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小涛快5岁了,聪明伶俐的他有个让我头疼的坏毛病—好动。学拼音,没坐上10分钟,就嚷着要喝水;描图,刚在纸上涂鸦一阵,又去玩他的纸飞机……小涛的手脚总是停不下来,眼看着就快上小学了,我不由得暗暗着急他将如何适应学前教育。
我并不刻意让儿子在学龄前掌握很多东西,毕竟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没有耐性的不良习惯会对他将来的学习造成影响,这是我最为担心的。
有一天,一个名叫《和自己赛跑》的电视节目让我突然有了灵感:孩子自小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长辈强行灌输的,何不尝试着让他和自己竞争呢?
我用硬纸板做了一个纸人,高度和孩子差不多,再用剪刀精心剪裁出纸人的头部和躯干,面部也画上了口、鼻、眼等五官,还在额头上着了些墨,让它看起来如同有了一头黑发,当然,我没忘记专门为它画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完成这一切以后,小纸人立刻栩栩如生,连神态都跟小涛特别相似。
小涛回来后,一进门就发现了“坐”在桌旁的小纸人,他十分好奇:“妈妈,这是哪里来的?”我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你呀!”“我?”儿子的大眼睛一眨一眨,显然非常迷惑不解。我对儿子解释说:“这是昨天的你,不信,你可以看看小人身上的牌子。”
儿子兴冲冲跑过去,仔细打量起纸人来,指着纸人身上的牌子问我:“妈妈,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我指着上面的字说:“小涛,5岁,6月21日,学拼音12分钟,会1到6的乘法口诀表,会画桌子和沙发。”我把头扭向儿子,问他:“儿子,你有信心和昨天的小涛比赛吗?我每天给你们打分。”小涛一下子来了兴致,兴高采烈地跳起来,边拍手掌边说,他一定要取得比赛的胜利。
这一天我发现,小涛的学习状态特别好,不但学习字词时特别认真,休息时还不断追问我学习时间持续了多久,如果听说还没超过小纸人的记录,他就继续乖乖坐着,认真看书。晚上,我把小涛学习的时间和所掌握的东西全都写在了小纸人身上,提醒他:“记住明天的比赛哟。”儿子没说话,用力地点了下头,看得出,他为比赛铆着一股劲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纸人身上逐渐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小涛比以前乖多了,不但认真完成原有的学习任务,甚至还主动提出了更多的比赛内容:叠被子、跑步等等,有了潜在的敌手,他的日子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当然也省心多了。
纸人的制作十分简单,目的只在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其实说穿了,那不过是孩子自己的影子,和纸人比赛就是和自己竞争,但是在形式上,比强行让他不断超越自己要新颖得多。家长教育孩子,除了得有耐心以外,还得多动脑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独生子女除了在幼儿园能和同龄孩子接触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没有可参照的竞争者,这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是家长在强制他学习或做事情。为他安排一个竞争者,孩子会感到一种动力,促使他自觉地听从家长的教育,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动力,相比较长辈施加的压力而言,效果要好上百倍。
我并不刻意让儿子在学龄前掌握很多东西,毕竟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没有耐性的不良习惯会对他将来的学习造成影响,这是我最为担心的。
有一天,一个名叫《和自己赛跑》的电视节目让我突然有了灵感:孩子自小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长辈强行灌输的,何不尝试着让他和自己竞争呢?
我用硬纸板做了一个纸人,高度和孩子差不多,再用剪刀精心剪裁出纸人的头部和躯干,面部也画上了口、鼻、眼等五官,还在额头上着了些墨,让它看起来如同有了一头黑发,当然,我没忘记专门为它画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完成这一切以后,小纸人立刻栩栩如生,连神态都跟小涛特别相似。
小涛回来后,一进门就发现了“坐”在桌旁的小纸人,他十分好奇:“妈妈,这是哪里来的?”我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你呀!”“我?”儿子的大眼睛一眨一眨,显然非常迷惑不解。我对儿子解释说:“这是昨天的你,不信,你可以看看小人身上的牌子。”
儿子兴冲冲跑过去,仔细打量起纸人来,指着纸人身上的牌子问我:“妈妈,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我指着上面的字说:“小涛,5岁,6月21日,学拼音12分钟,会1到6的乘法口诀表,会画桌子和沙发。”我把头扭向儿子,问他:“儿子,你有信心和昨天的小涛比赛吗?我每天给你们打分。”小涛一下子来了兴致,兴高采烈地跳起来,边拍手掌边说,他一定要取得比赛的胜利。
这一天我发现,小涛的学习状态特别好,不但学习字词时特别认真,休息时还不断追问我学习时间持续了多久,如果听说还没超过小纸人的记录,他就继续乖乖坐着,认真看书。晚上,我把小涛学习的时间和所掌握的东西全都写在了小纸人身上,提醒他:“记住明天的比赛哟。”儿子没说话,用力地点了下头,看得出,他为比赛铆着一股劲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纸人身上逐渐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小涛比以前乖多了,不但认真完成原有的学习任务,甚至还主动提出了更多的比赛内容:叠被子、跑步等等,有了潜在的敌手,他的日子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当然也省心多了。
纸人的制作十分简单,目的只在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其实说穿了,那不过是孩子自己的影子,和纸人比赛就是和自己竞争,但是在形式上,比强行让他不断超越自己要新颖得多。家长教育孩子,除了得有耐心以外,还得多动脑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独生子女除了在幼儿园能和同龄孩子接触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没有可参照的竞争者,这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是家长在强制他学习或做事情。为他安排一个竞争者,孩子会感到一种动力,促使他自觉地听从家长的教育,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动力,相比较长辈施加的压力而言,效果要好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