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墨天命观之异同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哲学思想之中,“天命”思想有着始基性的意义,可以说它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命运论一度曾被视为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重要命题,被古今中外哲学家经常拿来探讨。笔者认为命运论其实是一个关于如何看待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而如何对待命运问题则是一个关乎人生智慧的问题。
  天命通常是指非人力所能改变的神秘的客观必然性。从商周时代开始,上天就被认为是主宰人类社会的至上神,商代称帝或上帝,周代则称天。天的命令,就是天命。大约从孔子开始,思想家们就开始关注天命问题与人生哲学的关系,在先秦哲学中,主要有儒家的知命观,道家的安命观,墨家的非命观为代表的三种典型的命运观。这里暂且把道家的安命列入儒家,因为二者都承认天命的存在,从这点上来讲其与墨家的非命显然是有矛盾的,作为当世的显学集大成者,二者的思想里却存在着这么明显的矛盾,那么对于二者的比较就显的很有趣而且有必要了。
  儒家的天命观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原始宗教的天,来源于殷文化带有迷信色彩的天命观,但孔子对其进行了改造,强调畏天命,更强调知天命。二是作为道德源泉和依据的天,与周初统治者解释政权来源的民意论的天命观有关,但孔子对之作了由政治而伦理的转换。
  孔子承认“天命”。他在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道德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孔子不仅认为自然界的事情由天命来支配,而且认为人的贫富、贵贱、成败、甚至生死也都是由天命决定的,因此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他认为人们应该承认天命,并且顺天命而行,否则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但是与此同时,孔子也认为,一个人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尽力去做好自己的该做的事,“知其不可而为之,尽人事然后听其自然”。关于人的品德和思想,孔子则认为完全由人的自身努力所决定,而与天命无关,比如他说:“为仁由己”。孔子没有否定天命,但对天命的威力做了限制,天命可以让人的某些正确的行为不成功,但不能阻止人去做正确的事情。
  在对待“鬼神”的问题上,孔子的态度是模糊的,他并没有对鬼神进行绝对的肯定或是否定,基本上采取的是“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点从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的话语中便可以体会出。
  孔子的天命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他是公认的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因此,儒家的天命观往往以他的思想为代表,而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又极其广泛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的特征是,人所探究与追寻的对象从“神灵”转向“人事”。人们关注的内容也从未知世界转向了现实世界,“不言鬼神,不问生死”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普遍观念。由于孔子对天命思想当中的有关“鬼神”内容并没有完全否定,因此,许多中国人对“鬼神”的观念便停留在信则有,不信则无,既信又不信的状态中。
  与孔子有所不同,墨子是诸子百家中更注重人本主义思想的一位。在天命观上,他的“天”基本上沿袭的是商周时代的“天”,认为它能够主宰万物并能够赏善罚恶。他认为“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息,其明久而不衰”(《墨子·法仪》),也就是天好比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灵,时刻影响着世间万物。可以说在对待鬼神的态度上墨子是极尽肯定的,他曾经一度尝试通过查找史料记载来证明鬼神的存在,由于它的无所不能和赏善罚恶,因此墨子主张人在受到压迫或威胁时应该向鬼神祈求帮助,比如说在军事战争中,“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墨子·明鬼下》),墨子的“明鬼”思想旨在证明鬼神的存在、宣扬鬼神赏善罚恶的能力,其目的是激励世人“顺天意”行事,行善事,以改变人民相害相残的现状,改变人民的悲惨命运。
  墨子虽然主张天能够主宰一切,然而但他对孔子的“命定论”却是反对的。他认为,天虽然能够控制、约束人的言行,然而事物发展的好坏却是取决于“人力”。 主张人应该强力从事以顺天意,“人力”即人的能力,他说:“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在乎汤武而天下治。”(《墨子·非命下》),“则夫岂可谓有命哉?”(《墨子·非命下》)意思是只有圣明贤德的君主才能铸就丰功伟业,残忍暴虐的统治者则会毁掉国家。另一方面,他也不认同人天生就有贵贱尊卑之分,尤其反对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强调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后天环境形成的。
  墨子的观点表面上看来像是矛盾的。其实不然。由于墨家代表的是小手工业者的阶层,这个阶层基本处于社会的底层,与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不同,他们需要的是功利,而实现功利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的安定。他们渴求实实在在的功利,然而现实太过于残酷。他们对如何实现这种目标毫无办法。于是墨子便将这种思想引入他的天命观:既重视客观条件的作用,人的力量。同时又强调神灵对社会的规范和约束。
  我们不难看出墨子的“非命”观其内在本质亦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他希望人从对于“天命”的无可奈何中解脱出来,让人们相信一切都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人的“命”虽然掌控在天的手中,但是命运不是前定的,而是后天的,可以改变的。个人通过努力可以最终影响天意,从而得到天的不同恩赐,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实从孔子与墨子的天命观思想中不难发觉出,先秦哲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基本上是理性的,强调人应该在命运面前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当下,保持这种态度可以使我们以一种宁静豁达的气度,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应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从而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其重要。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传授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它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那么,初中信息技术课怎样上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既会学习又懂创新的信息技术预备人才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上好信息技术第一课
期刊
课堂管理也是正常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目前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管理成了信息技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13年了,如何使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想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和看法。  一、信息技术课堂管理问题分析  (一)课堂常规的淡化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属于边缘学科,原来还有一个等级考试,作为报考重高、优高的加分,有5分的分值。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都会以等级
期刊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几年来,自己在不断尝试着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失败的困惑。冷静地分析成功和失败的教学经历,我体会到: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绝非一把万能钥匙,它绝不可能完全取代现行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只有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
期刊
摘要: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阅读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民族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如何让一节新课从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门艺术。  一、导入原则  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入”。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应当遵循客观规律。我们在设计新课导入时,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导入要有音乐性,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导入应贴近教材,为教学
期刊
【摘要】 本文在研究案例教学法和PDCA循环基本概念及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在物流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根据教学目标,策划案例教学过程,实施案例教学,检查案例教学效果,对案例教学情况进行总结,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教学改革;PDCA循环;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专业是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型的新兴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随着物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今天,课改已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已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
期刊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特点  1.感性特点  概念是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有效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的,所以概念给人们的感觉是抽象的。但是概念并非凭空产生的,离开了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有效积累,人们也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建构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是感性的。  (1)观察和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探索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