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和自己竞争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小涛快5岁了,聪明伶俐的他有个让我头疼的坏毛病—好动。学拼音,没坐上10分钟,就嚷着要喝水;描图,刚在纸上涂鸦一阵,又去玩他的纸飞机……小涛的手脚总是停不下来,眼看着就快上小学了,我不由得暗暗着急他将如何适应学前教育。
  我并不刻意让儿子在学龄前掌握很多东西,毕竟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没有耐性的不良习惯会对他将来的学习造成影响,这是我最为担心的。
  有一天,一个名叫《和自己赛跑》的电视节目让我突然有了灵感:孩子自小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长辈强行灌输的,何不尝试着让他和自己竞争呢?
  我用硬纸板做了一个纸人,高度和孩子差不多,再用剪刀精心剪裁出纸人的头部和躯干,面部也画上了口、鼻、眼等五官,还在额头上着了些墨,让它看起来如同有了一头黑发,当然,我没忘记专门为它画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完成这一切以后,小纸人立刻栩栩如生,连神态都跟小涛特别相似。
  小涛回来后,一进门就发现了“坐”在桌旁的小纸人,他十分好奇:“妈妈,这是哪里来的?”我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你呀!”“我?”儿子的大眼睛一眨一眨,显然非常迷惑不解。我对儿子解释说:“这是昨天的你,不信,你可以看看小人身上的牌子。”
  儿子兴冲冲跑过去,仔细打量起纸人来,指着纸人身上的牌子问我:“妈妈,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我指着上面的字说:“小涛,5岁,6月21日,学拼音12分钟,会1到6的乘法口诀表,会画桌子和沙发。”我把头扭向儿子,问他:“儿子,你有信心和昨天的小涛比赛吗?我每天给你们打分。”小涛一下子来了兴致,兴高采烈地跳起来,边拍手掌边说,他一定要取得比赛的胜利。
  这一天我发现,小涛的学习状态特别好,不但学习字词时特别认真,休息时还不断追问我学习时间持续了多久,如果听说还没超过小纸人的记录,他就继续乖乖坐着,认真看书。晚上,我把小涛学习的时间和所掌握的东西全都写在了小纸人身上,提醒他:“记住明天的比赛哟。”儿子没说话,用力地点了下头,看得出,他为比赛铆着一股劲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纸人身上逐渐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小涛比以前乖多了,不但认真完成原有的学习任务,甚至还主动提出了更多的比赛内容:叠被子、跑步等等,有了潜在的敌手,他的日子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当然也省心多了。
  纸人的制作十分简单,目的只在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其实说穿了,那不过是孩子自己的影子,和纸人比赛就是和自己竞争,但是在形式上,比强行让他不断超越自己要新颖得多。家长教育孩子,除了得有耐心以外,还得多动脑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独生子女除了在幼儿园能和同龄孩子接触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没有可参照的竞争者,这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是家长在强制他学习或做事情。为他安排一个竞争者,孩子会感到一种动力,促使他自觉地听从家长的教育,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动力,相比较长辈施加的压力而言,效果要好上百倍。
其他文献
我的女儿今年5岁了,她非常喜欢去保育园,因为她认为去保育园比待在家里更好玩、更有意思。  女儿刚去保育园时还不到2岁。从那时起,每年3月末,保育园老师都会发给我们一张全年的活动安排表。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4月入园式,保育参观/恳谈会,园外保育(4岁、5岁组)。  5月,园外保育(3岁组)儿童节,春季运动会,春季远足。  6月:牙齿、眼科健康体检。  7月:夏天祭,住宿保育(5岁组),开放游泳池,
前段时间我看了临床心理学家安妮·麦克马克的一个分析,调查了1000名 2~10岁孩子的妈妈,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提问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哪怕是低幼的孩子,在一天内提出来的问题数量也可以达到228个。  本来孩子爱问问题是一件好事,但有时候孩子的问题也会让我们头痛不已。不过,提问都是孩子好奇心的起点,在孩子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也是在主动地探索和成长。  同时,仅仅只是让孩子“提问”是不够的,
经常有家长咨询孩子在幼儿园咬人或者被咬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长自己也被孩子咬,留下深深的牙齿印。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许多家长都觉得有点无奈,不知如何处理。其实,学龄前儿童的咬人行为非常普遍,特别是当孩子聚集在一块时,比如在幼儿园或儿童娱乐场中,大多数孩子都会偶尔咬人。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咬人呢?  孩子在不能处理某些事件时可能会咬人——例如害怕、生气、遇到挫折、受到攻击等。有时孩子咬人仅仅是一种
当我们在社区活动的时候,经常会得到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信息。澳大利亚移民不少,为了让这些家庭的孩子融入这个国家,政府用好多种语言翻译了很多关于孩子从0岁开始不同阶段的教育资料,供加入澳大利亚家庭协会的家长及护理者推广交流,目前这些资料和教育讲座主要针对悉尼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地区。  这样的教育讲座是经常开设的,很多本地妈妈也会参与。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年轻父母,一时没有人帮忙照顾孩子,较容易陷入养育孩
从小,我妈妈就教我要懂得“给予”。在待人接物上,妈妈总告诉我:”蔻儿,你去别人家,不能空着手,要有所准备。啥都没有,就别去串门,不要让人觉得你想沾别人什么光。”我也一直照做,保持着礼数和周到。  但结婚后,我发现先生受到的“给予”教育,和我的有些不同。  跳出物质圈,分享生活美  我先生的父母对他说:“给予的前提,是要自己去发现他人的需求以及身边的美好。就算空着手,也不能空着心。给予,并不局限于物
圓和方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特殊的文本——徐志摩与邵洵美合写的小说《珰女士》。对这篇小说的考察,又将同时和我对鲁迅形象的关注紧密相连,意即我试图从此小说的分析中考察同时代人对鲁迅的看法。  关键词:《珰女士》;影射小说;邵洵美;鲁迅  一、“诗坛双璧”合写小说  中国传统小说史上有一个重要的门类:历史小说,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要题材,虽有适当虚构,然而情节故事基本属实。到了晚清民国以后,历史小说有
“妈妈,你希望我长大干什么好呢?是弹琴?画画?还是做金融……”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长大后干什么”的命题口述作文后,女儿整晚都在絮叨未来她要干什么的话题。    “妈妈不知道啊,得看你自己喜欢啊,你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并没有马上帮她做决定。  “那我还是当超市售货员吧!当售货员每天都能吃到很多好吃的!巧克力随便吃、牛奶随便喝,到时候妈妈你也跟我一起吃吧!”女儿想了许久后,眉开眼笑地跟我规划
女儿小时候,不论在家里还是在托儿所里,都是一个懂规矩的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孩子懂规矩,并不代表孩子没有个性,有个性与不懂规矩是两回事。我们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个性”却莽撞无知、没有修养的人。    你必须这样    女儿出生后是定时喂奶的,这非常不容易。记得那时,离喂奶还有很长时间时女儿就开始哭闹。姥姥把孩子抱在怀里,说着一些不中听的话,丈夫也很生气。我只敢小声地反驳:“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在园5岁儿童体质专项监测情况,结果显示:成都市5岁儿童体质综合评分合格率达96.3%,高出国家公布的幼儿合格率3.4个百分点。城乡儿童发展存在差异,家庭重视幼儿运动但体育锻炼强度偏小。  据介绍,成都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3601名在园5岁儿童的身体发育(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力量、灵敏、柔韧、平衡)水平进行了抽样测查,并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设施条件、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情况,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