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走向全国 让全国了解书香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书香小学成立于2012年9月,以“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体会教育的幸福”为办学思想,以“书香致远,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着力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国学经典,传承经典文化,是深圳市教育局“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活动的参观学校。它不仅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同,更吸引了来自加拿大、香港、广东、湖南、江西、海南、山西等海内外100多个教育考察团前来考察。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所仅有两年多历史的小学获得如此多关注与赞誉呢?聂细刚校长说:“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书香小学就是要打造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文化品牌,让书香走向全国,让全国了解书香……”
  书香环境 幸福生活
  1.一个窗口抒写光荣。走进书香小学,首映眼帘的是“书香之窗”,即学校的宣传橱窗。它以书为蓝本,记录了两年多来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在记录自身成长足迹的同时,透露出书香人的骄傲与自豪。
  2.两本图书承载未来。升旗台旁架设了两本富有现代创意而颇具动感的大图书,是学校运动场的小舞台。其中,一本是代表希望、博大、辽阔的蓝色书籍,一本是代表热情、活泼、追求的红色书籍,其所摆出的造型是迎向蓝天,振翅欲飞。
  3.三味书屋点亮希望。怎样让孩子既安全又安心地度过每天等候家长的时光呢?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在校门右侧建起了一片“三味书屋”,使其成为学生放学后的“神奇花园”。三把别具一格的大伞撑起了三片“等待的天空”,每把伞的下面都砌有环形书架,图书管理员每天定时更换书籍。有书为伴的学生变得安静、舒心,甚至忘记了时间,家长自然就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放心。
  4.四部经典传承文明。四本台历式宣传栏代表着儒家经典名作“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对应着学校的德育、教师培训、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学校安全教育四个方面的工作宣传。有趣的是,学生们还衍生出新的想象。有的学生说它代表着四个不同的季节,记录四季的变化;有的学生说是四本台历,记录成长的年月。
  5.五处景观流连忘返。校园环境的美化是老师、学生及其家长经常一起讨论的话题,甚至常有不少学生家长感叹道:“书香小学比公园还漂亮。”
  踏入校门,放眼看去便是校园大堂。大堂两侧设有“教师风采”展示,中间是一面文化墙,书卷、繁星、云彩、阳光、树苗、花朵、音符、火炬、飞鸟,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书香画卷。文化墙上还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七种汉字形式呈现了“书香致远,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诠释了中国汉字6000多年的演变历程,象征了学校对文明、对经典的传承与发扬。富有“荷塘月色”风格的生物园更是匠心独运,假山、小池、荷花、仙鹤、凉亭等景物,犹如中国古典园林美景,坐落着一个“户外书吧”。“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读书环境,让孩子们随处有书看,养成随处可看书的好习惯”,这是聂细刚校长提议创设“户外书吧”的初衷,让每名学生都能“坐拥藏书,静心阅读”。学校食堂旁边有一个小菜园,学生可以在社团时间给自己种的瓜果蔬菜除草、浇水,体验劳动的快乐。足球场旁边有一座微型公园,公园中心有一块刻着“书香”二字的巨石,是学校师生课间休息的好去处。
  6.六大活动幸福童年。书香小学开展了“班班一台戏”“书香七彩社团”“书香小院士”“书香礼仪之星”“书香节”“书香啦啦操”六大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学校还鼓励每位教师都开设一个属于自己的社团,体现了校园管理方式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书香课堂 幸福学习
  为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强化读书意识,培养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增强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基,书香小学以课堂教学为基点,构建以“书香”为主题的幸福课堂。
  1.出口成章,腹有诗书。学校由语文科组牵头,根据人教版一至六册语文教材,精心挑选《经典诗词300首》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都给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印发本学期要背诵的经典诵读内容,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背25首课外古诗,使其朝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方面发展。
  2.经典诵读,响彻校园。每周一的午读课是全校学生经典诵读的固定时间,由一位老师或学生领诵,琅琅书声,响彻校园。另外,各班语文课前的三分钟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成为每天固定的经典诵读时间。
  3.经典同行,快乐分享。每周二、周四的午读课是全校师生在教室里安静阅读的固定时间。语文老师每周还拿出一个课时带学生到阅览室上阅读课,并在日常不定期地开展好书推介课,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学校每学年都会举行一次阅读大赛。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经典书籍对话,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感悟成长的幸福。
  4.图书漂流,自在畅游。学校鼓励学生把家里的闲置书籍带回班级,加上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各班建立图书角(都不少于100本),在同年级内开展读书漂流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每个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5.名人班级,彰显特色。学校以一系列历史文化名人来为班级命名。例如,三年级8个班分别以“韩愈学堂”“苏轼学堂”“王安石学堂”等“唐宋八大家”命名。各班以此为契机,进行专题研究,精心布置教室。学生人人熟识自己班的历史文化文人,熟背其作品、名言,做到“一生平,两故事,三作品”,形成书香班级文化特色。
  书香学子 幸福一生
  为了营造出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校园氛围,培养具有书香气质的幸福学子书香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营造书香气氛,打造书香校园”的活动。
  1.我是小小朗诵家。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朗读水平,学校积极调动有朗诵特长的教师力量,成立了书香朗诵社,指导学生多次在全国、省、市夺得一等奖。
  2.我是小小书法家。为展示学生书法风采,增强学生写规范字、用规范字的意识,学校不仅成立了书法社团,还将每周五定为全校学生的练字时间。而每学期一次的“我是小小书法家”活动更增强了校园书香氛围。   3.我是天生小诗人。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我是天生小诗人”活动,以诗歌创作的形式润泽童心。学校还在每个班级的门口设置了一块涂鸦墙,当孩子突然灵思涌动时,便可以将智慧火花写到墙上。
  4.我是创作小能手。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我是创作小能手”绘本创编大赛,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亲子创作”形式更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所有被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校班级轮流展示,让孩子们在相互欣赏中交流、学习。每学期还举行“阅读手抄报“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5.我是书香小明星。为落实“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书香之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学生及其家长的参与热情高涨。每个班还根据实际情况,评选出“阅读之星”“识字大王”“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等,树立了一批阅读好榜样。
  6.我是小小写作家。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成立了书香文学社。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五届、第十六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共取得了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省级特等奖7人,省级一等奖11人,省级二等奖18人的优异成绩。学生在《深圳都市报》《深圳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80人次以上。
  书香品牌 幸福远扬
  办学两年多来,书香小学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广东省‘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实验学校”“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成为全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基地、广东省现代教育研究所实验基地、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目前,学校承担了两个国家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多个区级课题。聂细刚校长先后到香港、北京、上海、海南、湖南、江西等地讲学。学校教师也先后应邀到湖南常德、江西井冈山、广东台山等地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培训教师3000多人次,这充分体现了书香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据统计,书香小学师生现已获得国家级奖励78人次,省级奖项79人次,市级奖项281人次,区级奖项180人次,可谓是“成绩喜人”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教育局、江西省泰和县教育局、广东省第三期卓越校长培训班、广州市教育系统校长考察团、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教育局、加拿大BC省列支文市教育局、龙华新区市民观摩团、香港汉华小学、深圳市内外兄弟学校等100多个代表团先后到学校参观考察,对办学理念、教师团队、学生面貌给予了高度评价!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一个充满书香味的校园,必定是一所充满幸福感的校园。深圳市书香小学将继续促使学生与好书作伴,以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从而使书香小学走向全国,让全国更多的人了解书香。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书香小学)
其他文献
在广州市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引领下,“立品教育”是基于市桥侨联中学红棉文化背景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完善人格、良好品德,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全面发展而又各具特长的一种生态教育。其中,“品”是核心内容,目标是人,“立”是过程,分为自立和他立。  众所周知,学校特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立品
期刊
在番禺区市桥中心城区的核心地段,有一所早期由华侨同胞捐资兴建的学校,校内环境宁静幽雅,办学成绩突出,是很多当地人所熟悉的优质初中——市桥侨联中学。  自1983年建校以来,校园里就有一棵高大的红棉树见证着它的发展。这棵红棉树的外表平凡朴实,内心坚韧热情,与历代侨联人的精神气质不谋而合。为了进一步构建具有红棉文化底蕴的学校文化,泽化广大师生,侨联中学在番禺区教育局“上品教化,首善番禺”教育理念引领下
期刊
遵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标志意义,79年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的命运转折点。在这样一座让人浮想联翩的历史名城,采访一位极具改革思想和胆魄的教育官员,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很有传播价值。  10月26日上午,我们千里迢迢赶赴遵义,见到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副厅长——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  之前多有关注他的动态。在当天的采访中,他很健谈,观点新奇、鲜明、锐利,给我留
期刊
为加强优秀校长队伍建设,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在2009年5月启动了“名校长”评选工作,评定了番禺区首届名校长10人。为进一步促进“名校长”成长为番禺教育的领军人物,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动本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岭南教育特色品牌,番禺区教育局相继在2010年和2013年,面向基础教育系统开展了广州市第二批、第三批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申报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员上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
期刊
上品教化  所谓“上品”,最优者也;所谓“教化”,教育且化成也。“上品教化”就是番禺要办最好的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番禺教育发展的愿景和使命,也是番禺教育的魂。  广州番禺作为千年古邑,自古崇文重教,人文郁盛,代有精英,是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番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曾先后获得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
期刊
守望教育是一件辛苦的事。每每提及教育,人们都愤愤然。因为85%以上的人都是从学校里出来的,所以对教育总是千言万语。  守望教育却又是一件快乐的事。教育资源就像一座开采不完的金矿,里面蕴藏的文化密码,着实让教育人如淘金者一般痴迷不已。无论金子砂子,都乐在其中。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有这样一群教育人,他们继承传统课堂,却又乐于超越传统课堂,更乐于把现代课堂和传统课堂焊接。他们把400多年前明代
期刊
天河区五山一带,是中山大学的老校址,为广州近现代文脉所在。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于此,文风之盛,堪称“云蒸霞蔚”。而创办于1963年的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恰好坐落在五山的心脏地带,地理环境可谓是“得天独厚”。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是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她之所以有名气,一是因为名师多。全国优秀教师1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近120人,获国家
期刊
“薄弱学校”一般指基础教育中那些整体办学条件、综合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美誉度明显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的学校。假如你是这样一所学校的校长,将如何破解难题,使学校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升?我认为,走特色发展之路是薄弱学校崛起的关键。  突围关键靠特色发展  一所薄弱学校要想经得住大浪淘沙,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特色发展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路,努力通过特色建设来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
期刊
美国凯尼恩学院  校园内有着一条十英尺宽,名为“中间道路”的人行道,是这所坐落于山顶的哥特式校园的主干道。同时,它是一处田园绿地。讲授17世纪诗歌的谢尔盖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表示,这所与世隔绝的学院,可谓是“琢磨大想法的小地方”。  英国牛津大学  校史可追溯至11世纪,被公认为所有大学校园的典范。四方院、回廊和拱门遍布校园,宛如迷宫,处处散发着典雅迷人的传统气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经典学
期刊
隈研吾是日本的一位著名建筑师,惯用竹子、木材、泥砖、石板和纸等自然建材,所设计出的建筑作品散发着东方禅意,在业界被称为“隈研吾流”,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位于日本东京的帝京大学附属小学入围了2014年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赏,是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最新设计,并交付使用的一座教育类建筑。这座学校的主建筑共有三层,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的坡形屋顶是其特色,起到了修复多摩丘陵景观的作用。由于倾斜的坡形屋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