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课,从其课堂结构上看,应是展与收、动与静、浓与淡、断与续、雅与俗的和谐统一。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根据本人在教学上的体会,分析如下。
一、展与收
展要展得开,收要收得拢,进入课堂,教师要起好开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力求新颖精当、活泼巧妙。或引用名言警句,搬进热点报道;或巧设比喻,设疑布阵;或开宗名义,单刀直入。引领学生,进入角度,创设情景,形成气氛。分析教材,清晰明确,条分缕析,眉目清楚,角度多变;阐述事理,细致入微,情理兼备;讲解事例,血肉俱全,形象生动。使学生如游名山大川般领略到千种风光,万般景致,感到“家事、国事、天下事,尽在三尺讲台中”。然而,思想政治课毕竟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将各种知识点归结收拢,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让学生既能从微观上深刻地领会新知识,又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展要展成“凤头”,给人以美感;收要收成“豹尾”,充实有力;同时还要形成横断面,使每堂课能独立成篇。展而不收,如同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只见千沟万壑,而不知山之脉络,路之途径,致使思想政治课故事化,事例化。只收不展,如同和尚念经,枯燥乏味,将丰富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僵死化、教条化。展与收的关系,如同撒网与收网,网撒得开,深入水底,才能网罗更多的鱼。不撒而收,两手空空;只撒不收,空空两手。只有撒得开、收得拢,才能捕捉到更多、更大的鲜鱼。
二、动与静
教师热情洋溢、抑扬顿挫的讲述,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手势和活泼灵动的眼神,此为动;学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聆听,此为静。学生踊跃发言,气氛激烈,此为动;教师默默地听之、记之,满含期望,此为静。时而师生互动活跃,对答激烈,情绪高涨;时而课堂恢复平静,师生一起细细地思索品味……旋即再掀波澜,再攀高峰。如此一动一静、动静相兼,看了悦目,听了悦耳。心理学认为,中学生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力每隔5~7分钟就会有所松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动静张弛之关系,做到快慢结合,动静相兼,张弛有度,从而始终地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长时间地动而不静,张而不弛,使学生刺激过度,弦绷得过紧,久之必断;反之,长时间地静而不动,弛而不张,一直拖沓,则会使学生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动静张弛,恰当处理,构成课堂和谐优美的乐章。
三、断与续
断与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连接导引,对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在处理断与续的关系上,要做到断续结合,断之为续,续之为断。巧妙的断,往往含蓄自然,激发兴趣,诱发思考,激起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强烈求知欲。同时,适当的停顿又给学生品味欣赏课文思想感情的机会,从而为以后的续打下基础。常见有的教师讲起课来灌输填鸭到底,不给学生体味思索的机会,使之生厌;这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续要自然精炼,创设情景,不断沟通新旧知识,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加以精当巧妙的评点,对课堂偶发事件要加以艺术化处理。教师应有节目主持人般的魅力,起承转合游刃有余,不露痕迹,自然而不生硬,幽默而不庸俗。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既有“五里一站,十里一驿”的“断”,又有长流水、不断线的“续”,引领学生攀过一座座知识的高山。
四、浓与淡
浓与淡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感情的浓烈与平缓。节奏的快慢,也指课堂气氛的紧张与舒缓,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变说教为情教,做到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当然亦要有适度的控制),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随境迁,情以文异,情因人发。时有气吞山河之气概,时有满面含春之雅容,时有大江东去之激壮,时有荷塘映月之怡淡,时有百花齐放之浓彩,时有山涧溪水之清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与熏陶。浓与淡实为动与静之外在表现。
以上几个方面,是有机内在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同几条彩带,一同编织起成功课堂教学的美丽花环,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具有极佳的审美效应。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师,不能不努力追求、达到这一美好境界,以便更好地完成培育新时期“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
一、展与收
展要展得开,收要收得拢,进入课堂,教师要起好开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力求新颖精当、活泼巧妙。或引用名言警句,搬进热点报道;或巧设比喻,设疑布阵;或开宗名义,单刀直入。引领学生,进入角度,创设情景,形成气氛。分析教材,清晰明确,条分缕析,眉目清楚,角度多变;阐述事理,细致入微,情理兼备;讲解事例,血肉俱全,形象生动。使学生如游名山大川般领略到千种风光,万般景致,感到“家事、国事、天下事,尽在三尺讲台中”。然而,思想政治课毕竟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将各种知识点归结收拢,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让学生既能从微观上深刻地领会新知识,又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展要展成“凤头”,给人以美感;收要收成“豹尾”,充实有力;同时还要形成横断面,使每堂课能独立成篇。展而不收,如同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只见千沟万壑,而不知山之脉络,路之途径,致使思想政治课故事化,事例化。只收不展,如同和尚念经,枯燥乏味,将丰富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僵死化、教条化。展与收的关系,如同撒网与收网,网撒得开,深入水底,才能网罗更多的鱼。不撒而收,两手空空;只撒不收,空空两手。只有撒得开、收得拢,才能捕捉到更多、更大的鲜鱼。
二、动与静
教师热情洋溢、抑扬顿挫的讲述,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手势和活泼灵动的眼神,此为动;学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聆听,此为静。学生踊跃发言,气氛激烈,此为动;教师默默地听之、记之,满含期望,此为静。时而师生互动活跃,对答激烈,情绪高涨;时而课堂恢复平静,师生一起细细地思索品味……旋即再掀波澜,再攀高峰。如此一动一静、动静相兼,看了悦目,听了悦耳。心理学认为,中学生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力每隔5~7分钟就会有所松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动静张弛之关系,做到快慢结合,动静相兼,张弛有度,从而始终地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长时间地动而不静,张而不弛,使学生刺激过度,弦绷得过紧,久之必断;反之,长时间地静而不动,弛而不张,一直拖沓,则会使学生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动静张弛,恰当处理,构成课堂和谐优美的乐章。
三、断与续
断与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连接导引,对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在处理断与续的关系上,要做到断续结合,断之为续,续之为断。巧妙的断,往往含蓄自然,激发兴趣,诱发思考,激起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强烈求知欲。同时,适当的停顿又给学生品味欣赏课文思想感情的机会,从而为以后的续打下基础。常见有的教师讲起课来灌输填鸭到底,不给学生体味思索的机会,使之生厌;这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续要自然精炼,创设情景,不断沟通新旧知识,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加以精当巧妙的评点,对课堂偶发事件要加以艺术化处理。教师应有节目主持人般的魅力,起承转合游刃有余,不露痕迹,自然而不生硬,幽默而不庸俗。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既有“五里一站,十里一驿”的“断”,又有长流水、不断线的“续”,引领学生攀过一座座知识的高山。
四、浓与淡
浓与淡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感情的浓烈与平缓。节奏的快慢,也指课堂气氛的紧张与舒缓,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变说教为情教,做到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当然亦要有适度的控制),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随境迁,情以文异,情因人发。时有气吞山河之气概,时有满面含春之雅容,时有大江东去之激壮,时有荷塘映月之怡淡,时有百花齐放之浓彩,时有山涧溪水之清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与熏陶。浓与淡实为动与静之外在表现。
以上几个方面,是有机内在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同几条彩带,一同编织起成功课堂教学的美丽花环,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具有极佳的审美效应。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师,不能不努力追求、达到这一美好境界,以便更好地完成培育新时期“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