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澈透明、谐和均衡的童声合唱,是人声中最纯净、最动听的声音,它能把人们带入真善美的境界,同时能提高儿童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一般从小学中年级起,歌曲教学已逐步接触到二声部合唱,而二声部合唱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有难度,除了两个声部音准把握的要求较高外,主要还有学生有低声部音准难以控制而带来的心理障碍。在长期的合唱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欣赏作品,激发共鸣
积极的动机来自兴趣,而兴趣来自于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喜爱上合唱,教师首先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等条件挑选一些优秀的合唱作品,如: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可以选一些轻快活泼的,如《共产儿童团歌》、《铃儿响叮当》,或是充满童趣的,如《月亮钩钩》、《八只小鹅》,而高年级则可以选择表现力更强的,如《同一首歌》《槟榔树下摇网床》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感官上的欣赏。例如,笔者在教二声部歌曲《山谷静悄悄》时,先让学生听辨二声部与单声部不同的音响效果,接着启发学生想象歌曲展现的幽静山谷溪流淙淙、鸟语花香的美妙意境,并说一说对二声部效果的情感体验。最后帮助学生了解一下作曲家的创造构想和方法。学生在一系列的引导欣赏中,感受到歌曲静中有动,柔中带跳的美,逐步形成多声部的认识和兴趣。
二、重视早期,抓好平时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而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是合唱的基础,也是衡量合唱水平高低的关键,缺乏这两种训练将会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但这种能力并不能一时形成,要进行长期的、严格而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适时的渗透和声概念,进行合唱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如:听辨音程后唱一唱、师生共同设计多声部问好歌曲等。另外,平时训练还可以采取柯尔文手势教学法。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借助七种不同的手势和不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唱名,动作形象生动,利用视觉概念帮助学生促进大脑准确音高的形成。
循序渐进也是笔者在平时二声部合唱教学中遵循的一个原则,在每一次的合唱教学中,教师都要根据目前学生的水平,明确一个目标,使老师与同学之间相互配合,逐步形成默契。
三、注意方法,生动引导
教学中教师若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授课的话,那么所学的知识,就其本质及关联来说,就充满着趣味。
二声部合唱曲《八只小鹅》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适合中低年级刚刚接触二声部合唱的学生演唱。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让学生产生联想:鹅妈妈和小鹅们一起去游玩,它们高兴地唱起了歌,它们分别是怎样唱的?”学生分别演唱了两个声部的旋律,再问:“它们的歌声有什么不同特点?”学生总结:小鹅的节奏紧密,鹅妈妈的音区稍低。教师及时引导:“请大家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来表演,我们听听鹅妈妈和小鹅们一起唱歌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学生一听,立刻兴致高涨。通过这样的引导,低声部没有被冷落,大家在歌声中体验着二声部合唱带来的欢乐。
四、精心设计,体现音韵
二声部合唱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歌曲本质的美,如:歌曲《秋天多么美》,笔者在二声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在音乐中进行秋天的想象并创作表现秋天的景象。2、认识三八拍子,熟悉并演唱低声部旋律,然后用悄悄话的音量分别哼唱“hu”和“la”表现秋风轻轻地来临和甜美的问候。3、引导学生模拟创作旋律、欣赏歌曲、朗诵歌词体验意境后全体学生齐唱歌曲高声部歌词。4、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动人,秋风妹妹也情不自禁地呤唱起来(师唱低声部)请这边的同学加进秋风的问候试试,能否把秋天表现得更美。”在本课中,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和体态向学生传递着三拍子歌曲柔柔的荡漾感,课堂中一直营造着浓浓的秋之气息,学生自然轻松地唱好了推向高潮的二声部尾句。
五、巧用乐器,简化难度
有些合唱之所以“夭折”,通常是因为对各声部的旋律音准把握不定,而对旋律的强化记忆通常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过程。这时候,如果你选唱歌曲是属于节奏缓慢,旋律起伏不大的话,不仿试一试引进乐器,例如竖笛。由教师柯达伊手势指挥多声部竖笛合奏,展现了一种丰富而纯正,清丽而飘逸的听觉意境,不但加强了学生对旋律的记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创造的美妙的音乐意境。
在排练日本歌曲《樱花》时,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支竖笛,按规定速度,力度变化分声部吹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把合奏中的速度,音准和音程等转移到合唱中去,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自己声部旋律的记忆。结果表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反映“合唱不再是想象中那么难唱了”。
在小学音乐课中,若想将二声部合唱教学搞得有声有色,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作品,把握音乐自身特点,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意识,用脑去想,用耳去听,用心去体会,从而使合唱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作者单位:淮安市人民小学 江苏】
一、欣赏作品,激发共鸣
积极的动机来自兴趣,而兴趣来自于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喜爱上合唱,教师首先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等条件挑选一些优秀的合唱作品,如: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可以选一些轻快活泼的,如《共产儿童团歌》、《铃儿响叮当》,或是充满童趣的,如《月亮钩钩》、《八只小鹅》,而高年级则可以选择表现力更强的,如《同一首歌》《槟榔树下摇网床》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感官上的欣赏。例如,笔者在教二声部歌曲《山谷静悄悄》时,先让学生听辨二声部与单声部不同的音响效果,接着启发学生想象歌曲展现的幽静山谷溪流淙淙、鸟语花香的美妙意境,并说一说对二声部效果的情感体验。最后帮助学生了解一下作曲家的创造构想和方法。学生在一系列的引导欣赏中,感受到歌曲静中有动,柔中带跳的美,逐步形成多声部的认识和兴趣。
二、重视早期,抓好平时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而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是合唱的基础,也是衡量合唱水平高低的关键,缺乏这两种训练将会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但这种能力并不能一时形成,要进行长期的、严格而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适时的渗透和声概念,进行合唱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如:听辨音程后唱一唱、师生共同设计多声部问好歌曲等。另外,平时训练还可以采取柯尔文手势教学法。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借助七种不同的手势和不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唱名,动作形象生动,利用视觉概念帮助学生促进大脑准确音高的形成。
循序渐进也是笔者在平时二声部合唱教学中遵循的一个原则,在每一次的合唱教学中,教师都要根据目前学生的水平,明确一个目标,使老师与同学之间相互配合,逐步形成默契。
三、注意方法,生动引导
教学中教师若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授课的话,那么所学的知识,就其本质及关联来说,就充满着趣味。
二声部合唱曲《八只小鹅》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适合中低年级刚刚接触二声部合唱的学生演唱。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让学生产生联想:鹅妈妈和小鹅们一起去游玩,它们高兴地唱起了歌,它们分别是怎样唱的?”学生分别演唱了两个声部的旋律,再问:“它们的歌声有什么不同特点?”学生总结:小鹅的节奏紧密,鹅妈妈的音区稍低。教师及时引导:“请大家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来表演,我们听听鹅妈妈和小鹅们一起唱歌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学生一听,立刻兴致高涨。通过这样的引导,低声部没有被冷落,大家在歌声中体验着二声部合唱带来的欢乐。
四、精心设计,体现音韵
二声部合唱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歌曲本质的美,如:歌曲《秋天多么美》,笔者在二声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在音乐中进行秋天的想象并创作表现秋天的景象。2、认识三八拍子,熟悉并演唱低声部旋律,然后用悄悄话的音量分别哼唱“hu”和“la”表现秋风轻轻地来临和甜美的问候。3、引导学生模拟创作旋律、欣赏歌曲、朗诵歌词体验意境后全体学生齐唱歌曲高声部歌词。4、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动人,秋风妹妹也情不自禁地呤唱起来(师唱低声部)请这边的同学加进秋风的问候试试,能否把秋天表现得更美。”在本课中,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和体态向学生传递着三拍子歌曲柔柔的荡漾感,课堂中一直营造着浓浓的秋之气息,学生自然轻松地唱好了推向高潮的二声部尾句。
五、巧用乐器,简化难度
有些合唱之所以“夭折”,通常是因为对各声部的旋律音准把握不定,而对旋律的强化记忆通常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过程。这时候,如果你选唱歌曲是属于节奏缓慢,旋律起伏不大的话,不仿试一试引进乐器,例如竖笛。由教师柯达伊手势指挥多声部竖笛合奏,展现了一种丰富而纯正,清丽而飘逸的听觉意境,不但加强了学生对旋律的记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创造的美妙的音乐意境。
在排练日本歌曲《樱花》时,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支竖笛,按规定速度,力度变化分声部吹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把合奏中的速度,音准和音程等转移到合唱中去,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自己声部旋律的记忆。结果表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反映“合唱不再是想象中那么难唱了”。
在小学音乐课中,若想将二声部合唱教学搞得有声有色,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作品,把握音乐自身特点,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意识,用脑去想,用耳去听,用心去体会,从而使合唱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作者单位:淮安市人民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