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少的年轻父母忙于各自的事业或离婚率的上升以及二胎政策等因素,很多父母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形成了隔代家庭的结构,这种隔代家庭目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由此也产生的隔代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更好的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对我校195名学生做了抽样调查,其中从小由祖父母代养的有77名,占40%,目前中学阶段了仍由祖父母寄养的有20名占10.3%。于是我们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初中生 寄养 教育 家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1.寄养原因:
一是年轻妈妈由于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二是一部分年轻人安于享受没有做父母的意识和责任感,自私不愿意带孩子,把孩子直接丢在自己的父母亲家中。三是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不少的父母因为感情和具体的实际情况没有能力再带养孩子,只有把孩子放在老父老母家寄养。四是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有些家庭盲目的生二胎,没有经历在教育和抚养大的孩子,只能放任自流,放在父母亲家中进行放羊式的教育。五是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把子女寄养在家里等。
2.我校寄养孩子的现状:
一是一部分孩子没有安全感。在学校表现内向,上课不愿回答问题,只认定一两个朋友来往和交流。二是一部分孩子精神状态不好,上课很容易走神,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主动与老师交流学习和生活。三是我们发现大多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表现在作业比较敷衍,学校规定的任务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卫生习惯不是很好。四是喜欢顶撞老师的孩子大多是从小寄养的孩子,不懂与人交流的技巧,做事比较莽撞。五是每个班级里的问题学生大多是寄养或单亲的孩子,也是问题家庭的孩子。六是留守儿童中大多是此类孩子。7、大多孩子不愿与父母主动交心,甚至青春期的叛逆让父母很头疼,父母亲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无法亲近。
3.寄养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这样状况以及原因分析:
一是亲子关系的原始冲突。一个幼年的孩子从小寄养在心灵上无法整合自己人格模式与情感的冲突,不可教化的自然选择她与寄养她的祖辈结成不可摧的联盟,逆反抗拒父母。是由于从小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父母当做自己最有安全感的人,更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他们选择抗拒。二是人格的扭曲。寄养的孩子人格可能永远保持幼稚的状态,过分的依赖祖辈,同时他们过分的渴望关爱和赞赏。他们不愿意长大,不愿意承担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自我中心,任性懒惰。他们还会充满浪漫幼稚想象,脱离实际生活,似乎一切都可以得到满足。隔代的教育中,祖父母很容易满足他们的要求,大多不严格,娇惯的比较多,或者很轻易的就去原諒他们。三是角色错位。有时他们似乎很懂事,懂得关爱老人,这仅限于他们特别依赖的人,而去关爱更多的人他们会认为那是负担,反而更需要别人来关爱自己。据我们与这类同学交流,他们告诉我们:“实际上他们会在无私奉献与极端自私的两极中挣扎,在祖辈面前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心理上凌驾于父母之。因为从小我们将祖父母看着自己最亲的人,与自己的父母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会排斥父母。”四是人际冲突。个性的偏激与角色的错位使这类同学有恃无恐,有可能居高临下的对待所有人。有时他们有早熟的小大人一样的懂事的一面,有共情的能力,较重亲情,在人际交往中了解老少双方的需要,可就是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总抱怨父母不懂回报。有时他们很自我,在矛盾中纠结中,而又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去排斥攻击别人,伤害别人和父母,常常弄得关系紧张。如若遇到严厉的老人代养时会多了更多的禁忌,失去孩子应有的天真、自由和创造力。五是身心障碍。因为人格和心理的极度依赖,可能会患各种身心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终极关怀失衡,甚至会对生命担心和厌倦,严重的抑郁等过激的行为。
4.调试方法:
一是及早的让孩子与隔代老人分开,但要保持适当的联系和情感沟通。二是父母要多尽职责,多关心体贴孩子,给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三是父母要尽量与隔代老人搞好关系,减少与孩子的对立冲突。在孩子面前不要过多的去指责老人的教育方法;私下里可以与老人商讨建议请老人多讲祖先的故事,讲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积极正面的;两个家庭的老人不要争夺孩子的爱;请老人多多理解与孩子分离以及转变教养方式的重要性。四是充分认识到老人与孩子分离的困难性,因为双方曾经都投注了很多的情感,彼此会产生相互的依赖,这种情感的脐带很难剪断。五是了解三代人各自心理的感情需要。用心的去理解对方,感知对方的需要,努力换位思考。每一代人都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避免角色混乱和替代他人的角色。六是积极寻找家庭中有利于成长的资源,把关爱当成我们的动力。七是接受特定的成长环境的隔代寄养的现实与问题积极参与乐观去解决。八是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的经验交流和培训,鼓励我们祖辈老人积极参与,更新教育理念。
5.建议探讨
一是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学校对家长的教育的科学指导,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长科学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宣传优秀家庭的教育案例,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三是对隔代寄养的留守儿童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给予问题儿童更多的实在关爱,达到教育引导的作用。四是开展问题少年的心理疏导。五是形成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多鼓励隔代老人参加,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实现他们的价值发挥他们的预热,有存在感,价值感,不但解决孙辈的教育问题,而且会解决好很多的家庭矛盾,从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实现全面素养的提高。
初中生 寄养 教育 家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1.寄养原因:
一是年轻妈妈由于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二是一部分年轻人安于享受没有做父母的意识和责任感,自私不愿意带孩子,把孩子直接丢在自己的父母亲家中。三是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不少的父母因为感情和具体的实际情况没有能力再带养孩子,只有把孩子放在老父老母家寄养。四是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有些家庭盲目的生二胎,没有经历在教育和抚养大的孩子,只能放任自流,放在父母亲家中进行放羊式的教育。五是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把子女寄养在家里等。
2.我校寄养孩子的现状:
一是一部分孩子没有安全感。在学校表现内向,上课不愿回答问题,只认定一两个朋友来往和交流。二是一部分孩子精神状态不好,上课很容易走神,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主动与老师交流学习和生活。三是我们发现大多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表现在作业比较敷衍,学校规定的任务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卫生习惯不是很好。四是喜欢顶撞老师的孩子大多是从小寄养的孩子,不懂与人交流的技巧,做事比较莽撞。五是每个班级里的问题学生大多是寄养或单亲的孩子,也是问题家庭的孩子。六是留守儿童中大多是此类孩子。7、大多孩子不愿与父母主动交心,甚至青春期的叛逆让父母很头疼,父母亲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无法亲近。
3.寄养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这样状况以及原因分析:
一是亲子关系的原始冲突。一个幼年的孩子从小寄养在心灵上无法整合自己人格模式与情感的冲突,不可教化的自然选择她与寄养她的祖辈结成不可摧的联盟,逆反抗拒父母。是由于从小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父母当做自己最有安全感的人,更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他们选择抗拒。二是人格的扭曲。寄养的孩子人格可能永远保持幼稚的状态,过分的依赖祖辈,同时他们过分的渴望关爱和赞赏。他们不愿意长大,不愿意承担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自我中心,任性懒惰。他们还会充满浪漫幼稚想象,脱离实际生活,似乎一切都可以得到满足。隔代的教育中,祖父母很容易满足他们的要求,大多不严格,娇惯的比较多,或者很轻易的就去原諒他们。三是角色错位。有时他们似乎很懂事,懂得关爱老人,这仅限于他们特别依赖的人,而去关爱更多的人他们会认为那是负担,反而更需要别人来关爱自己。据我们与这类同学交流,他们告诉我们:“实际上他们会在无私奉献与极端自私的两极中挣扎,在祖辈面前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心理上凌驾于父母之。因为从小我们将祖父母看着自己最亲的人,与自己的父母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会排斥父母。”四是人际冲突。个性的偏激与角色的错位使这类同学有恃无恐,有可能居高临下的对待所有人。有时他们有早熟的小大人一样的懂事的一面,有共情的能力,较重亲情,在人际交往中了解老少双方的需要,可就是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总抱怨父母不懂回报。有时他们很自我,在矛盾中纠结中,而又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去排斥攻击别人,伤害别人和父母,常常弄得关系紧张。如若遇到严厉的老人代养时会多了更多的禁忌,失去孩子应有的天真、自由和创造力。五是身心障碍。因为人格和心理的极度依赖,可能会患各种身心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终极关怀失衡,甚至会对生命担心和厌倦,严重的抑郁等过激的行为。
4.调试方法:
一是及早的让孩子与隔代老人分开,但要保持适当的联系和情感沟通。二是父母要多尽职责,多关心体贴孩子,给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三是父母要尽量与隔代老人搞好关系,减少与孩子的对立冲突。在孩子面前不要过多的去指责老人的教育方法;私下里可以与老人商讨建议请老人多讲祖先的故事,讲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积极正面的;两个家庭的老人不要争夺孩子的爱;请老人多多理解与孩子分离以及转变教养方式的重要性。四是充分认识到老人与孩子分离的困难性,因为双方曾经都投注了很多的情感,彼此会产生相互的依赖,这种情感的脐带很难剪断。五是了解三代人各自心理的感情需要。用心的去理解对方,感知对方的需要,努力换位思考。每一代人都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避免角色混乱和替代他人的角色。六是积极寻找家庭中有利于成长的资源,把关爱当成我们的动力。七是接受特定的成长环境的隔代寄养的现实与问题积极参与乐观去解决。八是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的经验交流和培训,鼓励我们祖辈老人积极参与,更新教育理念。
5.建议探讨
一是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学校对家长的教育的科学指导,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长科学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宣传优秀家庭的教育案例,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三是对隔代寄养的留守儿童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给予问题儿童更多的实在关爱,达到教育引导的作用。四是开展问题少年的心理疏导。五是形成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多鼓励隔代老人参加,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实现他们的价值发挥他们的预热,有存在感,价值感,不但解决孙辈的教育问题,而且会解决好很多的家庭矛盾,从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实现全面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