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针对高中地理概念知识做出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和教学方法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概念教学
地理概念知识是对于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等本质属性的抽象性概括,它在浓缩文字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了各个地理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精华,是地理课程知识的基本组成元素,更是地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中地理概念知识分类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其在各个专题模块之间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独立性与相互的联系性,这也从另一方面使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逐渐趋于完善。从必修专题模块来看,必修一的内容是自然地理,也是学生开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大门的基础,这一专题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的地理基本观念和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也正是由于其本身的基础性所决定,专题内的知识内容均是一些原理、规律、定理类的抽象结论。如“自转”“大气”“锋”“洋流”“褶皱山”“岩石圈”“水循环”等等。除了这些具有丰富内涵但缺少一定外延性的概念名词外,还有一些一般性地理概念,这些概念的特征是其所具有的广阔延伸性。一般地,这一类概念不会特指某一种具体地理事物,而是其下会包含诸多概念内容,也是培养、锻炼和开拓学生思维所需要用到的重要知识。比如“地形”“气候”“高原”“外力作用”“季风”“行政区”“气压”“等温线”“等高线”等等。在此基础上还有集合性质的一般性概念,比如“中國河流”“欧洲气候”“西南地形”“高原盆地”等等,这些集合性概念的特征就是介乎于单独名词和一般性概念之间,特指某一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区性特点,且说明对象明确。在必修二专题中,主要涉及到的是人文地理内容,该部分知识内容注重对学生人文地理思想观念以及科学方法等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在学习过程中仍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正确、客观地看待人地关系。必修二板块的学习需要以必修一为基础,也就是人文地理需要自然地理来作为基石,进而为之后学习区域地理做铺垫,互为一体,循序渐进。在人文地理专题中,同样包含着不同数量的单独性地理概念、一般性地理概念以及集合性地理概念。比如单独性地理概念有“人口数量”“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水资源”等等;一般性地理概念有“农业区位”“大牧场放牧业”“工业聚集”等等;而集合性地理概念则有“可持续发展”“新工业区”之类等等。总体来看,必修二人文地理专题板块中的概念知识分布特点是从核心不断发散,且始终围绕着一条甚至多条线不断延伸,相互联系。而必修三专题下的知识则强调过程性、区域性以及应用性,配以丰富的实际案例来让学生在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同时,感受到其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二、以概念知识特征为依据展开教学
(一)抽象性
高中地理知识以自然和人文为主,在此基础上还有概念型知识所具有的普遍特点,也就是抽象性。除了抽象性,地理概念知识还有着一定的思辨性,也就是需要学生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与之相符的逻辑,这样才能够在认知中内化,在内化后应用,毕竟地理知识是建立在真实现象和事物基础之上的。例如,在教学“岩石圈”这一知识点时,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对其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就可以选择其所代表的一些真实地理事物,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来指导学生去直观地认识到事物背后的意义。
(二)科学性
科学性体现在地理课程包含了自然、人文、区域等各项综合知识,它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课程教育之中,标志着人类已经将这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科学重视了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地理课程以及其中的概念知识所具有独特的地理属性和特征。比如“黄赤交角”这一概念,教材中给出的定义是“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的一个交角,目前的角度为23°2”,而其中“目前”这个词也传达出了该角是不固定的,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地理科学的严谨性。
(三)系统性
每一个知识点在进入学生大脑后都不会是独立的个体,而会自主地去找寻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从而不断增加,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存在即便于学生理清各个所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能够使自己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结构,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应用的时候做到快速提取,有效分析。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习惯性地去对新知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与此同时在大脑中搜寻与之相关联的前认知经验,进而使二者产生联系,一起归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当中。例如,“城市地域”这一概念是一个三级概念,它隶属于“城市”“经济区域”“人文系统”“地方与区域”这些二级概念之下,所以教师必须要在进行完二级概念教学后,再开始这一概念的教学,这样才便于学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还在不断发展,更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亟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都应在前人研究和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切实以新课改为依据来进行不断的落实和深化,从而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加完善和有效。
参考文献:
[1]高桃飞. 高中地理核心概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李小妹,何晓娟.高中地理模型的分类及构建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9):32-33.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概念教学
地理概念知识是对于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等本质属性的抽象性概括,它在浓缩文字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了各个地理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精华,是地理课程知识的基本组成元素,更是地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中地理概念知识分类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其在各个专题模块之间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独立性与相互的联系性,这也从另一方面使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逐渐趋于完善。从必修专题模块来看,必修一的内容是自然地理,也是学生开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大门的基础,这一专题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的地理基本观念和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也正是由于其本身的基础性所决定,专题内的知识内容均是一些原理、规律、定理类的抽象结论。如“自转”“大气”“锋”“洋流”“褶皱山”“岩石圈”“水循环”等等。除了这些具有丰富内涵但缺少一定外延性的概念名词外,还有一些一般性地理概念,这些概念的特征是其所具有的广阔延伸性。一般地,这一类概念不会特指某一种具体地理事物,而是其下会包含诸多概念内容,也是培养、锻炼和开拓学生思维所需要用到的重要知识。比如“地形”“气候”“高原”“外力作用”“季风”“行政区”“气压”“等温线”“等高线”等等。在此基础上还有集合性质的一般性概念,比如“中國河流”“欧洲气候”“西南地形”“高原盆地”等等,这些集合性概念的特征就是介乎于单独名词和一般性概念之间,特指某一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区性特点,且说明对象明确。在必修二专题中,主要涉及到的是人文地理内容,该部分知识内容注重对学生人文地理思想观念以及科学方法等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在学习过程中仍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正确、客观地看待人地关系。必修二板块的学习需要以必修一为基础,也就是人文地理需要自然地理来作为基石,进而为之后学习区域地理做铺垫,互为一体,循序渐进。在人文地理专题中,同样包含着不同数量的单独性地理概念、一般性地理概念以及集合性地理概念。比如单独性地理概念有“人口数量”“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水资源”等等;一般性地理概念有“农业区位”“大牧场放牧业”“工业聚集”等等;而集合性地理概念则有“可持续发展”“新工业区”之类等等。总体来看,必修二人文地理专题板块中的概念知识分布特点是从核心不断发散,且始终围绕着一条甚至多条线不断延伸,相互联系。而必修三专题下的知识则强调过程性、区域性以及应用性,配以丰富的实际案例来让学生在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同时,感受到其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二、以概念知识特征为依据展开教学
(一)抽象性
高中地理知识以自然和人文为主,在此基础上还有概念型知识所具有的普遍特点,也就是抽象性。除了抽象性,地理概念知识还有着一定的思辨性,也就是需要学生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与之相符的逻辑,这样才能够在认知中内化,在内化后应用,毕竟地理知识是建立在真实现象和事物基础之上的。例如,在教学“岩石圈”这一知识点时,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对其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就可以选择其所代表的一些真实地理事物,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来指导学生去直观地认识到事物背后的意义。
(二)科学性
科学性体现在地理课程包含了自然、人文、区域等各项综合知识,它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课程教育之中,标志着人类已经将这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科学重视了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地理课程以及其中的概念知识所具有独特的地理属性和特征。比如“黄赤交角”这一概念,教材中给出的定义是“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的一个交角,目前的角度为23°2”,而其中“目前”这个词也传达出了该角是不固定的,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地理科学的严谨性。
(三)系统性
每一个知识点在进入学生大脑后都不会是独立的个体,而会自主地去找寻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从而不断增加,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存在即便于学生理清各个所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能够使自己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结构,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应用的时候做到快速提取,有效分析。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习惯性地去对新知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与此同时在大脑中搜寻与之相关联的前认知经验,进而使二者产生联系,一起归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当中。例如,“城市地域”这一概念是一个三级概念,它隶属于“城市”“经济区域”“人文系统”“地方与区域”这些二级概念之下,所以教师必须要在进行完二级概念教学后,再开始这一概念的教学,这样才便于学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还在不断发展,更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亟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都应在前人研究和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切实以新课改为依据来进行不断的落实和深化,从而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加完善和有效。
参考文献:
[1]高桃飞. 高中地理核心概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李小妹,何晓娟.高中地理模型的分类及构建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