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只有七八年历史的新生学校,所在的江苏省张家港市是长江口一座新兴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但建市历史才20年,文化根基相对薄弱。与那些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老校相比,我们在校外没有可依托的文化古迹,在校内也还没来得及产生卓有建树的名人。
历史文化的“贫瘠”是横亘在我校文化建设面前的一道障碍!然而,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生命要素,我们没有时间慢慢等历史把文化沉淀下来再用它去滋养学生。有丰厚历史的学校固然令人倾慕,但是缺乏文化祖荫的年轻学校同样可以白手起家去创造自己的文化,没有历史不等于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或许更能甩脱因袭的重负,在白纸上自由大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涵养自己的文化。本着这种思路,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文化建设实践。
一、何去何从:在学校文化建设之前的思考
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之前,我的脑海中跳出一连串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决定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方向。
首先,学校文化应走向哪里?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文化氛围下,学校文化建设该向哪里走,管理者本身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理念。我认为,学校文化的使命在于传承与创新,应着眼于学生健康精神的培育和完全人格的养护。它理应远离作秀,抵达朴素;远离浮躁,抵达沉静;远离功利,抵达本真。
其次,学校文化应该由谁来建设?
诚然,校长的文化视野、文化判断力和选择力是决定一所学校文化品貌最关键的因素,校长理应成为学校文化的设计者、宣传者和执行者。然而,真正的文化基于一个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信奉和执行,没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由校长带动教师、教师带动学生链动式地实施,应当是在校长引领下全体师生围绕其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共同设计、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再次,学校文化建设在多大程度上可为?
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上百种。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的界定简洁明了:“学校文化就是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各种观念、制度、行为、环境、历史等要素的集合体。”这个定义几乎包罗了学校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一切。但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往文化建设这个筐里装,学校文化建设是否会走向泛化?
事实上,在任何一种主流价值观导引的主流文化之下,都存在着多种亚文化形态,而后者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力往往超过前者,因为,亚文化大多是自下而上、自发生成的,更容易深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并快速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我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种文化形态,教师群体中同样存在与主流文化不协调甚至冲突的亚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坚持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发现、肯定每一种亚文化形态的优点,或许,学校文化就会拥有“杂交优势”,从而获得更强劲的生命力。
二、且思且想:进行学校文化设计
学校文化设计的第一步:确立核心价值观
我们学校的定位是:一所以文化来经营品牌的学校。因此,校名、校训、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都努力突出本校的精神内核。
学校以常青藤来命名,首先因为它是一种富有生命感的常绿植物,它根茎发达,适应性强,始终攀援而上,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同时它又是一种象征:绿色、青春、健康、活力、生命、顽强、上进;它还是一个品牌:以哈佛、耶鲁为代表的“常青藤联盟”(IvyLeague)是美国大学中的佼佼者,是全球优秀学子心中的圣地。我们用它来为学校命名,寄托着我们美好的教育理想,象征着“永远向上、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常青藤精神。学校以“公、诚、勤、勇”为校训,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传承其精髓为己任。我们汲取儒道文化创作的校歌,寄托了“常青藤人”鲲鹏展翅的壮志豪情和兴校报国的责任意识。我们提出“使命引领、科学取向、和而不同、臻于至善”的办学理念,“文化兼容、知行卓越、个性舒展、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完成了一个学校的基本文化构架。
为了使相对抽象的文化内涵具体清晰起来,更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论证,我把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定在四个意识上: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观念层面上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同和接受。我校学校文化的“底座”就建筑在这四个基点之上。
学校文化设计的第二步:勾勒学校文化愿景
台湾文化学者龙应台女士说过:“是文化的力量,将无意义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生造福。一所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在其学校文化从无到有、由庞杂到精致的过程中,杂质沉淀了,虚浮的蒸发了,真正的精华则内渗到每一个细节,直至大象无形,充盈于校园的每个角落,气韵四溢,香泽周边。
在这种文化滋养下的教师和学子,他们永远乐观向上,永远不会屈服、放弃;他们懂得遵守规则,他们勇于承担责任;他们尊重自己,不苟且,有品位;他们也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有道德;他们还懂得尊重自然,不掠夺,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龙应台语)从多种文化的累积到精华的积淀固化,直至形成特有的文化磁场,在它的熏染影响下,代代学子将携带着母校的文化基因到各自的领域中去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三、边行边问: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学校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做”的学问,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纲领。瞄准文化愿景,脚踩坚实的大地,我们以“边行边问”的姿态一路走来。“做”是判断与选择,它挑战校长的文化判断力和选择力,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做”是执行,它挑战教师团队的文化执行力,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做”还是反思,没有反思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自新。建校以来,我校从未停止过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 文化建设在环境中
静态环境是物化的文化,表现为学校的外观营建。古朴厚重,刻有“我是地球村村民”的天然石雕挺立在校门口最显眼之处。高高飘扬的英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国旗,昭示学校文化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学校正门厅的红木雕花的扬州漆画屏风以及背面古雅的校歌歌词,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常青藤学子做人三字格”镌刻在墙壁上,作为学生日常品行的指导。自行车库檐上“忠(尽忠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亲情)、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础)、礼(人际 文明的规范)、义(对人间正道的向往)、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这“立身八字诀”及其精要释义,为学生树立了修身养德的标杆。每个楼梯的转角处都悬挂着历届英才意气风发的照片。每年书画节上学生的获奖书画作品,装裱以后挂起来,成了走廊上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教室的黑板上方,深蓝色的两行中英文标语“我与祖国共奋进!”激发着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教学楼中间的一方草地和池塘,是师生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操场一侧雪白的钟楼和爬满凌霄花的游廊,是学校建筑中最灵动的文化符号……这些看似表层的有形的文化,其用意至深、内涵至美。师生长年浸润其中,涵养了“常青藤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2 文化建设在活动中
如一年一度的为期一周的文化教育节,是动态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文化教育节包括书画作品展、电影海报展、陶艺作品展等;有六场主题表演及比赛:辩论赛、学生原创作品朗诵比赛、十佳歌手演唱比赛、服饰文化展示、特长生特长展示、综艺歌舞晚会。文化教育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有的活动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方案,自己组织主持。比如时装表演,服装从哪里来,展示时搞什么造型、选什么音乐,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文化夜市一条街”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保留节目。由每班学生自己设计操办的饮食、文化用品摊点,是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和实践现代商业文化的窗口。学生既要动脑策划,又要动手摆布,更要动嘴推销,充分锻炼了决策能力、办事能力和交际能力。
我校独具特色的学长团引领制、学生校长助理制、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建设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搭建了平台。其他学校开始用“常青藤的学生有点不一样”来评价我校学生,这气质上的“不一样”大概就是我校“不一样”的文化所致吧。
3 文化建设在仪式中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仪式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并表征了某一时代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等等。仪式能够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集合起来,使意义通过仪式得到表现和强化。仪式的多次重复,也就成为一种记忆特别深刻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民俗,甚至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群体的一种精神与心理的需要。
我校重视仪式文化的建设,除了每周常规的升旗仪式、每年的运动会颁奖授牌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外,还有学生校长助理就任宣誓仪式、年度十大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颁奖仪式等。每年的十大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颁奖仪式,是学校年末的一件盛事。从师生提名、到事迹宣传、再到全体师生投票、再到最后与新春文艺会演相结合的颁奖仪式,师生全员参与、充分互动。颁奖仪式热烈、隆重、庄严,每一个感动校园人物都配有一段凝练动人的颁奖词,颁奖仪式成为全校师生的一次精神洗礼。
4 文化建设在课程中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育人取向的直接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决定着学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关注了两组关系,其一是科学与人文配合,其二是学习与实践整合。
学校要切实展现文化的传承就必须摆正人文学科的位置。我校的校本课程中有这样一些科目:中学生人际关系学、校园人文环境设计、名人成长与家庭环境,等等。社团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参与热情最高、主动性最强的项目。全校学生自发组建了30余个社团,学生自聘指导教师,在学生校长助理、社团自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有序运行。
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课程。除了在本地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外,学校还在校内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比如:校运会是每个学校都有的传统项目,但在我校的校本课程中有这样一个其他学校没有的科目——学生裁判培训,一大批学生通过培训取得校运会裁判员资格,持证上岗。又如:学校把操场边缘的闲地开辟为蔬菜种植园地,由生物教师担任课程设计者,开展蔬菜种植研究并开设实践课程。再如:我们把原先仅作为景观资源的小池塘作为课程资源,在池塘中种上睡莲,放养各种淡水鱼,由生物、地理教师设计课程。在市气象局专家和地理教师的指导下,校内气象站的工作完全由学生负责,学生每日观测、记录,把每日的天气预报打在电子屏幕上。校内的建筑、植被等功能性资源和景观资源都被逐步纳入课程资源的范畴。每年一次的远足也被明确地排进社会实践课程中。
我校提倡的是“用灵魂滋养灵魂,用底气打造底气”的教育。课程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其自身也是实施课程的首要的条件性资源。全校教师在使自己成为一个丰富的“课程资源库”的追求上达成了共识。迄今为止,我校教师依据自身兴趣特长开发的校本课程已有数十门。我们还发现: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个性特长,以及在学习中的独到见解、疑惑等,都是构成课程资源的元素,学生也是学校最具活力和后劲的课程资源。比如:由高年级的优秀学生组成的学长团,他们的学习心得、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乃至人生信念、价值观等,都是低年级学生的教育资源。
编辑:孙金鑫
历史文化的“贫瘠”是横亘在我校文化建设面前的一道障碍!然而,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生命要素,我们没有时间慢慢等历史把文化沉淀下来再用它去滋养学生。有丰厚历史的学校固然令人倾慕,但是缺乏文化祖荫的年轻学校同样可以白手起家去创造自己的文化,没有历史不等于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或许更能甩脱因袭的重负,在白纸上自由大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涵养自己的文化。本着这种思路,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文化建设实践。
一、何去何从:在学校文化建设之前的思考
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之前,我的脑海中跳出一连串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决定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方向。
首先,学校文化应走向哪里?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文化氛围下,学校文化建设该向哪里走,管理者本身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理念。我认为,学校文化的使命在于传承与创新,应着眼于学生健康精神的培育和完全人格的养护。它理应远离作秀,抵达朴素;远离浮躁,抵达沉静;远离功利,抵达本真。
其次,学校文化应该由谁来建设?
诚然,校长的文化视野、文化判断力和选择力是决定一所学校文化品貌最关键的因素,校长理应成为学校文化的设计者、宣传者和执行者。然而,真正的文化基于一个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信奉和执行,没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由校长带动教师、教师带动学生链动式地实施,应当是在校长引领下全体师生围绕其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共同设计、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再次,学校文化建设在多大程度上可为?
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上百种。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的界定简洁明了:“学校文化就是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各种观念、制度、行为、环境、历史等要素的集合体。”这个定义几乎包罗了学校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一切。但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往文化建设这个筐里装,学校文化建设是否会走向泛化?
事实上,在任何一种主流价值观导引的主流文化之下,都存在着多种亚文化形态,而后者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力往往超过前者,因为,亚文化大多是自下而上、自发生成的,更容易深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并快速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我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种文化形态,教师群体中同样存在与主流文化不协调甚至冲突的亚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坚持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发现、肯定每一种亚文化形态的优点,或许,学校文化就会拥有“杂交优势”,从而获得更强劲的生命力。
二、且思且想:进行学校文化设计
学校文化设计的第一步:确立核心价值观
我们学校的定位是:一所以文化来经营品牌的学校。因此,校名、校训、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都努力突出本校的精神内核。
学校以常青藤来命名,首先因为它是一种富有生命感的常绿植物,它根茎发达,适应性强,始终攀援而上,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同时它又是一种象征:绿色、青春、健康、活力、生命、顽强、上进;它还是一个品牌:以哈佛、耶鲁为代表的“常青藤联盟”(IvyLeague)是美国大学中的佼佼者,是全球优秀学子心中的圣地。我们用它来为学校命名,寄托着我们美好的教育理想,象征着“永远向上、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常青藤精神。学校以“公、诚、勤、勇”为校训,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传承其精髓为己任。我们汲取儒道文化创作的校歌,寄托了“常青藤人”鲲鹏展翅的壮志豪情和兴校报国的责任意识。我们提出“使命引领、科学取向、和而不同、臻于至善”的办学理念,“文化兼容、知行卓越、个性舒展、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完成了一个学校的基本文化构架。
为了使相对抽象的文化内涵具体清晰起来,更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论证,我把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定在四个意识上: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观念层面上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同和接受。我校学校文化的“底座”就建筑在这四个基点之上。
学校文化设计的第二步:勾勒学校文化愿景
台湾文化学者龙应台女士说过:“是文化的力量,将无意义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生造福。一所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在其学校文化从无到有、由庞杂到精致的过程中,杂质沉淀了,虚浮的蒸发了,真正的精华则内渗到每一个细节,直至大象无形,充盈于校园的每个角落,气韵四溢,香泽周边。
在这种文化滋养下的教师和学子,他们永远乐观向上,永远不会屈服、放弃;他们懂得遵守规则,他们勇于承担责任;他们尊重自己,不苟且,有品位;他们也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有道德;他们还懂得尊重自然,不掠夺,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龙应台语)从多种文化的累积到精华的积淀固化,直至形成特有的文化磁场,在它的熏染影响下,代代学子将携带着母校的文化基因到各自的领域中去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三、边行边问: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学校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做”的学问,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纲领。瞄准文化愿景,脚踩坚实的大地,我们以“边行边问”的姿态一路走来。“做”是判断与选择,它挑战校长的文化判断力和选择力,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做”是执行,它挑战教师团队的文化执行力,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做”还是反思,没有反思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自新。建校以来,我校从未停止过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 文化建设在环境中
静态环境是物化的文化,表现为学校的外观营建。古朴厚重,刻有“我是地球村村民”的天然石雕挺立在校门口最显眼之处。高高飘扬的英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国旗,昭示学校文化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学校正门厅的红木雕花的扬州漆画屏风以及背面古雅的校歌歌词,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常青藤学子做人三字格”镌刻在墙壁上,作为学生日常品行的指导。自行车库檐上“忠(尽忠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亲情)、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础)、礼(人际 文明的规范)、义(对人间正道的向往)、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这“立身八字诀”及其精要释义,为学生树立了修身养德的标杆。每个楼梯的转角处都悬挂着历届英才意气风发的照片。每年书画节上学生的获奖书画作品,装裱以后挂起来,成了走廊上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教室的黑板上方,深蓝色的两行中英文标语“我与祖国共奋进!”激发着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教学楼中间的一方草地和池塘,是师生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操场一侧雪白的钟楼和爬满凌霄花的游廊,是学校建筑中最灵动的文化符号……这些看似表层的有形的文化,其用意至深、内涵至美。师生长年浸润其中,涵养了“常青藤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2 文化建设在活动中
如一年一度的为期一周的文化教育节,是动态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文化教育节包括书画作品展、电影海报展、陶艺作品展等;有六场主题表演及比赛:辩论赛、学生原创作品朗诵比赛、十佳歌手演唱比赛、服饰文化展示、特长生特长展示、综艺歌舞晚会。文化教育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有的活动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方案,自己组织主持。比如时装表演,服装从哪里来,展示时搞什么造型、选什么音乐,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文化夜市一条街”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保留节目。由每班学生自己设计操办的饮食、文化用品摊点,是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和实践现代商业文化的窗口。学生既要动脑策划,又要动手摆布,更要动嘴推销,充分锻炼了决策能力、办事能力和交际能力。
我校独具特色的学长团引领制、学生校长助理制、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建设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搭建了平台。其他学校开始用“常青藤的学生有点不一样”来评价我校学生,这气质上的“不一样”大概就是我校“不一样”的文化所致吧。
3 文化建设在仪式中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仪式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并表征了某一时代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等等。仪式能够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集合起来,使意义通过仪式得到表现和强化。仪式的多次重复,也就成为一种记忆特别深刻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民俗,甚至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群体的一种精神与心理的需要。
我校重视仪式文化的建设,除了每周常规的升旗仪式、每年的运动会颁奖授牌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外,还有学生校长助理就任宣誓仪式、年度十大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颁奖仪式等。每年的十大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颁奖仪式,是学校年末的一件盛事。从师生提名、到事迹宣传、再到全体师生投票、再到最后与新春文艺会演相结合的颁奖仪式,师生全员参与、充分互动。颁奖仪式热烈、隆重、庄严,每一个感动校园人物都配有一段凝练动人的颁奖词,颁奖仪式成为全校师生的一次精神洗礼。
4 文化建设在课程中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育人取向的直接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决定着学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关注了两组关系,其一是科学与人文配合,其二是学习与实践整合。
学校要切实展现文化的传承就必须摆正人文学科的位置。我校的校本课程中有这样一些科目:中学生人际关系学、校园人文环境设计、名人成长与家庭环境,等等。社团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参与热情最高、主动性最强的项目。全校学生自发组建了30余个社团,学生自聘指导教师,在学生校长助理、社团自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有序运行。
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课程。除了在本地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外,学校还在校内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比如:校运会是每个学校都有的传统项目,但在我校的校本课程中有这样一个其他学校没有的科目——学生裁判培训,一大批学生通过培训取得校运会裁判员资格,持证上岗。又如:学校把操场边缘的闲地开辟为蔬菜种植园地,由生物教师担任课程设计者,开展蔬菜种植研究并开设实践课程。再如:我们把原先仅作为景观资源的小池塘作为课程资源,在池塘中种上睡莲,放养各种淡水鱼,由生物、地理教师设计课程。在市气象局专家和地理教师的指导下,校内气象站的工作完全由学生负责,学生每日观测、记录,把每日的天气预报打在电子屏幕上。校内的建筑、植被等功能性资源和景观资源都被逐步纳入课程资源的范畴。每年一次的远足也被明确地排进社会实践课程中。
我校提倡的是“用灵魂滋养灵魂,用底气打造底气”的教育。课程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其自身也是实施课程的首要的条件性资源。全校教师在使自己成为一个丰富的“课程资源库”的追求上达成了共识。迄今为止,我校教师依据自身兴趣特长开发的校本课程已有数十门。我们还发现: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个性特长,以及在学习中的独到见解、疑惑等,都是构成课程资源的元素,学生也是学校最具活力和后劲的课程资源。比如:由高年级的优秀学生组成的学长团,他们的学习心得、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乃至人生信念、价值观等,都是低年级学生的教育资源。
编辑: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