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总结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履责担当情况,并探索其应急出版机制。以21种CSSCI期刊的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征稿为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方法从期刊属性、征稿启事、征稿效果三个维度解析征稿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征稿主体以社会科学期刊为主且数量较少,征稿主题紧扣疫情并立足期刊发展定位,评审采用快速通道,但成果宣传较为薄弱。因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应急出版机制、优化组稿策略、提高编辑综合素养。
[关键词] 选题策划 应急出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21) 04-0042-11
[Abstract] To summariz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risis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dur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pandemic, and explore emergency publishing mechanism. Taking 21 CSSCI journals’ notice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on COVID-19 as research subjects, 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tice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proces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journal properties, notice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and its effect with cont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ibutions are mainly in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and the number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theme of the contributio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based on the journal orientation. The journals adopt expedited review, but the propagation of the products is weak. Therefor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should actively assume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establish the emergency publishing mechanism, optimize contributions solicitation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e the editor’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Key words] Topic planning Emergency publish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OVID-19
1 引 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学术出版界积极应对挑战,自觉承担起社会使命。2020年1月,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rXiv、英国医学科学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UK)、爱思唯尔(Elsevier)、《柳叶刀》(The Lancet)、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等在内的全球知名医学专业学会、出版社、基金资助机构、研究所等联合发表了《共享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暴发数据与发现的倡议》(Sharing research data and findings relevant to the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outbreak)[2],推动科研成果与研究数据的出版与共享。2020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国内出版单位“精心策划安排战‘疫’选题,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3],国内学术期刊也纷纷启动疫情主题征稿,促进学术成果快速传播与应用,例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征集“新冠病毒肺炎”相关文稿,《探索与争鸣》联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率先发布“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抗击新型肺炎研究”专刊征文启事[4]。中国知网迅速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平台”。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引领研究方向、实现成果转化、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社会责任[5]。例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细胞》(Cell)、《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等国际顶级刊物纷纷推出新冠病毒信息中心,推出一系列措施促进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及时共享[6]。这场重大疫情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也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期刊如何根植本土实践、如何回应时代呼唤、如何履行社会使命等一系列命题,在疫情背景下进一步被聚焦和催化。因此,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挑战与应对,对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繁荣、新文科建设乃至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均具有积极意义。 2 文献综述
对新冠病毒肺炎出版的研究,实质是探索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版模式[7]。目前,这方面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版策略研究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版机构积极应对并总结出各自的成功经验与出版策略。刘冰等总结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专题信息服务创新举措,包括开放学术成果、倡议优先出版、征集疫情研究成果、启动快速审稿程序,认为出版效率是学术传播能力和期刊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8]。徐文华等结合《暨南大学学报》的《新冠肺炎防治》专栏的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网络首发等出版实践经验,提出重视编辑团队能力建设、完善期刊数字出版流程[9]。科技期刊选题策划方面,刘畅提出通过深挖疫情数据本质,寻找最佳选题并组稿[10]。出版时滞方面,唐耕砚比较分析了中英文期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论文出版时滞的表现及成因,提出探索社交媒体出版、规范审稿流程等建议[11]。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版机制建设
经过疫情考验,数字出版和融合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日益凸显[12]。应急出版和数字出版是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版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李娜和王凤廷认为应急出版需要力求精准、快速,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出版机构应建立和健全应急出版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出版转型[13]。周华清和郑骋认为出版社应当建立全媒体应急出版流程,增强应急出版能力[14]。尹达和杨海平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国应急出版知识服务体系[15]。杨忠杨从公共危机治理角度出发,认为疫情防控时期的出版活动机制体现了多元主体的合作[16]。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期刊社会责任研究
学术期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促进学术成果传播与创新、引导舆论正向发声、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17]。是“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有深度的学术出版、有广度的健康科普”的有机统一[18]。科技期刊在约稿、审稿和宣传三个环节发挥作用:新冠肺炎专题征稿、高效审稿和出版、大力宣传发表成果[19]。蒋亚宝等以《金属加工》杂志社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案例,详解介绍了在这个环节中期刊如何履责担当[20]。此外,期刊及其编辑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服务疫情防治,还包括服务科技振兴和学术成果保存[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由于出版问题而导致科研人员不愿意共享数据,这可能会导致协作效率降低、数据浪费和生命损失。因此,需要呼吁科研人员关注人类共同利益[22],快速共享科研成果[23]。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是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期刊出版实践案例、出版策略、出版机制和社会责任展开,鲜见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问题。因此,本文拟探索研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学术出版活动及其发展策略,为相关研究者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目标是:(1)梳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疫情主题征稿、评审和宣传的状况;(2)探讨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社会使命与实现路径。
3 分析设计
3.1 研究框架
通过文献调查可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术期刊主要是在征稿、评审、宣传3个环节建立响应机制[19]。本文主要从期刊属性、征稿启事、征稿效果3个维度展开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本文分析框架是:(1)“形式—内容”分析,形式分析包括期刊属性、征稿规范,内容分析包括征稿内容、征稿效果,征稿内容关注选题内容及其与学科专业的契合度,征稿效果着眼点是征稿论文的刊发情况及其影响力。(2)知识生产流程分析,聚焦征稿、评审和宣传三个环节,从期刊属性、征稿内容、征稿规范揭示征稿特征,从期刊属性和征稿规范解析论文评审过程,从征稿效果和征稿内容评价成果宣传情况。(3)三个维度的内在关联性,期刊属性影响征稿内容与规范,征稿内容和征稿规范构成征稿启事,两者相互补充,征稿启事决定征稿效果,征稿效果促进期刊发展。
3.2 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的568种期刊为调查对象,分为三个阶段采集数据。
(1)征稿启事数据:逐一访问568种期刊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采集疫情主题征稿启事,如果没有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则通过百度、必应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和补充具体期刊征稿启事。经整理核实后,初步筛选出31本期刊发布了疫情征稿启事。删除无关或者主题不够明确的征稿启事。最终选择征稿主题明确、内容完整并紧扣疫情的征稿啟事21则,基本信息见表1。数据采集时间是2020年3月1—3日。
(2)征稿论文刊发数据:在CNKI中用“来源名称”字段逐一检索21种期刊。收集21种期刊发表的疫情论文专题名称及发表文章数量等信息。将论文刊发数据与征稿启事数据整合和比对分析。数据采集时间是2020年6月1—11日。
(3)学术论文推送数据:逐一访问21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查找疫情论文的推送情况,并记录下推送文章篇数和基本信息。数据采集截止时间是2020年6月13日。
4 研究结果
4.1 征稿期刊
(1)学科类别。21种征稿期刊的学科类别为:综合社科(5种)、高校学报(4种)、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4种)、管理学(3种)、经济学(3种)、马克思主义理论(1种)、教育学(1种)。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高校学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类期刊对疫情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和关注度。
(2)出版地区。样本期刊一共涉及11个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7种)和武汉(5种)。一方面说明北京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聚集地,另一方面也表明北京及疫情重点地区(武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高度关注。武汉大学主管的期刊就占到4种,分别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图书情报知识》《信息资源管理学报》《经济评论》。其余9种期刊各分布在国内其他9省市。 (3)征稿时间。最早发布征稿启事的是综合社科类的《探索与争鸣》,于2021年1月28日在微信公众号与官方投稿网站发布了相关信息。21种样本期刊在2020年1月28日—3月3日期间发布征稿启事,各时间段发布数目见图2。有13家期刊在2月13之前发布征稿启事,超过半数。在此次研究样本中,发布征稿启事最晚的是《中国高教研究》,也是CSSCI教育学中唯一发布疫情主题征稿的期刊。在1月28日—30日原定的法定春节假日中,有4家期刊发布了征稿启事,其中一本是《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4)出版周期。21种期刊,月刊10种(47.62%)、双月刊7种(33.33%)、半月刊2种(9.52%)、季刊和旬刊均为1种(4.76%)。
(5)发布渠道。21本期刊均通过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发布,仅有7本期刊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征稿启事,说明官方信息相对滞后,微信等新媒体更利于消息的传播与扩散,也是期刊社比较倾向选择的方式。
4.2 征稿内容
(1)征稿主题。期刊专题组稿论文最能体现期刊的创新水平、学术水平和期刊特色,并且能够及时反映学科领域发展动态和现实热点事件。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组稿,不仅具有一般专题策划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还可以增强期刊的社会性和新闻性,吸引优秀作者的积极参与和满足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是提高期刊学术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24]。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而言,更是发挥文科智库功能,承担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21种期刊对疫情展开了多维度的选题策划,具体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1种期刊以简练、明确和高度概括的文字表述了征集主题,架起与作者、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学科专业期刊立足办刊特色和学科定位,例如,《思想教育研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角度出发,征集选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重大疫情应对中的宣传、舆情引导、社会心理分析、道德与法治教育等研究成果。《图书情报知识》《信息资源管理学报》立足图情档案、信息资源与数据管理学科,发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特色,征集疫情相关稿件。综合社科、高校学报的征稿主题更为宏观和多样,涵盖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公共危机管理、国家法治建设、公共安全等主题,体现了较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宏大的社会背景。
(2)征稿选题。选题是对征稿主题的细化和深化,是引导作者深入研究的指向性信息,也是学术期刊组稿成功的关键因素。如表2所示,除《中国高校研究》外,其他20种期刊详细列出了選题条目。其中《浙江工商大学学报》选题多达16条,基本涵盖了公共卫生相关法律的各个方面。
4.3 征稿规范
(1)规范说明。21种期刊中有7种期刊对稿件的选题、字数、学术伦理和写作规范作了明确要求。从选题创新性来看,15种期刊作了具体要求,如《经济评论》要求稿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学术性与原创性,以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则要求深入研究疫情防控中的社会、经济、管理等新问题,做出有深度的跨学科、大视野的研究;14种期刊作了字数要求;9种期刊有学术伦理明确要求,包括遵守《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禁抄袭和剽窃,不得一稿多投等。从写作规范来看,15种期刊对此有说明,但都一般是让作者参考该刊最新一期文章格式。具体如表3所示。
(2)投稿说明。10种期刊是通过期刊采编系统投稿,6种期刊则是电子邮箱投稿。采编系统和电子邮箱要求标注重大疫情主题征稿,方便编辑快速识别和审理稿件。
(3)评审说明。7种期刊明确说明了采用绿色通道、快速审稿与录用。这有利于激发作者投稿热情,快速传播疫情研究成果。
4.4 征稿效果
(1)征稿周期。有12种期刊同时明确征稿日期和截止日期。征稿周期最长的是《管理世界》,该刊文章叙述宏大、论证深刻,需要较长的研究周期。其次是《信息资源管理学报》,这或许与该刊出版周期为季刊紧密关联。征稿周期最短的是《中国高教研究》,仅为28天,可能与该刊稿源丰富、刊发篇数或者是约稿有关。具体见表4。
(2)稿件刊发。征稿论文的刊发情况可以反映征稿的效果,从疫情专题组稿刊发情况来看,16种期刊以专题、网络首发等形式刊发了疫情征稿论文。14种期刊以专题组织形式刊发。6种期刊专题组稿两期以上,分别是《人民论坛》《思想教育研究》《管理世界》《财经科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国高教研究》,其中《人民论坛》组织了6次专题,与其时刻关注社会问题和出版周期短有关。
(3)成果宣传。从期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篇数来看,有13种期刊推送了刊发的文章,具体见图3。《探索与争鸣》等期刊在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时间早于中国知网更新。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1)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征稿主体以社会科学期刊为主,人文期刊尚未发现,且开展疫情专题组稿的期刊占CSSCI期刊比例仅为3.70%,涉及的学科主要为马克思主义,管理学,经济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法学和政治学。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项复杂的全球性挑战,需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对话,需要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人口学、国际问题研究乃至艺术学等众多学科联合攻关,发挥各自独特的专业知识。
(2)征稿内容紧扣疫情防控时代问题,立足期刊定位、学科特色展开多方位研究,在学术成果传播、科普疫情防控知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征稿形式以学术论文为主,笔谈、对话、编辑手记、读编往来、专家点评等形式较少,成果转化意识较为淡薄。事实上,学术期刊需要积极融入社会,为公众科普疫情知识,需要发挥智库功能,为政府疫情防控贡献专业智慧。此外,征稿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选题标准、写作规范性需要详细说明。
(3)成果传播渠道以正刊为主,微信推送为辅,而网络首发、预印本、开放获取等传播方式利用不足,增强出版、数据出版等形式尚未出现。疫情征稿的最终目的是传播专业知识、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如何评价疫情组稿成效则对于促进期刊自身发展、服务抗疫实践则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本文研究结果未能呈现。 5.2 实践启示
首先,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理应回应时代召唤、回应现实需求、回应理论创新,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主动地引领学术发展方向,推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25]。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承担起学术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自觉回应疫情防控需要和时代使命呼唤,展开疫情选题策划,快速评审稿件、加快成果转化,用学术成果和专业知识支持抗疫大局。
其次,优化主题征稿流程,既要重视选题策划和组稿,也要注重评审过程的透明性和时效性,更要注重评价成果影响力,让学术成果真正服务疫情防控、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征稿启事的规范性,明确征稿启事要素的完整性,征稿对象、征稿主题、选题、选题要求、字数要求、学术道德、投稿方式、审稿标准、截止日期、知识产权等应有完整的说明。二是利用大数据工具,精准捕捉选题策划、精准定位约稿对象[26]。三是建立疫情主题征稿的评价机制,尤其是成果发布之后的评价,如政府、疫情防控机构的采纳情况、新媒体阅读量、下载量、转载情况等,以评价促进成果宣传和期刊发展。
最后,提升编辑团队的综合素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对编辑综合素养的综合考验,既需要具有选题敏锐性,又需要具有宣传推广能力;既需要具有科学专业知识,又需要具有服务社会的情怀。在数字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对编辑的政治高度、学术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等都具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重构和提升编辑能力,建立符合融合发展和数字出版的能力体系。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囿于时间和精力等因素,本文调查样本偏小,后续研究应考虑普通期刊的疫情主题征稿情况,尤其是人文期刊的征稿情况;第二,征稿成果的评价数据单一,仅考虑了微信推送情况。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需要较长时间考察,未来研究可考虑采纳情况、转载情况、获奖情况等因素;第三,研究对象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而没有考虑自然科学期刊、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疫情主题征稿情况,今后可加强对比研究,比较分析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国内期刊与国外期刊的异同。
注 释
[1]国务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EB/OL]. [2020-06-1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08-03/28/content_6399.htm
[2]Sharing research data and findings relevant to the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outbreak [EB/OL]. [2020-06-11]. https://wellcome.ac.uk/coronavirus-covid-19/open-data
[3]国家新闻出版署:加强出版服务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EB/OL]. [2020-06-12]. 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412925.shtml
[4]丁以繡,洪玉华.30余家社科学术期刊发出新冠肺炎问题研究征稿函[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3-03(1)
[5]姜朝晖.论学术生态视域下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148-151
[6]张龙浩,李柏宏,贾鹏,等.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全球研究现状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20,37(2):236-249
[7]周华清,肖代柏.科技期刊突发公共事件出版研究:以知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OA出版为例[J].出版科学,2020(3):59-66
[8]刘冰,魏均民,沈锡宾,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专题信息服务工作及引发的思考[J].编辑学报,2020,32(2):132-137,144
[9]徐文华,王景周,孙升云,等.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暨南大学学报》的《新冠肺炎防治》专栏为例[J].编辑学报,2020,32(2):145-149
[10]刘畅.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科技期刊选题策划和组稿策略的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20(3):38-40
[11]唐耕砚.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策略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的医学期刊为例[J].出版科学,2020(3):67-73
[12]郝振省,宋嘉庚.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J].现代出版,2020(2):5-9
[13]李娜,王凤廷.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出版:以新冠肺炎出版物为例[J].现代出版,2020(2):86-88
[14]周华清,郑骋.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出版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20(4):5-10
[15]尹达,杨海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应急出版知识服务策略[J].中国出版,2020(6):40-44
[16]杨忠杨.基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疫情防控时期出版活动机制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20(4):11-17,57
[17]田杰,王雅娇,王佳.学术期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责任与思考: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3):241-247
[18]贾泽军.突发事件中医学编辑的抗疫实践及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20,32(2):142-144
[19]焦阳.新冠肺炎事件中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及应急响应机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3):236-240
[20]蒋亚宝,栗延文,韩景春,等.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期刊如何履责担当:以金属加工杂志社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J].编辑学报,2020,32(2):138-141
[21]范晶晶,陈斌.医学期刊编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角色和作用[J].科技传播,2020,12(6):159-160
[22]Shaw D, Elger B S. Publication ethic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7,39(3):640-643
[23]Song P, Karako T. COVID-19: Real-time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o fight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J/OL]. BioScience Trends, 2020,14(1):1-2. [2020-06-17]. DOI: 10.5582/bst.2020.01056
[24]刘清海,徐杰,孙慧兰,等.突发事件与科技期刊的专题策划[J].编辑学报,2009,21(2):156-158
[25]陆航.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14(5)
[26]吴玲.大数据时代基于计量可视化的精准约稿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9(3):52-55
(收稿日期: 2020-06-18)
[关键词] 选题策划 应急出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21) 04-0042-11
[Abstract] To summariz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risis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dur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pandemic, and explore emergency publishing mechanism. Taking 21 CSSCI journals’ notice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on COVID-19 as research subjects, 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tice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proces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journal properties, notice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and its effect with cont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ibutions are mainly in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and the number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theme of the contributio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based on the journal orientation. The journals adopt expedited review, but the propagation of the products is weak. Therefor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should actively assume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establish the emergency publishing mechanism, optimize contributions solicitation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e the editor’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Key words] Topic planning Emergency publish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OVID-19
1 引 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学术出版界积极应对挑战,自觉承担起社会使命。2020年1月,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rXiv、英国医学科学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UK)、爱思唯尔(Elsevier)、《柳叶刀》(The Lancet)、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等在内的全球知名医学专业学会、出版社、基金资助机构、研究所等联合发表了《共享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暴发数据与发现的倡议》(Sharing research data and findings relevant to the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outbreak)[2],推动科研成果与研究数据的出版与共享。2020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国内出版单位“精心策划安排战‘疫’选题,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3],国内学术期刊也纷纷启动疫情主题征稿,促进学术成果快速传播与应用,例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征集“新冠病毒肺炎”相关文稿,《探索与争鸣》联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率先发布“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抗击新型肺炎研究”专刊征文启事[4]。中国知网迅速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平台”。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引领研究方向、实现成果转化、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社会责任[5]。例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细胞》(Cell)、《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等国际顶级刊物纷纷推出新冠病毒信息中心,推出一系列措施促进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及时共享[6]。这场重大疫情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也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期刊如何根植本土实践、如何回应时代呼唤、如何履行社会使命等一系列命题,在疫情背景下进一步被聚焦和催化。因此,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挑战与应对,对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繁荣、新文科建设乃至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均具有积极意义。 2 文献综述
对新冠病毒肺炎出版的研究,实质是探索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版模式[7]。目前,这方面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版策略研究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版机构积极应对并总结出各自的成功经验与出版策略。刘冰等总结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专题信息服务创新举措,包括开放学术成果、倡议优先出版、征集疫情研究成果、启动快速审稿程序,认为出版效率是学术传播能力和期刊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8]。徐文华等结合《暨南大学学报》的《新冠肺炎防治》专栏的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网络首发等出版实践经验,提出重视编辑团队能力建设、完善期刊数字出版流程[9]。科技期刊选题策划方面,刘畅提出通过深挖疫情数据本质,寻找最佳选题并组稿[10]。出版时滞方面,唐耕砚比较分析了中英文期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论文出版时滞的表现及成因,提出探索社交媒体出版、规范审稿流程等建议[11]。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版机制建设
经过疫情考验,数字出版和融合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日益凸显[12]。应急出版和数字出版是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版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李娜和王凤廷认为应急出版需要力求精准、快速,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出版机构应建立和健全应急出版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出版转型[13]。周华清和郑骋认为出版社应当建立全媒体应急出版流程,增强应急出版能力[14]。尹达和杨海平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国应急出版知识服务体系[15]。杨忠杨从公共危机治理角度出发,认为疫情防控时期的出版活动机制体现了多元主体的合作[16]。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期刊社会责任研究
学术期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促进学术成果传播与创新、引导舆论正向发声、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17]。是“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有深度的学术出版、有广度的健康科普”的有机统一[18]。科技期刊在约稿、审稿和宣传三个环节发挥作用:新冠肺炎专题征稿、高效审稿和出版、大力宣传发表成果[19]。蒋亚宝等以《金属加工》杂志社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案例,详解介绍了在这个环节中期刊如何履责担当[20]。此外,期刊及其编辑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服务疫情防治,还包括服务科技振兴和学术成果保存[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由于出版问题而导致科研人员不愿意共享数据,这可能会导致协作效率降低、数据浪费和生命损失。因此,需要呼吁科研人员关注人类共同利益[22],快速共享科研成果[23]。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是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期刊出版实践案例、出版策略、出版机制和社会责任展开,鲜见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问题。因此,本文拟探索研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学术出版活动及其发展策略,为相关研究者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目标是:(1)梳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疫情主题征稿、评审和宣传的状况;(2)探讨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社会使命与实现路径。
3 分析设计
3.1 研究框架
通过文献调查可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术期刊主要是在征稿、评审、宣传3个环节建立响应机制[19]。本文主要从期刊属性、征稿启事、征稿效果3个维度展开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本文分析框架是:(1)“形式—内容”分析,形式分析包括期刊属性、征稿规范,内容分析包括征稿内容、征稿效果,征稿内容关注选题内容及其与学科专业的契合度,征稿效果着眼点是征稿论文的刊发情况及其影响力。(2)知识生产流程分析,聚焦征稿、评审和宣传三个环节,从期刊属性、征稿内容、征稿规范揭示征稿特征,从期刊属性和征稿规范解析论文评审过程,从征稿效果和征稿内容评价成果宣传情况。(3)三个维度的内在关联性,期刊属性影响征稿内容与规范,征稿内容和征稿规范构成征稿启事,两者相互补充,征稿启事决定征稿效果,征稿效果促进期刊发展。
3.2 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的568种期刊为调查对象,分为三个阶段采集数据。
(1)征稿启事数据:逐一访问568种期刊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采集疫情主题征稿启事,如果没有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则通过百度、必应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和补充具体期刊征稿启事。经整理核实后,初步筛选出31本期刊发布了疫情征稿启事。删除无关或者主题不够明确的征稿启事。最终选择征稿主题明确、内容完整并紧扣疫情的征稿啟事21则,基本信息见表1。数据采集时间是2020年3月1—3日。
(2)征稿论文刊发数据:在CNKI中用“来源名称”字段逐一检索21种期刊。收集21种期刊发表的疫情论文专题名称及发表文章数量等信息。将论文刊发数据与征稿启事数据整合和比对分析。数据采集时间是2020年6月1—11日。
(3)学术论文推送数据:逐一访问21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查找疫情论文的推送情况,并记录下推送文章篇数和基本信息。数据采集截止时间是2020年6月13日。
4 研究结果
4.1 征稿期刊
(1)学科类别。21种征稿期刊的学科类别为:综合社科(5种)、高校学报(4种)、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4种)、管理学(3种)、经济学(3种)、马克思主义理论(1种)、教育学(1种)。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高校学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类期刊对疫情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和关注度。
(2)出版地区。样本期刊一共涉及11个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7种)和武汉(5种)。一方面说明北京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聚集地,另一方面也表明北京及疫情重点地区(武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高度关注。武汉大学主管的期刊就占到4种,分别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图书情报知识》《信息资源管理学报》《经济评论》。其余9种期刊各分布在国内其他9省市。 (3)征稿时间。最早发布征稿启事的是综合社科类的《探索与争鸣》,于2021年1月28日在微信公众号与官方投稿网站发布了相关信息。21种样本期刊在2020年1月28日—3月3日期间发布征稿启事,各时间段发布数目见图2。有13家期刊在2月13之前发布征稿启事,超过半数。在此次研究样本中,发布征稿启事最晚的是《中国高教研究》,也是CSSCI教育学中唯一发布疫情主题征稿的期刊。在1月28日—30日原定的法定春节假日中,有4家期刊发布了征稿启事,其中一本是《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4)出版周期。21种期刊,月刊10种(47.62%)、双月刊7种(33.33%)、半月刊2种(9.52%)、季刊和旬刊均为1种(4.76%)。
(5)发布渠道。21本期刊均通过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发布,仅有7本期刊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征稿启事,说明官方信息相对滞后,微信等新媒体更利于消息的传播与扩散,也是期刊社比较倾向选择的方式。
4.2 征稿内容
(1)征稿主题。期刊专题组稿论文最能体现期刊的创新水平、学术水平和期刊特色,并且能够及时反映学科领域发展动态和现实热点事件。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组稿,不仅具有一般专题策划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还可以增强期刊的社会性和新闻性,吸引优秀作者的积极参与和满足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是提高期刊学术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24]。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而言,更是发挥文科智库功能,承担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21种期刊对疫情展开了多维度的选题策划,具体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1种期刊以简练、明确和高度概括的文字表述了征集主题,架起与作者、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学科专业期刊立足办刊特色和学科定位,例如,《思想教育研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角度出发,征集选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重大疫情应对中的宣传、舆情引导、社会心理分析、道德与法治教育等研究成果。《图书情报知识》《信息资源管理学报》立足图情档案、信息资源与数据管理学科,发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特色,征集疫情相关稿件。综合社科、高校学报的征稿主题更为宏观和多样,涵盖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公共危机管理、国家法治建设、公共安全等主题,体现了较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宏大的社会背景。
(2)征稿选题。选题是对征稿主题的细化和深化,是引导作者深入研究的指向性信息,也是学术期刊组稿成功的关键因素。如表2所示,除《中国高校研究》外,其他20种期刊详细列出了選题条目。其中《浙江工商大学学报》选题多达16条,基本涵盖了公共卫生相关法律的各个方面。
4.3 征稿规范
(1)规范说明。21种期刊中有7种期刊对稿件的选题、字数、学术伦理和写作规范作了明确要求。从选题创新性来看,15种期刊作了具体要求,如《经济评论》要求稿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学术性与原创性,以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则要求深入研究疫情防控中的社会、经济、管理等新问题,做出有深度的跨学科、大视野的研究;14种期刊作了字数要求;9种期刊有学术伦理明确要求,包括遵守《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禁抄袭和剽窃,不得一稿多投等。从写作规范来看,15种期刊对此有说明,但都一般是让作者参考该刊最新一期文章格式。具体如表3所示。
(2)投稿说明。10种期刊是通过期刊采编系统投稿,6种期刊则是电子邮箱投稿。采编系统和电子邮箱要求标注重大疫情主题征稿,方便编辑快速识别和审理稿件。
(3)评审说明。7种期刊明确说明了采用绿色通道、快速审稿与录用。这有利于激发作者投稿热情,快速传播疫情研究成果。
4.4 征稿效果
(1)征稿周期。有12种期刊同时明确征稿日期和截止日期。征稿周期最长的是《管理世界》,该刊文章叙述宏大、论证深刻,需要较长的研究周期。其次是《信息资源管理学报》,这或许与该刊出版周期为季刊紧密关联。征稿周期最短的是《中国高教研究》,仅为28天,可能与该刊稿源丰富、刊发篇数或者是约稿有关。具体见表4。
(2)稿件刊发。征稿论文的刊发情况可以反映征稿的效果,从疫情专题组稿刊发情况来看,16种期刊以专题、网络首发等形式刊发了疫情征稿论文。14种期刊以专题组织形式刊发。6种期刊专题组稿两期以上,分别是《人民论坛》《思想教育研究》《管理世界》《财经科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国高教研究》,其中《人民论坛》组织了6次专题,与其时刻关注社会问题和出版周期短有关。
(3)成果宣传。从期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篇数来看,有13种期刊推送了刊发的文章,具体见图3。《探索与争鸣》等期刊在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时间早于中国知网更新。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1)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征稿主体以社会科学期刊为主,人文期刊尚未发现,且开展疫情专题组稿的期刊占CSSCI期刊比例仅为3.70%,涉及的学科主要为马克思主义,管理学,经济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法学和政治学。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项复杂的全球性挑战,需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对话,需要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人口学、国际问题研究乃至艺术学等众多学科联合攻关,发挥各自独特的专业知识。
(2)征稿内容紧扣疫情防控时代问题,立足期刊定位、学科特色展开多方位研究,在学术成果传播、科普疫情防控知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征稿形式以学术论文为主,笔谈、对话、编辑手记、读编往来、专家点评等形式较少,成果转化意识较为淡薄。事实上,学术期刊需要积极融入社会,为公众科普疫情知识,需要发挥智库功能,为政府疫情防控贡献专业智慧。此外,征稿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选题标准、写作规范性需要详细说明。
(3)成果传播渠道以正刊为主,微信推送为辅,而网络首发、预印本、开放获取等传播方式利用不足,增强出版、数据出版等形式尚未出现。疫情征稿的最终目的是传播专业知识、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如何评价疫情组稿成效则对于促进期刊自身发展、服务抗疫实践则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本文研究结果未能呈现。 5.2 实践启示
首先,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理应回应时代召唤、回应现实需求、回应理论创新,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主动地引领学术发展方向,推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25]。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承担起学术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自觉回应疫情防控需要和时代使命呼唤,展开疫情选题策划,快速评审稿件、加快成果转化,用学术成果和专业知识支持抗疫大局。
其次,优化主题征稿流程,既要重视选题策划和组稿,也要注重评审过程的透明性和时效性,更要注重评价成果影响力,让学术成果真正服务疫情防控、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征稿启事的规范性,明确征稿启事要素的完整性,征稿对象、征稿主题、选题、选题要求、字数要求、学术道德、投稿方式、审稿标准、截止日期、知识产权等应有完整的说明。二是利用大数据工具,精准捕捉选题策划、精准定位约稿对象[26]。三是建立疫情主题征稿的评价机制,尤其是成果发布之后的评价,如政府、疫情防控机构的采纳情况、新媒体阅读量、下载量、转载情况等,以评价促进成果宣传和期刊发展。
最后,提升编辑团队的综合素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对编辑综合素养的综合考验,既需要具有选题敏锐性,又需要具有宣传推广能力;既需要具有科学专业知识,又需要具有服务社会的情怀。在数字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对编辑的政治高度、学术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等都具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重构和提升编辑能力,建立符合融合发展和数字出版的能力体系。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囿于时间和精力等因素,本文调查样本偏小,后续研究应考虑普通期刊的疫情主题征稿情况,尤其是人文期刊的征稿情况;第二,征稿成果的评价数据单一,仅考虑了微信推送情况。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需要较长时间考察,未来研究可考虑采纳情况、转载情况、获奖情况等因素;第三,研究对象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而没有考虑自然科学期刊、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疫情主题征稿情况,今后可加强对比研究,比较分析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国内期刊与国外期刊的异同。
注 释
[1]国务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EB/OL]. [2020-06-1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08-03/28/content_6399.htm
[2]Sharing research data and findings relevant to the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outbreak [EB/OL]. [2020-06-11]. https://wellcome.ac.uk/coronavirus-covid-19/open-data
[3]国家新闻出版署:加强出版服务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EB/OL]. [2020-06-12]. 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412925.shtml
[4]丁以繡,洪玉华.30余家社科学术期刊发出新冠肺炎问题研究征稿函[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3-03(1)
[5]姜朝晖.论学术生态视域下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148-151
[6]张龙浩,李柏宏,贾鹏,等.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全球研究现状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20,37(2):236-249
[7]周华清,肖代柏.科技期刊突发公共事件出版研究:以知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OA出版为例[J].出版科学,2020(3):59-66
[8]刘冰,魏均民,沈锡宾,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专题信息服务工作及引发的思考[J].编辑学报,2020,32(2):132-137,144
[9]徐文华,王景周,孙升云,等.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暨南大学学报》的《新冠肺炎防治》专栏为例[J].编辑学报,2020,32(2):145-149
[10]刘畅.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科技期刊选题策划和组稿策略的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20(3):38-40
[11]唐耕砚.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策略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的医学期刊为例[J].出版科学,2020(3):67-73
[12]郝振省,宋嘉庚.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J].现代出版,2020(2):5-9
[13]李娜,王凤廷.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出版:以新冠肺炎出版物为例[J].现代出版,2020(2):86-88
[14]周华清,郑骋.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出版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20(4):5-10
[15]尹达,杨海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应急出版知识服务策略[J].中国出版,2020(6):40-44
[16]杨忠杨.基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疫情防控时期出版活动机制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20(4):11-17,57
[17]田杰,王雅娇,王佳.学术期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责任与思考: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3):241-247
[18]贾泽军.突发事件中医学编辑的抗疫实践及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20,32(2):142-144
[19]焦阳.新冠肺炎事件中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及应急响应机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3):236-240
[20]蒋亚宝,栗延文,韩景春,等.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期刊如何履责担当:以金属加工杂志社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J].编辑学报,2020,32(2):138-141
[21]范晶晶,陈斌.医学期刊编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角色和作用[J].科技传播,2020,12(6):159-160
[22]Shaw D, Elger B S. Publication ethic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7,39(3):640-643
[23]Song P, Karako T. COVID-19: Real-time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o fight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J/OL]. BioScience Trends, 2020,14(1):1-2. [2020-06-17]. DOI: 10.5582/bst.2020.01056
[24]刘清海,徐杰,孙慧兰,等.突发事件与科技期刊的专题策划[J].编辑学报,2009,21(2):156-158
[25]陆航.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14(5)
[26]吴玲.大数据时代基于计量可视化的精准约稿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9(3):52-55
(收稿日期: 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