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教学思想感情的渗透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261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道统一、情理交融是语文教师应当掌握的方法。我国古代就有“文道统一”的说法,即现在的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学生在鉴赏学习过枉中离不开情感活动。所以,语文课中的思想感情渗透少不了。
  关键词:语文课 思想感情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中就有“文道统一”的说法,即现在的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元朝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它不仅阐释了作者的主观情思贯穿于文学作品(语文课)之中,还道出了读者(学生)在鉴赏学习过程中也离不开情感活动。所以,语文课中的思想感情渗透是少不了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发觉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切实可行。
  一、创设情境
  教学中,运用图片、摄影、幻灯、音乐,加上语言描绘、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渲染气氛,使学生耳濡目染,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以播放录音带。优美的朗诵语言,配上美妙的音乐,使学生仿佛感到置身于鸟语花香、生机勃发的春景之中,自然就易涌起对春天的欣喜和热爱之情。
  二、顺读会意法
  对一些描写自然风光或是包含深刻哲理、意蕴深刻的诗文,教学时如果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反复吟颂,以读助讲,以诵代讲,也是授文传道的好方法。如王维的近体诗《山居秋瞑》就描绘了一幅清幽明净、洋溢着和平安乐气氛的自然景图。如果指导学生感情吟诵,反复玩味,就会激起学生对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的向往,从而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三、剖析词语
  教学时,如能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细细剖析,会使他们加深认识,受到很大教益。《记念刘和珍君》中可扣住“出离愤怒”、“深味”、“浓黑的悲凉”等词,启发学生思考这几个副词的效果。通过剖析,激起学生对当时反动政府血腥屠杀爱国青年,而御用文人又有下流无耻言论的黑暗现实的满腔愤怒,对以刘和珍为代表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精神充满了崇敬,也更易于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四、琢磨标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般词语难以表达或替代的。教学时,有重点地选择,引导学生琢磨,既能开拓学生思维,又能受到教益。
  如“洋铁碗可曾收到没有?……”“原来如此!……”(《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琢磨其中的问号、省略号和感叹号的蕴味所在:问号体现了作者鲁迅对柔石的关心,与后面的省略号连用,使前后两段话形成强烈对比。把自己的挂念和柔石的噩耗连在一起说,显得心理上、感情上突然转换,反差极大,震撼力强。而后一句中的感叹号和省略号连用,并单独成段,则字字千钧,含蓄深沉,悲愤之情尽在不言之中。仔细揣摩之后,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的凶残本质,更激起对柔石、白莽这样善良的革命青年的热爱、崇敬之情。
  五、心理互换
  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与作品中人物进行“心理互换”,会帮助学生加深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课中,父亲穿越铁路买桔子一段,是文章的高潮。作者之所以流泪,就因为父亲不顾身体不便,乐于艰难前行,仅为了自己路上不致于口渴,这是一种真挚、深厚而朴实的亲子之爱,感人至深。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作者,文中父亲做的一切就是自己亲眼所见,设想自己的心情和感受。通过这种互换,学生动情了,自然就进入了情境,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
  六、激发“再造想象”
  再造想像是学生较快进入情境的一种方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老山界》一红军战士山腰露宿的经过是通过细腻的描绘来加以表现的:“半夜里,忽然醒来,……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除了这一部分以动写静的精彩片断外,昨夜爬山也写得有声有色。上课时,我有意让学生由这些画面展开联想,脑海中再现红军战士不畏征途艰险的音容笑貌及“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等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自己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进一步感受到红军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从而受到思想上的教育。
  激发想像除了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语言描述进入情境之外,有时也可借助文章的主旨。
  七、融入生活体会
  分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要根据教师或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对鉴赏对象进行联想,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一致的境地。
  总之,文道统一,情理交融是语文教师应当掌握的方法。语文课的作用应该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让学生感觉到真、善、美,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向往并追求她,培养他们健康的感情。
  (河南省鹿邑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我们天天接触数学,但是很少有人对数学语言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譬如数学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有哪些不同,具有哪些特殊性;数学语言在促进人类文明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学好数学语言等等。从而使数学语言象汉语语言学那样成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学科——数学语言学。本文只研究数学语言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更多地是与一般语言(汉语语言)进行比较而言的。下面只从数学符号的科学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二
期刊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实施五六年了。五六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历史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
期刊
现代社会从事各项工作都必须讲究效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特定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如何发挥能动作用,千方百计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无论是哪种类型,往往以平堆的居多,以平面展开为最常见,以单打一的传授知识最手熟。尽管这种种做法在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从时代的要求和今天学生
期刊
叶圣陶是把略读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来认识的。1923年叶老亲自拟订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把略读作为与精读一样列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略读也就以课程标准的形式确定为一种具体的课程形态。略读有自己的学分(占6学分)、课时、书目和评价。这样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就由精读和略读共同承但。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阅读书籍不能仅仅靠单篇短什的精读指导,还要把从精读中得到的经验
期刊
新课改之前,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是静态的,缺乏变化的,是以教师活动取代学生活动的教学。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知识能力并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思考与表达共进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这也向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语文教学的诗意化。如果说语文课本为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提供了一片沃土,则语文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诗意之地上辛勤的耕耘者和圆实饱满的种籽。但是,有了这片沃土和圆
期刊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学会感恩,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家庭、社会的需要。有了感恩的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健康、亲切、和谐,生命也必将得到滋润。  担任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每次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成长情况,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老师,麻烦您在我家孩子身上多费点心吧,我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要孩子能学习好,我们怎么做都行……”每当听完这些话,我心里就沉甸甸的,很不是滋味。大
期刊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是学生对文本认知和文本理解、感悟的重要体现形式。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学生课堂上反映出的朗读能力比较弱,我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从三个方面提出改变这种情况的对策,旨在呼唤老师实现并提高朗读训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朗读训练 问题思考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一声巨雷,打破了教育固守的沉默,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震撼。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教育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
期刊
创新教育认为,“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是产生于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产生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浸沉于那种环境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由此可见,创新是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才能发生的一种行为。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宽松、活跃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在化学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改 美育 情感教育    美术教学是在情感参与下的体验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定伴随着某种情感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和特征,也反映教师在教学时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