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它包含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核算以及精细化分析等过程。通过对医院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后勤组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降低运营成本。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医院后勤成本管控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院后勤成本管控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后勤;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它包含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核算、精细化分析。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后勤组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降低运营成本。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医院后勤成本管控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医院后勤成本管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医院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重视成本核算分析工作,提高医院员工成本控制意识
(一)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加大成本管控力度,采用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工具进行成本核算
同时,管理人员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大对后勤成本控制的宣传,比如院周会、干部座谈会、院报、院内网通知等途径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鼓励医院所有职工从身边小事开始,节约资源、节约成本。比如,提倡职工双面打印、推行无纸化办公;加强医院公务车节能管理;离开时谨记关闭电灯、电脑;严格执行空调室内温度標准,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等。
(二)优化后勤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应当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的基本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科室和管理组织架构,减少人工和物耗支出,提高工作效率、整合机构、减少冗员,降低人力成本,完善人员考勤制度。新增自助挂号机、收款机、替代人力成本;推行诊间结算,提高医院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后勤非核心业务外包,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随着后勤保障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市场条件的逐渐成熟,提倡医院实行部分后勤业务外包化。适合外包的业务主要有:劳务提供、废弃物处理、技术和餐饮服务、安全及消防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维修、设备维修等。 在与社会化服务公司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服务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参照外包服务质量与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内容,建立外包业务监管组织架构,成立针对外包业务的考核小组和质量监管部门。重点加强外包业务的环节管理,不断完善外包业务的考核办法。由临床服务部、卫生保洁管理科、物业公司、病区组成考核小组,让患者、员工参与评价反馈,并将服务质量进行量化,每月通过对外包服务满意度调查反馈情况对外包服务质量控制。考核结果与外包业务费用直接挂钩,满意度较低的项目实行扣款管理,以此促进外包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在餐厅管理、保洁保卫、科室物资配送等项目外包之后,相应的人力成本减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得到了保障,是一项适应当代医院发展需求的决定。
二、加强医院后勤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增强成本核算准确性
(一)加强医院内部全成本核算建设,确保全成本核算数据的精细化
全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进行成本管理。而成本管理是一项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耗用的材料成本、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及水费、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等支出都计入医疗成本。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将后勤部门的费用支出进行统计和归集,准确分摊到业务科室,为医院后勤成本管控提供数据支持。
(二)建立健全医院后勤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
对医院成本费用预算精细化,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强化预算约束,健全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实行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召开预算会议,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利用预算这一动态的管理工具,实现医院经营过程中的有效监控。定期对成本费用预算执行请款进行考核、评价、分析,及时发现医院在后勤成本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偏离预算标准金额比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找出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属于特殊性费用支出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并及时调整预算。建立医院预算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费用预算执行较好或者有明显节约的项目给予肯定和奖励,对预算执行情况明显不好的项目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三)完善后勤成本核算方法,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引入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推行关键绩效(KPI)管理,通过对组织内部某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数、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侧重有效工作行为,考核关键业绩,完善后勤人员绩效考核。加强后勤物资采购、出入库核算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物资的盘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对于购进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运营使用情况的经济效益分析,着重解决行政后勤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注重控制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增加后勤的服务效益。
三、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增强医院隐性成本的管控
医院的隐性成本包括机制成本、制度成本、资源闲置成本、质量成本。其中机制成本是指由于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营私舞弊等造成的成本。制度成本包括制度推广、部门协调等相关成本。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监督有利于医院隐性成本的管控,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保障是完善的工作制度,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通过后勤主管院长统筹管理后勤部门的工作,定期召开医院行管后勤各部门的例会,总结各部门的工作进程、促进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深化职工的“岗位职责”意识。医院修订出版了后勤服务的规章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科研教学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财务审计工作制度》、《物品管理工作制度》、《后勤保卫工作制度》等。同时还细化了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具体阐述了后勤各部门,从普通工作人员到领导层的岗位职责。例如财务部门中,详细规定了记账会计、成本会计、主管会计、工资会计、药房会计、预算会计等各岗位的职责。明确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为后勤部门的管理者进行管理和监督提供了依据,是员工绩效考核的“法律依据”,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方便了部门负责人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四、注重细节管理,优化、细化后勤服务流程
以病人为中心,开展特色服务,实行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挂号,设立后勤服务值班室,24小时为病人提供电话服务。加强导医人员管理,做到更好更优的为就诊的病号服务。配备电梯工作人员,疏导乘梯人员,保障乘梯安全。规范物资采购与领用流程,加强后勤物资采购、入库、出库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后勤物资领用制度,细化后勤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努力提高群众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五、结束语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后勤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完善制度和工作流程、实行后勤服务成本核算和后勤服务业务外包等已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后勤成本控制以及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有利于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认识到后勤业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后勤成本控制,不断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茂祥.浅谈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与成效[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150).
[2]夏志高.医院后勤管理成本控制探索[J].管理事业,2012,(10).
[3]管德赛,王宝姣.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节能工作中的实践与成效[J].现代医院,2014,(14).
作者简介:孟祥菊,临沂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医院后勤;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它包含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核算、精细化分析。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后勤组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降低运营成本。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医院后勤成本管控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医院后勤成本管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医院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重视成本核算分析工作,提高医院员工成本控制意识
(一)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加大成本管控力度,采用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工具进行成本核算
同时,管理人员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大对后勤成本控制的宣传,比如院周会、干部座谈会、院报、院内网通知等途径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鼓励医院所有职工从身边小事开始,节约资源、节约成本。比如,提倡职工双面打印、推行无纸化办公;加强医院公务车节能管理;离开时谨记关闭电灯、电脑;严格执行空调室内温度標准,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等。
(二)优化后勤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应当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的基本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科室和管理组织架构,减少人工和物耗支出,提高工作效率、整合机构、减少冗员,降低人力成本,完善人员考勤制度。新增自助挂号机、收款机、替代人力成本;推行诊间结算,提高医院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后勤非核心业务外包,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随着后勤保障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市场条件的逐渐成熟,提倡医院实行部分后勤业务外包化。适合外包的业务主要有:劳务提供、废弃物处理、技术和餐饮服务、安全及消防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维修、设备维修等。 在与社会化服务公司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服务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参照外包服务质量与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内容,建立外包业务监管组织架构,成立针对外包业务的考核小组和质量监管部门。重点加强外包业务的环节管理,不断完善外包业务的考核办法。由临床服务部、卫生保洁管理科、物业公司、病区组成考核小组,让患者、员工参与评价反馈,并将服务质量进行量化,每月通过对外包服务满意度调查反馈情况对外包服务质量控制。考核结果与外包业务费用直接挂钩,满意度较低的项目实行扣款管理,以此促进外包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在餐厅管理、保洁保卫、科室物资配送等项目外包之后,相应的人力成本减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得到了保障,是一项适应当代医院发展需求的决定。
二、加强医院后勤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增强成本核算准确性
(一)加强医院内部全成本核算建设,确保全成本核算数据的精细化
全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进行成本管理。而成本管理是一项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耗用的材料成本、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及水费、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等支出都计入医疗成本。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将后勤部门的费用支出进行统计和归集,准确分摊到业务科室,为医院后勤成本管控提供数据支持。
(二)建立健全医院后勤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
对医院成本费用预算精细化,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强化预算约束,健全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实行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召开预算会议,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利用预算这一动态的管理工具,实现医院经营过程中的有效监控。定期对成本费用预算执行请款进行考核、评价、分析,及时发现医院在后勤成本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偏离预算标准金额比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找出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属于特殊性费用支出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并及时调整预算。建立医院预算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费用预算执行较好或者有明显节约的项目给予肯定和奖励,对预算执行情况明显不好的项目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三)完善后勤成本核算方法,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引入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推行关键绩效(KPI)管理,通过对组织内部某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数、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侧重有效工作行为,考核关键业绩,完善后勤人员绩效考核。加强后勤物资采购、出入库核算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物资的盘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对于购进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运营使用情况的经济效益分析,着重解决行政后勤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注重控制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增加后勤的服务效益。
三、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增强医院隐性成本的管控
医院的隐性成本包括机制成本、制度成本、资源闲置成本、质量成本。其中机制成本是指由于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营私舞弊等造成的成本。制度成本包括制度推广、部门协调等相关成本。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监督有利于医院隐性成本的管控,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保障是完善的工作制度,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通过后勤主管院长统筹管理后勤部门的工作,定期召开医院行管后勤各部门的例会,总结各部门的工作进程、促进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深化职工的“岗位职责”意识。医院修订出版了后勤服务的规章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科研教学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财务审计工作制度》、《物品管理工作制度》、《后勤保卫工作制度》等。同时还细化了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具体阐述了后勤各部门,从普通工作人员到领导层的岗位职责。例如财务部门中,详细规定了记账会计、成本会计、主管会计、工资会计、药房会计、预算会计等各岗位的职责。明确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为后勤部门的管理者进行管理和监督提供了依据,是员工绩效考核的“法律依据”,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方便了部门负责人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四、注重细节管理,优化、细化后勤服务流程
以病人为中心,开展特色服务,实行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挂号,设立后勤服务值班室,24小时为病人提供电话服务。加强导医人员管理,做到更好更优的为就诊的病号服务。配备电梯工作人员,疏导乘梯人员,保障乘梯安全。规范物资采购与领用流程,加强后勤物资采购、入库、出库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后勤物资领用制度,细化后勤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努力提高群众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五、结束语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后勤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完善制度和工作流程、实行后勤服务成本核算和后勤服务业务外包等已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后勤成本控制以及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有利于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认识到后勤业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后勤成本控制,不断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茂祥.浅谈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与成效[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150).
[2]夏志高.医院后勤管理成本控制探索[J].管理事业,2012,(10).
[3]管德赛,王宝姣.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节能工作中的实践与成效[J].现代医院,2014,(14).
作者简介:孟祥菊,临沂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