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教在艺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艺术也是宗教传播的重要工具。本文以大足石刻为例具体分析艺术与宗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宗教艺术;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世俗化
大足石刻为唐末、宋初时期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的宗教摩崖石刻,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和艺术瑰宝。其中,“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集释、道、儒“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变化与发展,反映了宗教艺术的世俗化渗透过程,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阐释,对儒家孝道文化的宣扬,对清廉戒欲的倡导,对心性和修身的主张,在当今社会同样可以衍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省度人生,照彻心灵,净化和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
百行孝为先,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大足石刻没有去重复这一屡见不鲜的题材,而是用佛教艺术的特有语言去诠释了孝的涵义。援儒入佛,将孝行观彻底圆融于佛教义理的石窟造像,是石窟的第15、16、17、18 四龛大型雕像,尽管造像题材均源自佛教经典,但贯穿四龛造像的主旨思想却是儒家的孝行观。
第15 龛《父母恩重经变相》,这一龛的造像最具有中国化、地方化、生活化和世俗化的特点。每位观众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生活的印记,从人物、事件到服饰、器物,全都是地地道道的“川味”,这是完全中国化了的雕塑艺术。全龛共分为10组雕刻,从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洗涤不尽恩、推干就湿恩直到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全都是展示父母对子女的无上恩情。每一组都有图有文,相得益彰。最后一组的文字是“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天下父母的一番苦心,让人们反躬自省,从而克尽孝道。艺术的感染力有着独特的社会伦理教化功能,使得宗教精神得以广泛传播与弘扬。
最初,佛教是不提倡孝道的,认为父母与子女不过是须臾短暂寄住的关系。主张怨亲平等,识体轮回,认为僧尼应不事二亲,提出“沙门不应拜君亲论”。在注重孝道的中国必然遭到儒家和道家的极力反对,称其不忠不孝。因而,佛教要在中国流传,赢得信徒,就必须来一个改造。佛家后来便开始逐步把儒家的观念纳入佛教之中,到唐以后,佛家就杜撰了一些佛的行孝故事来宣扬孝道。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改造后的佛教,或称为“外佛内儒”。例如,第17 龛《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以释迦佛前世本生故事和今世本行故事为主线,造像描述释迦孝及三世、恩泽四海,颂扬其博爱无私的高尚品质,演绎“鹦鹉行孝”“割肉供父母” “亲担父王棺”等行孝事迹。正对应了《孝经》所称的天子之孝:“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宗教为了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往往要做出些改变。众所周知,当人心中有所祈求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观音,这位能救众生一切苦难的全能菩萨。在佛教初入中国时,观音是男子身,然而随着时代环境、风土人情、审美意识,及信仰心理因素等原因,观音逐渐演变为女性化,至宋代时基本定型。大足石刻中的观音几乎全是女性形象。因此,北山石刻的观音像是大足石刻中最集中、最多、最精美的。例如第133号水月观音,其坐姿风流倜傥,面带微笑,服饰自然垂下,座下层层涟漪更是巧夺天工。观者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
早期石窟造像中佛、菩萨造像的组合,及讲述佛教故事的经变等造像题材,基本上都是遵循着佛教经典的描述来创作。随着佛教文化与艺术在汉地的传播,一些带有汉地信仰特色的组合题材开始出现,并成为了世俗信众常见不鲜的造像题材。观音与地藏都是佛教中著名的大菩萨,在唐代之前的佛教造像中,观音与地藏像基本上是出现在不同的组合之中。约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观音与地藏的组合在同一龛窟之中,逐渐形成了定制,并在石窟艺术之中较多出现。此外,还有阿弥陀佛与观音、地藏的组合形式,这些题材的组合,不见于佛教经典的记载,具有世俗信仰的特色。例如,北山石刻第58号观音地藏龛,龛的正壁,主尊是两身菩萨像,左侧为地藏菩萨,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身后有火焰形背光,头上有七宝盖。右侧为观音菩萨,头戴高花冠,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身后也有火焰形背光和七宝盖。这两尊菩萨像中间,冉冉升起一朵祥云,云中跪蹲一位妇女双手拱揖在身前。龛的左右两侧壁,各刻有一身站立的菩萨像,双手托一盘。这或许反映了供养人对现世和往生的祈愿,所以一并将两位菩萨放在一龛。
对此现象,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一文中评价到:“一者利生人,一者利亡灵。人之死生大事概于二菩萨密切相关。造像活动中观音、地藏并重的信仰行为,逐渐引起二菩萨造像形式由无序的错杂走向有序的组合。这一演进过程在四川石窟造像遗迹中有较清晰的线索可寻”。从这些造像题记来看,雕刻阿弥陀佛、观音和地藏同处一龛的缘由,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与佛教净土信仰在民间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是民间自发修建的私人石刻,由唐末武将韦君靖带头凿下第一锤,便有了毗沙门天王造像。据推测韦君靖造此像有自我比附为唐之毗沙门王之意。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护持北方的护法神。龛正中携刻的北方天王,身材魁伟,威武强悍,顶盔贯甲,双眉倒竖,怒目圆睁,给人以一种威严雄焊,强有力的慑服感;天王两侧力士怒目咧嘴,面目狰狞,持刀挥棍,勇不可挡;这些形象恰似唐代赳赳武夫,给人以刚劲之美感。左侧男、女供养人像为韦君靖夫妇,英俊儒雅,贤淑端庄,衣饰贴体,线条道劲流畅,技法娴熟。表达了供养人祈愿受天王庇佑,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心愿。此后民间效仿他在此造像祈愿便形成了如今的摩崖造像群体,在这里可以看到五代十国至宋代的造像有个性鲜明,体态优美芊瘦,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装饰颇味浓。而唐代造像则丰满古朴,规模恢弘大气,细节繁复。宗教与艺术的结合,渲染了宗教特有的神圣肃穆,让人为之感动引起共鸣,使民众更好的理解宗教真理。
宗教在传播发展中,为扩大自身影响为民众所接受,通常会采用世俗的方式进行宣传。作为宣教辅教的工具艺术的贡献最为突出。艺术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是广为大众理解接受的形式,且赋有强烈的感染力。宗教与艺术的结合极大增强了宗教感染力,从而激发信众宗教感情,巩固其宗教信仰。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的感受到宗教真理。”艺术到了最高境界是与宗教直接相联系的,在人类艺术史上相当长的时间是以宗教艺术为主导的。借用铃木大拙的话来说“有时,宗教借藝术形式表现出来,使美学由艺术走向宗教。有时,艺术借助宗教形式走向美学”。
宗教之所以与艺术契合正,是因为艺术的神秘和不可捉摸性,正好对应宗教的传播理念。艺术在反映主观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同时,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认知。宗教艺术受社会美学思潮的影响,也必然表现出世俗化倾向。慧远大师论及佛像对信徒的影响时曾说:“故拟状灵范,启殊津之心仪形神模,辟百虑之会”使得“四辈悦情,道俗齐趣,迹响和应者如林”。民众的世俗意识促使宗教艺术做出迎合与改变,宗教艺术也正是世俗的意识与方式,于寓教于乐中像民众灌输宗教意识与精神。宗教广泛的吸收运用各种艺术,使得宗教教义和道德伦理理想审美化,形象化。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民众行不言之教,潜移默化的教化民众,激发其对高尚审美的追求。使得因果轮回、行善积德的观念在社会上深入人心,增强民众宗教感情,广泛传播和发展教义及伦理道德思想,从而扩大了宗教在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宗教因艺术而得以在社会各阶层广泛传播,教义教理为民众认同,深入人心。艺术也因宗教得以升华不朽,同时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作者简介:
刘音兰 (1995—),女,汉族,籍贯:四川宜宾,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油画。
王琪,研究生导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本篇通讯作者。
【关键词】:宗教艺术;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世俗化
大足石刻为唐末、宋初时期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的宗教摩崖石刻,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和艺术瑰宝。其中,“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集释、道、儒“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变化与发展,反映了宗教艺术的世俗化渗透过程,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阐释,对儒家孝道文化的宣扬,对清廉戒欲的倡导,对心性和修身的主张,在当今社会同样可以衍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省度人生,照彻心灵,净化和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
百行孝为先,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大足石刻没有去重复这一屡见不鲜的题材,而是用佛教艺术的特有语言去诠释了孝的涵义。援儒入佛,将孝行观彻底圆融于佛教义理的石窟造像,是石窟的第15、16、17、18 四龛大型雕像,尽管造像题材均源自佛教经典,但贯穿四龛造像的主旨思想却是儒家的孝行观。
第15 龛《父母恩重经变相》,这一龛的造像最具有中国化、地方化、生活化和世俗化的特点。每位观众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生活的印记,从人物、事件到服饰、器物,全都是地地道道的“川味”,这是完全中国化了的雕塑艺术。全龛共分为10组雕刻,从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洗涤不尽恩、推干就湿恩直到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全都是展示父母对子女的无上恩情。每一组都有图有文,相得益彰。最后一组的文字是“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天下父母的一番苦心,让人们反躬自省,从而克尽孝道。艺术的感染力有着独特的社会伦理教化功能,使得宗教精神得以广泛传播与弘扬。
最初,佛教是不提倡孝道的,认为父母与子女不过是须臾短暂寄住的关系。主张怨亲平等,识体轮回,认为僧尼应不事二亲,提出“沙门不应拜君亲论”。在注重孝道的中国必然遭到儒家和道家的极力反对,称其不忠不孝。因而,佛教要在中国流传,赢得信徒,就必须来一个改造。佛家后来便开始逐步把儒家的观念纳入佛教之中,到唐以后,佛家就杜撰了一些佛的行孝故事来宣扬孝道。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改造后的佛教,或称为“外佛内儒”。例如,第17 龛《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以释迦佛前世本生故事和今世本行故事为主线,造像描述释迦孝及三世、恩泽四海,颂扬其博爱无私的高尚品质,演绎“鹦鹉行孝”“割肉供父母” “亲担父王棺”等行孝事迹。正对应了《孝经》所称的天子之孝:“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宗教为了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往往要做出些改变。众所周知,当人心中有所祈求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观音,这位能救众生一切苦难的全能菩萨。在佛教初入中国时,观音是男子身,然而随着时代环境、风土人情、审美意识,及信仰心理因素等原因,观音逐渐演变为女性化,至宋代时基本定型。大足石刻中的观音几乎全是女性形象。因此,北山石刻的观音像是大足石刻中最集中、最多、最精美的。例如第133号水月观音,其坐姿风流倜傥,面带微笑,服饰自然垂下,座下层层涟漪更是巧夺天工。观者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
早期石窟造像中佛、菩萨造像的组合,及讲述佛教故事的经变等造像题材,基本上都是遵循着佛教经典的描述来创作。随着佛教文化与艺术在汉地的传播,一些带有汉地信仰特色的组合题材开始出现,并成为了世俗信众常见不鲜的造像题材。观音与地藏都是佛教中著名的大菩萨,在唐代之前的佛教造像中,观音与地藏像基本上是出现在不同的组合之中。约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观音与地藏的组合在同一龛窟之中,逐渐形成了定制,并在石窟艺术之中较多出现。此外,还有阿弥陀佛与观音、地藏的组合形式,这些题材的组合,不见于佛教经典的记载,具有世俗信仰的特色。例如,北山石刻第58号观音地藏龛,龛的正壁,主尊是两身菩萨像,左侧为地藏菩萨,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身后有火焰形背光,头上有七宝盖。右侧为观音菩萨,头戴高花冠,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身后也有火焰形背光和七宝盖。这两尊菩萨像中间,冉冉升起一朵祥云,云中跪蹲一位妇女双手拱揖在身前。龛的左右两侧壁,各刻有一身站立的菩萨像,双手托一盘。这或许反映了供养人对现世和往生的祈愿,所以一并将两位菩萨放在一龛。
对此现象,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一文中评价到:“一者利生人,一者利亡灵。人之死生大事概于二菩萨密切相关。造像活动中观音、地藏并重的信仰行为,逐渐引起二菩萨造像形式由无序的错杂走向有序的组合。这一演进过程在四川石窟造像遗迹中有较清晰的线索可寻”。从这些造像题记来看,雕刻阿弥陀佛、观音和地藏同处一龛的缘由,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与佛教净土信仰在民间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是民间自发修建的私人石刻,由唐末武将韦君靖带头凿下第一锤,便有了毗沙门天王造像。据推测韦君靖造此像有自我比附为唐之毗沙门王之意。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护持北方的护法神。龛正中携刻的北方天王,身材魁伟,威武强悍,顶盔贯甲,双眉倒竖,怒目圆睁,给人以一种威严雄焊,强有力的慑服感;天王两侧力士怒目咧嘴,面目狰狞,持刀挥棍,勇不可挡;这些形象恰似唐代赳赳武夫,给人以刚劲之美感。左侧男、女供养人像为韦君靖夫妇,英俊儒雅,贤淑端庄,衣饰贴体,线条道劲流畅,技法娴熟。表达了供养人祈愿受天王庇佑,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心愿。此后民间效仿他在此造像祈愿便形成了如今的摩崖造像群体,在这里可以看到五代十国至宋代的造像有个性鲜明,体态优美芊瘦,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装饰颇味浓。而唐代造像则丰满古朴,规模恢弘大气,细节繁复。宗教与艺术的结合,渲染了宗教特有的神圣肃穆,让人为之感动引起共鸣,使民众更好的理解宗教真理。
宗教在传播发展中,为扩大自身影响为民众所接受,通常会采用世俗的方式进行宣传。作为宣教辅教的工具艺术的贡献最为突出。艺术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是广为大众理解接受的形式,且赋有强烈的感染力。宗教与艺术的结合极大增强了宗教感染力,从而激发信众宗教感情,巩固其宗教信仰。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的感受到宗教真理。”艺术到了最高境界是与宗教直接相联系的,在人类艺术史上相当长的时间是以宗教艺术为主导的。借用铃木大拙的话来说“有时,宗教借藝术形式表现出来,使美学由艺术走向宗教。有时,艺术借助宗教形式走向美学”。
宗教之所以与艺术契合正,是因为艺术的神秘和不可捉摸性,正好对应宗教的传播理念。艺术在反映主观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同时,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认知。宗教艺术受社会美学思潮的影响,也必然表现出世俗化倾向。慧远大师论及佛像对信徒的影响时曾说:“故拟状灵范,启殊津之心仪形神模,辟百虑之会”使得“四辈悦情,道俗齐趣,迹响和应者如林”。民众的世俗意识促使宗教艺术做出迎合与改变,宗教艺术也正是世俗的意识与方式,于寓教于乐中像民众灌输宗教意识与精神。宗教广泛的吸收运用各种艺术,使得宗教教义和道德伦理理想审美化,形象化。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民众行不言之教,潜移默化的教化民众,激发其对高尚审美的追求。使得因果轮回、行善积德的观念在社会上深入人心,增强民众宗教感情,广泛传播和发展教义及伦理道德思想,从而扩大了宗教在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宗教因艺术而得以在社会各阶层广泛传播,教义教理为民众认同,深入人心。艺术也因宗教得以升华不朽,同时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作者简介:
刘音兰 (1995—),女,汉族,籍贯:四川宜宾,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油画。
王琪,研究生导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本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