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如希望之田野,步入校园的我们如同开垦者,对于医学专业的学子来说,这里的作物生长缓慢,一年或几年才有收成,需要开垦者们拥有耐心,细心,初心,恒心以及创新。在开垦中不免有人浅尝辄止,有始无终,但总有一群人坚守在这片土地,总有这样一种精神,给予开垦者以方向,如兰草之馨香,墨色牡丹之清贵,不懈坚持,静候收获也享受着沿途风景。
作为一名17级的医学生,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小儿外科学术年会暨小儿外科实体肿瘤研究新进展研讨会,听取了来自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附院,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等医学大师们所带来的学术研究进展研讨。对于初入门的医学生来说,大师们所研究探讨的领域我们如今也只是初步涉猎,有很多地方都不能够理解,但他们身上所流露出的大师精神,始终能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着我:医者仁心,作为一个医者,不仅要有过硬的医学本领,不断学习和探索未知的研究精神,还要有仁爱之心,正如大师所言“医生要可亲,外科要无痛”。要从医术和医德两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多为病人着想。
虚怀若谷,从不停下探究学习的脚步。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医学技术也不免会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新兴信息技术将治疗方法如大手术给人体带来的损伤,降到最低,同时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让操作更加规范标准。大师们说,今天这个时代,与以往不同了,以前老师带徒弟,传授的经验都是大师们的毕生心血,徒弟们也大多只是听取并钻研学习,不敢有什么意见或反驳。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反而是年轻的徒弟们能够找到治疗的更好方法,用新型的技术来向传统经典治疗方法进行挑战。他们又调侃着说:“有很多技术我们这些老一辈已经跟不上了,等我们退休了再好好研究这些。”的确,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我们需要开拓思维,创新进取,让医学技术走在时代前端,倘若只是停滞不前,那么必将被抛弃。用机器人来缝合伤口,微创技术修复,靶向精确治疗等新兴医疗技术,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线。拥有一颗开放包容的心,接受新型技术与传统医术地碰撞结合,不断学习,继续探索研究,才能有更多的发现,诊疗方法才能更加完善。也将会有更多的疾病得到治疗,患者看到希望。
永不言弃,枯燥也要坚持,在失败中成长。任何领域的学习过程都遵循學习曲线原理,这也体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手术也是如此,也许一种手术,做了四五百例才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操作技巧。最开始听到这些,我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多次的不放弃,并坚持总结是如何做到的。后来在听取到一些具体事例之后,我发现大师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是想象中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比如在我们看来手术过程中很简单的切除方法:是从中间开始,还是分别从两头切除,也要因人而异,也要从无数经验中慢慢总结,从中找到适合大多数患者,有利于疾病不再复发,并顺利恢复的切除方法。也许最开始经过几例挫败之后,有人会觉得气馁十足,而且枯燥无味并再无变通。但在大师们看来,灰心丧气不是解决方法,稳住气总结经验才是直击问题。在此时仍能守住初心,拥有耐心,理智清醒地总结反省,在失败中不断成长,这是磨练带给他们的礼物。这不禁令我想到了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先生。在一次关于他的访谈节目中,他谈到自己当时选择肝胆外科的原因:中国是肝病大国,且没有专门的科室治疗。再加上当时我国肝胆手术尚不成熟,使得诸多患者受累于此。可想当时的吴老先生经历和创造了多少次的从无到有,从自制肝脏血管模型开始,到模型试验,再到最后临床治疗,吴老因长期手握手术刀,他的右手关节明显变形。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钻研,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有数万肝病病人的生命得到挽救。肝胆外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这是坚守的力量在吹响号角,是不放弃信念点燃了希望。古人亦云: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坚持一时说易,长久做时难。有多少人在坚持的路上遇到阻挠后便放弃,而大师们以言传身教告诫后辈:守你之守,以披荆斩棘之力解医路羁绊,怀破釜沉舟之心渡医海茫茫。
医者仁心,不仅医病,而且医心。一行专家提到,他们前往河科大附属医院进行访问,当他们看望一术后儿童时,不仅从孩子的生理恢复程度上来评估手术结果,而且从患者的精神上来判断,“我发现这个小女孩笑得很阳光,她活泼开朗,一点也看不出因以前得过什么病而沮丧难过。”疾病医好了还远远不够,精神上的健康恢复,才是真正的愈合。小女孩笑了,医者医病又医心,手术圆满成功。还有许多医治过的患者,他们都能说上名字来,并且经常回诊访问,查看疾病是否复发。我想,在电话的这端总会有一个亲切的声音,不仅建议已经出院的患者积极复诊,更多的则是鼓励和祝福,让他们笑对人生积极生活,忘却曾经的病痛,而电话的另一头,是感激的话语和乐观的笑容。
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拥有大师精神的老师们,他们孜孜不倦,立德树人。每一张PPT都用心研究,以最好的最容易理解掌握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同时老师们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又以自己渊博的知识,结合实际,与我们谈这些病症,让我们融会贯通后才可应用。课下,他们是我们的益友,分享心得,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育人。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我询问病生王老师问题,问题涉及有生理知识,所以老师并不急于回答我,而是回去仔细琢磨后,再把解题思路分享给我。老师的谦虚,耐心,博学多才为我们树起了标杆。
大师精神,它抽象,你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定义就全面概括它,它又很具体,具体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这种大师精神,是大学时代所馈赠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礼物。总书记在安徽与青年代表座谈时也谈到:“青年的人生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悲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让我们以大师精神为心中坚定力量,用涛涛不尽的知识塑造自己,用满身本领怀工匠精神建设和发展祖国。不忘初心,砥砺前进,踏实进取,不断钻研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17级的医学生,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小儿外科学术年会暨小儿外科实体肿瘤研究新进展研讨会,听取了来自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附院,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等医学大师们所带来的学术研究进展研讨。对于初入门的医学生来说,大师们所研究探讨的领域我们如今也只是初步涉猎,有很多地方都不能够理解,但他们身上所流露出的大师精神,始终能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着我:医者仁心,作为一个医者,不仅要有过硬的医学本领,不断学习和探索未知的研究精神,还要有仁爱之心,正如大师所言“医生要可亲,外科要无痛”。要从医术和医德两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多为病人着想。
虚怀若谷,从不停下探究学习的脚步。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医学技术也不免会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新兴信息技术将治疗方法如大手术给人体带来的损伤,降到最低,同时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让操作更加规范标准。大师们说,今天这个时代,与以往不同了,以前老师带徒弟,传授的经验都是大师们的毕生心血,徒弟们也大多只是听取并钻研学习,不敢有什么意见或反驳。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反而是年轻的徒弟们能够找到治疗的更好方法,用新型的技术来向传统经典治疗方法进行挑战。他们又调侃着说:“有很多技术我们这些老一辈已经跟不上了,等我们退休了再好好研究这些。”的确,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我们需要开拓思维,创新进取,让医学技术走在时代前端,倘若只是停滞不前,那么必将被抛弃。用机器人来缝合伤口,微创技术修复,靶向精确治疗等新兴医疗技术,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线。拥有一颗开放包容的心,接受新型技术与传统医术地碰撞结合,不断学习,继续探索研究,才能有更多的发现,诊疗方法才能更加完善。也将会有更多的疾病得到治疗,患者看到希望。
永不言弃,枯燥也要坚持,在失败中成长。任何领域的学习过程都遵循學习曲线原理,这也体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手术也是如此,也许一种手术,做了四五百例才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操作技巧。最开始听到这些,我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多次的不放弃,并坚持总结是如何做到的。后来在听取到一些具体事例之后,我发现大师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是想象中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比如在我们看来手术过程中很简单的切除方法:是从中间开始,还是分别从两头切除,也要因人而异,也要从无数经验中慢慢总结,从中找到适合大多数患者,有利于疾病不再复发,并顺利恢复的切除方法。也许最开始经过几例挫败之后,有人会觉得气馁十足,而且枯燥无味并再无变通。但在大师们看来,灰心丧气不是解决方法,稳住气总结经验才是直击问题。在此时仍能守住初心,拥有耐心,理智清醒地总结反省,在失败中不断成长,这是磨练带给他们的礼物。这不禁令我想到了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先生。在一次关于他的访谈节目中,他谈到自己当时选择肝胆外科的原因:中国是肝病大国,且没有专门的科室治疗。再加上当时我国肝胆手术尚不成熟,使得诸多患者受累于此。可想当时的吴老先生经历和创造了多少次的从无到有,从自制肝脏血管模型开始,到模型试验,再到最后临床治疗,吴老因长期手握手术刀,他的右手关节明显变形。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钻研,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有数万肝病病人的生命得到挽救。肝胆外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这是坚守的力量在吹响号角,是不放弃信念点燃了希望。古人亦云: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坚持一时说易,长久做时难。有多少人在坚持的路上遇到阻挠后便放弃,而大师们以言传身教告诫后辈:守你之守,以披荆斩棘之力解医路羁绊,怀破釜沉舟之心渡医海茫茫。
医者仁心,不仅医病,而且医心。一行专家提到,他们前往河科大附属医院进行访问,当他们看望一术后儿童时,不仅从孩子的生理恢复程度上来评估手术结果,而且从患者的精神上来判断,“我发现这个小女孩笑得很阳光,她活泼开朗,一点也看不出因以前得过什么病而沮丧难过。”疾病医好了还远远不够,精神上的健康恢复,才是真正的愈合。小女孩笑了,医者医病又医心,手术圆满成功。还有许多医治过的患者,他们都能说上名字来,并且经常回诊访问,查看疾病是否复发。我想,在电话的这端总会有一个亲切的声音,不仅建议已经出院的患者积极复诊,更多的则是鼓励和祝福,让他们笑对人生积极生活,忘却曾经的病痛,而电话的另一头,是感激的话语和乐观的笑容。
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拥有大师精神的老师们,他们孜孜不倦,立德树人。每一张PPT都用心研究,以最好的最容易理解掌握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同时老师们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又以自己渊博的知识,结合实际,与我们谈这些病症,让我们融会贯通后才可应用。课下,他们是我们的益友,分享心得,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育人。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我询问病生王老师问题,问题涉及有生理知识,所以老师并不急于回答我,而是回去仔细琢磨后,再把解题思路分享给我。老师的谦虚,耐心,博学多才为我们树起了标杆。
大师精神,它抽象,你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定义就全面概括它,它又很具体,具体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这种大师精神,是大学时代所馈赠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礼物。总书记在安徽与青年代表座谈时也谈到:“青年的人生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悲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让我们以大师精神为心中坚定力量,用涛涛不尽的知识塑造自己,用满身本领怀工匠精神建设和发展祖国。不忘初心,砥砺前进,踏实进取,不断钻研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