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如果我们用自己的教学来代替学生的主动学习,用自己的思考来代替学生的主动思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空间萎缩,久而久之,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没有了,创造的火花熄灭了,成了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实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鲁姆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而步步设疑层层启发,既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必要手段,也能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师提问到学生会问,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
  
  一、如何通过课堂提问的优化来提高课堂效益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一老师在讲《打折销售》时,一开始就陆续提出了如下问题:
  同学们你们将来有谁想当老板做买卖吗?
  那你知道做买卖如何赚钱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大家都想发表意见。对学生的看法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按每件100元的批发价购进一种服装,标价是140元,如果我按标价卖出一件服装,那么我可以赚多少元?
  如果为了促销,我打8.5折卖出一件服装,那么我可以赚多少元?
  另一种服装批发价每件150元,可按170元卖出,你认为我应该卖哪种服装?为什么?
  随着以上问题的一一解答,使学生初步了解销售问题中的相关量(进价、标价、打折、售价、利润、利润率等)及其关系,为下面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做好铺垫。
  2.启发诱导,步步设疑
  所提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既不能过难又不能过易,要使学生有“跳一跳才能摸得着”的感觉。如一个老师在讲多边形内角和时陆续提出如下一些问题:同学们你能求出四边形内角和吗?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还能求吗?求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呢?此时学生已经知道其基本思路是将一个多边形转化为几个三角形,也知道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的推导过程。但此时绝大多数学生只知道把多边形的某一个顶点做为起点,从该点向与它不相邻的顶点连线,从而实现这种转化。因此,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老师又继续提问,还有其他的转化方法吗?起点不放在顶点还可放在哪呢?此时学生兴趣大增,经过思考与探究又找出起点在边上、在多边形内、在多边形外等三种转化方法,并进一步探究每种转化方法的求内角和的方法。
  3.培养发散思维,拓宽思维空间
  所提的问题要使学生有较广泛的思考空间和比较充足的思考时间。课堂提问最忌讳“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问题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与争鸣,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索。如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就可问“通过方面的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呢”,面对教材中的插图,我们又可提问学生“通过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等等。
  
  二、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有些是即时性的或课堂生成性的,是不可预料的,但主要的多数问题应该在备课时就要有总体设计。“因为教师课堂提问是连接‘主导’和‘主体’的纽带,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所以,(1)要紧扣课题来设计问题。(2)在关键处提问,避免满堂问;在教材重点和难点处设问,重点处设问谓之突出,难点处设问谓之分散。(3)要灵活应变,针对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
  如在听一节数学课“梯形”这节课时,一个老师是这样导课的:“请同学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四边形,说一说你剪成的两个四边形的形状.”再问:“说说看怎样能剪成两个平行四边形,怎样能剪成两个梯形?”再追问:“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
  
  三、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内在推动。
  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1)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的事例,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如:一个物理老师在上一节《重力》课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2)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要想培养自己具有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1)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2)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1.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
  各科新教材都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一个物理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在一节物理课上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位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
  3.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物理课讲密度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工作中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驾驭,自主超越,自主发展”的素质和能力。随着“自主学习”的不断创新发展,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自主能力全面提高,自主品格也在逐渐形成。    一、体现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是指学生个体所存在的不同差异,每个年级、班级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避免采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进行课堂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已进入课堂。作为一种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为一体的新兴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与学等方面都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兴趣能推动人们去积极研究某件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挥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之下,作文教学大家也都有意识地在改变,但是,作文教学究竟应该怎样有效进行?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想说、会说?怎样才能达到让语言从学生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让作文自然而然地“长”出来?这些依然是困扰着一线教师的难题。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    一、激趣——百花齐放才是春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
到2016年,在黔南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是都匀市明确的全面小康创建时间表和路线图。2012年,都匀市小康实现程度86.7%,位居黔南州第一;2013年,都匀市荣获全省2013年度同步小康创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核心,教师“自主性”则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即学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以校为本;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习近平  2003年2月25日,浙江日报头版多了一个特色栏目——《之江新语》专栏,署名“哲欣”,而“哲欣”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所用的笔名,取“浙江创新”之意。2007年5月,这些  其中有一篇《推進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文章,十年之后读来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古人有语:“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现代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孕育企业成长的母体。所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当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消防工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紧紧围绕改革创新这一主线,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