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看了《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7日)上刊载的题为《竺可桢:“浙大保姆”》一文,感触颇深。1936年,气象学家竺可桢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在竺可桢的带领下,浙大的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视竺可桢的管理故事,笔者看到了学者型校长的魅力。
学者的心胸:用人唯才,使才尽其用
竺可桢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着圆圆的眼镜,看上去颇有苦行僧的味道。但是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心胸如日月山川般开阔坦荡。
在竺可桢的眼里,人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以他爱护人才,容纳人才。当时浙大聘请的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费巩,说话尖刻。在一次教务会上,费教授指着竺可桢的鼻子说:“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听了,含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请他做训导处长。
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但脾气暴躁。浙大因战争西迁,束星北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竺校长后面,细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做法,与他私交也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费尽心神。
用人是校长最大的学问,手下有一批强将,才能开拓天地。强将是靠心胸去发现与培植的。聘用冷嘲热讽的训导长、脾气暴躁的教授,折射出学者校长宽阔的心胸。学校管理者只有具备开阔的心胸,才能认识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学者的品性:心中唯才,使人才云集
竺可桢在就任声明中指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因此,在生活中,他总是把教授放在第一的位置。
抗战期间,竺可桢带领全校师生700多人初迁浙西天目山、建德,后西迁江西。此时,其夫人张侠魂、次子竺衡患病,因缺医少药,相继去世。尽管日子如此艰难,但他仍然作出了这样的举动:把工资分给教员们,自家却在新年之夜吃霉米。数学教授苏步青每每提及这位老校长,总反复叨念:“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正是这样,在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凡,却都对竺可桢钦佩有加。
今天,我们要传承的不是“分工资,吃霉米”的做法,而是学者校长“看淡得失,重视人才”的品性。只有在尊崇学问的环境里,才会有人才云集的盛况。学者的坚守:学研为本,促学术发展
抗战期间,竺可桢一心处理师生的生活、学习、搬迁、防空等杂务,事情千头万绪。在公务繁忙之余,竺可桢依然坚持学者不可以远离学术研究的思想。1943年,他着手研究二十八星宿起源这一重大问题。仅3个月,他阅读了近百部中外古籍、近著,涉及天文气象、古诗词、算学、甲骨文、梵文等,而后动笔起草《二十八星宿的起源》一文。他在日记中写道:“余历来作文无此次之苦者,因时间太局促,只有偷闲于批公文及写信之外,始有时间,以此常于8点后写至子夜始止。”此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欲将此文编入《中国天文史》中,竺可桢应约改写成英文后,又在美国《大众天文》中刊出。
时局动荡,校内政治力量复杂。竺可桢却始终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就任校长时,他曾与相关部门约法三章,第二条就是“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他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竺可桢自身的学术意识,促动了整个学校的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竺可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为学生营造了一片学习的净土,最终使浙大人才辈出。
书评家马勇曾感叹,在当时动荡的时局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并没有就此垮台,相反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民族复兴保留了难得的读书种子,毫无疑问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还有一批有见解、有能力的大学校长。
独立的思想是个体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没有独立思想的学者不是真学者,没有独立思想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校长是否有坚持教育主见的意识与实践教育理想的态度,是一名事务性校长与学者型校长的分水岭。
(编辑 许丽艳)
学者的心胸:用人唯才,使才尽其用
竺可桢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着圆圆的眼镜,看上去颇有苦行僧的味道。但是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心胸如日月山川般开阔坦荡。
在竺可桢的眼里,人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以他爱护人才,容纳人才。当时浙大聘请的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费巩,说话尖刻。在一次教务会上,费教授指着竺可桢的鼻子说:“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听了,含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请他做训导处长。
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但脾气暴躁。浙大因战争西迁,束星北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竺校长后面,细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做法,与他私交也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费尽心神。
用人是校长最大的学问,手下有一批强将,才能开拓天地。强将是靠心胸去发现与培植的。聘用冷嘲热讽的训导长、脾气暴躁的教授,折射出学者校长宽阔的心胸。学校管理者只有具备开阔的心胸,才能认识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学者的品性:心中唯才,使人才云集
竺可桢在就任声明中指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因此,在生活中,他总是把教授放在第一的位置。
抗战期间,竺可桢带领全校师生700多人初迁浙西天目山、建德,后西迁江西。此时,其夫人张侠魂、次子竺衡患病,因缺医少药,相继去世。尽管日子如此艰难,但他仍然作出了这样的举动:把工资分给教员们,自家却在新年之夜吃霉米。数学教授苏步青每每提及这位老校长,总反复叨念:“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正是这样,在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凡,却都对竺可桢钦佩有加。
今天,我们要传承的不是“分工资,吃霉米”的做法,而是学者校长“看淡得失,重视人才”的品性。只有在尊崇学问的环境里,才会有人才云集的盛况。学者的坚守:学研为本,促学术发展
抗战期间,竺可桢一心处理师生的生活、学习、搬迁、防空等杂务,事情千头万绪。在公务繁忙之余,竺可桢依然坚持学者不可以远离学术研究的思想。1943年,他着手研究二十八星宿起源这一重大问题。仅3个月,他阅读了近百部中外古籍、近著,涉及天文气象、古诗词、算学、甲骨文、梵文等,而后动笔起草《二十八星宿的起源》一文。他在日记中写道:“余历来作文无此次之苦者,因时间太局促,只有偷闲于批公文及写信之外,始有时间,以此常于8点后写至子夜始止。”此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欲将此文编入《中国天文史》中,竺可桢应约改写成英文后,又在美国《大众天文》中刊出。
时局动荡,校内政治力量复杂。竺可桢却始终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就任校长时,他曾与相关部门约法三章,第二条就是“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他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竺可桢自身的学术意识,促动了整个学校的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竺可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为学生营造了一片学习的净土,最终使浙大人才辈出。
书评家马勇曾感叹,在当时动荡的时局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并没有就此垮台,相反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民族复兴保留了难得的读书种子,毫无疑问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还有一批有见解、有能力的大学校长。
独立的思想是个体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没有独立思想的学者不是真学者,没有独立思想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校长是否有坚持教育主见的意识与实践教育理想的态度,是一名事务性校长与学者型校长的分水岭。
(编辑 许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