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下文简称外贸学院)是国内较早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校,多年的探索实践外贸学院积累较为丰富的应用型本科大学办学经验。文章对照外贸学院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现状与由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和省内相关精神,提出外贸学院应进一步明确转型发展的思路、开启新的治理模式等建议,以实现全面转型。
【关键词】应用型;转变;高校;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推动辽宁省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为辽宁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辽宁省厅研究决定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开展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并根据《意见》下发《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外贸学院成为辽宁省首批试点的10所高校之一。
一、外贸学院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实践
外贸学院自1997年建校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以“一二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为当地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来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为外贸学院校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办学经验。
(一)办学目标明确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99
外贸学院结合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为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发展战略和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哈产业聚集区的进程,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金融学、英语、日语等专业;适应大连重点发展的软件外包业、会展业、滨海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学校根据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为宗旨,按照“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构建“以专业为主体,以计算机和外语为两翼”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增强操作能力为向导,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强化实践 实业+平台+基地+小学期581
外贸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打造适合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育人,立足学生发展,实施个性化教育,探索多元实践教学模式,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次,构建“实业+平台+基地+小学期”实践教学模式。
(三)校企合作 不断创新拓展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外贸学院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五个二级学院在学校“五进五融1”的指导思想下,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建立了三种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模式。其一是“订单班”模式[1]。其二企业进校园模式。其三教师兼职模式,即教师到合作企业任职、提供科研论证或担任顾问等[2]。
(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搞科研应小、精、实、新
科研对于促进教学、参与社会服务的作用无可取代。更为关键的是,它关系着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外贸学院认为: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科研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科研工作既要符合其区域特征,还要承载国家改革发展的先导作用。
二、外贸学院应用型本科建设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进一步明确转型发展的思路
外贸学院要充分认识做好这转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将其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从战略高度开展这项工作,切实通过转型发展真正增强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要针对学校改革发展和专业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聚焦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产业升级要求和市场需求,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整体提升学校、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支撑力和贡献率。[3]
(二)开启新的治理模式
应用型高校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需要积极开展与产业、企业的合作,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办学模式,更是一种基本的治理模式。我们应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以制度推动改革创新,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鼓励它们与行业、企业、政府深度合作,建立联合管理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校外成员比例不少于50%。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知》指出“有足够数量的行业企业专家承担实验实训教学,“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4]” 《指导意见》、《通知》均没有对“双师双能型”进行解释,但“双师双能型”肯定要比“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更高。外贸学院学校现有教师数664人,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171人,占本科专任教师的31.09%,其中42人具有行业背景。这《通知》的精神差距比较大。转型是否成功,教师是关键。教师没有实践能力和产业视野,怎么能够要求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呢?所以转型高校需要调整其教师结构,在岗教师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或开展定向培训,新进教师应该有产业工作背景,还需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建设带头人或兼职教师。
(四)加大实训实习课时的比重
《通知》指出“建设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协同育人平台,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5]”2014年外贸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经济类学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32.88%,管理学类专业为32.71%,文学类专业为30.82%,艺术学专业为45.59%,数字上已经达到了通知的要求,但是目前外贸学院的实习实训的质量还需要切实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学校在旅顺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优化实训、实践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2]潘文丽.中职会计课程教学改进探索[J].广西教育,2015,(03):31-32,51.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2015—10—21.
[4]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Z].2015—11—19.
[5]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Z].2015—11—19.
注释:
1.“五进”指的是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人员进校园、职业环境进课堂、岗位任务进教材、工作流程进课堂;“五融”指的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双师”融合、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融合、教学方法与工作流程融合。
【关键词】应用型;转变;高校;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推动辽宁省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为辽宁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辽宁省厅研究决定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开展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并根据《意见》下发《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外贸学院成为辽宁省首批试点的10所高校之一。
一、外贸学院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实践
外贸学院自1997年建校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以“一二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为当地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来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为外贸学院校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办学经验。
(一)办学目标明确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99
外贸学院结合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为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发展战略和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哈产业聚集区的进程,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金融学、英语、日语等专业;适应大连重点发展的软件外包业、会展业、滨海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学校根据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为宗旨,按照“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构建“以专业为主体,以计算机和外语为两翼”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增强操作能力为向导,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强化实践 实业+平台+基地+小学期581
外贸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打造适合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育人,立足学生发展,实施个性化教育,探索多元实践教学模式,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次,构建“实业+平台+基地+小学期”实践教学模式。
(三)校企合作 不断创新拓展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外贸学院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五个二级学院在学校“五进五融1”的指导思想下,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建立了三种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模式。其一是“订单班”模式[1]。其二企业进校园模式。其三教师兼职模式,即教师到合作企业任职、提供科研论证或担任顾问等[2]。
(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搞科研应小、精、实、新
科研对于促进教学、参与社会服务的作用无可取代。更为关键的是,它关系着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外贸学院认为: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科研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科研工作既要符合其区域特征,还要承载国家改革发展的先导作用。
二、外贸学院应用型本科建设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进一步明确转型发展的思路
外贸学院要充分认识做好这转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将其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从战略高度开展这项工作,切实通过转型发展真正增强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要针对学校改革发展和专业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聚焦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产业升级要求和市场需求,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整体提升学校、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支撑力和贡献率。[3]
(二)开启新的治理模式
应用型高校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需要积极开展与产业、企业的合作,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办学模式,更是一种基本的治理模式。我们应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以制度推动改革创新,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鼓励它们与行业、企业、政府深度合作,建立联合管理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校外成员比例不少于50%。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知》指出“有足够数量的行业企业专家承担实验实训教学,“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4]” 《指导意见》、《通知》均没有对“双师双能型”进行解释,但“双师双能型”肯定要比“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更高。外贸学院学校现有教师数664人,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171人,占本科专任教师的31.09%,其中42人具有行业背景。这《通知》的精神差距比较大。转型是否成功,教师是关键。教师没有实践能力和产业视野,怎么能够要求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呢?所以转型高校需要调整其教师结构,在岗教师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或开展定向培训,新进教师应该有产业工作背景,还需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建设带头人或兼职教师。
(四)加大实训实习课时的比重
《通知》指出“建设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协同育人平台,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5]”2014年外贸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经济类学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32.88%,管理学类专业为32.71%,文学类专业为30.82%,艺术学专业为45.59%,数字上已经达到了通知的要求,但是目前外贸学院的实习实训的质量还需要切实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学校在旅顺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优化实训、实践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2]潘文丽.中职会计课程教学改进探索[J].广西教育,2015,(03):31-32,51.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2015—10—21.
[4]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Z].2015—11—19.
[5]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Z].2015—11—19.
注释:
1.“五进”指的是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人员进校园、职业环境进课堂、岗位任务进教材、工作流程进课堂;“五融”指的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双师”融合、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融合、教学方法与工作流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