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需要慎重地考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而不是“为用而用”。
情境应当是简约的,不需要浓墨重彩,更不需要锣鼓喧天,只要让学生在此渲染下能调动相关的知识经验即可,只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欲望就好。以《认识人民币》一课为例,创设巧虎带大家去人民币王国旅行的情境,课前欣赏人民币背面的景色,引入数学旅程。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带领大家分别在认识园、发现厅、体验馆里学习游览一番。认识园里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从自主讨论、总结方法到把认识方法进行迁移,发现厅里面创设巧虎购物的情境,唤醒对平时购物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人民币之间的单位进率,体验馆里设计认币、付币和购物游戏活动。学生在这一连串的自主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欲望强烈,气氛活跃。
情境的创设应该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來学习更深入更广阔的知识,但是不能依靠学生这样单独作战的情境,而是应该给学生留足探索的空间,留足互助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自主高效地学习。
比如“我当小老师”。孩子乐于在课堂中当小老师。出示一套题目,小组交流合作,推选出代表全班讲解,教师适当点评。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应该如何创设适宜情境呢?
一、创设生活性情境,让学生在“扮演”中感悟
低年级数学的应用题,数量关系简单,便于演示,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之中。如在教学加减两步应用题时,请10名学生扮演乘客,在教师的指导下,车开到啬园站,有4名乘客下车,根据表演让学生口头编出减法应用题(一辆客车有乘客10人,开到啬园站下去4人,车上还有乘客多少人?),并口述算式和答数。接着又请5名学生扮演上车的乘客,让学生根据后面的情境口头编一道加法应用题(一辆客车有乘客6人,开到啬园站上来5人,这时车上有几人?),解答后引导学生将前后情节连起来,口头编一道只有一个问题的应用题(一辆客车有乘客10人,开到啬园站,下车4人,上车5人,这时车上有几人?)。
情境具有一定的生活背景,这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节,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犹如一剂强效的催化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故事性情境,让学生在“趣”中学
低年级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可以不厌其烦地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创设故事情境,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贯穿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对于“理解0的意义”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小猫钓鱼”的小故事,用幻灯片的形式出示4只小猫,前面3只小猫分别钓到了5条鱼、6条鱼、7条鱼,最后一只小猫垂头丧气,因为它空手而归了,故事听完了,谁能告诉老师最后那只小猫懊恼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因为这只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那么一条鱼也没钓到,用数字怎么表示呢?学生思考。老师最后说明“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从“小猫钓鱼”的故事中,孩子们初步感知到0的存在,并且能够初步理解0的意义。这样就使学生感到应用题就在他的身边,解答起来也就变得简单多了。
三、创设操作性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
实践出真知。学生最能理解的就是自己动手实践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直观演示,更要鼓励孩子借助学具,通过画、量、折、剪、拼、比等手脑眼合力的操作活动,品尝到求知的乐趣,使知识进一步内化。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给学生长短不一的吸管,让学生动手变出一个个大小不一样的角。我又让学生把手中的角变大、变大、再变大,变小、变小、再变小,并和同桌说一说怎么变化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跟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发现的小秘密:把角的两边拉开再拉开,角变得越来越大;同样,把角的两边靠近再靠近,角就会越来越小,从而发现角的大小跟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接着我问:“同桌的两名同学能够变出一样大小的角吗?”同桌交流,不断尝试,你一言,我一语……同时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全班互动,我相信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一定能够发挥出全组成员的潜能,让孩子乐在其中。比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的时候,让学生在小组里面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调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推选一个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成果,有序地呈现10的分解与合成,锻炼孩子的胆量,逐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以情境为切入点,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动手操作,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互助式学习,学生不再感觉到枯燥和乏味,而会不知不觉喜欢数学,自然而然参与探索。
总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应创设简约、可依托、趣味性强、可操作的适宜情境,带孩子走进探索的海洋,去跳起思维体操的舞步,使一堂课能做到:课伊始,兴趣生;课进行,兴趣浓;课结束,趣犹存。
情境应当是简约的,不需要浓墨重彩,更不需要锣鼓喧天,只要让学生在此渲染下能调动相关的知识经验即可,只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欲望就好。以《认识人民币》一课为例,创设巧虎带大家去人民币王国旅行的情境,课前欣赏人民币背面的景色,引入数学旅程。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带领大家分别在认识园、发现厅、体验馆里学习游览一番。认识园里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从自主讨论、总结方法到把认识方法进行迁移,发现厅里面创设巧虎购物的情境,唤醒对平时购物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人民币之间的单位进率,体验馆里设计认币、付币和购物游戏活动。学生在这一连串的自主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欲望强烈,气氛活跃。
情境的创设应该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來学习更深入更广阔的知识,但是不能依靠学生这样单独作战的情境,而是应该给学生留足探索的空间,留足互助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自主高效地学习。
比如“我当小老师”。孩子乐于在课堂中当小老师。出示一套题目,小组交流合作,推选出代表全班讲解,教师适当点评。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应该如何创设适宜情境呢?
一、创设生活性情境,让学生在“扮演”中感悟
低年级数学的应用题,数量关系简单,便于演示,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之中。如在教学加减两步应用题时,请10名学生扮演乘客,在教师的指导下,车开到啬园站,有4名乘客下车,根据表演让学生口头编出减法应用题(一辆客车有乘客10人,开到啬园站下去4人,车上还有乘客多少人?),并口述算式和答数。接着又请5名学生扮演上车的乘客,让学生根据后面的情境口头编一道加法应用题(一辆客车有乘客6人,开到啬园站上来5人,这时车上有几人?),解答后引导学生将前后情节连起来,口头编一道只有一个问题的应用题(一辆客车有乘客10人,开到啬园站,下车4人,上车5人,这时车上有几人?)。
情境具有一定的生活背景,这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节,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犹如一剂强效的催化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故事性情境,让学生在“趣”中学
低年级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可以不厌其烦地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创设故事情境,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贯穿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对于“理解0的意义”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小猫钓鱼”的小故事,用幻灯片的形式出示4只小猫,前面3只小猫分别钓到了5条鱼、6条鱼、7条鱼,最后一只小猫垂头丧气,因为它空手而归了,故事听完了,谁能告诉老师最后那只小猫懊恼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因为这只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那么一条鱼也没钓到,用数字怎么表示呢?学生思考。老师最后说明“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从“小猫钓鱼”的故事中,孩子们初步感知到0的存在,并且能够初步理解0的意义。这样就使学生感到应用题就在他的身边,解答起来也就变得简单多了。
三、创设操作性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
实践出真知。学生最能理解的就是自己动手实践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直观演示,更要鼓励孩子借助学具,通过画、量、折、剪、拼、比等手脑眼合力的操作活动,品尝到求知的乐趣,使知识进一步内化。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给学生长短不一的吸管,让学生动手变出一个个大小不一样的角。我又让学生把手中的角变大、变大、再变大,变小、变小、再变小,并和同桌说一说怎么变化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跟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发现的小秘密:把角的两边拉开再拉开,角变得越来越大;同样,把角的两边靠近再靠近,角就会越来越小,从而发现角的大小跟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接着我问:“同桌的两名同学能够变出一样大小的角吗?”同桌交流,不断尝试,你一言,我一语……同时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全班互动,我相信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一定能够发挥出全组成员的潜能,让孩子乐在其中。比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的时候,让学生在小组里面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调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推选一个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成果,有序地呈现10的分解与合成,锻炼孩子的胆量,逐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以情境为切入点,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动手操作,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互助式学习,学生不再感觉到枯燥和乏味,而会不知不觉喜欢数学,自然而然参与探索。
总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应创设简约、可依托、趣味性强、可操作的适宜情境,带孩子走进探索的海洋,去跳起思维体操的舞步,使一堂课能做到:课伊始,兴趣生;课进行,兴趣浓;课结束,趣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