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继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三农工作的重大转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没有动力不行,“动力”从何而来,就成为从事三农工作的每一位干部群众不得不考虑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笔者通过对山东及其他一些先进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的经验分析中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组织力、产业力、文化力、人才力、环境力“五力并举”,才能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实现五大振兴目标。
一、以组织振兴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引领,从选准用好带头人支部书记、支部成员、村基层自治组织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头雁领航、区域联盟、规范治理,为乡村振兴夯基固本。
1.头雁领航强保障。在农村青壮年和能力强的人基本上都前往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谋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组建一个过硬党支部,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普遍性的问题。泰安市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加大从机关干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三方面群体”中遴选村党组织书记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组建好村两委班子的同时,跟进对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的培训,既加强党性培训,又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训,尤其是带领他们每年到经济社会发展好、乡村振兴搞的好的地区参观学习,对于提高能力、激发干劲有重要作用。同时,由骨干党员牵头,组织各类新乡才成立顾问团、理事小组等民间团体,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群策群力。
2.区域联盟强堡垒。为普遍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以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为核心,创建农村区域化党建联盟,覆盖全部农村党组织,实现以强带弱、以强促弱、强强联合强更强这个目标。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举办“党建联盟擂台赛”、开展师徒结对等形式,推动区域内组织联建、产业联姻、人才联动、文化联培、生态联育,使片区内乡村振兴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途径。
3.“三资”清理强内力。从严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集中清理行动,把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把建章立制贯穿始终,在清理整顿中锤炼班子、锻炼干部,固化管长远的工作机制。通过清理“三资”、用制度规范“三资”管理使用,既减轻了村两委的包袱,使之轻装上任;又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规范化水平,赢得广大农民的信任,激发农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二、以产业融合形成乡村振兴不竭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民以食为天,产业振兴了,就能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才,由此形成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实现产业振兴必须坚持规划引领、三产融合、科技创新,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着力提升农业竞争力。
1.规划引领,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将产业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按照“三产融合、错位发展、全域共建”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这个目标,根据本地区农业产业现状和优势,以农业综合体、特色产业园为载体,以构建“多园”发展格局,以区汇园、以园带体(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多体互联,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样板。岱岳区引进山东乐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道朗镇兴建“彩韵田园”农业综合体,园区将产业发展与休闲生态相结合,高效农业与科创平台相结合,乡村民俗与主题文化相结合,建成了猪猪农场、乡韵彩墅、芳年华韵、松云两仪谷四大主题区。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联合管理模式,吸纳农户210户,耕地1000余亩,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一万余元。
2.三产融合,加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以特色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重点。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各地有各地的传统特色产业。泰安市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发展方向,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36家,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总面积71万亩,总产值190亿元。着力做大做强泰山茶、泰山黄精、葡萄酒、食用菌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知名农产品品牌100余个,以品牌农业为引领,着力建成一批集观光、餐饮、住宿、娱乐等为一体的精致农业园场,构建“为城服务”的精致都市农业发展新局面。打造了仙草谷、茶溪谷、乐惠农业等为主的产业园,发展集标准化种植、科技示范、新品种推广、科普研学、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示范基地。通过这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打造了样板。
3.科技创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发展的主题。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各地已有的农业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是实现科技创新,及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泰安市充分利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农科所、林科所、果科所及各县市区农技站科技人员的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优势,在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范围,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做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肥城桃、泰山板栗、宁阳葛石大枣、泰山女儿茶等传统农产品换发了生机,成为靓丽的品牌;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等集成创新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以文化铸魂强化乡村振兴内生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振兴,不仅提升乡风文明,还对激发人民经济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回乡创业产生了明显作用。泰安市立足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实施铸魂强农、文化惠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六大工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1.彰显文化魅力,打造“有风骨”的文化乡村。乡村文化的风骨在本土、在特色。齐鲁大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每个县市几乎都有历史文化遗产,许多村庄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泰安市各县市区立足自身文化资源,打造“有风骨”的文化乡村。比如,岱岳区立足“泰山观光、岱岳休闲”发展定位,坚持“依托泰山、错位发展、全域创新”,抓住汶阳田成功申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机遇,深挖大汶口农耕文化,进一步彰显品牌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讲出好故事中标注“好吃、好看、好玩、好感觉”新高度。依托大汶口文化发掘地,建立以再现大汶口原始部落生活場景占地3000余亩的“太阳部落”主题公园,每年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旅游收入一亿多元。
一、以组织振兴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引领,从选准用好带头人支部书记、支部成员、村基层自治组织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头雁领航、区域联盟、规范治理,为乡村振兴夯基固本。
1.头雁领航强保障。在农村青壮年和能力强的人基本上都前往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谋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组建一个过硬党支部,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普遍性的问题。泰安市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加大从机关干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三方面群体”中遴选村党组织书记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组建好村两委班子的同时,跟进对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的培训,既加强党性培训,又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训,尤其是带领他们每年到经济社会发展好、乡村振兴搞的好的地区参观学习,对于提高能力、激发干劲有重要作用。同时,由骨干党员牵头,组织各类新乡才成立顾问团、理事小组等民间团体,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群策群力。
2.区域联盟强堡垒。为普遍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以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为核心,创建农村区域化党建联盟,覆盖全部农村党组织,实现以强带弱、以强促弱、强强联合强更强这个目标。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举办“党建联盟擂台赛”、开展师徒结对等形式,推动区域内组织联建、产业联姻、人才联动、文化联培、生态联育,使片区内乡村振兴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途径。
3.“三资”清理强内力。从严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集中清理行动,把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把建章立制贯穿始终,在清理整顿中锤炼班子、锻炼干部,固化管长远的工作机制。通过清理“三资”、用制度规范“三资”管理使用,既减轻了村两委的包袱,使之轻装上任;又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规范化水平,赢得广大农民的信任,激发农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二、以产业融合形成乡村振兴不竭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民以食为天,产业振兴了,就能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才,由此形成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实现产业振兴必须坚持规划引领、三产融合、科技创新,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着力提升农业竞争力。
1.规划引领,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将产业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按照“三产融合、错位发展、全域共建”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这个目标,根据本地区农业产业现状和优势,以农业综合体、特色产业园为载体,以构建“多园”发展格局,以区汇园、以园带体(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多体互联,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样板。岱岳区引进山东乐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道朗镇兴建“彩韵田园”农业综合体,园区将产业发展与休闲生态相结合,高效农业与科创平台相结合,乡村民俗与主题文化相结合,建成了猪猪农场、乡韵彩墅、芳年华韵、松云两仪谷四大主题区。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联合管理模式,吸纳农户210户,耕地1000余亩,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一万余元。
2.三产融合,加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以特色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重点。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各地有各地的传统特色产业。泰安市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发展方向,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36家,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总面积71万亩,总产值190亿元。着力做大做强泰山茶、泰山黄精、葡萄酒、食用菌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知名农产品品牌100余个,以品牌农业为引领,着力建成一批集观光、餐饮、住宿、娱乐等为一体的精致农业园场,构建“为城服务”的精致都市农业发展新局面。打造了仙草谷、茶溪谷、乐惠农业等为主的产业园,发展集标准化种植、科技示范、新品种推广、科普研学、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示范基地。通过这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打造了样板。
3.科技创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发展的主题。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各地已有的农业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是实现科技创新,及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泰安市充分利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农科所、林科所、果科所及各县市区农技站科技人员的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优势,在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范围,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做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肥城桃、泰山板栗、宁阳葛石大枣、泰山女儿茶等传统农产品换发了生机,成为靓丽的品牌;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等集成创新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以文化铸魂强化乡村振兴内生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振兴,不仅提升乡风文明,还对激发人民经济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回乡创业产生了明显作用。泰安市立足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实施铸魂强农、文化惠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六大工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1.彰显文化魅力,打造“有风骨”的文化乡村。乡村文化的风骨在本土、在特色。齐鲁大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每个县市几乎都有历史文化遗产,许多村庄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泰安市各县市区立足自身文化资源,打造“有风骨”的文化乡村。比如,岱岳区立足“泰山观光、岱岳休闲”发展定位,坚持“依托泰山、错位发展、全域创新”,抓住汶阳田成功申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机遇,深挖大汶口农耕文化,进一步彰显品牌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讲出好故事中标注“好吃、好看、好玩、好感觉”新高度。依托大汶口文化发掘地,建立以再现大汶口原始部落生活場景占地3000余亩的“太阳部落”主题公园,每年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旅游收入一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