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首先“育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人,把学生当成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会看到这样一种不争的事实——分数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最重的砝码!在分数的重压之下,学校、教师、学生承担着极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分数,学校给教师规定了优秀率、及格率。为了完成两率,教师就把这种重压施加在学生身上。无论是智商高低的学生,都一视同仁要求取得好成绩,因此在这种教育之下,我觉得最痛苦的就是那些低智商儿童。他们承受着来自老师的压力,来自同学的嘲讽,来自家长的斥责。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成为教师取得好成绩的砝码,成为学校用以炫耀的招牌。面对这种局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多么无奈!新的《纲要》提出“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从思想上转变了教育中的扭曲人格现象!我们可以抛开两率实现一种真正的“人”的教育,我在设想,我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可以像孔子那样真正的实施因材施教,类似“宰予”(孔子的学生)那样的学生就可以让他去学习“驾车的技术”。过去,我们常说教育是一片百花园。我说,教育不应该只是百花园,从尊重自然,尊重人的角度去看教育应该是自然的,我们应该把形形色色的学生看成是自然界中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可以是不同的植物,也可以是不同的動物。他们之中有小草,有参天大树,有花朵,有高飞的雄鹰,也会有打洞的老鼠……一棵小草的种子深埋在地下,他的未来就是一棵小草。教师心目中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大树,那么,这棵小草的种子一定会过早地夭折,这就是一种教育的误想和空想。其实,做小草有什么不好,给大地覆盖的是一片绿荫,小草有小草的作用。世界是多元化的,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根据学生个体生命发展规律给予不同的教育,人的生命才会因教育而精彩,每个生命个体才会因教育而幸福。既然如此,我们不要责怪那些原本应该成为小草的孩子,也不要过于娇宠应该成为花朵的孩子,对于那些可以成为参天大树的孩子我们也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不要做出揠苗助长的教育行为。我们要记住“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发生,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原点。”
“育人为本”解放了教师的思想,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是在为教育松绑。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每个家庭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现象,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孩子在写作业。一个小学生的作业往往也会写到晚上八九点钟。中学生的作业要写到十点,高中生的作业要写到凌晨,甚至更晚。学生中的近视眼越来越多,弯腰驼背的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学生和教师越来越多,这是普遍的现象啊!长此发展下去,我们的国民身体素质将不断下降,也许我们的国家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我们在教育中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老师思想中的模式去发展,久而久之,所有的学生都是干人一面的发展趋势。学生中的个性没有了,还谈什么发展和创新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梦想恐怕是一纸空文!这些教育“异象”应该彻底根除了。“育人为本”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呵护生命的存在;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动力;开启生命的智慧;挖掘生命的潜能;张扬生命的个性;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快乐;享受生命的幸福。”这十条关于生命化的教育诠释了教育应以生命的发展为主旋律,育人为本,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育人为本”为教师今后的工作指出一条多彩的教育之路,这是一条孕育幸福胚胎的道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因我们的教育而幸福!让我们记住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说的话:“教师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既然我们操控着他人的一生的幸福,那么就让我们为自己的幸福,也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坚持育人为本,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首先“育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人,把学生当成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会看到这样一种不争的事实——分数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最重的砝码!在分数的重压之下,学校、教师、学生承担着极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分数,学校给教师规定了优秀率、及格率。为了完成两率,教师就把这种重压施加在学生身上。无论是智商高低的学生,都一视同仁要求取得好成绩,因此在这种教育之下,我觉得最痛苦的就是那些低智商儿童。他们承受着来自老师的压力,来自同学的嘲讽,来自家长的斥责。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成为教师取得好成绩的砝码,成为学校用以炫耀的招牌。面对这种局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多么无奈!新的《纲要》提出“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从思想上转变了教育中的扭曲人格现象!我们可以抛开两率实现一种真正的“人”的教育,我在设想,我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可以像孔子那样真正的实施因材施教,类似“宰予”(孔子的学生)那样的学生就可以让他去学习“驾车的技术”。过去,我们常说教育是一片百花园。我说,教育不应该只是百花园,从尊重自然,尊重人的角度去看教育应该是自然的,我们应该把形形色色的学生看成是自然界中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可以是不同的植物,也可以是不同的動物。他们之中有小草,有参天大树,有花朵,有高飞的雄鹰,也会有打洞的老鼠……一棵小草的种子深埋在地下,他的未来就是一棵小草。教师心目中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大树,那么,这棵小草的种子一定会过早地夭折,这就是一种教育的误想和空想。其实,做小草有什么不好,给大地覆盖的是一片绿荫,小草有小草的作用。世界是多元化的,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根据学生个体生命发展规律给予不同的教育,人的生命才会因教育而精彩,每个生命个体才会因教育而幸福。既然如此,我们不要责怪那些原本应该成为小草的孩子,也不要过于娇宠应该成为花朵的孩子,对于那些可以成为参天大树的孩子我们也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不要做出揠苗助长的教育行为。我们要记住“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发生,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原点。”
“育人为本”解放了教师的思想,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是在为教育松绑。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每个家庭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现象,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孩子在写作业。一个小学生的作业往往也会写到晚上八九点钟。中学生的作业要写到十点,高中生的作业要写到凌晨,甚至更晚。学生中的近视眼越来越多,弯腰驼背的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学生和教师越来越多,这是普遍的现象啊!长此发展下去,我们的国民身体素质将不断下降,也许我们的国家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我们在教育中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老师思想中的模式去发展,久而久之,所有的学生都是干人一面的发展趋势。学生中的个性没有了,还谈什么发展和创新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梦想恐怕是一纸空文!这些教育“异象”应该彻底根除了。“育人为本”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呵护生命的存在;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动力;开启生命的智慧;挖掘生命的潜能;张扬生命的个性;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快乐;享受生命的幸福。”这十条关于生命化的教育诠释了教育应以生命的发展为主旋律,育人为本,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育人为本”为教师今后的工作指出一条多彩的教育之路,这是一条孕育幸福胚胎的道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因我们的教育而幸福!让我们记住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说的话:“教师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既然我们操控着他人的一生的幸福,那么就让我们为自己的幸福,也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