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超奇,青岛市北区政协离休干部;丁柱辰,青岛市二轻局离休干部。俩人均是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上的水兵。1949年2月随舰起义,在护舰战斗中因承诺了战友史德基牺牲前给家人捎一个口信的嘱托,55年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两位老人逢人就打听,有线索就去查询,”把口信捎到”的信念一直也没有动摇过。
史德基的家人,你们到底在哪里
艾超奇老人与史德基相识,是在1947年的台湾。当时,他们两人同是国民党海军左营军士学校一大队的学兵。1948年11月,他们一起被分配到上海吴淞口的“重庆号”巡洋舰上服役。1949年2月25日,舰上574名官兵在舰长邓兆祥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起义。于26日清晨安全抵达山东解放区烟台港,受到了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1949年3月5日,邓兆祥舰长率领“重庆号”巡洋舰的全体官兵,在辽宁葫芦岛向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了致敬电。3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任命邓兆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随后,全舰官兵大部分登岸休整,仅留下了100余人守卫军舰,艾老与战友史德基,就是留下来守卫军舰的。
自3月17日起,连续3天,美蒋从青岛的美军基地派出了大批重型轰炸机,对停泊在葫芦岛码头的“重庆号”巡洋舰进行狂轰滥炸。我护舰官兵立即奋起还击,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但是,就在19日敌机轰炸最猛烈的那天,战友史德基身负重伤。史德基咬紧牙关,坚强地对艾超奇说:“等你回青岛的时候,请一定转告我的家人,我没给他们丢脸……”说到这儿,艾老的眼睛湿润了。
“史德基身高约1.68米,不算胖,满口的青岛话,性格也很开朗。”据说他住在青岛市金口路一带,他父亲解放前曾在福禄寿电影院(今红星电影院)工作。艾老称:“最让我难受的是,虽然史德基烈士后来被安葬在了锦州烈士陵园,可是2002年我们去瞻仰史德基烈士墓时,发现其墓碑署名竟然少写了一个字,变成了‘史德’。战友的口信没捎到不说,现在又发现墓碑刻错了,而且没有可靠的档案依据,墓碑上的名字还不好改。”
两位老人现在都已年过古稀,外出寻找多有不便,他们求助于《青岛早报》希望媒体能帮他们寻找烈士的家人。《青岛早报》刊发了这则消息后,史德基的战友们和知道线索的人纷纷打来电话……
我和史德基一起当兵
同史德基一起当兵的战友李传祥说,他也曾找过史德基的家人。他说:“史德基个子不高,喜欢练双杠,字也写得不错,为人诚实、善良、非常稳重。我和史德基当年之所以当了国民党兵,是因为家里穷,才不得不走这条路的。因当时的国民党兵源缺乏,于是便通过街道保甲长进行摊派。有钱人家的孩子只要出钱就可以不当兵,而我和史德基这样的穷人家,就不得不去了。”
他继续说道:“我认识史德基是从青岛驶往上海的一艘军舰上。后来到了台湾,我俩又被分在同一个班。因为都是青岛人,所以彼此就多了一分关心,我告诉他,我家住在莘县路50号甲,他说他家住在金口路。”上个世纪70年代,李老还与丁柱辰先后几次到金口路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去查找,但始终没能找到他的家人和认识他的人。而且在青岛市民政局的烈士记录当中,也没有查到史德基的名字。李老焦急地说:“关键是锦州市革命烈士陵园里的墓碑刻错了,史德基家人可能还不知道。”他听扫过墓的战友们讲,他家人从未上过坟。
保卫“重庆号”他是功臣
周正,当年“重庆号”巡洋舰上的老兵,原青岛市政协常委、青岛市体委办公室副主任,得知消息后,也主动找到笔者补充一些关于史德基的情况。
周老说;“史德基牺牲的那天是1949年3月19门,那一天,战事最激烈;敌人从青岛来的飞机,一连几天轰炸不止。每组飞机编队少则3架,多则5架。他们接二连三地飞临葫芦岛水域‘重庆号’停泊的上空,炸弹一组一组像冰雹一样从空中顷泻下来,在舰船的周围炸起子巨大的水仆,码头上的房屋、铁轨和绳索都被炸得到处乱飞……”
周老说,那天的战-斗异常激烈,码头都炸烂了,但舰上的战斗士们却越战越勇,我们的军舰也无大碍。这是因为我军舰上的炮火很猛烈,敌机为避开我们的火力网,总是飞得很高,所以他们始终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只是最后一天,敌人的一架飞机突然俯冲下来,一颗炸弹落到舰上,史德基就址在这时受的重伤。
一个电话,“冰山”渐浮水面
《青岛早报》记者王铎根据老同志们提供的线索,亲自驾车去有关地址寻找。金口路居委会主任告诉他说:“我们这里只有5名烈士,可惜里面没有史德基。”莱阳路居委会的两位副主任,一口气将管辖区域的400多户居民查了个遍,同样还是没打找到烈士的家人。
关于史德基父亲当年在福禄寿心影院工作一事,市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笔者:“我们发动了所有的职工回忆,查阅档案。只要烈士父亲在我们电影行业工作过,就一定能找到线索。我们已和当年福禄寿心影院的老职工取得联系,他从上世纪40年代起—直在这家电影院工作,但不记得有一位姓史的。”
正在这最难的时候,一个电话使沉寂55年的“冰山”浮出水面。一位曲姓男子打来电话说:“今天上午,一些老邻居告诉我的母亲,说报上的事情好像是我家的事。我母亲找来报纸一行,怔住了,原来‘重庆号’老战士找2004年的人是我二舅。”
7月11日,在团青岛八大峡新村,记者见到了史德基烈士的妹妹、71岁的史建华人妈。一见面,上大妈红着眼圈儿激动地说:“一听说报社、老战士和许多市民都在帮忙寻找我的家人,心里非常感动。其实,我哥哥牺牲的详细情况,我们家里人并不知道。我大哥曾去葫芦岛查找厂很多年,所有的墓碑邢看遍了,就是没有哥哥的。”史大妈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有关哥哥的重要档案:“家属证”和“牺牲通知书”。
在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军人家属证》中,我们还看到了以下的信息,在“何时何地入伍”一栏内是这样记述的:“1947年参加国民党海军,任“‘重庆号,军舰士兵,该舰于1949年宣告起义。”而在“现在何部任何职责”栏内,有‘重庆号’起义后匪帮派机轰炸,因奋力反击而致阵亡”的字样。
上而的信息,让史大妈一家认为:史德纂是烈士无疑,但由于没有在葫芦岛找到墓碑,他们就推算可能与“重庆号”—起巳沉人海底了。这次通过许多老战友回忆哥哥的英雄小迹,史大妈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又重新见到了55年前的哥哥。
史大妈说,她家兄弟姐妹一共是;是:大哥史君亭、二哥史德基、姐姐史建萍和自己。父亲就是当时青岛有名的“刀马旦”。老家是山东蓬莱。
55年的心愿,了结了
20047月13门上午,当年“重庆忠”巡洋舰上四位老战士周正、艾超奇、丁柱辰和李传祥,带着救百名战友的嘱托,手捧鲜花来到了史建华家。
当四位老战士看到史德基的一些遗物和档案之后,睹物思人、思绪万千,大家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
李传祥说:“战友情,我一辈子山不会忘。这次见面虽然很不容易,但《青岛早报》还是给了我们这次机会。”
史大妈说:“我们全家人还打个愿望,就是一定要到锦州烈士陵园给我哥哥扫墓,并将错了的墓碑改正过来,以告以哥哥的在天之灵。”临别时,史大妈与老战士们难合难分,依依话别。艾老说:“战友情比亲情还深,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您的。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史德基的家人,你们到底在哪里
艾超奇老人与史德基相识,是在1947年的台湾。当时,他们两人同是国民党海军左营军士学校一大队的学兵。1948年11月,他们一起被分配到上海吴淞口的“重庆号”巡洋舰上服役。1949年2月25日,舰上574名官兵在舰长邓兆祥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起义。于26日清晨安全抵达山东解放区烟台港,受到了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1949年3月5日,邓兆祥舰长率领“重庆号”巡洋舰的全体官兵,在辽宁葫芦岛向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了致敬电。3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任命邓兆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随后,全舰官兵大部分登岸休整,仅留下了100余人守卫军舰,艾老与战友史德基,就是留下来守卫军舰的。
自3月17日起,连续3天,美蒋从青岛的美军基地派出了大批重型轰炸机,对停泊在葫芦岛码头的“重庆号”巡洋舰进行狂轰滥炸。我护舰官兵立即奋起还击,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但是,就在19日敌机轰炸最猛烈的那天,战友史德基身负重伤。史德基咬紧牙关,坚强地对艾超奇说:“等你回青岛的时候,请一定转告我的家人,我没给他们丢脸……”说到这儿,艾老的眼睛湿润了。
“史德基身高约1.68米,不算胖,满口的青岛话,性格也很开朗。”据说他住在青岛市金口路一带,他父亲解放前曾在福禄寿电影院(今红星电影院)工作。艾老称:“最让我难受的是,虽然史德基烈士后来被安葬在了锦州烈士陵园,可是2002年我们去瞻仰史德基烈士墓时,发现其墓碑署名竟然少写了一个字,变成了‘史德’。战友的口信没捎到不说,现在又发现墓碑刻错了,而且没有可靠的档案依据,墓碑上的名字还不好改。”
两位老人现在都已年过古稀,外出寻找多有不便,他们求助于《青岛早报》希望媒体能帮他们寻找烈士的家人。《青岛早报》刊发了这则消息后,史德基的战友们和知道线索的人纷纷打来电话……
我和史德基一起当兵
同史德基一起当兵的战友李传祥说,他也曾找过史德基的家人。他说:“史德基个子不高,喜欢练双杠,字也写得不错,为人诚实、善良、非常稳重。我和史德基当年之所以当了国民党兵,是因为家里穷,才不得不走这条路的。因当时的国民党兵源缺乏,于是便通过街道保甲长进行摊派。有钱人家的孩子只要出钱就可以不当兵,而我和史德基这样的穷人家,就不得不去了。”
他继续说道:“我认识史德基是从青岛驶往上海的一艘军舰上。后来到了台湾,我俩又被分在同一个班。因为都是青岛人,所以彼此就多了一分关心,我告诉他,我家住在莘县路50号甲,他说他家住在金口路。”上个世纪70年代,李老还与丁柱辰先后几次到金口路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去查找,但始终没能找到他的家人和认识他的人。而且在青岛市民政局的烈士记录当中,也没有查到史德基的名字。李老焦急地说:“关键是锦州市革命烈士陵园里的墓碑刻错了,史德基家人可能还不知道。”他听扫过墓的战友们讲,他家人从未上过坟。
保卫“重庆号”他是功臣
周正,当年“重庆号”巡洋舰上的老兵,原青岛市政协常委、青岛市体委办公室副主任,得知消息后,也主动找到笔者补充一些关于史德基的情况。
周老说;“史德基牺牲的那天是1949年3月19门,那一天,战事最激烈;敌人从青岛来的飞机,一连几天轰炸不止。每组飞机编队少则3架,多则5架。他们接二连三地飞临葫芦岛水域‘重庆号’停泊的上空,炸弹一组一组像冰雹一样从空中顷泻下来,在舰船的周围炸起子巨大的水仆,码头上的房屋、铁轨和绳索都被炸得到处乱飞……”
周老说,那天的战-斗异常激烈,码头都炸烂了,但舰上的战斗士们却越战越勇,我们的军舰也无大碍。这是因为我军舰上的炮火很猛烈,敌机为避开我们的火力网,总是飞得很高,所以他们始终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只是最后一天,敌人的一架飞机突然俯冲下来,一颗炸弹落到舰上,史德基就址在这时受的重伤。
一个电话,“冰山”渐浮水面
《青岛早报》记者王铎根据老同志们提供的线索,亲自驾车去有关地址寻找。金口路居委会主任告诉他说:“我们这里只有5名烈士,可惜里面没有史德基。”莱阳路居委会的两位副主任,一口气将管辖区域的400多户居民查了个遍,同样还是没打找到烈士的家人。
关于史德基父亲当年在福禄寿心影院工作一事,市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笔者:“我们发动了所有的职工回忆,查阅档案。只要烈士父亲在我们电影行业工作过,就一定能找到线索。我们已和当年福禄寿心影院的老职工取得联系,他从上世纪40年代起—直在这家电影院工作,但不记得有一位姓史的。”
正在这最难的时候,一个电话使沉寂55年的“冰山”浮出水面。一位曲姓男子打来电话说:“今天上午,一些老邻居告诉我的母亲,说报上的事情好像是我家的事。我母亲找来报纸一行,怔住了,原来‘重庆号’老战士找2004年的人是我二舅。”
7月11日,在团青岛八大峡新村,记者见到了史德基烈士的妹妹、71岁的史建华人妈。一见面,上大妈红着眼圈儿激动地说:“一听说报社、老战士和许多市民都在帮忙寻找我的家人,心里非常感动。其实,我哥哥牺牲的详细情况,我们家里人并不知道。我大哥曾去葫芦岛查找厂很多年,所有的墓碑邢看遍了,就是没有哥哥的。”史大妈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有关哥哥的重要档案:“家属证”和“牺牲通知书”。
在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军人家属证》中,我们还看到了以下的信息,在“何时何地入伍”一栏内是这样记述的:“1947年参加国民党海军,任“‘重庆号,军舰士兵,该舰于1949年宣告起义。”而在“现在何部任何职责”栏内,有‘重庆号’起义后匪帮派机轰炸,因奋力反击而致阵亡”的字样。
上而的信息,让史大妈一家认为:史德纂是烈士无疑,但由于没有在葫芦岛找到墓碑,他们就推算可能与“重庆号”—起巳沉人海底了。这次通过许多老战友回忆哥哥的英雄小迹,史大妈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又重新见到了55年前的哥哥。
史大妈说,她家兄弟姐妹一共是;是:大哥史君亭、二哥史德基、姐姐史建萍和自己。父亲就是当时青岛有名的“刀马旦”。老家是山东蓬莱。
55年的心愿,了结了
20047月13门上午,当年“重庆忠”巡洋舰上四位老战士周正、艾超奇、丁柱辰和李传祥,带着救百名战友的嘱托,手捧鲜花来到了史建华家。
当四位老战士看到史德基的一些遗物和档案之后,睹物思人、思绪万千,大家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
李传祥说:“战友情,我一辈子山不会忘。这次见面虽然很不容易,但《青岛早报》还是给了我们这次机会。”
史大妈说:“我们全家人还打个愿望,就是一定要到锦州烈士陵园给我哥哥扫墓,并将错了的墓碑改正过来,以告以哥哥的在天之灵。”临别时,史大妈与老战士们难合难分,依依话别。艾老说:“战友情比亲情还深,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您的。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