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微课 活化初中物理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相比传统的物理教学,微课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关键词】微课 初中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4-01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预习目标,无法让预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微课预习,可以简单讲解新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再配合问题引导,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对于新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或者是疑问与老师、学生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工作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事先录制为同学预习而用的微课,一开始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给出自主学习的提纲,将学生迅速引进学习的角色。如讲《浮力》一课,笔者在给出了潜水艇图片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后,然后进一步给出自学提纲:(1)什么是浮力?它有没有方向?(2)从浮力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去验证自己的设想?学生如果充分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了课前预习工作,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知识点的剖析与讲授时就能够良好地适应课堂教学的节奏。这才是微课教学有效的展开形式,并且能够保障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良好吸收。
  二、课堂讲解
  (1)导入时运用微课。例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教师利用PPT,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鄂洛多克小站的悬案。这个故事非常奇特,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但因为文字描述太长,也没有视频的支持,所以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而运用微课教学,从电影中节选一部分,再配上声音旁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讲解一个故事,用不用微课,其效果完全不一样。
  比如《大气的压强》这节课的导入,先前,笔者总是采用演示实验导入法,现场演示效果也是比较好的。问题在于实验准备耗时费力,演示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而网络上现存的一些视频资源又过于陈旧,并且由于地域差别,使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果断采取微课教学,提前在实验室录制相关的演示实验视频,瓶子吸鸡蛋,纸托水杯,马德保半球实验等,在教学导入时笔者将这些视频片段给大家播放。学生看的非常投入,在对于实验现象极为好奇的基础上也产生了对于本课教学知识的十分浓厚的探究欲望。这才是高效的教学导入环节,这也是将微课教学灵活的利用到教学导入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的教学成效。
  (2)借助微课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知识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部分知识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把握重难点。特别是部分演示实验,传统模式下,都是教师操作,学生一旁观看,但是后面的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的所有现象,也就无法掌握实验的重难点。而借助微课演示实验,能够使原本效果不明显的实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观察,还可以调整实验播放的速度,使学生对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仔细观看,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标。
  如《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教学中,笔者试图将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笔者采用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接着利用微课教学视频,细致介绍实验仪器及连接方法,然后利用提前录制的另一个微课视频,分步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这个时候,笔者可以一直在学生身边,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最后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中讨论总结。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直观了解实验的方式与流程,教师也能够及时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三、重点知识突破
  在面对重难点知识的讲授时,微课教学的功效也能够很好地得到发挥,能够为重点知识的突破助以一臂之力。对于那些不太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收获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不妨积极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可以将微课融入到知识的探究中,透过微课的引入来化解学生对于知识理解上存在的障碍,并且促进教学难点内容的突破。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让微课教学以合适的方式进行,这通常会为重点知识的突破带来有效推动,并且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及掌握。
  比如,在对《故障电路分析》这个知识点的突破上,笔者一直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但是不论怎样提升自己的讲授能力,效果始终不够理想,学生还是容易在相关问题上出错。然后笔者想到了微课教学,为了验证其效用,进行了一组教学对比。笔者在一个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而另一个对照班采用了新的微课教学。首先,笔者归纳出几种常见的故障问题,分配给班里的十个学习小组,由组内讨论后提交实验设计方案,经过检查完善后在实验室分组录制微课,然后在课堂上集中学习。在最后的对比中,微课组的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常规组的学生,在微课教学中学生更容易获知知识要点的内核,也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答各种实际问题。
  四、课后拓展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后时间总结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后拓展只有作业与练习。这样的方式,不仅作用单一,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通过微课进行课后拓展,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回顾。同时,针对那些有难度的、在课堂上无法及时消化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课后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反复学习,达到巩固的效果。例如,“电磁感应、磁现象、磁场对电流作用”等知识,学生理解比较困难。通过微课的方式,能够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降低学习难度。
  总之,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应该基于微课教学理念,能够不断进行教学策略创新,延伸教学途径,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微课体验,让其在享受物理知识带来魅力的同时,还能够真正的“爱上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
  [1]卢国棠.激活兴趣,创高效课堂——初中物理微课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
  [2]程新霞.激活兴趣,创高效课堂——初中物理微课的应用[J].教师,2015(36):99-99.
其他文献
建立带弹性基础的抗冲瓦的仿真模型,考虑基体材料的超弹性与粘弹性,对冲击载荷下抗冲瓦的抗冲击性能进行分析。着重讨论相对密度,棱边长度,拓扑形状等结构参数对瓦的抗冲击性能的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77-01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再高的楼房没有底层的砖瓦都无法建成。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语言的“基石”。如果我们把語言比作高楼大厦,那么词汇就是建成这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离开它,语言就无法矗立,很难清晰地表达思想。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without grammar very lit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忽视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也是素质教育深度改革的新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通常是以教师的“自导自演”呈现的,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互动,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就横跨了一条鸿沟。显然这与“教学相长”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潜心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一问题,并将良好的策略利用最短的时间落实到实践中,从而让学生
故障轴承振动信号具有分形特征,可以利用分形维数有效识别变速器轴承的故障模式.噪声的存在对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为此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变速器轴承振动信号进
【摘要】小学阶段英语语法教学中,有老师过多地强调了语法的规则,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运用。应该怎样教小学英语语法,教多少却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小学英语老师。本文通过“现在进行时”的教学设计与实例,阐述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法教学。  【关键词】课标要求 语法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79-02  新课标(2011版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主体 兴趣  【Abstract】The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central link o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and the cultivation of
江西省实施“山江湖工程”已经30 a,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和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三峡大坝接缝灌浆累计完成2034个灌区,其中13个灌区因张开度达不到灌浆要求被保留观察。三峡枢纽竣工验收前,对这些灌区进行了专项检查和分析,对6个确认未张开的灌区决定不作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