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积极有效的尝试,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应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与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问题与实施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具备运用知识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能力,具备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不但需要教学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研究性学习” 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积极有效的尝试,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它以其本身所独具的开放性与综合性,被广泛应用于中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研究性学习”更为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去看待现实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问题探究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善于发现、勇于改造、准确判断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应如何有效的在高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是值得我们为之认真思考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应注意的问题及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一、“研究性学习”实施前应注意的问题
1. “研究性学习”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现有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团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而提供的硬件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等,以及能够反映校园文化的一些无形资源等.校外资源,就是指学校所在地一切可利用资源,类似于一些郊县高中,可以凭借地理优势鼓励学生选择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课题,诸如“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概率”等,有助于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2.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应转变观念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者是老师.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有“教学平等”的观念,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每名学生都获得参与和发展的机会,要尊重学生差异,了解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数学的“权威者”而是一个学习者、指导者和评价者.通过学习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通过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研究性学习”应有效融入生活实际
“研究性学习”其最终目的就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学生研究的课题首先要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数学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财富,在实践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不但可以让学生产生“数学兴趣”,还可以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学习完统计之后,可以让学生研究“卫生间洗手台面高度设置问题”,让学生找到全校男生、女生身高的规律,运用统计学知识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地将数学融入到生活实际中.
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教材本身,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素材与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本,但又要跳出教材之外,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宽度进行研究和拓展.如讲“正弦定理”时,先设计一名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研究者的角色:某潜艇A执行任务时,发现正东方敌艇B以30海里/小时速度向北偏西40度方向航行,A向B发射鱼雷进行打击,鱼雷速度为60海里/小时,发射角应怎样确定?启发学生运用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用画板进行模拟演示.引导他们运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大胆猜想有关的数学规律.学生们很快都想到用直角三角形进行研究,列出等式.然后继续引导他们进入深入研究,这个结论是不是在任意三角形中都适用?指导他们借助学具进行验证.这节课教师为学生设计了“特例——类比——猜想——验证”的科学研究思路,帮助他们完成了从观察到发现,从发现到猜想,从猜想到验证,从验证到推理的研究过程.
2.指导学生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从身边的生活以及生产实际中去寻找和挖掘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建议他们更多地关注社区、校园、社会焦点、科技前沿等等,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某种生产工艺的改进、某项方案的改革与完善、某次活动的组织策划等,让他们放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大力支持,并投入一定的精力对他们进行有效指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帮助他们设计研究方案,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和指导,确保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结语 在教育的每个阶段,我们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实践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更大的教育责任是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一种研究、决策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来之路,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地去完善、去发展,才能让这种学习方法真正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杜修远.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考试周刊, 2012(77): 51-52.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问题与实施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具备运用知识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能力,具备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不但需要教学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研究性学习” 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积极有效的尝试,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它以其本身所独具的开放性与综合性,被广泛应用于中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研究性学习”更为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去看待现实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问题探究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善于发现、勇于改造、准确判断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应如何有效的在高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是值得我们为之认真思考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应注意的问题及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一、“研究性学习”实施前应注意的问题
1. “研究性学习”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现有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团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而提供的硬件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等,以及能够反映校园文化的一些无形资源等.校外资源,就是指学校所在地一切可利用资源,类似于一些郊县高中,可以凭借地理优势鼓励学生选择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课题,诸如“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概率”等,有助于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2.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应转变观念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者是老师.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有“教学平等”的观念,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每名学生都获得参与和发展的机会,要尊重学生差异,了解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数学的“权威者”而是一个学习者、指导者和评价者.通过学习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通过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研究性学习”应有效融入生活实际
“研究性学习”其最终目的就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学生研究的课题首先要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数学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财富,在实践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不但可以让学生产生“数学兴趣”,还可以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学习完统计之后,可以让学生研究“卫生间洗手台面高度设置问题”,让学生找到全校男生、女生身高的规律,运用统计学知识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地将数学融入到生活实际中.
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教材本身,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素材与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本,但又要跳出教材之外,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宽度进行研究和拓展.如讲“正弦定理”时,先设计一名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研究者的角色:某潜艇A执行任务时,发现正东方敌艇B以30海里/小时速度向北偏西40度方向航行,A向B发射鱼雷进行打击,鱼雷速度为60海里/小时,发射角应怎样确定?启发学生运用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用画板进行模拟演示.引导他们运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大胆猜想有关的数学规律.学生们很快都想到用直角三角形进行研究,列出等式.然后继续引导他们进入深入研究,这个结论是不是在任意三角形中都适用?指导他们借助学具进行验证.这节课教师为学生设计了“特例——类比——猜想——验证”的科学研究思路,帮助他们完成了从观察到发现,从发现到猜想,从猜想到验证,从验证到推理的研究过程.
2.指导学生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从身边的生活以及生产实际中去寻找和挖掘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建议他们更多地关注社区、校园、社会焦点、科技前沿等等,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某种生产工艺的改进、某项方案的改革与完善、某次活动的组织策划等,让他们放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大力支持,并投入一定的精力对他们进行有效指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帮助他们设计研究方案,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和指导,确保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结语 在教育的每个阶段,我们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实践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更大的教育责任是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一种研究、决策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来之路,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地去完善、去发展,才能让这种学习方法真正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杜修远.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考试周刊, 2012(77): 51-52.