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系促未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下,技术与意识的革新使得教育有了新的变革,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变革对提高课堂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摆脱以往的传统观念与模式,探索新型实际教学中合适的关系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成果,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新型;师生关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前的定位还是不算很高,还并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是教学科目中的主要科目,同时对于学生的达标检测也并没有一个严格合理的方式。大多数高中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正确认识,不能够重视这门课程,将信息技术课作为放松课、休闲课,教师也很难掌控课堂,最终的结果便是课堂效率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对信息技术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思考与设想,希望能够对高中信息技术教的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构建新型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和最求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还在课堂中延续使用着,还是习惯性的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不断地往里面灌入各种知识,教师成了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了配角,只能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走,缺乏了自己动手动脑的环节,但实际情况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各自的需求与思想。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的吸收之中。因此,对于新时代下的师生关系就需要有一次新的思考与变革
  21世纪是科技信息的时代,交互式等各类多媒体设备和技术的诞生与应用。 它允许学生从互联网,电子图书馆和各种类型的APP轻松访问大量的学习资源。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退出传播信息的主要角色,不再支配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学生不再仅仅受过教育,而是作为信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主动思考和独立处理和组织从网络和平台获得的信息。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并以学习自主和主动性为主体。
  在这个促进网络环境和课堂教学的互动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自由切换。在相对较短的時间内,它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拓宽知识,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但是,信息量的增加并没有使学生多样化,而是在教师严格的课堂组织下,以有目的,有序的自主方式进行。这进一步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
  二、革新师生的交流方式,开创新型课堂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要依托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环境,变革师生之间对话与相处方式,创造一种新型的课堂和创新的沟通方式。 通过师生对话,形成了一种创新的沟通方式,改变了与师生相处的模式,直接推动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同时,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师生关系建设。
  1.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有了新的变化。这不仅需要教师之间要有良好的合作,进行集体教研,互相间的资源实现轮转共享,同时对师生之间也有新的要求,要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师生间的团结协作,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开启,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创造一些情景假设类的环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或做出假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营造积极的课堂合作氛围。
  2.构建师生团结协作的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成绩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也只有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共同提高,才能使信息技术学科更好地发展。
  三、建立新型考核办法,完善动手能力
  根据新课改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了解高中信息技术的用处,重新定位学科,对学科课程的教学与应用作出相应的调整。高中信息技术所传授的是不仅仅是知识同时还是一门比较实用的应用类的技术,因此必须要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学以致用。教师应以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形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构建,打开学生的思维,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总结。
  教师和学生应以积极地态度对待知识体系,保持信息技术课堂对知识的敏感性,跟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进而在追求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和谐高效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必非要局限在课堂之上,教师还可以在课外生活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考核时,要注意改革考试形式和考核评估机制,综合平时课上表现以及作品完成情况,让师生在新课程形势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师生关系,还要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就必须正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各自身份,重新审视教与学之间的正确关系。教师和学生确定他们各自在信息技术和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联系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沟通,建构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更好地利用创造力,提高教育效率和效率,以便更好地 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天国.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7)
  [2]李娜.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和谐师生关系[J].飞:素质教育版.2013(4)
  [3]陈樑.简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4]邓碧军. 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J].《广西教育》.2016年第34期
其他文献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德育教育很重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始终贯穿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身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在教书育人的漫漫摸索中,深刻的意识到育人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无论将来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正常、乐观、健康的心态将有益终生。数学是小学的主要课程,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使命,在数学教学中对德育
期刊
摘要: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做好“点灯人”,让学生向往阅读;做好阅读宣传,让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走进阅读;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亲子阅读,让学生更爱阅读。  关键词:向往阅读;引导阅读;走进阅读;爱上阅读  一、做好“点灯人”,让学生向往阅读   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
期刊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走进知识大门的引路人,是学生拥有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教师身负着神圣的教书育人的伟大的使命。人们经常把教师比做园丁,把学生比做祖国的花朵。人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影子,那么教师就是一个学生的影子。作为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中、生活中的引路人,我一直以自己的言行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
期刊
摘要:作为教育者,在教育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后进生的转化就是经常遇到并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為解决这一问题,现以人本主义为依据,结合已有的教育经验,通过分析后进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来分析探讨,以帮助后进生建立新的良好行为,使其实现良性转化。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后进生;转化  一、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由著名的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其理论是当代心理学的中流砥柱。人本主义理论的人性观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头疼的莫过于批改学生作文了。而在此过程中,我最感烦恼的就是给学生写评语。尤其是当面对那些文不从、字不顺的文章时,常常感到笔尖凝滞,有点搜索枯肠,却“江郎才尽”的感觉。尤其当批改量大时,只能简单草率的一句“不够具体,重写!”就打发过去。翻阅曾经的评语,大都“千人一面”,或偏重于技法、结构的评价,而忽略了情感的抚慰,少了人文关怀。“中心不够明确,选材不够典型”、“立意深刻,但结构松
期刊
摘要: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性别,在一定的环境下给予定向培养。这就是说在班主任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教育,按照学生的不同性格、气质、兴趣、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等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关键词: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心理教育;道德品质  近年来,国内外中学生出现一系列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虽然说班主任没有什么权力,平时要做的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但是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却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环节。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容纳无限的智慧。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品德的航标。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占绝对优势,面对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任性和
期刊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伴随着中国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教师的语言素质提升也是当代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小学教师是小学生人生中接触的第二个老师,她们与小学生朝夕相处,关系密切。小学教师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今后行为习惯的形成,小学教师的语言规范与小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小学生教育的过程不只是一种从教师向小学生单方面的传递语言知识
期刊
近年来,创造和创新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求知欲,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素养占据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的地位,促使数学实践互动呈現生活化的特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老师”能够形成优良的探究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都十分相似,学生可以成为“小老师”来讲授数学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体,思维获得充分调动。  一、“小老师”教育方法的优势  (一)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   对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在讲授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后,会通过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