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文科学生对数学有畏惧心理,害怕数学,讨厌数学,而文科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觉得很难教。现结合文科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数学教学经验对文科数学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文科学生的特点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一)文科学生的构成特点
首先,在高二文理分科时,有许多选择文科的学生就是因为理科学不好,抱着理科差才读文科的态度,对理科畏惧心理非常严重。所以文理分科时文科学生不仅数学成绩与理科学生比差了很多,而且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明显不足。其次,高中文科生中绝大多数是女生,而研究表明:女生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方面一般不如男生。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观察得出:对于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女生分析思考的持久性和全面性不及男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容易产生退缩思想;在数学考试中女生怯场现象也经常发生;大多数女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不足。
(二)文科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特点
对很多文科学生来说,我们知道他们的数学基础很差,其实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许多数学概念、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对很多概念只从表面感知而没有抓住概念的本质,表现为对数学认知的肤浅化。许多数学老师在询问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时都有体会,学生总会说:“老师,你上课讲的我都听懂了,但课后就是不会做题或一做就错。”还有的同学解题时,根本不知从哪里入手,而经老师稍微点拨一下立刻就明白了,所有这些皆因为对数学认知的肤浅所造成的。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除了认知的“肤浅化”以外,还表现为数学知识的“零散化”,他们对高中数学内容和体系仅就章节而言可能略知一二,但若综合起来就显得知识零乱,似是而非,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三)文科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特点
文科学生习惯于对具体事物的思考,不善于抽象的思维,这是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最大障碍。反映在思维能力上,普遍缺乏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数学本身是由概念、符号构筑的逻辑体系,只有运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它。于是面对高度抽象的高中数学内容,多数文科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我们许多数学老师都有体会,如果一个题目里不含字母,全是常数,绝大多数学生会很快解出来,而如果把这个题目里常数换成字母,绝大多数学生会不知所措,无法解答。主要原因就是一题是具体的,而另一题则加了几个抽象的字母。另外许多文科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很多人在解题时方法会,可是计算时丢三落四,数字算错,考试时造成题题会做,题题算错的尴尬局面。
二、对文科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兴趣,多多鼓励,树立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文科数学教师,如何使文科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率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更深入地、具体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较强的学习迫切性,并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文科学生对数学有懒惰心理,消极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语言要形象生动,态度要平易近人,尽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刺激他们,要多鼓励,少批评。要经常用“你回答得很好”、“你做的太棒了”、“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做错了,没关系,下次一定会”等激励、鼓舞、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在一种温暖、祥和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数学,感受着学习数学的快乐,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文科学生情感丰富,需要老师对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不断地激励他们进步,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态度和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放低基点,循序渐进,抓好三基
文科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抓好三基作为平时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一味地求全求深。文科学生数学基础差,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教学的基点放低点,对知识的讲解要细致,详细,有耐心,要多板书。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较易的题目,通过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然后再一层层、一步步引申,循序渐进地展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近几年来安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注重对数学三基的考查,基本无偏题、怪题,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基石,课堂上要精心选择典型的基础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的指导和总结,使学生解基础题的能力落实到位。
(三)学生为“主”,教师为“导”,转换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因此,要求老师们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自主化学习,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尤其是给学生以整理、自主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并指正错误之处,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指明纠正错误的方法,在实质上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和无言的感动,要动而不乱,动静分明。坚决废除“注入式”、“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四)精心备课,用心上课,狠抓课后
文科数学教师备课一定要仔细,即使教师认为最熟悉的课在备课时也要再认真备一遍,从中发现文科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要明确哪些内容是上课时要重点讲,细细讲的。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文科数学教师要用心地选好例题,要选那些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都能听懂的例题。我们上课时对知识的讲解宜细不宜粗,要有耐心,对学生不太懂的地方要反复讲;要多板书,解题思路和步骤要详尽一点;要强调学生做笔记,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可以将错误较多的题和难度稍大点的题让学生在老师讲过之后在黑板上再重做一遍。我们课后批改作业、试卷要细,要从作业和试卷中发现问题,从中发现出错学生及出错的原因,这样在评讲作业和试卷时才能有的放矢;要多辅导,文科生数学的成绩差,需要更多时间讲和练,而课表上安排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学习中的障碍。
一、文科学生的特点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一)文科学生的构成特点
首先,在高二文理分科时,有许多选择文科的学生就是因为理科学不好,抱着理科差才读文科的态度,对理科畏惧心理非常严重。所以文理分科时文科学生不仅数学成绩与理科学生比差了很多,而且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明显不足。其次,高中文科生中绝大多数是女生,而研究表明:女生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方面一般不如男生。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观察得出:对于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女生分析思考的持久性和全面性不及男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容易产生退缩思想;在数学考试中女生怯场现象也经常发生;大多数女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不足。
(二)文科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特点
对很多文科学生来说,我们知道他们的数学基础很差,其实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许多数学概念、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对很多概念只从表面感知而没有抓住概念的本质,表现为对数学认知的肤浅化。许多数学老师在询问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时都有体会,学生总会说:“老师,你上课讲的我都听懂了,但课后就是不会做题或一做就错。”还有的同学解题时,根本不知从哪里入手,而经老师稍微点拨一下立刻就明白了,所有这些皆因为对数学认知的肤浅所造成的。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除了认知的“肤浅化”以外,还表现为数学知识的“零散化”,他们对高中数学内容和体系仅就章节而言可能略知一二,但若综合起来就显得知识零乱,似是而非,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三)文科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特点
文科学生习惯于对具体事物的思考,不善于抽象的思维,这是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最大障碍。反映在思维能力上,普遍缺乏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数学本身是由概念、符号构筑的逻辑体系,只有运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它。于是面对高度抽象的高中数学内容,多数文科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我们许多数学老师都有体会,如果一个题目里不含字母,全是常数,绝大多数学生会很快解出来,而如果把这个题目里常数换成字母,绝大多数学生会不知所措,无法解答。主要原因就是一题是具体的,而另一题则加了几个抽象的字母。另外许多文科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很多人在解题时方法会,可是计算时丢三落四,数字算错,考试时造成题题会做,题题算错的尴尬局面。
二、对文科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兴趣,多多鼓励,树立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文科数学教师,如何使文科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率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更深入地、具体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较强的学习迫切性,并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文科学生对数学有懒惰心理,消极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语言要形象生动,态度要平易近人,尽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刺激他们,要多鼓励,少批评。要经常用“你回答得很好”、“你做的太棒了”、“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做错了,没关系,下次一定会”等激励、鼓舞、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在一种温暖、祥和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数学,感受着学习数学的快乐,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文科学生情感丰富,需要老师对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不断地激励他们进步,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态度和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放低基点,循序渐进,抓好三基
文科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抓好三基作为平时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一味地求全求深。文科学生数学基础差,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教学的基点放低点,对知识的讲解要细致,详细,有耐心,要多板书。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较易的题目,通过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然后再一层层、一步步引申,循序渐进地展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近几年来安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注重对数学三基的考查,基本无偏题、怪题,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基石,课堂上要精心选择典型的基础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的指导和总结,使学生解基础题的能力落实到位。
(三)学生为“主”,教师为“导”,转换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因此,要求老师们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自主化学习,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尤其是给学生以整理、自主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并指正错误之处,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指明纠正错误的方法,在实质上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和无言的感动,要动而不乱,动静分明。坚决废除“注入式”、“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四)精心备课,用心上课,狠抓课后
文科数学教师备课一定要仔细,即使教师认为最熟悉的课在备课时也要再认真备一遍,从中发现文科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要明确哪些内容是上课时要重点讲,细细讲的。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文科数学教师要用心地选好例题,要选那些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都能听懂的例题。我们上课时对知识的讲解宜细不宜粗,要有耐心,对学生不太懂的地方要反复讲;要多板书,解题思路和步骤要详尽一点;要强调学生做笔记,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可以将错误较多的题和难度稍大点的题让学生在老师讲过之后在黑板上再重做一遍。我们课后批改作业、试卷要细,要从作业和试卷中发现问题,从中发现出错学生及出错的原因,这样在评讲作业和试卷时才能有的放矢;要多辅导,文科生数学的成绩差,需要更多时间讲和练,而课表上安排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学习中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