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方案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s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系统完整的将区域认知这一知识素养传输给学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对地理的区域有正确科学的认知,对相关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为日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理区域认知;教学方案
  引言
  区域认知是让人们了解区域的特征、问题,并且能够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更好的区域认知,不仅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区域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好的“地理思维”,理解自然地理形成的过程,对自然规律,人文地理,以及各区域间的联系,人与地理间的联系,都能够有一定的认知。也正因如此,此能力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能否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至关重要。
  一、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对初中生的意义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地理教育之前,地理区域认知是学生必须在初中阶段必不可少也是学习地理首要接受的环节。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其上所划分的区域也会是学生首先感知到的。区域的划分大致分为地理学上的划分和人为政治上的区域划分。地理学上的划分标准有着严格的科学依据,发生变化的时间跨度大。系统扎实的地理区域认知,对学习地理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地理知识的正确思维逻辑。
  二、培养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方案
  1.培养学生区域划分和尺度认知思想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区域划分认知时,需要坚持由易到难的教学理念,由浅入深、从大到小。即先让学生了解各个大洲和大洋区域的划分,而后在明确每个国家的划分;先从大体上划分热量带,再划分由山脉和洋流形成的特殊气候,以此来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自觉追随教师的引导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的划分原则和具体条件,从而了解区域划分的具体原理,了解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在不具备更高的地理知识之前,了解到区域的划分之后,学生很难形成各个区域的大小以及具体位置的概念。对于时空尺度的抽象化描述需要学生的立体、抽象思维。对地理空间的尺度用单纯的数字进行描述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对于地理位置的教育除了运用地图等教学工具,更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看。某个区域的位置会有其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绝对位置是国际上管用的经纬度位置,其中一些重要区域的经纬度要求学生达到熟背的程度,相对位置范围广,无固定标准,可以相对于大陆大洋,也可以相对于气候带等等。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从世界看中国”。对中国的具体位置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有所属大区域的位置,所属小区域的位置,以及邻近区域位置的对比。是一种典型有效的地理位置讲解方法。
  2.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区域特征
  各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特征以及与其类似的同类地理区域,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历史上的变迁错综复杂,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了解到某个区域的特征时,对这一特征形成的各个因素,造成的影响以及日后的变化趋势都要有所了解。对于某个区域特征的教学,教师要正确的进行引导,大多数区域的特征都是由多个特征组成,教师要让学生区分开来主导特征与次要特征,将各个区域特征科学的分类。一个区域的主导特征就像是这个区域的标签,例如地中海区域最大的特点就行其形成的獨特的地中海气候,可以将其它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行表格对比,找出背后的原因。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就要了解一个区域的特征,用多个不同区域让学生进行此类为题分析,学生在掌握其发展特征的同时,也就掌握了自主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借助比较区域间差异性掌握区域间地理性质的联系
  从世界范围上来说,各个区域间存在着差异。细分下去,相对小的区域间亦存在差异。各个区域间的差异也形成了区域间的互补需求。各个区域间也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联系。分析比较这些差异与联系,对于加深区域认知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选择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区域,让学生自主比较区域中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的差异与联系,在比较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不平衡之处,也让学生知道了其中各个区域的优势与不足。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区域比较教师的引导需重于示例讲解。学生自主分析的结果一是更容易加深记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差异,找出地理区域间差异与联系的能力。例如,在比较东部季风区呢,南北方地区的差异时,教师可以先强化学生对南北方区域在经济活动、气候、纬度位置、农业发展、地形、生活习俗和聚落等其他方面的印象,使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南北方各自在地理方面的特征,从区域认知出发,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点。
  结语
  掌握地理知识的首要条件就是对区域认知的能力,对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是整个初中学习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地理、了解地理的时候首要学习的,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与基础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区域认知的素养对地理知识有着指导性作用,这就对教学方案方法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唐桂春.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中旬,2017(2):25-25
  [2]李云娇,白舟.浅议区域认知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地理教育,2017(s1):11-13
  [3]丁生军.“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7):10-12
其他文献
自从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然而,由于不具备考察听、说能力的条件,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日常教学的重心自然落在了读、写上,且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和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是它不仅仅是一门高考必考科目,通过学习化学,还可以提高我们高中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相关化学实验操作技巧。本文对高中化学学科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阐述了高中化学式对化学学习的功能,并且针对如何在化学学习中更好地应用化学式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可以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关键词】化学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一种新事物,也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调查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所带来的积极性效果和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问题提出了相
【摘 要】在高中的教学中,数学学科是高中教学课程当中最复杂的一门学科之一,其在教学中具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问题解题的公式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及实践进行培养。本次主要是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实行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实践探析  在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的新课改也随着不断的得到落实,教学
【摘 要】概念图构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现代高中化学学科的有利教学工具。本文分析了概念图构建教学法对高中生化学知识构建的重要影响,并总结了概念图构建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高中化学;概念图;影响;构建步骤  化学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的较难的学科之一,概念繁多、理解抽象等都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难点,传统授课方式无非是要求学生对化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死记硬背,然而这种教条的授课方式效果并不理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