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400多名红军官兵英勇牺牲在长山冲中,13岁的郑学才在一个山洞中目睹了这场血战
1934年隆冬,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清剿”,红二十五军第八十二师师长周世觉率本部和皖西第三路游击师共800余人,奉命突破敌人的封锁线。
12月5日晚,为解决部队装备给养严重不足的问题,周世觉和第三路游击师师长高开文率领战士们,在金寨县城突袭土豪劣绅后,携带战利品到达长岭乡乌凤沟宿营,准备第二天返回苏区根据地熊家河。
不料半夜时分,尾追过来的国民党第十一路军4个团的兵力夹击过来,周世觉、高开文两位师长指挥战士们与10倍于己的敌人战至拂晓,红军战士死伤近1/3。
情急之下,周世觉命令高开文突围,自己仅带一个班,利用一个小石庙作掩护,吸引敌人火力,高开文率领的一部分红军战士成功突围。
打到天大亮时,周世觉带领的一个班只剩了3个人,弹药已全部耗尽。
“决不让敌人抓去!”周世觉大喝一声,和另外两名战士端起上好刺刀的长枪冲向敌群肉搏。疯狂的敌人连他们自己人也不顾,几挺机枪一齐朝周世觉射击,周世觉及两名站士连同30多名敌人一齐倒下了。
这一役,我红军官兵共400多人英勇牺牲在长山冲中。
血战发生在距乌凤沟村不足1里路的村旁山坡上,年仅13岁的郑学才在一个山洞中看羊,凑巧目睹了红军奋力拼杀的壮烈一幕。
二、亲人啊,你们不孤单,有个13岁的少年,用他的一生,守护着你们呢!
红军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天天走过的羊肠小道,染红了山路边的大青石,染红了山下几百米深的山涧小溪,这场惊心动魄的血战,自此令郑学才终身难忘。
战斗结束后,等敌人全部散去,又一直等到天黑,郑学才才喊来爷爷和乡亲们,含泪将烈士们就近掩埋。
在几座山坡松林中,垒立起大小近20个坟墓。因为怕被国民党发现,他们不敢为烈士竖碑,细心的郑学才在每个墓前都挖出一条1米多长、1尺深的槽沟作为标识。
红军烈士的英勇深深地震撼着郑学才,郑学才钦佩他们,想念他们。每年到了清明和春节,他都要在晚上偷偷上山,在每个墓前摆上祭品,烧点纸钱。
解放前,大别山人民生活相当困苦,一家几口人能填饱肚子就相当不容易了。郑学才家里有几个成天饿得哇哇叫的孩子,每年一到清明、春节、农历七月十五等时节,郑学才就为没钱为烈士们买祭品发愁。
他终于想了一个办法,他卷起两床破被褥,在离家六里多路的一个山崖下找了个山洞,山洞纵深有十来米,铺垫上软松枝茅草,郑学才就在这里临时安了个家,他要利用农闲烧碳,好多挣点钱,在上坟时能给烈士们多买些像样的祭品。
郑学才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上山砍树,挖炭窑,扛木头,直到天黑才收工回来,一天三顿吃的是白开水加盐的泡饭,没有丁点佐饭菜肴。他的衣服被树枝挂、窑火烧,烂得千疮百孔,整个人黑漆漆的。有时不慎碰伤、双手被严寒冻烂,他就地取材烧几片干树叶,搓碎后把灰撒在伤口上止血消炎。再苦再累,他都得悄悄地,要是稍有不慎,有人向当地反动政府告密,全家的命可就没了。
每当窑炭烧得特别成功,新炭出炉时,郑学才都忍不住对着大山唱几句,又高喊几声:“100刀纸钱有望了,烈士们,你们有钱花了!”
郑学才一整冬要在山里干上2个多月,然后喊来妻子一篓篓往家背炭。这个时候,是郑学才一年中最高兴、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他温壶老酒慢慢咪着,盼望着老天赶快下大雪,能让自己的木炭卖个好价钱。
一个冬天,他要烧出一千多斤木炭,才能到山下20里外的燕子河镇换回一两块银元,给所有烈士买齐400刀黄表纸,余下的钱再买点年货过年。
就这样,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一个严冬开始,他一直烧到六安解放。
为了换来烈士的纸钱,几十年的光阴里,他挑出大山的木炭有几十吨,足够装满两个火车皮,自己却落下了终身难以治愈的呼吸系统的顽疾。
三、郑学才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把大小20个墓堆砌成了简易石墓,并为烈士们守墓
好不容易熬到六安解放,30多岁的郑学才带着妻儿,跪在烈士坟前,高兴得大哭了一场。
郑学才哭着说:“红军呀,你们的血没有白流啊,天亮了!”
他又对妻子说:“家中的农活交给你,我要把英雄们的墓好好修一修整一整,让后代子孙记住他们,那些烈士有不少是才十几岁的娃娃呀,冰天雪地只穿双烂草鞋,死得多惨哪!”
说干就干,郑学才卷起铺盖,带着一条家狗和一盏昏黄的马灯,在离家1里多地的一个山坡上,用毛竹和松枝搭起一个窝棚。他白天抡起大锤和铁凿开采石头,夜里为烈士守墓。
郑学才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把大小20个墓堆砌成了简易石墓。
从此以后,郑学才白天种庄稼,夜晚到山中小棚里为烈士守墓,年复一年。
清明、春节、冬至的时候,郑学才会花费两天时间,仔细捡扫墓上的枯枝败叶,清除杂草,加固墓穴。
每一场雨雪过后,他都要上山清查烈士墓,挖条疏通雪水雨水的通道。
上世纪70年代未的一个夏天,山里连下半个月的暴雨,暴发了山洪。郑家和乡亲们都住在两座大山中间的低洼处,惊骇中,乡亲们开始紧急转移财物和牲畜。郑家儿子和媳妇都在外地打工,郑学才把家交给了老伴,自己赶紧拿起一把铁锹,涉过洪水,上山检查烈士墓。
他把所有的烈士墓四周都疏通出导水沟,又将冲掉的墓基石块全部垒好。做完这些,已是深夜,他下山时极度疲惫,一脚踩空滚下山梁,幸被半山腰一排松树拦住,救了性命。他满身是伤地回到家,看见老伴正对着屋前哗哗奔腾的山洪掉泪,原来家中最大的财产——一头黄牛、四只羊,全被洪水冲进谷底,泥土屋也裂开了长缝。郑学才丢下铁锹,紧拥住老伴大声劝说道:“畜牲没了可以再养,烈士墓完好无损,让我心宽呀!”
岁月流逝,郑学才渐渐老了,然而乌凤沟大山坡上的无名烈士墓,却是满眼苍翠依旧。
一年中的清明节是郑学才最累、最高兴、也是最伤心的日子,清明节前后,乡里及周边乡镇的学生们会成批成批地来山上凭吊烈士,为先烈扫墓,郑学才就一遍遍地把1934年那晚自己亲眼看见的惨烈战斗讲述给大家。
四、儿孙拿起接力棒,孙子出钱,乡亲们无偿出工,为烈士们修起了一个大墓
郑学才从30多岁在山上搭棚守墓,一直守到72岁那年。
郑学才重症缠身了,可他每天不忘督促儿子郑以清扛起锄头上山巡墓。郑学才的孙子叫郑为栋,18岁时到山外打工,23岁从湖北带了个媳妇回家,后来离开爷爷、父母到山下小镇上做生意,开饭店盖起了楼房。
老人最喜欢大孙子郑为栋,郑为栋也非常乐意把老爷子接下山享几年清福,可爷爷没住几天,就像丢了魂似的不开笑脸,念叨着要是把红军坟集中起来,修几个大墓,那该多体面啊。
老人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山上的烈士若能有个好归宿,千秋万代让世人敬仰,那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老人在大孙子家里没呆满两个月,就逼着孙子把他背进深山里的破家。此后,老人小病不断,尽管山上医疗条件极差,倔强的老人却拒绝下山,每天撑根竹棍巡查红军墓,扫扫树叶,拔拔坟头杂草,在守墓棚中静坐几个时辰。
老人73岁那年春天,患了“上鼻腔动脉性血管破裂”,呼吸因难,被孙子和乡亲们强行抬下山,送进县医院治疗。老人病情稍稳定后,又偷偷跑上山查墓,当他看到自己住了50多年的守墓棚因山林承包到户被拆掉后,禁不住老泪纵横,号啕大哭。从此,他只得念念不舍地下了山,把修墓、守墓的接力棒正式交给了儿孙。
修缮烈士墓,费用不菲。但郑为栋知道,金寨是六安最穷的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政府财力拮据,爷爷日暮年垂,等不及呀!郑为栋想,要是在爷爷他老人家有生之年看不到英烈遗骸免遭风雨侵蚀,有个好的归宿,就是自己最大的不孝呀!
郑为栋决定自己掏钱为烈士修墓。
乌凤沟的乡亲们在老人的事迹感召下,决定无偿随时出工出力。
在郑学才的组织下,2002年春节后,烈士墓的修建工程全面启动。
从长岭街道的山脚下走七八里山路,便是乌凤岭山涧一片开阔处,第一个主墓建造点便选择在距谷底500米高的山坡上。乡亲们男女老少齐上阵,全力筑墓。
为保证工程质量,砌墓的石头每块小则50多公斤,大的有1吨多重,用水泥垒砌起来坚固异常。工程耗去乌凤沟乡亲们400多个工时,石料数千方,所有重物乡亲们全部肩挑手抬。
令郑为栋感动的是,修墓初期他曾建议买来薄大理石砌墓体,这样自己虽然多花点钱,可乡亲们少流汗、少受伤、少流血,但乡亲们不答应,一致认为就地取材更显本色,更能体现烈士墓的历史价值,不能为少流点汗而怠慢英灵们。尤其令人震撼的是,工程期间,村上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十二三岁的儿童都出了工,最多的一家6个月出了180个工。全村76人,除去嗷嗷待哺的婴儿及生病的老人外,68名村民全部上过工地。
病痛中的郑学才一个劲儿地埋怨自己老不中用了,叫孙子在山崖下架了尊大鼓,说唱《穆桂英挂帅》大鼓书,为乡亲们呐喊助威。
轰山炸石搬运石材,山民们连最起码的手套都没有,几乎每个人的手脚都被石头蹭砸出累累伤痕。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座占地近700平方米的四阶次主墓,乡亲们仅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就建好了。
大爱无言,这就是贫苦的乌凤沟父老乡亲们,凭借老区人对先烈的一腔热血,在没有一台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创造出的奇迹!
五、金寨籍开国老红军洪学智上将手书墓碑
那年夏天,恰逢金寨籍开国老红军洪学智上将返乡省亲,得知郑家三代不为名不图利,70多年守建烈士墓的感人事迹后,于当年10月6日手书“红军烈士墓”5个碑字,由中央军委办公厅用特快专递寄至金寨县委,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派专车把碑名底稿送到了郑学才老人手中。
得到老将军的鼓励,郑家三代人决心举办个隆重的烈士墓竖碑落成仪式。
2002年11月26日上午,鞭炮声打破了乌凤沟大山的寂静,山上山下1000多名乡亲像赶大集一样来看烈士墓,金寨县武装部、宣传部的领导也来了。郑学才老人激动得一夜未眠,前一天来到集上理了发,刮净了胡子,又洗了澡,清晨换上新呢褂,3个壮汉轮换着把他背到了山上的烈士墓前。
老人几十年梦想成真,见到气派雄伟的主墓,禁不住双膝跪地,号啕大哭:“先烈们,后人都来看你们来了,你们的血没有白流哇!”
修第一个墓,除去政府送来的价值400多元的炸药雷管外,其他如民工生活费、石碑费、石匠工钱等,郑家花掉1万多元,而当时当地人均年收入不足两千元。
第一个墓修好后不到5个月,老人病情恶化,他让孙子背他去乡党委交完最后一次党费,在得到孙子“一定会再修一座烈士墓,全力修好上山道路”的承诺后,含笑辞世。
六、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为了能让爷爷含笑九泉,在全家靠打工和做生意积累了几万元血汗钱后,郑以清、郑为栋父子在爷爷离开他们3年多后,再次启动第二项修墓工程。
2006年冬农闲时,第二项修墓工程开始了。第二座墓与第一座墓距离4华里,装殓所有散落的红军坟中200多位烈士的遗骨。
尽管时值隆冬,滴水成冰,但丝毫未减村民们的筑墓热情,到2007年5月3日,第二个主墓终于竣工落成!
郑为栋倾尽家资,终于对爷爷有了个圆满的交待!
2007年秋季,这两座红军烈士墓被金寨县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8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郑为栋在最大的烈士墓旁盖了两间小房子作纪念馆,收集了当时红军战斗的物品,在纪念馆展览。
巍巍大别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多年以前,红四方面军无数革命先烈把热血洒在这片热土上;而今,勤劳朴实的乌凤沟老区人代代守护着先烈忠魂,郑家祖孙三代75载倾财接力守英魂的传奇故事正传遍大江南北,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前来祭奠悼念。■
1934年隆冬,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清剿”,红二十五军第八十二师师长周世觉率本部和皖西第三路游击师共800余人,奉命突破敌人的封锁线。
12月5日晚,为解决部队装备给养严重不足的问题,周世觉和第三路游击师师长高开文率领战士们,在金寨县城突袭土豪劣绅后,携带战利品到达长岭乡乌凤沟宿营,准备第二天返回苏区根据地熊家河。
不料半夜时分,尾追过来的国民党第十一路军4个团的兵力夹击过来,周世觉、高开文两位师长指挥战士们与10倍于己的敌人战至拂晓,红军战士死伤近1/3。
情急之下,周世觉命令高开文突围,自己仅带一个班,利用一个小石庙作掩护,吸引敌人火力,高开文率领的一部分红军战士成功突围。
打到天大亮时,周世觉带领的一个班只剩了3个人,弹药已全部耗尽。
“决不让敌人抓去!”周世觉大喝一声,和另外两名战士端起上好刺刀的长枪冲向敌群肉搏。疯狂的敌人连他们自己人也不顾,几挺机枪一齐朝周世觉射击,周世觉及两名站士连同30多名敌人一齐倒下了。
这一役,我红军官兵共400多人英勇牺牲在长山冲中。
血战发生在距乌凤沟村不足1里路的村旁山坡上,年仅13岁的郑学才在一个山洞中看羊,凑巧目睹了红军奋力拼杀的壮烈一幕。
二、亲人啊,你们不孤单,有个13岁的少年,用他的一生,守护着你们呢!
红军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天天走过的羊肠小道,染红了山路边的大青石,染红了山下几百米深的山涧小溪,这场惊心动魄的血战,自此令郑学才终身难忘。
战斗结束后,等敌人全部散去,又一直等到天黑,郑学才才喊来爷爷和乡亲们,含泪将烈士们就近掩埋。
在几座山坡松林中,垒立起大小近20个坟墓。因为怕被国民党发现,他们不敢为烈士竖碑,细心的郑学才在每个墓前都挖出一条1米多长、1尺深的槽沟作为标识。
红军烈士的英勇深深地震撼着郑学才,郑学才钦佩他们,想念他们。每年到了清明和春节,他都要在晚上偷偷上山,在每个墓前摆上祭品,烧点纸钱。
解放前,大别山人民生活相当困苦,一家几口人能填饱肚子就相当不容易了。郑学才家里有几个成天饿得哇哇叫的孩子,每年一到清明、春节、农历七月十五等时节,郑学才就为没钱为烈士们买祭品发愁。
他终于想了一个办法,他卷起两床破被褥,在离家六里多路的一个山崖下找了个山洞,山洞纵深有十来米,铺垫上软松枝茅草,郑学才就在这里临时安了个家,他要利用农闲烧碳,好多挣点钱,在上坟时能给烈士们多买些像样的祭品。
郑学才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上山砍树,挖炭窑,扛木头,直到天黑才收工回来,一天三顿吃的是白开水加盐的泡饭,没有丁点佐饭菜肴。他的衣服被树枝挂、窑火烧,烂得千疮百孔,整个人黑漆漆的。有时不慎碰伤、双手被严寒冻烂,他就地取材烧几片干树叶,搓碎后把灰撒在伤口上止血消炎。再苦再累,他都得悄悄地,要是稍有不慎,有人向当地反动政府告密,全家的命可就没了。
每当窑炭烧得特别成功,新炭出炉时,郑学才都忍不住对着大山唱几句,又高喊几声:“100刀纸钱有望了,烈士们,你们有钱花了!”
郑学才一整冬要在山里干上2个多月,然后喊来妻子一篓篓往家背炭。这个时候,是郑学才一年中最高兴、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他温壶老酒慢慢咪着,盼望着老天赶快下大雪,能让自己的木炭卖个好价钱。
一个冬天,他要烧出一千多斤木炭,才能到山下20里外的燕子河镇换回一两块银元,给所有烈士买齐400刀黄表纸,余下的钱再买点年货过年。
就这样,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一个严冬开始,他一直烧到六安解放。
为了换来烈士的纸钱,几十年的光阴里,他挑出大山的木炭有几十吨,足够装满两个火车皮,自己却落下了终身难以治愈的呼吸系统的顽疾。
三、郑学才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把大小20个墓堆砌成了简易石墓,并为烈士们守墓
好不容易熬到六安解放,30多岁的郑学才带着妻儿,跪在烈士坟前,高兴得大哭了一场。
郑学才哭着说:“红军呀,你们的血没有白流啊,天亮了!”
他又对妻子说:“家中的农活交给你,我要把英雄们的墓好好修一修整一整,让后代子孙记住他们,那些烈士有不少是才十几岁的娃娃呀,冰天雪地只穿双烂草鞋,死得多惨哪!”
说干就干,郑学才卷起铺盖,带着一条家狗和一盏昏黄的马灯,在离家1里多地的一个山坡上,用毛竹和松枝搭起一个窝棚。他白天抡起大锤和铁凿开采石头,夜里为烈士守墓。
郑学才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把大小20个墓堆砌成了简易石墓。
从此以后,郑学才白天种庄稼,夜晚到山中小棚里为烈士守墓,年复一年。
清明、春节、冬至的时候,郑学才会花费两天时间,仔细捡扫墓上的枯枝败叶,清除杂草,加固墓穴。
每一场雨雪过后,他都要上山清查烈士墓,挖条疏通雪水雨水的通道。
上世纪70年代未的一个夏天,山里连下半个月的暴雨,暴发了山洪。郑家和乡亲们都住在两座大山中间的低洼处,惊骇中,乡亲们开始紧急转移财物和牲畜。郑家儿子和媳妇都在外地打工,郑学才把家交给了老伴,自己赶紧拿起一把铁锹,涉过洪水,上山检查烈士墓。
他把所有的烈士墓四周都疏通出导水沟,又将冲掉的墓基石块全部垒好。做完这些,已是深夜,他下山时极度疲惫,一脚踩空滚下山梁,幸被半山腰一排松树拦住,救了性命。他满身是伤地回到家,看见老伴正对着屋前哗哗奔腾的山洪掉泪,原来家中最大的财产——一头黄牛、四只羊,全被洪水冲进谷底,泥土屋也裂开了长缝。郑学才丢下铁锹,紧拥住老伴大声劝说道:“畜牲没了可以再养,烈士墓完好无损,让我心宽呀!”
岁月流逝,郑学才渐渐老了,然而乌凤沟大山坡上的无名烈士墓,却是满眼苍翠依旧。
一年中的清明节是郑学才最累、最高兴、也是最伤心的日子,清明节前后,乡里及周边乡镇的学生们会成批成批地来山上凭吊烈士,为先烈扫墓,郑学才就一遍遍地把1934年那晚自己亲眼看见的惨烈战斗讲述给大家。
四、儿孙拿起接力棒,孙子出钱,乡亲们无偿出工,为烈士们修起了一个大墓
郑学才从30多岁在山上搭棚守墓,一直守到72岁那年。
郑学才重症缠身了,可他每天不忘督促儿子郑以清扛起锄头上山巡墓。郑学才的孙子叫郑为栋,18岁时到山外打工,23岁从湖北带了个媳妇回家,后来离开爷爷、父母到山下小镇上做生意,开饭店盖起了楼房。
老人最喜欢大孙子郑为栋,郑为栋也非常乐意把老爷子接下山享几年清福,可爷爷没住几天,就像丢了魂似的不开笑脸,念叨着要是把红军坟集中起来,修几个大墓,那该多体面啊。
老人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山上的烈士若能有个好归宿,千秋万代让世人敬仰,那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老人在大孙子家里没呆满两个月,就逼着孙子把他背进深山里的破家。此后,老人小病不断,尽管山上医疗条件极差,倔强的老人却拒绝下山,每天撑根竹棍巡查红军墓,扫扫树叶,拔拔坟头杂草,在守墓棚中静坐几个时辰。
老人73岁那年春天,患了“上鼻腔动脉性血管破裂”,呼吸因难,被孙子和乡亲们强行抬下山,送进县医院治疗。老人病情稍稳定后,又偷偷跑上山查墓,当他看到自己住了50多年的守墓棚因山林承包到户被拆掉后,禁不住老泪纵横,号啕大哭。从此,他只得念念不舍地下了山,把修墓、守墓的接力棒正式交给了儿孙。
修缮烈士墓,费用不菲。但郑为栋知道,金寨是六安最穷的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政府财力拮据,爷爷日暮年垂,等不及呀!郑为栋想,要是在爷爷他老人家有生之年看不到英烈遗骸免遭风雨侵蚀,有个好的归宿,就是自己最大的不孝呀!
郑为栋决定自己掏钱为烈士修墓。
乌凤沟的乡亲们在老人的事迹感召下,决定无偿随时出工出力。
在郑学才的组织下,2002年春节后,烈士墓的修建工程全面启动。
从长岭街道的山脚下走七八里山路,便是乌凤岭山涧一片开阔处,第一个主墓建造点便选择在距谷底500米高的山坡上。乡亲们男女老少齐上阵,全力筑墓。
为保证工程质量,砌墓的石头每块小则50多公斤,大的有1吨多重,用水泥垒砌起来坚固异常。工程耗去乌凤沟乡亲们400多个工时,石料数千方,所有重物乡亲们全部肩挑手抬。
令郑为栋感动的是,修墓初期他曾建议买来薄大理石砌墓体,这样自己虽然多花点钱,可乡亲们少流汗、少受伤、少流血,但乡亲们不答应,一致认为就地取材更显本色,更能体现烈士墓的历史价值,不能为少流点汗而怠慢英灵们。尤其令人震撼的是,工程期间,村上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十二三岁的儿童都出了工,最多的一家6个月出了180个工。全村76人,除去嗷嗷待哺的婴儿及生病的老人外,68名村民全部上过工地。
病痛中的郑学才一个劲儿地埋怨自己老不中用了,叫孙子在山崖下架了尊大鼓,说唱《穆桂英挂帅》大鼓书,为乡亲们呐喊助威。
轰山炸石搬运石材,山民们连最起码的手套都没有,几乎每个人的手脚都被石头蹭砸出累累伤痕。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座占地近700平方米的四阶次主墓,乡亲们仅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就建好了。
大爱无言,这就是贫苦的乌凤沟父老乡亲们,凭借老区人对先烈的一腔热血,在没有一台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创造出的奇迹!
五、金寨籍开国老红军洪学智上将手书墓碑
那年夏天,恰逢金寨籍开国老红军洪学智上将返乡省亲,得知郑家三代不为名不图利,70多年守建烈士墓的感人事迹后,于当年10月6日手书“红军烈士墓”5个碑字,由中央军委办公厅用特快专递寄至金寨县委,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派专车把碑名底稿送到了郑学才老人手中。
得到老将军的鼓励,郑家三代人决心举办个隆重的烈士墓竖碑落成仪式。
2002年11月26日上午,鞭炮声打破了乌凤沟大山的寂静,山上山下1000多名乡亲像赶大集一样来看烈士墓,金寨县武装部、宣传部的领导也来了。郑学才老人激动得一夜未眠,前一天来到集上理了发,刮净了胡子,又洗了澡,清晨换上新呢褂,3个壮汉轮换着把他背到了山上的烈士墓前。
老人几十年梦想成真,见到气派雄伟的主墓,禁不住双膝跪地,号啕大哭:“先烈们,后人都来看你们来了,你们的血没有白流哇!”
修第一个墓,除去政府送来的价值400多元的炸药雷管外,其他如民工生活费、石碑费、石匠工钱等,郑家花掉1万多元,而当时当地人均年收入不足两千元。
第一个墓修好后不到5个月,老人病情恶化,他让孙子背他去乡党委交完最后一次党费,在得到孙子“一定会再修一座烈士墓,全力修好上山道路”的承诺后,含笑辞世。
六、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为了能让爷爷含笑九泉,在全家靠打工和做生意积累了几万元血汗钱后,郑以清、郑为栋父子在爷爷离开他们3年多后,再次启动第二项修墓工程。
2006年冬农闲时,第二项修墓工程开始了。第二座墓与第一座墓距离4华里,装殓所有散落的红军坟中200多位烈士的遗骨。
尽管时值隆冬,滴水成冰,但丝毫未减村民们的筑墓热情,到2007年5月3日,第二个主墓终于竣工落成!
郑为栋倾尽家资,终于对爷爷有了个圆满的交待!
2007年秋季,这两座红军烈士墓被金寨县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8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郑为栋在最大的烈士墓旁盖了两间小房子作纪念馆,收集了当时红军战斗的物品,在纪念馆展览。
巍巍大别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多年以前,红四方面军无数革命先烈把热血洒在这片热土上;而今,勤劳朴实的乌凤沟老区人代代守护着先烈忠魂,郑家祖孙三代75载倾财接力守英魂的传奇故事正传遍大江南北,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前来祭奠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