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辅导员科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解决职业倦怠感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等,并指出了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需要从辅导员自身和外界环境营造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辅导员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多次出台文件和政策,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辅导员的素质。但由于学生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多变性等,对辅导员尤其是其科研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方法,摸索新途径和提出新思路。笔者通过分析辅导员科研现状,指明辅导员科研的必要性,以期探索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路径,为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提供有益助力。
  一、辅导员科研现状分析
  科研成果不多且层次较低。辅导员由于职业性质所限,很难静心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加之绝大部分辅导员不具备德育类专业教育背景,进而带来的后果就是科研成果少且质量明显偏低。笔者对河南工业大学76名一线专职辅导员进行调查发现,2014年全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48篇德育类文章(其中4人发表15篇),均为普通期刊。主持省厅级在研项目仅12项,以厅级项目为多。
  科研主动性不强,动力不足。辅导员具备干部与教师的双重身份,意味着既可以选管理岗位也可以选择专业技术职务。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向上的发展空间并没有很好的打开,处于最基层的辅导员在行政岗位上短期内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走专业技术这条路,又因高校对德育职称评审支持力度较弱,指标偏少,评价体系单一,其结果导致辅导员出现科研主动性不强,动力不足的问题。
  科研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辅导员分布基层院系,不便于开展团队协作研究,加之高校对辅导员的培养,重事务管理能力轻科研能力,对如何有效引导辅导员提高自身科研素养和培养科研团队,没有有效的提供良好平台和成熟的管理体系,造成辅导员科研基本上是单兵作战,不能有效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二、辅导员科研的必要性
  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着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管理复杂多变的形势,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如何将这些资料有效加以凝练和总结,探索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规律,并形成理论体系,对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辅导员较高的科研素养将有利于将新理论和方法更好地运用于工作当中,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学生工作的整体提升。
  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承担着极其艰巨的任务。面对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辅导员只有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才能有效指引和帮助学生。因此,培养和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将辅导员从具体学工事务中解脱出来,使辅导员将精力转向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成长方面来。
  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是解决“职业倦怠”的需要。辅导员由于工作压力大、回报率低、社会影响小等因素,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这种职业倦怠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状态,也会极大地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还会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既可以促使其自我调控和认知,提升自己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又能从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促使自己“专业化”和“职业化”,实现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如何、辅导员自身建设进度如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全方位的发展,关系到建设高水平大学进程的进度。而辅导员自我价值体现在学生的成长成才,它的终极目标就是立德树人,要实现这个目标,辅导员必须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接地气的方式解决问题,切实把学生工作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辅导员开展科研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要做好科研工作,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发挥辅导员自身的主动性;二是高校要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
  (一)辅导员要主动投身科研工作
  作为辅导员,应该具备危机意识和强烈的科研意识,明白科研对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理解科研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认识到科研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尤其是思想政治、心理辅导、媒介素养、职业指导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辅导员要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当前社会急剧变化,在具备思政知识的基础上,对辅导员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辅导员熟练掌握和应用新媒体,具备与学生沟通的心理知识,并能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
  二是要强化科研意识。辅导员要把科研作为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看作解决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的必要方法和手段。辅导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处理了大量的案例,实践能力较强,但是缺乏理论的支撑。只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宝贵的科研成果。
  三是要结合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科研的重点应该结合自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围绕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进行研究。如辅导员当前面临的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安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新媒介利弊等问题,都可以作为重点研究方向。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要为辅导员科研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明确辅导员的科研方向。为改变辅导员单兵作战的局面,形成科研合力,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选择科研能力较为突出的人员作为团队领军人物,引领和带动团队参与科研,提升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激发团队的科研潜力。如河南工业大学就通过征集全体学工队伍意见,凝练了四个科研方向,即学生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并以此组建了四个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工作,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开展研究。
  此外,为充分发挥教研在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以学工队伍为主体的职业发展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学工部成立了职业发展教研室,并设立职业规划教研组、创新创业教研组、就业指导教研组等。主要目的就是负责制订教研计划、选择教研课题,从而促进教研并把相关教研成果运用到一线教学。
  二是创造参加科研活动的条件。由于工作性质和时间所限,辅导员很难像专职教师一样从事科研工作,因此,辅导员在自我加压学习的同时,单位要创造条件为辅导员做好科研工作保驾护航。如河南工业大学每学期都会选派辅导员到知名高校进修学习,鼓励辅导员考博、考证等。此外,学校还设立专项科研、学习培训经费,支持辅导员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仅2014年学校就分别为辅导员开设了心理咨询师、创业指导师等两个专题培训班,选派两批辅导员赴武汉深造。
  三是制定措施推进辅导员科研。在为辅导员开展科研活动创造一切条件的同时,有必要制定相关措施督促辅导员进行科学研究,在辅导员考核中加入相关的考核要求。如河南工业大学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际,在全体学工队伍中开展了“五个一”工程,将辅导员的自身学习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即要求每个辅导员,每一学年至少读一本与工作相关的书籍、参与或主持一项科研项目、写一篇调研报告、发一篇论文及上好一门课等。自工程启动以来,有效提升了辅导员科研的积极性。为了考核外出学习辅导员的成果,学工部门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辅导员的学习汇报并加以评议和审核。
  参考文献:
  [1]陈九如,乐程,陈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4).
  [2]沙军.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2013,(05).
  责编:秋 山
其他文献
摘 要:师范生实践教学是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职业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河南高校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达到河南省的培养教育人才的目标,就必须进一步优化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地方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优化  2012年,教育部等多家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增加实
期刊
摘 要:2007年开始实行新的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和地方每年投入100多亿元用于国家助学金的发放。通过调研了解国家助学金运行现状,有助于政府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供行之有效地资助、帮扶,这关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还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乃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  河南省经济相对落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相对较多。据课题组调研,目
期刊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曾经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中西部地方高校,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即人才“供”与“需”之间的脱节。为此,中西部地方高校纷纷在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优化结构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力图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但具体到
期刊
近年,周口师范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因材因需施教”,以适应社会和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努力做好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实施了“(4-X)+X”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4-X)+X”模式  “(4-X)+X”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前“4-X”年统一开设专
期刊
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
期刊
摘 要:党的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党建工作如何创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南农业大学在工作中尝试以党建项目化为抓手,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创新和党建理论研究,探索出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党建;项目化;实践;创新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各级党的
期刊
农业、农村、农民,关系着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河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要实现河南崛起,首先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把爱农情怀播撒在学生心中,把科学研究根植于区域经济。他,就是被评为首届河南十大“三农”科技领军人物的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友军教授。  李友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小
期刊
摘 要:高校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然而,由于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足够重视,不仅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薄弱,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也较少。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指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课程设计,能够促进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法学;应用型;实践性教学  一、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  (一)明确应用型法律人才
期刊
摘 要: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逻辑,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河南农业大学作为首批“2011计划”牵头高校,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实施生源质量提升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和就业素质拓展工程,构建招生、培养与就业联通互动的协同机制,探索了协同创新视域下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关键词:就业质量;招生;培养;协同  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人
期刊
摘 要:高校书院制改革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完人”、师生互动和全环境育人,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弥补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弊端。高校书院制改革对大学生习惯养成、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均产生了明显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书院制改革;意义;影响  近年,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兴起。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