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砚一故事,一砚一天国”,古砚收藏在文人墨客中尤为兴盛。
藏家舒文峰说:“这个与文人紧密联系的东西,有太多的内涵值得把玩了。”
10月开始,国内各大拍卖会的秋拍开始例牌似的一一上演,多种预测也接踵而至。早在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的时候,就有人预言“文房四宝”会成为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开幕式上的笔墨纸砚,实在叫人印象深刻,继而让钱袋子蠢蠢欲动。
而这四件古物中,又属砚最具市场规模。身为“文房四宝”之首的砚台,比起其他三宝,其鉴赏价值更容易被挖掘和接受。
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金秋拍卖证实了这种预测,在古董珍玩专场中,砚的比例明显增加。但显然许多砚台卖家仍按兵不动,因为接下来还有一连串拍卖会,尤其是西泠印社的“历代名砚专场”。
淘砚首选拍卖会
若要淘砚的话,虽然有点俗套,但首先建议的去处还是拍卖会。首先,许多买主很珍视自己的藏品,只愿意让它们在拍卖会亮相,而且他们大概也很享受自己的藏品价格不断被抬高的快感,所以在那里,你可以同时看到许多好砚;其次,如果你对砚台没有太多研究就更应该先去拍卖会磨练磨练,毕竟它们都是经过严格鉴定的,赝品的可能性极小。
不过,大大小小的拍卖会那么多,总要选择性地前往。西泠印社的“历代名砚专场”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砚台拍卖专场,去年一推出,就在各项“指标”中大获全胜:总标价为686万元的拍品,最后成交额达1832万,全场117方名砚,成交率高达98.3%。5个月后,西泠在其2007年秋拍中举行了第二个“历代名砚专场”,一枚“清·阮元铭大西洞对砚”以104.5万元的成交价坐上“标王”的宝座。
现在,“历代名砚专场”已经成为西泠的一个招牌卖场,2008年的春拍继续维持热度,总成交额为587.5520万元,成交率达69%,全场拍卖价最高的是陈端友制太平有象端砚,以67.2万元成交。2008年西泠秋拍的拍品还在紧锣密鼓地征集当中,虽然拍品的数量和质量还未能最后定论,但举办方称“肯定不会叫买家失望”。
拍卖会不仅是一个检验藏品价值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一个收藏速成班。参加过拍卖会的人除了不停感叹那些扶摇直上的价格之外,更多的是让自己快速地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而经过拍卖会的浸淫之后,你大概就可以去一些旧货市场走走,说不定在那里会不经意地撞到一些被埋没的好砚。
事实上,最早的一批砚台藏家都是在旧货市场中寻获至宝的。但往往都是先行者捡了大便宜。现在,在旧货市场发现宝贝的机会越来越小。一来识货的人越来越多,二来好东西则似乎越来越少。
“以前,许多小贩根本就不认识手中的砚台到底具备什么价值,买家随便开个价,他们就欣喜若狂。现在他们不仅懂得识别,而且也学会忽悠。不懂砚台的买家甚至经常吃亏。因此,如果你想要去旧货市场淘宝的话,则必须先学会鉴定一方砚台的好坏,诸如质地、年份、做工等等,都是其价值参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谷泉提醒有意向的投资者,去旧货市场之前,至少要让自己成为半个专家。
投資首选明清古砚
经常出入各大拍卖会的人会发现,目前展出的砚台多以古砚为主,西泠的“历代名砚专场”则干脆全是古砚,且以明清两代的砚台为主。据西泠透露,接下来的秋拍,“历代名砚专场”的拍品也将全是古砚,暂时不考虑加入新砚,因为市场上普遍认为古砚更具投资价值,精品比新砚更多。
同时,古砚也分了档次,而且不是越古老就越值钱,尽管年代的长短对于藏品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但砚台却非常独特,它的价值不一定是由年代来决定的。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价格最高的当属明清两代的砚台,尤其是很多收藏者,对“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比较偏好,其收藏价格自然较高,也最有投资潜力。
其原因在于:明清以后,文人对于石质要求很高,精品自然随之增多。那个时候,制砚的材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同时,又汇聚了全国能工巧匠在北京造办处雕琢的各式砚台。这样,经过了历史和工艺等的文化积淀之后,无论是砚台材质选料、磨制工艺,还是雕刻手法方面,都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精品,流传下来的精品自然也更多。
现在,由于明清两代的古砚价格不断攀升,也有人转而投资宋代古砚,其特点是雕工好、石材上乘,价格也不算太贵。推崇者认为,纵观中国的砚文化,前期简陋而文化的含量实在太少,后期繁缛但工艺内容又实在太多。宋砚则使两者得以完美结合,所附载的宋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将使其收藏投资价值有望逐渐显现。
此外,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和它的拥有者。民国时期,上海出产的海派写实“随形砚”,也是收藏投资的热门品种。2001年,上海拍场一件唐云先生新刻书画“宋老坑端砚”落槌8万元;北京嘉德一件清初端石“井田砚”12万元被日本人捧走;2002年,清康熙菠萝纹砚5万元落槌……从这些统计中可以看出,文玩爱好者注重的是“一砚一故事,一砚一天国”的人文关怀。
由于国外文化习俗与中国的差异,国际市场一直对古砚关注不多,使其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始终难占一席之地。但乘奥运东风,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传播,相信带着浓厚中国文人气息的古砚精品,会引起投资者更高的重视。
五招之内擒拿好砚
一观/看石质。主观砚堂,好的砚台,石质纯净无瑕且滋润细腻。并细查是否有修补痕迹,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有差别。
二抚/探砚气。古人称端溪老坑可以“呵气砚墨”,并非夸张。将手掌于砚堂来回抚摩,然后用掌心按住停留几秒,好的端石会散发清凉之感,且有小片水气暗袭掌心。
三敲/闻其声,而辨其优劣。端石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歙砚以清脆的“镗、镗、镗”金属声为佳,若闻声“卜、卜、卜”,则说明该石多泥质,为下品,或内有暗痕。
四洗/此法尤适合古砚,砚面上墨痕容易遮掩了自然的美纹,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洗砚可还原起本来面目,亦更易看清砚石有否伤痕或修补痕迹。
五观/此观砚之设计、形制和雕刻工艺。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然后才是琢刻。佳石必欲良工,二者如果缺一,终成遗憾,同时也降低了砚的价值。
藏家舒文峰说:“这个与文人紧密联系的东西,有太多的内涵值得把玩了。”
10月开始,国内各大拍卖会的秋拍开始例牌似的一一上演,多种预测也接踵而至。早在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的时候,就有人预言“文房四宝”会成为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开幕式上的笔墨纸砚,实在叫人印象深刻,继而让钱袋子蠢蠢欲动。
而这四件古物中,又属砚最具市场规模。身为“文房四宝”之首的砚台,比起其他三宝,其鉴赏价值更容易被挖掘和接受。
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金秋拍卖证实了这种预测,在古董珍玩专场中,砚的比例明显增加。但显然许多砚台卖家仍按兵不动,因为接下来还有一连串拍卖会,尤其是西泠印社的“历代名砚专场”。
淘砚首选拍卖会
若要淘砚的话,虽然有点俗套,但首先建议的去处还是拍卖会。首先,许多买主很珍视自己的藏品,只愿意让它们在拍卖会亮相,而且他们大概也很享受自己的藏品价格不断被抬高的快感,所以在那里,你可以同时看到许多好砚;其次,如果你对砚台没有太多研究就更应该先去拍卖会磨练磨练,毕竟它们都是经过严格鉴定的,赝品的可能性极小。
不过,大大小小的拍卖会那么多,总要选择性地前往。西泠印社的“历代名砚专场”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砚台拍卖专场,去年一推出,就在各项“指标”中大获全胜:总标价为686万元的拍品,最后成交额达1832万,全场117方名砚,成交率高达98.3%。5个月后,西泠在其2007年秋拍中举行了第二个“历代名砚专场”,一枚“清·阮元铭大西洞对砚”以104.5万元的成交价坐上“标王”的宝座。
现在,“历代名砚专场”已经成为西泠的一个招牌卖场,2008年的春拍继续维持热度,总成交额为587.5520万元,成交率达69%,全场拍卖价最高的是陈端友制太平有象端砚,以67.2万元成交。2008年西泠秋拍的拍品还在紧锣密鼓地征集当中,虽然拍品的数量和质量还未能最后定论,但举办方称“肯定不会叫买家失望”。
拍卖会不仅是一个检验藏品价值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一个收藏速成班。参加过拍卖会的人除了不停感叹那些扶摇直上的价格之外,更多的是让自己快速地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而经过拍卖会的浸淫之后,你大概就可以去一些旧货市场走走,说不定在那里会不经意地撞到一些被埋没的好砚。
事实上,最早的一批砚台藏家都是在旧货市场中寻获至宝的。但往往都是先行者捡了大便宜。现在,在旧货市场发现宝贝的机会越来越小。一来识货的人越来越多,二来好东西则似乎越来越少。
“以前,许多小贩根本就不认识手中的砚台到底具备什么价值,买家随便开个价,他们就欣喜若狂。现在他们不仅懂得识别,而且也学会忽悠。不懂砚台的买家甚至经常吃亏。因此,如果你想要去旧货市场淘宝的话,则必须先学会鉴定一方砚台的好坏,诸如质地、年份、做工等等,都是其价值参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谷泉提醒有意向的投资者,去旧货市场之前,至少要让自己成为半个专家。
投資首选明清古砚
经常出入各大拍卖会的人会发现,目前展出的砚台多以古砚为主,西泠的“历代名砚专场”则干脆全是古砚,且以明清两代的砚台为主。据西泠透露,接下来的秋拍,“历代名砚专场”的拍品也将全是古砚,暂时不考虑加入新砚,因为市场上普遍认为古砚更具投资价值,精品比新砚更多。
同时,古砚也分了档次,而且不是越古老就越值钱,尽管年代的长短对于藏品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但砚台却非常独特,它的价值不一定是由年代来决定的。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价格最高的当属明清两代的砚台,尤其是很多收藏者,对“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比较偏好,其收藏价格自然较高,也最有投资潜力。
其原因在于:明清以后,文人对于石质要求很高,精品自然随之增多。那个时候,制砚的材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同时,又汇聚了全国能工巧匠在北京造办处雕琢的各式砚台。这样,经过了历史和工艺等的文化积淀之后,无论是砚台材质选料、磨制工艺,还是雕刻手法方面,都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精品,流传下来的精品自然也更多。
现在,由于明清两代的古砚价格不断攀升,也有人转而投资宋代古砚,其特点是雕工好、石材上乘,价格也不算太贵。推崇者认为,纵观中国的砚文化,前期简陋而文化的含量实在太少,后期繁缛但工艺内容又实在太多。宋砚则使两者得以完美结合,所附载的宋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将使其收藏投资价值有望逐渐显现。
此外,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和它的拥有者。民国时期,上海出产的海派写实“随形砚”,也是收藏投资的热门品种。2001年,上海拍场一件唐云先生新刻书画“宋老坑端砚”落槌8万元;北京嘉德一件清初端石“井田砚”12万元被日本人捧走;2002年,清康熙菠萝纹砚5万元落槌……从这些统计中可以看出,文玩爱好者注重的是“一砚一故事,一砚一天国”的人文关怀。
由于国外文化习俗与中国的差异,国际市场一直对古砚关注不多,使其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始终难占一席之地。但乘奥运东风,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传播,相信带着浓厚中国文人气息的古砚精品,会引起投资者更高的重视。
五招之内擒拿好砚
一观/看石质。主观砚堂,好的砚台,石质纯净无瑕且滋润细腻。并细查是否有修补痕迹,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有差别。
二抚/探砚气。古人称端溪老坑可以“呵气砚墨”,并非夸张。将手掌于砚堂来回抚摩,然后用掌心按住停留几秒,好的端石会散发清凉之感,且有小片水气暗袭掌心。
三敲/闻其声,而辨其优劣。端石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歙砚以清脆的“镗、镗、镗”金属声为佳,若闻声“卜、卜、卜”,则说明该石多泥质,为下品,或内有暗痕。
四洗/此法尤适合古砚,砚面上墨痕容易遮掩了自然的美纹,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洗砚可还原起本来面目,亦更易看清砚石有否伤痕或修补痕迹。
五观/此观砚之设计、形制和雕刻工艺。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然后才是琢刻。佳石必欲良工,二者如果缺一,终成遗憾,同时也降低了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