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物化及其后的道德构建问题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人类进入技术时代起,技术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从技术的发明设计到技术的使用形成依托技术产生的生活生态的方方面面总会产生新的道德问题,以及与该技术的前导道德相冲突的新旧道德演变问题。在技术哲学与道德哲学的最新发展里道德物化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技术不仅是道德哲学考察的对象,它也与人共同构建了道德的主体。荷兰哲学家维贝克在技术调节理论上提出的道德物化理论不仅使技术面临的道德问题更复杂化,同时也将它扩散到技术设计的道德预期与技术使用的道德实践上,总体上呈现出动态特点非理论特点。技术调节理论的前导思想是后现象学将意向性理解为人与技术共同构成的意向性这一理论。本文的主要目的则是发现道德物化之后,技术道德化之后的道德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办法,内容包括道德物化,道德物化的哲学理论基础,以及它所产生的道德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最后关于道德物化所建于其上的哲学基础作新的道德哲学基础的可能性探讨。
  【关键词】 道德物化;道德基础;道德构建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26-02
  一、“道德物化”思想的内涵与特点
  作为技术道德领域的新思想道德物化理论的开端可以从1992年拉图尔发表的《何处去寻找暗物质?》算起,之后,荷兰哲学家阿特胡斯 1995 年发表了 《器具的道德化》 提出了 “人工物的道德” 和“物化的道德哲学” 概念。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荷兰技术哲学家维贝克 进一步提出了 “道德物化” 思想。他的两本该思想代表作是《“物” 能做什么》  和 《道德化的技术》,通过这两本著作建构起一个相对系统的 “道德物化”理论体系。道德通常以人为主题着力于引导改变人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道德教化,比如“你应当如何,不应当如何”使道德信条在心灵中内化。而道德物化则不同,它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技术的设计发明阶段将抽象的道德理念注入技术之中,使技术的功能、结构具有了道德预期,在人们对技术的使用中该人造物便产生了规范和引导。二是在设计发明阶段并没有赋予该人造物道德功能,由于该技术自身的结构、属性使人们在使用时产生了道德实践,这样技术自动的具有道德功能。在这里分别举两个已被举过的例子“汽车道上的减速带,通过它时司机为了避免过大的震动不得不减速从而使司机文明驾驶”。这个例子就属于在技术设计阶段就赋予它道德功能。另一个例子是这样的“利用B超技术检查胎儿是否健康,父母可以考虑是否打掉这个孩子”。这个例子里技术的道德功能是在使用之后而自動产生的,而不是在设计之初被赋予的。总的来说就是从道德到技术再到道德和技术到道德两种。道德物化理论的一个特点也是它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道德哲学的主客二分,传统的道德哲学认为技术仅仅是中立的作为道德主体实践的工具,维贝克认为道德行动者是由人和技术复合而成的该理论下的技术具有了一定的意向性和自由,承担起道德调解的作用,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它超越了工具成了综合的行动者的一部分。因此在技术道德的研究方式上道德物化理论也与传统技术道德哲学有所不同,传统道德哲学关注的是技术所可能产生的道德问题以及使用技术的人比如工程师应当遵循的操守规范,政府应当设立怎样的政策引导技术的发展等等这些方式即是将技术看作纯粹的物来研究。而道德物化理论的研究方式是通过具体的情景分析道德实践中技术与人的交互同构复合而成的道德主体,通过研究技术的意向性确定技术在道德实践中的调节引导身份。两者的最区别在于传统技术道德哲学重视对结果的分析以及补救,道德物化理论则是前思式的构建,传统技术道德哲学是道德哲学的延伸,道德物化是技术哲学的道德化,前者将技术视作纯粹的物后者赋予技术自主性。
  二、“道德物化”理论的思想基础
  技术的道德相性是以什么为基础条件的呢,维贝克认为“技术调节的哲学分析( 特别是该领域中的‘后现象学’路径) 将被证明是理解技术道德意蕴的一条重要线索”。技术调节是随着技术道德的经验转向发生的,所谓经验转向是指考虑技术与人的交互经验对人的内部影响,起根本作用的背景是现代哲学对传统的精神物质、社会自然的主客二分不满与克服,其中海德格尔的思想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拉图尔正是受海德格尔的影响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他认为精神和物质、人与自然并没有决然的彻底不同,它们在行动中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主客二分不过是认为建造的区别罢了。就是说技术、物质并非消极被动的持存,它塑造了人们的道德境遇以及经验,最终与人一起完成了道德实践。因为人们的生活是与技术连接在一起的,通过生活人们成了人们,在技术设计发明使用的历史塑造下技术不得不是社会的。这套理论的最终思想基础便落到技术意向性上,哲学家伊德将意向性看作人技关系构成的意向性而不仅仅是纯粹人的意向性(实际上也不能有纯粹的人的意向性,因为完整意义的人需要是社会的人),他研究的是技术意向性对人的意向性的构成。具体说来是因为技术物会影响调节人的行为知觉,另一方面技术物在组织人的行为与知觉过程中的“指向”要发挥其“功能”又必须有人的支撑。人无法避免以技术的方式生存,因而无法还原出一个纯粹的非技术世界。它已经是人意向着世界时的主体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外部工具,换句话说不可能有独立的工具,工具要成为其所是必须在人的行动中。只有理解了技术不能独立成为其所是才能把握技术的道德化,同样只有理解人必须通过技术意向着世界才能把握道德的技术化。这就是道德物化的思想基础。
  三、“道德物化”理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然而道德物化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自由意志问题,道德内在教化化问题,技术专制问题。道德通常被认为是人处于正当的动机做出最佳的选择,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它的前提是自由意志,有自由意志的人在理解并相信善的美德后做出的行为才能算道德,苏格拉的就认为无知无意达到善的结果不是真正的善,道德的行为需要由内心的道德信念所驱动它只能是精神的,好的结果只是它的外显而已,并不是它本身。所面临的道德内在教化问题仍然与之相关,道德物化理论将道德外在化物质化道德仅仅变成在技术的引导下合理的行为,是否拥有内在精神倾向无从判断,因而也无法用物化的道德教化出内心的道德信念,司机的文明驾驶仅仅是因为避免震动过大,推动着这个过程的只是震动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不论一个人内心是否有文明驾驶的信条都可以达到文明驾驶的结果,这种关于速度与震动的关系无论怎样熟记于司机的心中都无法用于内心的道德信念构建。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所需要解决的东西是相近的,即是如何使物化后的道德再精神化,将物化的道德实践与基于自由意志的道德信念选择连通起来。首先来看看这样一个问题在道德物化理论下的技术设计中是以什么为目的赋予技术以道德功能的呢?在技术化的道德结果中人们又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估实践结果的呢?仍然是传统道德哲学里的道德。通俗地说即是设计一个道德相关技术时要达到好的目的,使用该技术后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个“好”是什么?他最终还是回到了道德哲学的基础,技术化的道德仍然以传统道德哲学的道德为基础,同样需要内在的道德情感信念,以此可以回答所面临的自由意志问题,虽然从外在结果看道德的结果是由该技术与所施用的情景共同推动的,但是他又与内在的道德精神选择同步了。连接起它们的地方就在于使用者对该技术设计阶段被赋予的道德相关这一部分的理解。因为这一部分是由传统道德哲学里的道德基础(即什么是“好”)为基础的。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则与第三个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道德物化把道德考虑延伸到了技术物的发明设计阶段,使得技术人员间接的拥有了影响社会道德的权力,至少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设计师等技术人员群体借此不正当的谋求自身利益,二是即便他们是非道德的仍然会会因该群体的特点而出现他们自己无法察觉的道德偏见。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一方面加强监管规范技术群体的行为,另一方面是让各个群体的人参与进来协商技术,评估技术,一来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同从而使整体结果达到平衡,二来不同群体经验特点关注点不同,相互商谈保持道德多元性。同时这样做与那个“好”产生了连接也有利于解决前连个问题。
  四、结语
  技术与人共同作为意向性的主体而非仅仅作为独立于人的工具,这一点从海德格尔以来被广泛提起,且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技术愈加社会化,人机交互涉及更深的层次比如脑机交互,陪同机器人等,不断强化。物作为道德主体之一的思想势必会对如何构筑新的道德及它的标准体系产生挑战,今天道德哲学普遍将“善”的形而上学问题悬置起来,探索实践层面的操作问题,道德物化理论带来了两种新的方向,一种是在道德实践、道德设计、道德评价等环节考虑技术/物的参与。第二种方向是技术与人共同作为意向性主体所意味着的那个并非主客二分的技术观、自然观,作为道德的形而上学破灭后为道德哲学构筑新基础的可能。研究技术哲学的专家吴国盛曾说:“正是因为技术在现代成为一种最突出的现象,即一种起支配和揭示作用的本质,才使人们经历着所谓的‘技术时代’。”这里他所说的时代背景正是构建道德基础的背景。在技术时代传统的主客二分被技术的融入主体取代,“技术其实一开始就不是那些器具所代表的东西,实质是真理的开显方式。”
  另一方面技术在哲学史中长久的缺席,使得要构建技术时代背景下的道德哲学新基础之前需要对技术重新做哲学梳理。所以道德物化最关键的不是为道德应用提供新的内容、标准、范围,而是它指向了新的构筑道德基础哲学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陈日容,张进.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的后现象学根基[J].科学技术研究,2018,(10).
  [2]彼德·保罗·维贝克.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M].闫宏秀,杨庆峰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吴国盛.哲学中的“技术转向”[J].哲学研究,2001,(1).
其他文献
【摘要】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优秀的传统家训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有利于提高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新时代,要借鉴吸收优秀的家训文化,这对于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家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探寻《桃花源记》的生态思想。其次,具体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及“自然的人格化与生态审美”角度,通过仔细对比原文和译本,研究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为读者理解译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最后,研究发现,生态批评对翻译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能为典籍翻译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态批评;《桃花源记》;生态思
期刊
【摘要】彝族是一个拥有自己特色传统民俗文化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彝族人一代代传承着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同时也反映和体现了他们的自然生态保护理念和行为。本文从不同的层面探索了与自然生态保护理念融为一体的彝族传统民俗文化,旨在提醒人们要保护自然,适度开发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彝族;传统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理念;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当代琵琶音乐的创作秉承历史积淀,以多维度的艺术视角发掘创作题材,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创作类型。一些作品回溯历史,承继传统古曲的唯美写意,折射出浪漫的人文情怀。也有作曲家从地域和民族性层面谋求突破,将少数民族音乐风情融入琵琶音乐的创作中。为体现时代审美变迁,亦有诸多作曲家尝试移植西方音乐,主动融合流行音乐,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与接纳。丰富的创作题材类型使琵琶作曲思维和技法得到提升,为其复兴与传承
期刊
【摘要】基于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的细读,主要分析了译者所设定的“经典”押韵配对,并以《落花》来具体探讨这些押韵配对该译文以及整个译本的影响。总的来说,这些“经典”押韵配对本身并不是语言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而是译者为了押韵而押韵所采用的权宜之计。其结果就是译文徒有漂亮的押韵外衣,而译诗本身却无法称得上是自然、地道的英语诗。  【关键词】许渊冲;《唐诗三百首》;“经典”押韵配对  【中图分类号】H
期刊
【摘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从马克思视域下的哲学层面进行追溯,旨在揭示其科学内涵,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是对各国各族人民的具体考察,阐述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同时也是马克思中国化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终根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具体表现。因此,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期刊
【摘要】衡阳又名雁城,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自古便是南北之咽喉,交通之要塞,她以妩媚之姿丰韵之魂畅游于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她是耒耜文明拓荒之地,是始蚕嫘祖安眠之地,是南岳衡山屹立之地,是石鼓书院创建之地,是纸圣蔡伦诞生之地,是船山学说源起之地。她有着韫玉藏珠的山水文化,诗礼相传的书院文化,璀璨夺目的诗词文化,诗意浪漫的曲艺文化,巧夺天工的美术文化,质朴磊落的方言文化,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
期刊
【摘要】新时代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它有利于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促使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加生动、形象,但是同时也会影响汉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对汉字的语音、句意等都会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積极、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在保证网络语言合理应用的基础上,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文学发展;发展影
期刊
【摘要】从哲学和教育学角度看,实践都具备宽外延。文科专业教育者应坚持多元复合大实践观,兼顾扩充实践形式和深耕学理探索,全面推进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明确阶段性目标,逐级渐进。  【关键词】实践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多元;层级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93-04  基金项目:本文为武汉市教育局20
期刊
【摘要】 《悲惨世界》作为世界文学中一部宏大而深邃的现实主义史诗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所倡议的人道主义精神。冉阿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更是集中承载了雨果的这种思想。雨果对主角人物冉阿让的塑造,不仅体现在其言行方面,其服装与居住环境等外部因素的改变也蕴含着冉阿让的人道主义之路改变的深意。  【关键词】 悲惨世界;冉阿让;人道主义;服装;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