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分析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u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运用提问艺术,以一系列富有探索性与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提问要注重互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课堂提问的互动性,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极大限度的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一定要重视提出问题的互动性。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纸剪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之前学习过的计算正方形面积和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想办法计算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几分钟后,学生回答:“我们讨论出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裁剪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然后分别计算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之后相加就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了。”通过这种有利于增加学生之间互动的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的课堂学习中,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问要灵活多样
  数学教材中有一些教学内容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很难理解。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这点,创造一个连续的、多样性的,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再加以引导和纠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例如:我们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时候,教师提问:“现在我们手中有红、黄、蓝、绿四中颜色,请同学们自由组合,看有多少种组合方法?都是怎么组合而成的?”学生开始组合,一段时间后回答:“我们组合成了18种,分别是红黄蓝绿、绿蓝红黄……”“我们组合成21种……”这样的设置问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有针对性
  课堂的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不能随意地想什么时候提就什么时候提,也不能在一节课上提几十个问题,而很多问题看似是问题,实质上无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类似口头禅一样的提问“是不是?”“对不对?”学生只是习惯地回答“是”或者“对”,根本没有在头脑里进行相应的思考.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多余的.例如在“运算律”一章中,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例子后,先问学生:“跳绳的有多少人?”接着问:“28 +17和17 +28的结果一样吗?”随后写出等式,“你能不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请几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猜想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很明显这样的等式是写不完的,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表示出来呢?告诉学生在数学上可以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你现在会表示了吗?”学到这,学生就能明白书上的加法交换律“a +b=b +a”的含義了.教师对问题的安排要有梯度,每个问题之间不仅要环环相扣,还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以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四、提问要循序渐进
  数学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行为,有组织、有规律的提出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迁移性的提问就是首先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出发,进行铺垫性的提问,这个问题的设置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回答出来,然后环环相扣、层层诱导,让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探究,这样层层的递进,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全面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倍数和因数的时候,我们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数学案例。首先,我们取出一张A4纸,“同学们知道吗,一张A4纸的厚度是0.08mm,对折后的厚度就是0.16mm,那么同学们知道对折100次的厚度是多少吗?”同学们开始讨论、计算起来,最后教师公布答案,对折100次的厚度要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同学们对这个答案惊恐不已,纷纷讨论起来,通过一个小小的提问,有迁移性的帮助学生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提问后要耐心等待
  很多老师容易犯的错误是提出一个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立马请学生来回答.很多老师都习惯于把问题交给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完成,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了学优生的课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新课标认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既然如此,教师应该把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留给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适时地鼓励他们,放慢教学的节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如“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类基础的问题完全可以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而一些探索性的、拓展性的、有些难度的问题则留给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回答,带动全班的讨论氛围.当然,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有效地点评,不能简单地用“很好”“你真棒”来敷衍了事,一针见血的点评有时是可以起到点睛的效果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技巧,发展学生学好数学的各项能力。
其他文献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在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突出实验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所以中学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实验 生物教学 意义  生物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进行观察和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讲解生物学概念、规律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认为生物实验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激
期刊
微课是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产物,通过十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时间较长,学生极容易分散精力,当专注点过去了之后,学学习兴趣泛泛,甚至有些学生到最后对数学教学产生抗性。由此,时长较短的微课应运而生。微课直观生动,可以充分的抓取到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某项知识点、难点进行重点的针对性学习。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更应该结合时代发展,
期刊
当英语老师每接一级新生时,到底应不應该教语音?教语音总是要耽误一些时间,本来时间就很紧张,担心是否会影响课程的学习。不教语音就担心学生以后的发音不够标准。于是纠结半天,大部分老师的做法往往是学音标,但压缩学习时间,限定在三周之内。结果是学生对语音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而且我们学习语音只注重音标和拼读的教学,在句子的重音,连读,弱读,韵律方面强调较少。加上在以后的学习中,忙于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语音的复
期刊
“语文味”究竟是一种什么味呢?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体现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笔者从教师报上看到:“语文味”就是指教学时无论是讲是读还是活动,都紧紧抓住文字,紧紧扣住文本。紧扣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最正确的方法,也是最终的归宿。  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就必须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本来的味道——“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品词品句、咬
期刊
讓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每个学生自己找一名对手(水平相当),老师可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时时的激励双方。通过竞争,
期刊
在开学第一课中要说些什么呢?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多少同志牺牲在抗疫前线。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那么多人为国家为他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在抗疫的大后方,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全。珍爱自己的生命,就是最好的支援抗疫斗争。  更要讲明讲透,黨和国家的努力和付出。对比当前国际上抗疫的消极与滞后,对比当前国际上的安全环境之恶劣,我们更应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我们定能彻底战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数学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思维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创新思维 数学素质 科学精神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数学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
期刊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尤其是对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来说,他对所学知识有无兴趣,将直接关系到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小学低段的数学老师来说,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带着问题去“玩”,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  心理学
期刊
一、不容乐观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善,取得的成绩是主流,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广远的理想追求,民主与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但我们也看到农村青少年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增长和集体主义思想的缺失。  2.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正常轨道,少部分青少年的好逸恶劳与拜金思想嚴重。一些学生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小小年纪不思进取,贪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