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区域活动可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但如果放任自流,完全让幼儿自己玩,孩子们就会缺乏目的性,起不到自我提升的效果;而如果教师的干预过多,又会限制幼儿的思维,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材料的使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教师的介入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区域游戏作出正确的判断,帮助幼儿获得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 教师 介入 合作 创造性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而区域活动因其具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因而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但是如果放任自流,完全让幼儿自己玩,孩子们就会缺乏目的性,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兴趣,也起不到自我提升的目的;而如果教师干预过多,从活动主题的确定、情节的安排,一直到活动过程,都由教师决定又会限制幼儿的思维,还是高控制的集体教学。那么教师该如何介入,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想用片段描述的方式,谈谈我的一点思考。
  升入中班后,孩子们特别喜欢玩拼插积木,他们都喜欢去积木区玩,这样就造成积木不够玩的现象,往往总是先来的孩子拿着一摞,后来的没有玩具,总是要老师帮他们调配,而且,我发现他们总是拼一种造型,没有创意和改变,针对这样的现象,我想应该想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状态。
  片段一:
  我在积木区的桌子上放了几块大手绢,开始,孩子们都没在意,还是该怎么玩的怎么玩,晨晨坐的离手绢比较近,于是,他把玩具都放在了手绢上,别的小朋友要拿,他就说“手绢上的都是我的”,其他的小朋友都没有注意到手绢的存在,继续玩游戏,直到我提醒收拾玩具,孩子们跟我说桌上有手绢,我让他们把手绢收好。
  手绢的投入并没有引起孩子们的关注,也没有起到我要的效果,我想要想让手绢发挥作用,首先要让孩子关注手绢,尝试把手绢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于是,我组织孩子对刚才的游戏进行讨论,问他们怎么玩的,发现了那些新的材料,有的孩子发现了手绢,问“老师,为什么要放手绢呢?我顺势引导孩子想想把积木和手绢一起玩的方法,结果,孩子们还真想出不少的办法,有的说要在手绢上搭积木,有的说把手绢装饰在自己拼搭的造型上,还有的说,我们两个人一起在手绢上搭积木,,,我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第二天试试看。
  片段二:
  李兆轩最先到了积木区,他拿了一块手绢铺好,开始往上面摞积木,游嘉豪来了,跟他说“咱俩一起玩吧”,加入到他的游戏中,在嘉豪的建议下,他们在手绢上搭了一个城堡;最后他们把剩下的积木送给了温志轩,她在手绢上圈了一圈,把小动物都插在中间,说自己搭了一个动物园,,其他的幼儿没有使用手绢。
  接下来还是常规的游戏后讨论,我让他们讲了自己跟谁搭的,拼搭了什么东西,还问到两个人游戏和一个人游戏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的回答也很有想法,他们说一起玩用不了那么多积木,可以让给别的小朋友,而且,两个人玩有意思。直到现在,我觉得手绢的投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它让孩子们有了新的创意,同时,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虽然他们还不一定了解什么是合作。
  既然手绢的投入有这么明显的效果,我想适当的增加一些难度,可能对他们也是一种挑战,这次,我将两块手绢固定在桌子中间,想看看有什么新的想法。
  片段三:
  晨晨、李兆轩、游嘉豪是积木区的常客,他们早早的就占了位置,今天高元科也加入到游戏中了,游嘉豪主搭积木,并且设计造型,晨晨、李兆轩是副手,负责挑选积木,加外部的装饰,高元科只是来来回回的运输积木也玩的兴高采烈,今天他们搭的是大船,还分了好几层仓,最上面是小动物在玩。
  在今天的活动中,四个小朋友充分体现了合作的精神,而且有主有次,在结束后的讲解过程中,四个孩子看起来特别自己,很有成就感!
  简单的一块手绢,由原来没人关注,成了孩子们游戏中的辅助工具,而它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乐趣,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同时也展现了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闪光点。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都乐此不彼地玩着“手绢上的积木”很少再叫“老师我没有”“老师他拿我的”。
  手绢的投入只是一个视点,它让我看到了教师介入的方法和时机。首先,要观察,思考。“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区域游戏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其区域游戏得以延伸。
  区域活动这一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布置格局,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重视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通合作。而我们必须善于反思,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采用正确的方法介入幼儿的游戏活动,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其他文献
【摘要】模式包括“温故知新——自读质疑——细读研讨——自我评价——练习巩固——发掘延伸”六个步骤。另外根据学生认知和学科基本规律,依据“整体——部分——整体”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了基本模式,并运用信息控制论调节变通的方法。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  以生为本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乃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这个弊端提出,并力图改变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局面,强调
期刊
【摘要】如何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是要加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 创设 情境 体验 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
期刊
多年以来自己一直都认为,一题多解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开拓学生的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过程与发散思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及时的抓住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与条件之间存在的联系,就能找到解题的方法。之所以说,一题多解不仅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而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举出几个实例说明问题,以大家共勉。 
期刊
2l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扳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指出了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和它与读写的密切关系,所以从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小学低年级是人生的启蒙阶段,这时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力极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内容,为学生将来的语言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期刊
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书的习惯,那可真叫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所以说,从小应养成读书的习惯。  我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十年多了,发现个别学生不爱读书,课堂上老师给时间读这类学生不是看着别人读就是发愣,连嘴也不张,
期刊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使人和素质提高的关键,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1破戒解缚,创设氛围。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对学生要求过严、过死,作文前读范文,讲技巧,定格式,提要求,太多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束缚了
期刊
【摘要】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  【关键词】教学 审美 美感 联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的做法是:  1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
期刊
随着节假日的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大大缩短,自由支配时间相应地增多。为了让学生的节假日过得充实、有意义,我进行了一些探究和尝试。  1充分利用好节假日时间,让学生自愿结成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活动小组以自愿、互助、人员固定但活动形式相对灵活的原则组建,作为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小组成员由四到五名学生组成,从中推选出一名能力强和有责任心的学生当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和安排活动,及时反馈活动情况。
期刊
许多高中教师都遇到这样一个困惑:不知什么原因,似乎在一夜之间,一直品学兼优一直听话的乖孩子,会突然变得玩世不恭,突然变得非常叛逆,突然变成性情乖张调皮捣蛋的熊孩子。  每个人的成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除了肉体成长期相同外,心理成长期也是相同的。个体的表征只是复杂多变的多个自我的一种外现,而社会价值观往往肯定那些“听话的”“品学兼优”的“自我”(乖孩子),而否定那些离经叛道的“自我”(熊孩子)。高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