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让爱不再缺失与错位,让教育的目标适度,为了下一代的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让教育均衡化之花盛开。宏观的梦想:大爱无疆,让孩子多一选择;实现区域校际间的教师群体流动;管督分设,实现教育管理与教育督导的有效整合;将区域政府对教育合理规划纳入教育法治建设体制。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教育适度规模效益思考
近几年我省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恰逢我国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时机,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大,农村出现了无壮劳力现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随之而产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和谐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让教育家办教育的思想,让教育者成为教育家。笔者作为一名教育的思考者,追求成为一名教育的精神高贵者,参与思考。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的思考成为我的教育追求目标。
一、面对苏北教育规模现状沉思
苏北这几年与苏南一样,经济发展较快,学校进行了学布局调整,但学生并没有沿着布局调整的思路去流动,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锐减,而在城区人满为患,学校班额过大,已超过教师教学控制力之外,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于出现了爱的缺失与爱的错位,其教育难度在进一步加大。省教育厅下发的教育资在城区因班额过大,不能配套使用。在农村出现资源的大量闲置。城区教师劳动量增强,学习提高无精力保证,农村教师人心思动,专业化发展心理准备不够。随着城市容量的进一步增大,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县域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加大。因教育与经济建设不协调引发的社会矛盾将进一步的增多,并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面对农村黄鹤已去空余楼与城区的黄鹤齐聚使人愁的现象,教育该何去何从?作为一线的教育者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认为:教育规模的不和谐现状,发人深思!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规划应从长远计。
二、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
教育适度规模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规模过小或过大而追求的一种与学生发展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学科教学装备相配套,在教师有效关注之内,学生的参与的空间适度,便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展开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班额与校额的规模。
教育适度规模效益主旨之一:让爱不再缺失与错位
二元社会结构已在经济的发展中产生悄然的变化,但教育的二元结构却仍根深蒂固。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的大流动,城市只选择了年轻的父母,却挡住了孩子,留守不是孩子的选择,是一种社会的无耐。而教育的选择却是多建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样板学校。谁不想儿女近在身边,哪个儿童心灵不需要呵护,母爱因自私而伟大,留守只会造成爱的缺失与错位。父母在城市,孩子在留守的局面不能长期存在,一代人的爱的缺失与错位,其损失将无法弥补,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适度规模效追求的效益主旨之一:让爱不再缺失与错位。
教育适度规模效益主旨之二:让娃们在绿茵场上戏耍,让……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生的近视率逐年增加;学生的体能在不经意中变差;对学习的志趣在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消退;学生的仇师现象已屡见不鲜。我们的教育已出现了问题。常态教学中教室里教师几曾巡视指导,微笑已随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而淡去。操场上已不多学生的奔跑,课间里有多少绿茵供孩子们戏耍。可怜的音乐教室只有四十八张位子;语音室能容下我们七八十名学生;美术室能有几张画板,那是兴趣小组特长生专有;实验室可曾见到学生的身影。小学校大社会,名校有名校的悲哀,新的教育不均衡在方寸教室里演绎,当螺丝帽与螺丝不配套时,螺丝帽只可是闲置;当教育资源配套与班额的不对等时,多出的学生将何去何从。城区的孩子发展能象课标说的那样轻松,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的主旨之二:让娃们在绿茵场上戏耍,让……
教育适度规模效益主旨之三: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
学生时间是由谁来支配,学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有几许。曾经在教育界对教学与学教、课堂与学堂有过争论,教育家们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理论依据。你们教育家的争论替代不了常态下学校的操作,替代不了一线教师苦苦的追求。升学指标;班级均分;主管部门成效;区域行政的业绩教育家的争论不可替代。各级政府的宏观的指标分解之祥,数量在逐年增加,规模在变化。高压下的教师教学心理已不太和谐,而要求教师做的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在无形之中加法变乘法。学生的学习压力随着年级增高越来越大,学生的自由在规模化的教育目标牵引下化为泡沫。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主旨之三:让教育的目标适度,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
教育适度规模效益主旨之四:让教育均衡化之花盛开
现在学校在城乡之间差异极大,农村的七个学生,三个班,五个教师的教学点,城区有大几千学生的巨型学校。随着省“两项”工程的达标验收的结束,农村中心小学的寄宿条件进一步改善,一乡一校局面的形成,百人小学将退出历史舞台,农村村小将告别教育大家园。在城区一个新的问题已经出现,城市的容量在进一步增大,一方面名校的规模原本规模大而面积小,而学生的择校带来的名校的进一步的膨胀,班级的轨数在增多,班级的容量在增大,教师的劳动量在无形间加大,教学方法由多样走向单一,学生的个性引启已成为不可起讫的梦想;另一方面,因城市扩大而变为社区小学的村级小学,在一定时期得不到教育行政及政府的关注,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教师严重的超员,而又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编,音、体、美与英语、信息课穷于应急,学校在小区边而不为家长所选择。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主旨之四:让教育均衡化之花盛开。
三、教育适度规模效益宏观的梦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进一步的加大,其科学性在进一步提高,教育的社会责任引发全民的高度重视,学生全免费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机,国家谋划教育的长远期规划,其意义深远。国家的大教育观联系你我,我们不是教育的中庸者,教育者理应选择做精神的高贵者,谋划理想的教育。从义务教育这个基础作为思考的出发点,义务教育只有回归基础,关注民声,着眼于孩子们的和谐健康成长,去“小我”利益之个性化,谋全民教育的最优化。“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宏观的梦想”作为一个教育最基层的精神的高贵者的思考。
梦想之一:大爱无疆,让孩子多一选择
新年过去,表弟夫妻还是要到南方打工,临行前我为他送行,儿子小兵总是不让爸爸妈妈走,除非带着他一起到南方读书,表弟说那里只民工小学收孩子读书,公家的学校进不了。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选择留守。父母外出打工为养家湖口,是一种致富的选择,孩子要求随父母是爱的本能。我告诉他们,我省的南方有些市对父母双文都在外打工的公立小学是可以接受子女入学。后来听说他们到了苏州,把孩子接过去上学了,小兵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留守学习生活。打工者为了一个城市的建设付出了许多,问题就在于其是外来者,无钱购房,子女的入学难以解决。但凡打工者多往的地方其经济相对发达,我们的城市既然选择了打工者,就有为其子女入学买单实力,大爱无疆,让孩子多一选择,让父母负起爱的责任,让他们有一个心灵的港湾。
梦想之二:群体效益,实现区域校际间的教师群体流动
学生的流动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择校,在学校中同样有择师的现象。在中国有一个普遍现象,教师总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普通学校向名校流动,名校名师多的中高级职称无法兑资。乡村小学只有塔顶者问津,学生随着教师的流动而流动加剧。省教育厅虽然进行了支教活动,这只是权益之计,不可能在薄弱学校形成教师的群体成长效益,孔雀东南飞,留下的教师只有老弱智贫者,培训学习效果不佳,这里校园的文化是贫脊的,教师抵制学习的能力极强,教学现代化只是一个无期的梦。群体效益,只有学习型教师群体建立与成长,实现校间的教师无差异,实现区域校际间的教师群体流动,从而实现适度的教育规模效益,推动教育均衡化的实现。
梦想之三:管督分设,实现教育管理与教育督导的有效整合
近来听说某市的四星级高中被省教育厅取消,某县的实验小学与省模范小学有年检中没有通过。原因是学校的规模超员,已无实验与模范的价值。那么学校在做大的过程虽与学校主要负责人的求大有关,我们的教育督导部门是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现行的管督一体的体制,同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教育督导执法无力。为了探寻教育的适度规模发展,合理使用人财物,使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推进教育的均衡化,教育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管督分设,实现教育管理与教育督导的有效整合,才能有效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把学校从小我的利益中解脱,心怀大教育。
梦想之四:将区域政府对教育合理规划纳入教育法治建设体制
我县城北新区在梦兰集团的鼎力协助下破土造城,同时梦兰、波斯登等大企业在我县投资数十亿资金。这一苏北贫困县的财税在2008年已过十四亿大关,从刚结束的全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在近几年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在城北新建一所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此举在推动我县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区域政府是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规划主体,作为规划的决策层,必须从民本思想的高度谋教育适度规模合理规划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建设。将区域政府对教育合理规划纳入教育法治建设体制,这是保证教育适度规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的研究现已经成为国家的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已引起教育家们的关注,并已在许多地区悄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的追求与我国的国情相一致,其意义是久远的。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上官子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上海教育出版社。
[4]《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教育适度规模效益思考
近几年我省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恰逢我国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时机,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大,农村出现了无壮劳力现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随之而产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和谐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让教育家办教育的思想,让教育者成为教育家。笔者作为一名教育的思考者,追求成为一名教育的精神高贵者,参与思考。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的思考成为我的教育追求目标。
一、面对苏北教育规模现状沉思
苏北这几年与苏南一样,经济发展较快,学校进行了学布局调整,但学生并没有沿着布局调整的思路去流动,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锐减,而在城区人满为患,学校班额过大,已超过教师教学控制力之外,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于出现了爱的缺失与爱的错位,其教育难度在进一步加大。省教育厅下发的教育资在城区因班额过大,不能配套使用。在农村出现资源的大量闲置。城区教师劳动量增强,学习提高无精力保证,农村教师人心思动,专业化发展心理准备不够。随着城市容量的进一步增大,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县域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加大。因教育与经济建设不协调引发的社会矛盾将进一步的增多,并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面对农村黄鹤已去空余楼与城区的黄鹤齐聚使人愁的现象,教育该何去何从?作为一线的教育者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认为:教育规模的不和谐现状,发人深思!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规划应从长远计。
二、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
教育适度规模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规模过小或过大而追求的一种与学生发展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学科教学装备相配套,在教师有效关注之内,学生的参与的空间适度,便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展开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班额与校额的规模。
教育适度规模效益主旨之一:让爱不再缺失与错位
二元社会结构已在经济的发展中产生悄然的变化,但教育的二元结构却仍根深蒂固。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的大流动,城市只选择了年轻的父母,却挡住了孩子,留守不是孩子的选择,是一种社会的无耐。而教育的选择却是多建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样板学校。谁不想儿女近在身边,哪个儿童心灵不需要呵护,母爱因自私而伟大,留守只会造成爱的缺失与错位。父母在城市,孩子在留守的局面不能长期存在,一代人的爱的缺失与错位,其损失将无法弥补,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适度规模效追求的效益主旨之一:让爱不再缺失与错位。
教育适度规模效益主旨之二:让娃们在绿茵场上戏耍,让……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生的近视率逐年增加;学生的体能在不经意中变差;对学习的志趣在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消退;学生的仇师现象已屡见不鲜。我们的教育已出现了问题。常态教学中教室里教师几曾巡视指导,微笑已随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而淡去。操场上已不多学生的奔跑,课间里有多少绿茵供孩子们戏耍。可怜的音乐教室只有四十八张位子;语音室能容下我们七八十名学生;美术室能有几张画板,那是兴趣小组特长生专有;实验室可曾见到学生的身影。小学校大社会,名校有名校的悲哀,新的教育不均衡在方寸教室里演绎,当螺丝帽与螺丝不配套时,螺丝帽只可是闲置;当教育资源配套与班额的不对等时,多出的学生将何去何从。城区的孩子发展能象课标说的那样轻松,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的主旨之二:让娃们在绿茵场上戏耍,让……
教育适度规模效益主旨之三: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
学生时间是由谁来支配,学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有几许。曾经在教育界对教学与学教、课堂与学堂有过争论,教育家们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理论依据。你们教育家的争论替代不了常态下学校的操作,替代不了一线教师苦苦的追求。升学指标;班级均分;主管部门成效;区域行政的业绩教育家的争论不可替代。各级政府的宏观的指标分解之祥,数量在逐年增加,规模在变化。高压下的教师教学心理已不太和谐,而要求教师做的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在无形之中加法变乘法。学生的学习压力随着年级增高越来越大,学生的自由在规模化的教育目标牵引下化为泡沫。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主旨之三:让教育的目标适度,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
教育适度规模效益主旨之四:让教育均衡化之花盛开
现在学校在城乡之间差异极大,农村的七个学生,三个班,五个教师的教学点,城区有大几千学生的巨型学校。随着省“两项”工程的达标验收的结束,农村中心小学的寄宿条件进一步改善,一乡一校局面的形成,百人小学将退出历史舞台,农村村小将告别教育大家园。在城区一个新的问题已经出现,城市的容量在进一步增大,一方面名校的规模原本规模大而面积小,而学生的择校带来的名校的进一步的膨胀,班级的轨数在增多,班级的容量在增大,教师的劳动量在无形间加大,教学方法由多样走向单一,学生的个性引启已成为不可起讫的梦想;另一方面,因城市扩大而变为社区小学的村级小学,在一定时期得不到教育行政及政府的关注,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教师严重的超员,而又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编,音、体、美与英语、信息课穷于应急,学校在小区边而不为家长所选择。教育适度规模效益追求主旨之四:让教育均衡化之花盛开。
三、教育适度规模效益宏观的梦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进一步的加大,其科学性在进一步提高,教育的社会责任引发全民的高度重视,学生全免费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机,国家谋划教育的长远期规划,其意义深远。国家的大教育观联系你我,我们不是教育的中庸者,教育者理应选择做精神的高贵者,谋划理想的教育。从义务教育这个基础作为思考的出发点,义务教育只有回归基础,关注民声,着眼于孩子们的和谐健康成长,去“小我”利益之个性化,谋全民教育的最优化。“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宏观的梦想”作为一个教育最基层的精神的高贵者的思考。
梦想之一:大爱无疆,让孩子多一选择
新年过去,表弟夫妻还是要到南方打工,临行前我为他送行,儿子小兵总是不让爸爸妈妈走,除非带着他一起到南方读书,表弟说那里只民工小学收孩子读书,公家的学校进不了。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选择留守。父母外出打工为养家湖口,是一种致富的选择,孩子要求随父母是爱的本能。我告诉他们,我省的南方有些市对父母双文都在外打工的公立小学是可以接受子女入学。后来听说他们到了苏州,把孩子接过去上学了,小兵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留守学习生活。打工者为了一个城市的建设付出了许多,问题就在于其是外来者,无钱购房,子女的入学难以解决。但凡打工者多往的地方其经济相对发达,我们的城市既然选择了打工者,就有为其子女入学买单实力,大爱无疆,让孩子多一选择,让父母负起爱的责任,让他们有一个心灵的港湾。
梦想之二:群体效益,实现区域校际间的教师群体流动
学生的流动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择校,在学校中同样有择师的现象。在中国有一个普遍现象,教师总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普通学校向名校流动,名校名师多的中高级职称无法兑资。乡村小学只有塔顶者问津,学生随着教师的流动而流动加剧。省教育厅虽然进行了支教活动,这只是权益之计,不可能在薄弱学校形成教师的群体成长效益,孔雀东南飞,留下的教师只有老弱智贫者,培训学习效果不佳,这里校园的文化是贫脊的,教师抵制学习的能力极强,教学现代化只是一个无期的梦。群体效益,只有学习型教师群体建立与成长,实现校间的教师无差异,实现区域校际间的教师群体流动,从而实现适度的教育规模效益,推动教育均衡化的实现。
梦想之三:管督分设,实现教育管理与教育督导的有效整合
近来听说某市的四星级高中被省教育厅取消,某县的实验小学与省模范小学有年检中没有通过。原因是学校的规模超员,已无实验与模范的价值。那么学校在做大的过程虽与学校主要负责人的求大有关,我们的教育督导部门是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现行的管督一体的体制,同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教育督导执法无力。为了探寻教育的适度规模发展,合理使用人财物,使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推进教育的均衡化,教育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管督分设,实现教育管理与教育督导的有效整合,才能有效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把学校从小我的利益中解脱,心怀大教育。
梦想之四:将区域政府对教育合理规划纳入教育法治建设体制
我县城北新区在梦兰集团的鼎力协助下破土造城,同时梦兰、波斯登等大企业在我县投资数十亿资金。这一苏北贫困县的财税在2008年已过十四亿大关,从刚结束的全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在近几年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在城北新建一所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此举在推动我县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区域政府是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规划主体,作为规划的决策层,必须从民本思想的高度谋教育适度规模合理规划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建设。将区域政府对教育合理规划纳入教育法治建设体制,这是保证教育适度规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的研究现已经成为国家的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已引起教育家们的关注,并已在许多地区悄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适度规模效益的追求与我国的国情相一致,其意义是久远的。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上官子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上海教育出版社。
[4]《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