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交叉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ence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
  作者:陈书录
  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9787010129846
  定价:52元
  文学的雅俗之辩由来已久且历久弥新,至今也罕见令人信服的精确表述。从中国文学的演进来看,雅和俗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对于雅俗文学的理解也常常受到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味的制约。其中,明清时期诗文、小说、戏曲、民歌的创作与理论批评则更好地体现了雅俗的碰撞与整合的发生、发展、深化至成型的整个过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陈书录教授著的《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一书,便是从明清雅文学与俗文学创作及理论批评交叉的“个案”入手,用考论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在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影响探究”(编号:2019KY1692)研究过程中对本书作了研读。
  该书共十一章,主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围绕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个案进行分析和深究,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其一,以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对于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演进轨迹的梳理。如以明代诗文中雅俗两大思潮的互动与消长的轨迹、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的复古理论与实践、唐顺之与明代“毗陵诗派”、商贾与汤显祖的雅(诗文)俗(戏曲)文学、明末吴江叶氏家族的女性文学等典型问题为切入点,精读文本、广征文献,在以点带面、前后串联的论述之中,为读者描摹了一幅明清雅俗文学交叉演进的发展图谱。
  其二,通过考察明清时期的诗歌、散文等雅文学与小說、戏曲、民歌等俗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交叉演进的过程,呈现其丰富而独特的思想特征与艺术特征。如王廷相诗歌意象理论与气学思想的交融及艺术哲学的意义,吴伟业作为一个“贰臣”,其作品在负恩愧悔心态之下体现出的诗歌艺术精神与戏剧美学风貌,明代嘉靖年间散文的时代风骨,明清民歌时调视野下的商贾形象,明末吴江叶氏家族女性文学中对于“德、才、色”兼备的主体意识的追求以及情绵意深、雅丽多彩的群体诗风,吴歌越吟所呈现出的诗情画意的江南民间文化等。
  其三,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和全新的视角,从商品经济、科举、区域文化和社会思潮等多方面,对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演进过程中审美心态的形成与审美意识衰减的动因进行了探究。如徐渭“随其所宜而适”等哲学思想对其有关雅俗文学的“本色”论、文学发展观、“越俗越雅”论的影响,王廷相的诗歌意象论对于程朱理学和明代文学复古思潮的冲击、对于将嘉靖前期诗学思想提升到艺术哲学(美学)高度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明清地域商贾与文学的互动之中士商契合对文学创作转向俚俗与性灵的推动,等等。
  综上可知,该书在深刻把握代表性人物的文化心态和典型作品的审美特征的演变与规律的基础上,以发展的视角、理性的眼光剖析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特征和发展轨迹,进而进行理论性的发掘与提炼,由此开拓了明清雅俗文学研究的新格局。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梁樑)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选读名著《名人传》,运用诗意的语言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英雄交响曲”,展现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蕴含着深邃的人文思想。阅读这样的鸿篇巨制,教材给学生推荐的阅读方法是摘抄和做笔记。那么,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如何能让摘抄和做笔记更加合理、有效呢?笔者以阅读《名人传》为例梳理读书笔记的三重境界,引导学生贴着语言发现文本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理念的培育,最终
进入20 世纪以后,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无论是从业学者还是成果积累,都稳居学界首位。同时,从中国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到了亟须加以整合、优化并最终系统化、理论化的阶段。这不只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秉承“求通”的学术追求,以宏通的学术视野,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多元
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会造成不同文化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障碍,文化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自文化之间的交流。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需要培养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与應用》一书由毕继万老师所著,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探讨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  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位、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目的、
书名:英美文学与教学研究  作者:张业春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ISBN:9787518038725  定价:73.50元  英美文学课程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英美文学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能力,还能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欣赏西方文学作品的能力。英
21 世纪以来,中美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密切,我国赴美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关于美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时任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的杨仁敬教授,于1999 年出版《20 世纪美国文学史》、2008 年出版《美国文学简史》之后,又于2014 年出版了《简明美国文学史》。这些著作都是同时期优秀的融文学性与历史性于一身、普及型与研究型于一体
今年,“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在这样的重要历史节点,职业精神、职业教育以崭新的面貌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而在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要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在基础教育中加入职业启蒙有着怎样意义和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到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博士。  杨进博士先后任中国教育部职业
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取主要靠语文课堂,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取决于教师教的是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在今天也许不应该再是一个问题,但观察现实的语文课堂,发现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许多现象还是常常出人意表之外。不知是因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太突出,还是因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内涵不确定,同一篇课文,语文教师在选择教什么时,仍存在严重的歧异现象。不同的教师依据自己对文本
我们经常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发现一些语言文字使用不准确、逻辑判断不当的病句。中学语文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沟通能力、连贯严密的逻辑判断习惯、合理深刻的思维品质。规范和净化语言,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本文仅以本应体现语言高度精准的高考题人手,讨论语言运用问题,且以2014年天津高考作文题为例。  作文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素养是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能力之一。阅读素养的培养在我国主要由语文教学来承担。从2000年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全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关键领域的能力水平发起了国际比较研究,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其中2000年、2009年以及即将开展测试项目的2018年都是以阅读素养为重点测试学科。于2016年底发布的《P
李苦禅说:“空白处补以意,无墨处求以画,虚实之间,相生相发。”笪重光说:“无画处皆成妙境。”二者共同指向了国画重要的“留白”技法。“留白”即“留下空白”,“留白”的美学追求不是“虚无”,是“藏境”。这种肇始于绘画,生成“艺术空白美”的技法后被广泛地借鉴到音乐、书法、戏曲等领域,也成了文学创作的利器,典型如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这就是“文学留白”。“背影”意象意味深长,“留白”艺术意蕴深藏,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