或疏或密,各得其法。筆情是体现作品的韵味、意境和风格的所在,受作者个性、情趣、艺术修养和创作情感所支配。所以说笔情是作者创作情感的自然流露,若一味仿效他人,就会失去自然之美。篆刻创作应讲求神畅气贯,笔情墨韵,并采用各种可能的制作手段来表现墨稿的情性和趣味。这就是“印宗秦汉”、“篆刻宗清”的精髓所在,也是“自由则活,自然则古”这一艺术规律在篆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三、刀趣
篆刻艺术把字用刀刻在印石上,既讲求笔意又追求刀趣。说到刀趣,就绕不开刀法,因为探求刀趣,首先决定于对刀法的看待问题。刀法,乃篆刻家执刀、运刀之方法。自古以来篆刻家对刀法的观点历来有不同的见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多元论”、“使刀如笔论”、“二元论”、“纯技术论”等,甚至总结出刀法近二十种,主要包括:冲刀、切刀法,长刀、短刀及双刀法等,可见刀法乃很难说清之事。笔者以为刀法之妙,当用刀如笔,冲切结合,单双并重,心手相应,刀中有笔,笔中有刀,刀笔结合,融而为一。刀法是表现字法、笔法的手段。能充分表达篆书的力度和精神之处,还要考虑到刀与石(主要印材)相结合的刀石之趣。这是篆刻独立发展成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可说是篆刻艺术的个性。不同的刀法,会产生不同的刀趣。
刀趣,有字内的刀趣和字外的刀趣。如:浙派篆刻着重字内的刀趣,但也带有字外旳刀趣。赵之谦的篆刻,重在雄厚不求斑驳,白文印字内的刀趣极好,他提出要“有笔、有墨、有刀、有石”,使刀法论推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黄牧甫光洁一路的篆刻,重在字内的刀趣;写意一路的篆刻,字内字外都讲求刀趣。吴昌硕的篆刻,高浑苍莽,极尽字内外刀趣之妙。来楚生的篆刻也是如此,有时刻完之后,白文印在字外加上一刀,留红处点上数点,别生刀趣。当然讲求刀趣的同时也应该研究石质的不同。不同石质所刻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刀石之趣是篆刻艺术特殊性的基础,由于充分发挥了刀、石与笔结合之美,才显出了篆刻艺术的美。如果没有刀情石趣的效果,也就丧失篆刻艺术的特殊性了。
四、新意
“领略古法出新意”,是篆刻创作的总要求。学“古”是手段,出“新”是目的。“新”,是篆刻艺术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是篆刻艺术不断前进生生不息的动力。韩天衡先生说:“传统万岁,出新为万岁加一岁。”在创作上做到了出新意,也是从“法由法出”到“法由我出”的过程。明清以来篆刻流派的繁衍,就是篆刻艺术不断创新的标志。文彭是流派的鼻祖;何震是以“猛利”创其新;苏宣把篆刻与碑贴结合出新意;汪关以“和平”展新貌;朱简以突出笔意,独创新格;程邃合大小篆而为一,推陈出新;丁敬以“秦汉兼元明”开出新派;邓石如以“印从书入”独树新帜;赵之谦在用字上“为六百年来抚印家立一门户”;吴昌硕创造性地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上取鼎彝下挹秦汉,脱尽窠臼自创面目;来楚生以图形入印,独辟蹊径、前无古人;陈巨来把传统小篆体式和收藏与鉴赏印的章法相结合,自成风格独树一帜圆朱文印等等不胜枚举。
在篆刻艺术的历史上,每个醉心印道的人,只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走进秦汉古印这个“营养库”,就会吸收进高质量的传统艺术的“营养”,获得清新的“万古清风”收益,从而元气大增,并揣着传统的精魂走出来,真正地做到“笔墨当随时代”,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富 有时代气息的作品。由此可见,入传统是出传统的前提,也是篆刻艺术创新的根本前提和不二法则。
总之,篆刻创作要努力追求艺术内涵的丰富,进而求得多层次、全方位的精神享受,力求“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表现出多彩的艺术境界。这是篆刻家的艺术修养,是艺术造诣的积淀,是篆刻家学养的升华。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篆刻创作,将“古法、笔情、刀趣、新意”四者浑成一体熔于一炉,不断拓宽我们的眼界,勤练刀,多思考。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将治印进行到底,才能将篆刻艺术发扬光大!
(注:本文篆刻作品作者为艾国培)
作者简介:艾国培,泉州画院办公室主任、泉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三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